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我以為,多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拒絕「我以為」式育兒

2020-11-02 JoJo媽育兒

在一次育兒分享會上,欣欣媽分享了她與女兒的故事。三歲的小女兒欣欣最害怕坐電梯,每次一進電梯,尤其是人多的時候,就害怕的躲在媽媽身後,抱著媽媽的大腿,甚至有時候哭鬧著說要媽媽抱才肯罷休。

一開始,欣欣媽覺得欣欣在無理取鬧,每次都笑話欣欣,也果斷拒絕抱欣欣,她覺得她女兒怎麼那麼嬌氣,都三歲了還求抱抱。直到有一天,欣欣媽媽拗不過女兒,蹲下來想安慰一下女兒,才發現,以女兒的視角看過去,密密麻麻,狹小的空間裡全是腿,陌生的腿,那種壓迫和緊張感,連欣欣媽都覺得壓抑的很。於是她明白了欣欣為什麼害怕電梯,為什麼在電梯裡求抱抱。

無獨有偶,鋒鋒媽和欣欣媽的經歷類似,有一次在步行街逛街,鋒鋒停下腳步鬧著執意要媽媽抱,媽媽想著經常抱3歲多的男孩子不利於孩子獨立性格的養成,果斷拒絕鋒鋒的要求。等她蹲下來安慰鋒鋒時,才發現鋒鋒太矮了,假期的步行街人擠人,他矮小的視線只能望著不停穿梭的腿,他害怕那種弱小感和無助感,想要尋求媽媽的庇護,所以才想要媽媽抱。

我們父母總是自以為在做對孩子好的事,覺得孩子不小了,該學會獨立了,該獨自承擔一些事,我們以為孩子應該按照我們以為的方式來成長,結果,孩子變得哭鬧、內向。甚至我們把它定義為「萬人嫌」,殊不知,造成這種局面,是我們太自以為是,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提要求,孩子的視角卻看不到我們的展望。

我們是第一次做人父母,不懂不理解,要學要改變的太多太多了,不妨我們試著回想一下,當年我們還是幼童時,我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呢。不妨我們試著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一下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感同身受,少一些我以為,多一些了解和關注孩子的感受,拒絕「我以為」式育兒,這樣我們才可以與孩子平等溝通。

所謂培養孩子的自立性,首先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愛,讓孩子更加自信更加有安全感。在孩子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父母多點陪伴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和害怕,把注意力轉移到更加美好的事情上。不認可孩子的害怕,而是幫他們消除害怕,增加安全感,進而幫他們樹立面對世界的膽量和勇氣。

比如,當孩子害怕電梯裡密集的人群時,我們父母可以面向孩子站立,對著孩子微笑,全程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就在身邊,他們的眼裡只有父母,這樣,就可以消除他們的害怕和緊張。

請父母拒絕「我以為」,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感受孩子面臨的苦難和心情,這樣親子才能更加和諧,親子之間也才能更好的溝通,孩子才能更加進步和成長。

相關焦點

  • 我以為愛你少一些,話就可以多說一些
    那時我都二十歲了。也許,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不管你多大,不管他多老。兒行千裡母擔憂,此時父親的母性一面便展現無疑。有一種需要,叫做「父親覺得你需要」。我:說的好,昨天我的母親給我發來語音,「新年快樂,心想事成」,最後還是很自然地加上了兩個字,「我的崽(孩子)」。高楚涵:簌簌一詞,是紛紛落下的樣子。
  • 拜託少點「我以為」
    「 以我眼觀萬物,故萬物皆我之色彩」我們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觀察世界,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們習慣以自己為中心,牽引周遭萬事萬物做環繞運動,發之表象就是大家都愛說的「我以為的」「我覺得」,其實在綁架自己也在綁架別人,我們把自己的主觀臆測強加給別人,害怕被嘲笑,被冷漠,壓抑自己不敢表達
  • 曾經,我以為,我自以為
    看了新一季《心動的offer》,朱一暄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網友都在批評她驕傲,說話衝,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而我卻覺得這是種難得的品質,甚至絕大多數的你我都曾有過,只是後來不會了。因為社會的磨礪、生活的殘酷、人性的考驗......
  • 別以為懷孕生娃很簡單,「孩子沒出生,我就已經花了30萬」
    導讀:別以為懷孕生娃很簡單,「孩子沒出生,我就已經花了30萬」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以為懷孕生娃很簡單,「孩子沒出生,我就已經花了30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學生作文《我的父親》,老師以為在「開車」,寶爸瘋狂解釋
    文 | 中駿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學生以趣味橫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從稚嫩的筆觸寫出自己對身邊人、事、物的看法,以此為基礎完成的作文,常常搞得父母和老師啼笑皆非。驚訝於孩子豐富有趣的思想的同時,也焦急於孩子流水帳似的寫作方式。小學生作文《我的父親》,老師以為在「開車」小學生的作文常常妙趣橫生,笑點十足。一篇題為《我想靜靜》的作文,一名小學生寫到「讓我一個人靜靜,別讓作業騷擾我,我真的想退出學校這個江湖。」
  •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別看我家先生一直自認為很模範爸爸,「喪偶式育兒」也不是沒在我腦子裡閃現過,尤其是在孩子們小時候我手忙腳亂,而人老先生心無旁騖地呼呼大睡或者玩手機的時候。多做多錯多被批,最後必然就越做越少越消極,直至被母親和孩子結成的堅固「聯盟」邊緣化,漸漸成為家裡可有可無的人。如此一來,男人們造成妻子「喪偶式育兒」的罪名,也就愈加坐實了。
  • 世界上有種偏見叫「我以為」
    在那次的家長課堂上,一個家庭的大孩子入營了,父母過來上家長課堂,把七八歲的二寶也帶上了,課前為了給家長們提供更多的聯結和交流機會,設置了一些小遊戲,這個家庭的二寶也參加了搶板凳的遊戲,沒想到的是,因為遊戲中媽媽不小心扯痛了孩子的胳膊,孩子又沒搶到凳子,一下情緒失控在教室中間大哭大叫,所有的家長從熱烈的氛圍中頓時安靜下來,孩子的情緒一時安撫不下來,
  •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亂開玩笑:拒絕「坑娃式」逗娃
    ,也看了很多育兒的書籍,為的就是在育兒這條路上,能夠少走一些坑,多一些知識來應對突發狀況。我可以想像,當老公同事跟女兒開這樣的玩笑的時候,他們就是想看看這個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時,恐懼不安的表情。然後大人哈哈大笑一番,把這種「玩笑」種在驚恐無助的孩子心裡。 我知道事情真相之後,問老公是否知道這件事。他一臉茫然,說可能是有一次他去洗手間,把女兒託付給旁邊的同事看一下,然後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過,他保證,以後他絕對不會再讓他同事開這樣的玩笑。
  • 著墨 | 以為與未知
    可是人總是對自身有一種自信,認為我以為既是事實,我覺得它是這樣的,它就長這樣。並不是否定人無法正確認識事物,也不是不可知論,只是在以為的同時需要意識到以為很可能藏著更大的未知,對任何一個事物都不能自以為是。 文明能壓碎,什麼樣的以為能永恆與正確?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人類對其既熟悉又陌生。
  • 「喪偶式帶娃」:只有我一個人帶孩子,世界上沒有人幫我
    其實大家看過採訪就會知道,妻子對於丈夫的要求其實非常少,希望能夠跟他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獨處時間,丈夫能幫忙帶帶孩子……其中有一位媽媽在採訪時說到「我只是覺得,帶孩子又工作,不被理解才是痛苦」孩子明明是兩個人的結晶,但是帶小孩這件事情,這個社會似乎都已經默認成了,這是媽媽應該擔負起的責任。
  • 「喪偶式帶娃」:只有我一個人帶孩子,世界上沒有人幫我
    其實大家看過採訪就會知道,妻子對於丈夫的要求其實非常少,希望能夠跟他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獨處時間,丈夫能幫忙帶帶孩子…… 如果有爸爸全職帶娃,背後的議論聲音相當多,但是大家是否想過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業需要打拼,而母親一旦帶孩子之後,自己獨處的時間非常少,幾乎沒有。
  • 「PUA」式育兒成為很多人的童年陰影,寶媽:知道我多不容易嗎
    想必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過父母這樣的一句話,他們會稱自己有多辛苦,養育孩子有多不容易,為了孩子又付出了多少,然而這些話語卻讓孩子覺得父母所受的苦都是自己的過錯。這些話看似普普通通,其實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家長養育子女的時候,其實總會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其實家長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知道自己說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
  • 有時候你以為的,不一定就是事實,嘗試蹲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
    撰稿:鏡子| | 審核:靜好沒在文章題目上下任何的功夫,不需要雕琢,吸引眼球,但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換個視角看問題,可能你會恍然,隨即,瞬間不再迷茫,有點頓悟的感覺;也可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再歇斯底裡,學會蹲下來,傾聽孩子或者其他什麼人的聲音
  • 有時候你以為的,不一定就是事實,嘗試蹲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
    撰稿:鏡子| | 審核:靜好沒在文章題目上下任何的功夫,不需要雕琢,吸引眼球,但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換個視角看問題,可能你會恍然,隨即,瞬間不再迷茫,有點頓悟的感覺;也可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再歇斯底裡
  • 我以為!(深度好文)
    曾經,我以為,父母會永遠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可以陪伴他們。現在,我漸漸發現,他們的白頭髮越來越多,不知何時背也開始佝僂了,腿腳變得沒那麼利索了...原來,曾經疼我、愛我、護我的父母,也會有倒下的一天。曾經,我以為,這一生還有很多時間,有很多事都可以等,等有空以後,等有錢以後,等孩子長大以後。可是一轉眼,我們也開始變老了。
  • 產房外「凍齡婆婆」火了,抱著孩子太寵溺,網友:我還以為是媽媽
    產房外「凍齡婆婆」火了,抱著孩子太寵溺,網友:我還以為是媽媽案例分析很多孕婦進產房之後,門口都會聚集著大量家屬,就等著看自己家新生的小寶寶,而一旦發生什麼意外,也能第一時間籤字解決。護士們也趕緊抱著孩子出來道喜,當得知小陳竟是孩子的奶奶的時候,在場的醫生護士都驚呆了,因為小陳完全看不出來是當奶奶的年紀。在場的所有人都以為小陳是產婦的姐姐。而小陳此時也顧不上其他了,在確定自己的兒媳婦很平安之後,就只想好好抱抱自己的孫子。
  • 用「我以為」造句:我以為我能逗你笑,你就會喜歡我……
    用「我以為」造句:我以為我能逗你笑,你就會喜歡我......我以為我能逗你笑,你就會喜歡我,但是沒想到卻輸給了那個讓你哭的人。2. 我以為你說的離開不是真的,我以為你答應我的一切都會成真,我以為你對我是真的特別的。3. 我以為他的世界只有我,我以為我的所有不開心他都懂,我以為他不理我時是在忙,可惜那只是我以為。4.
  • 職場溝通有技巧,先從少說「我以為」開始
    但在職場當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我以為……」這樣的聲音,不分新員工還是老同事,仿佛總有一些人很喜歡這樣的「口頭禪」。那「我以為」的事都一定是對的事嗎?我想不見得。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喜歡這樣說話的人群特質,以及避免和改進的注意事項。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34;這樣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說過,他們自以為這種拋棄式的育兒教育,能夠讓孩子有危機感,從而能夠讓孩子乖乖的聽自己的話。然而孩子在幼兒時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強烈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自然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利。
  • 詩鯨2046《我以為閉上眼睛這個世界就會睡》
    我以為閉上眼睛這個世界就會暫停、就會睡,但其實只有我一個人在自欺欺人。。。我以為捂著心臟就不會疼我以為捂住眼睛就不會流淚我以為咬緊牙關就不會哭我以為屏住呼吸就聞不到異味我以為宅在家裡就不用面對世事紅塵我以為不投簡歷自己就不會被人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