家長應該以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去發現孩子內心的世界

2020-08-30 櫻桃小媽

家長應該以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去發現孩子內心的世界

孩子跟我們家長心靈是不一樣的,所以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孩子所想的事情也會跟我們家長想像的不一樣,我們有時候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交流不到一塊去,這就是問題的性質,我們家長不妨以孩子的世界去看一看世界,去發現孩子內心想像的是什麼。

1.遇到事情應該與孩子商量

我們家長都需要尊重更何況是孩子,而商量最大的魅力就是尊重孩子,尤其是現在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說不到一個地方去,每一個孩子的世界都是獨立的,尤其孩子有什麼事情,與父母商量的時候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以後的世界只會比自己父母更加精彩,孩子屬於未來,孩子自己的努力很重要,父母的態度也是很關鍵的。

2.以平等的眼光看孩子

與孩子相同高度看孩子應該是每一個家長應該遵循的原則,各位家長想要被自己的孩子理解,應該自己去找到合適的位置,了解孩子是什麼思想,知道孩子想要做什麼,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很多時候孩子的思想跟大人是有所不同的,家長想的也不一定對。

孩子是單純的年紀,只要父母給夠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就能接受家長思想的介入,我們家長也要拋棄自己的思想,去孩子內心去看看,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尊重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尊嚴也是我們最後一個觸碰線,孩子是在慢慢成長中學會保護自己的尊嚴,如果自己的孩子羞愧這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孩子就會很自卑,所以父母在家就是孩子的老師,學會尊重孩子每一個意見。

我們可以多為孩子考慮考慮,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肯定有孩子自己的想法我們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事情,學會跟孩子學會相互尊重。

4.做錯事情的時候要跟孩子道歉

在跟孩子一起生活的日子裡,肯定也有家長犯錯誤冤枉孩子的時候,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情,沒必要請求孩子的原諒,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是很能記住事情的,孩子心靈在這個時候也是會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學會說對不起。

每一個家長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也是孩子最優秀的啟蒙老師,走進孩子的世界,去看待孩子的心靈,也是每位家長值得驕傲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一位家長的心得感悟:學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經常聽到有家長在抱怨,自己與孩子之間有隔閡,父子或母女之間的興趣愛好都沒有在同一個頻道上。「我喜歡的,他不喜歡,怎麼沒有遺傳到一點我的興趣愛好呢?」家長想知道孩子的喜好,想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情感,就需要學會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世界。
  • 別告訴孩子世界是殘酷的,要帶他去感受世界的殘酷
    他沒有回答,但我看他的時候,他陷入了沉思,我看到沉思的表情,我知道他在思索答案,下車的時候,他高興的和我說,我們帶傘了。下課走的時候,媽媽對小小說,我們現在在山上哦,小小立刻趴在車窗上看外面的景色,一直安靜的看著,那種認真和發自內心的渴望,讓我覺得這樣的安靜如此美好。
  • 帶孩子一起去了解世界
    也會在旅行中聽到陌生家長埋怨:「我放假都出來陪你玩,給你花這麼多錢,你還不聽話,還到處亂看!」如果你是為了孩子去旅行,就不要說這些話,不妨聽聽孩子的心聲。
  • 孩子面對別人嘲笑,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協調孩子內心世界?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因為某些原因,受到外界的嘲笑與排擠!有些孩子可以堅強挺過來了,而有些孩子或許就因此徹底「黑化」了。其實此時家長的態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呢?
  • 帶著寶寶去旅行 與子相伴不同視角看世界(圖)
    帶著寶寶出遊,讓馮櫻用不同的視角看事物看世界。今年的5月13日,也就是5月的第二個周日是母親節。不知大家有沒有打算用什麼特別的旅行計劃給親愛的媽媽們一個驚喜呢?不過,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另一類的潮流媽咪,她們不僅本身是旅遊達人,在有了寶寶之後旅遊的熱情也依然絲毫不減;而且還能瀟灑地帶著寶寶一起踏上旅途,享受作為媽咪才能專享的幸福親子旅程。
  • 教育孩子,就從了解、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內心世界。家長要明白孩子的心理活動,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就必須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每一位父母經常關注和研究的課題。但每個家長不一定能了解到孩子內心世界的活動。
  • 多理解孩子一點,孩子快樂就多一點,專家: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純真的,孩子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是和大人不相同的,一些父母認為小孩子什麼也不知道,大人讓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應該怎麼做,因此常常用成年人的方式來要求孩子。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需要的不是成年人以一種俯視的角度提出來的命令性要求,而是一種平等的,站在孩子角度的理解。
  • 放假了,你是帶孩子去看世界,還是周旋於各個補習班
    面對接下來的假期,不少積極的家長已經有了計劃和安排。當然也有一些佛系的家長,遵循著順其自然的原則,對孩子不聞不問。而我,應該是遊戈於這兩者的中間。所以,有很多孩子其實並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期待放假。因為假期裡同樣不能放鬆,不能玩得盡興,甚至更忙! 因為要忙著上各個補習班,忙著寫各科作業,還要用一部分時間匆匆的趕路,有的甚至連早餐和午飯都得在路上狼吞虎咽的解決。這樣的假期,有多少孩子會嚮往,會期待! 現在的社會競爭很激烈,有的家長怕孩子將來沒有競爭力,輸在起跑線上,很小就給報了各種補習班,壓得孩子直不起腰。
  • 教育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最難
    9月17日一大早,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腳步匆匆地來到我的辦公室,告訴我一年級某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女孩子自從開學以來,就是不喜歡上學,每天都是她的媽媽用鞭子如趕牛一般趕著她來到學校,甚至用鞭子抽她,校長讓我和她一起去觀察孩子和她的家長,現場我發現,一個彝族小女孩臉也未洗,頭也沒梳,微笑的老師把她哄不進教室,校長也是如此。
  • 《風到哪裡去了》:孩子的「為什麼」,都在為他構建更好的世界
    好奇心是區別「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關鍵,我們的教育大部分是老師家長教,孩子學,我們總希望通過教育來讓孩子認識我們想讓他們認識的世界你會發現很多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對付壞情緒的繪本,他讓這件事不再是教條式的講道理,人的本質就是喜歡看故事聽故事,那麼繪本給孩子呈現出一個特別易於接受的友好界面,我們一起做遊戲,多好?!恰恰是因為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我們這些生活在現實中太久的成年人才有機會去關注自己內心的那個還能對世界充滿好奇,對萬物充滿善意的小孩。
  • 讀懂孩子的表達,你才能抵達孩子內心的隱秘世界
    如果你讀得再仔細一點,傾聽再認真一點,當你讀懂孩子的畫面,你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小小的隱秘的想像王國——而且這個世界太讓驚訝,豐富多元得讓人讚嘆。我們經常一起玩遊戲,一起遊泳,一起探險……如果這些你都遺憾地錯過了,不妨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這本《我的小小王國》,去孩子的內心世界去看看——2、《我的小小王國》是由法國埃萊娜戈迪著、安妮博沙爾繪的超級大開本的繪本。
  •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蹲下來,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有一次,她帶女兒去公園畫畫,看到女兒畫完的內容,她吃了一驚。花還是那些花,草還是那些草,只是畫裡面的人都只有腿。朋友問,「寶寶,你這畫的什麼呀?簡直是瞎胡鬧!」「沒有」孩子使勁搖頭,「媽媽,叔叔阿姨們都只有腿,不信你看。」孩子說著,扯了扯朋友的手指。朋友被拉扯著蹲下身,才發現女兒眼裡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
  • 家長們去幫助孩子去點燃內心
    ,去盯著他,沒有這種自我負責的意識。其實呢,我們不能完全怪孩子,但是因為平時在生活當中。所以我們的孩子,他的這盞燈,它的第一份一十。他的這個種子在她的內在世界裡已經睡著了,需要我們的家長們去幫助孩子去點燃。
  • 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於孩子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提高孩子親自動手的能力,在家就可以讓孩子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直依賴著家長,從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總是感覺你的孩子不行,總感覺孩子一旦脫離家長的保護,因此他就會受到傷害,父母要做的不是永遠去保護孩子,而是教給他成長的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及認知能力
  • 致家長:從「成人高地」下來,走進孩子的世界吧
    觀看節目的家長在觀察室擁有了第三視角,得以跳脫出彼時情境,重新觀察自己和孩子的溝通、言行,有時會發現自己當時情緒激動/過於嚴厲/考慮不周,有時會發現竟然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波動。後退一步凝視,孩子當時不可理喻的舉動都忽然之間有了答案。比如在鄉村初體驗第一天,家長到達就忙不迭地開始教孩子生火做飯。
  • 少一些我以為,多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拒絕「我以為」式育兒
    直到有一天,欣欣媽媽拗不過女兒,蹲下來想安慰一下女兒,才發現,以女兒的視角看過去,密密麻麻,狹小的空間裡全是腿,陌生的腿,那種壓迫和緊張感,連欣欣媽都覺得壓抑的很。於是她明白了欣欣為什麼害怕電梯,為什麼在電梯裡求抱抱。
  • 一起來玩沙盤遊戲,一起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
    安迪的舉動讓專家看出了安迪內心的真實世界,專家建議黃聖依應該多陪一下孩子,因為孩子在七歲之前所學習的表達能力都是從母親那裡學來的,黃聖依與安迪相處時最好多表揚一下孩子,不要用命令或者否定的溝通方式去交流,不然關係會越來越惡化。晚上回到家後,黃聖依和安迪準備休息。
  • 孩子,我帶你去看世界,你知道嗎?
    現如今,許多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出去玩,短途的長途的,國內的國外的,好像不讓孩子出去看看就是對孩子人生的褻瀆,一直讓孩子待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對不起孩子成長的大好年華,反正就是不能天天的待在家裡。這些家長們是出於什麼目的呢,首先當然是對孩子的愛,我去旅遊出去玩,我也希望孩子一起去,分享我旅遊的快樂,也同時給孩子的童年帶來歡樂,並留下美好的回憶。
  • 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只有回到1米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世界。父母時常要求孩子要做到自己的標準,如果你是孩子你能做到你父母要求的標準嗎?自己沒法做到,何以要求孩子做到呢?可能很多會說,我是為了孩子好呀,為了他未來可以走得更輕鬆,更高更遠,理念沒錯,但是這是孩子需要的嗎?他都沒嘗到人生果的味道,就已經入了肚。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來走,父母只是作為輔助人員。(日精進第477天)
  • 怎樣去探索孩子的情感世界呢?
    很多父母在一起聊天,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貴,吃穿貴,學習更貴。殊不知父母們在給予孩子更多物質基礎的同時,可能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內在情感的力量才是最貴的。所以父母們更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孩子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