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寺小吃「搭」出九層重陽糕,老字號便攜餐食受歡迎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重陽節趕上周末,京城各家老字號比往年更加熱鬧。壽桃是重陽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食俗之一,也是每年重陽節的「保留節目」,今天一大早,護國寺小吃總店裡的壽桃就開始一鍋接一鍋不停地出爐。

「壽桃不像其他小吃,需要晾涼後銷售,從和面、塑型到上鍋蒸製再到晾涼就得兩三個小時,這還不算前期的發麵和調餡等準備工作。一枚壽桃從開始製作到售賣要經過將近4小時,而不少顧客早上8點多就開始到店來取貨。」護國寺小吃總店經理王新梅說,最近幾天,後廚師傅們都是凌晨兩三點就到店開始忙活起來,壽桃也迎來熱銷。

除了傳統的壽桃走俏,護國寺小吃總店今年的重陽糕也有了新創意。「吃重陽糕也是重陽節的傳統食俗,『糕』與『高』諧音,寓意高壽、期盼健康。」王新梅說,為了讓傳統民俗食品更抓人眼球,店裡今年特別搭起九層「糕」塔。「九層重陽糕搭配9種原材料,除了糯米、豆餡、大棗等常見於糕類小吃的食材外,還首次將老北京傳統的豌豆黃也加入傳統糕類小吃的烹製。」

近幾天秋高氣爽,又進入了賞紅葉的最佳季節。重陽節素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飲宴祈壽等傳統習俗,攜家帶口外出郊遊也成為許多市民的過節新選擇。

最近,華天二友居特意研發出「寶藏卷卷」的新品,薄薄一張餅裡包裹著炸雞塊、豆皮、瓜條等食材,由於方便攜帶、營養健康,成為不少居民外出郊遊、登高賞菊的熱門餐品。「最近幾天買包子和寶藏卷卷等便攜餐的人明顯增多,比以往要多兩三成。」華天二友居肉餅店經理曹淑琴說。

此外,老字號同和居的幹炸丸子,同春園的豆包、黃橋燒餅,馬凱餐廳的糖餅、糊塌子、肉末燒餅等方便攜帶的主食,也成為不少市民外出郊遊的首選。

也有不少消費者選擇在重陽節當天到店大快朵頤,早早在各家老字號訂好了餐位。據同春園飯店行政總廚王鴻慶介紹,近期店裡訂出的餐位有八九成都是宴請老人的,所以特意把菜品口味調得清淡一些。華天二友居肉餅店則特意推出包含豬肉餅、涼菜、荷葉粥等在內的老年餐。

不少老字號還研發出各種新菜為重陽節獻禮。又一順的萬年青菜糰子、清口萬年青,鴻賓樓的金湯黃金豆、新黃燜羊排等,都是今年重陽節期間推出的新菜。老西安飯莊則為前來就餐的老年人多搭配上一碗熱乎乎的羊湯。「讓大家暖身,也祝福老人們身體健康。」西安飯莊連鎖店總經理白穆沙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楊天悅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重陽節 護國寺小吃總店「搭」出九層重陽糕
    每逢重陽節,京城最受矚目民俗食品莫過於護國寺小吃總店的壽桃。九顆壽桃、九根九米九長的壽麵、九枚壽餅的搭配,寓意「千年壽桃,百年壽麵,團圓壽餅」,也正合九九重陽之意,所以成為重陽節敬老的一份美好祝福。今年,護國寺小吃總店壽桃繼續走俏,據店裡介紹,今年壽桃、壽桃禮盒銷量略高於往年。
  • 多家老字號推重陽節新菜,護國寺壽桃銷量或超往年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重陽節將至,新京報記者從聚德華天集團了解到,聚德華天旗下護國寺小吃總店備好了傳統的壽桃、壽麵、壽餅,還推出九層重陽糕等「重陽節限定」。又一順、鴻賓樓也推出適合老人品嘗的菜品,峨嵋酒家、柳泉居、老西安飯莊、烤肉季等將在重陽節為就餐老人送上重陽糕、羊湯。
  • 老字號重陽壽桃、花糕熱賣,壽桃有提籃還有單個賣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0月7日就是重陽節了,老字號的壽桃已經供不應求,今年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不僅推出了壽桃提籃,還有單枚銷售的壽桃。同時熱賣的,還有九九重陽花糕。護國寺小吃起源店推出的九九重陽花糕。圖/通訊員 孔祥新今年重陽節正值國慶期間,從10月初,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便接到絡繹不絕的壽桃訂單,目前銷量已經超過7000份,遠超往年。「今年壽桃銷售太火了,」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經理王新梅說,70周年大慶,不少年輕人專門為在國慶期間過生日的老人來買壽桃。「這兩天的預訂電話都打爆了。」
  • "重陽宴""老人席"九成已訂出 傳統花糕壽桃熱銷
    記者昨天從京城各老字號了解到,「重陽宴」、「老人席」多數已訂出九成,有的餐館甚至預訂一空,有著口彩吉利的花糕、福糕、壽桃等傳統重陽食品也熱銷。百位老壽星聚會昨日,「『心繫老年-孝心工程』九九重陽壽星宴會」在中國婦女活動中心舉行,來自北京的百位80歲以上老壽星參加。
  • 老字號備貨臘八 護國寺小吃「粥料」可打包
    1月20日將迎來臘八,今年京城老字號名店除了年貨、半成品年夜飯方便拎走,就連臘八粥的粥料也可以帶回家,方便人們在家中體味食俗與年味。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護國寺小吃總店看到,這家老字號名店準備了紅豆、薏米、大棗、白薯幹、花生、瓜子、蓮子等,林林總總十六、七種原料,每一種原料還按照比例裝進了小包裝盒做成了外賣裝。「原料下鍋有先後順序。」
  • 北京護國寺街是老北京地方小吃誕生地,實力大於名氣
    護國寺小吃街護國寺街的建築以仿古建築為主,各類的小吃非常齊全。雖然護國寺小吃本身是回民小吃,但護國寺街的各種小吃都有。護國寺賓館護國寺賓館是護國寺街上一座高大的建築,也是一家涉外賓館。護國寺賓館建築的風格也是非常有特點。護國寺賓館共5層,據賓館的資料擁有127間客房。
  • 老字號壽桃熱賣 年輕人DIY糕點
    本報訊(記者 李佳)昨天是重陽節,老字號護國寺小吃的壽桃、北京稻香村純手工製作的重陽花糕熱銷,成為今年最熱門的重陽節禮物。「壽桃最受老人歡迎了。」正在護國寺小吃起源店買壽桃的市民郭女士說,一周前她就預訂了壽桃。據了解,護國寺小吃起源店今年接到了1萬多枚壽桃的訂單,超過去年同期30%。
  • 純正京味清真小吃——護國寺小吃街集錦
    (原標題:純正京味清真小吃——護國寺小吃街集錦)護國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種豐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著稱。小吃品種包括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象鼻子糕、饊子麻花、麻團、焦圈、麵茶、雜碎湯、豆汁等八十餘種,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華,深受京城及全國各地賓客的喜愛和國外友人的讚譽。
  • 北京稻香村護國寺小吃等多家老字號有新變化
    2020年接近尾聲,記者近日發現,各家老字號的年貨開始陸續上架。在北京稻香村各門店裡,傳統糕點、年糕、臘八米、罈子雞、罈子肉等各式年貨產品已擺上櫃檯,玉華臺、護國寺小吃等老字號的小串冰糖葫蘆、「找彆扭」等傳統老北京小吃也悄然上市,為市民新年裡的第一口年味兒增添了更多選擇。
  • 在北京老字號護國寺小吃,買了5種美食49元,大家看看划算嗎?
    在北京老字號護國寺小吃,買了5種美食49元,大家看看划算嗎?宅家好幾個月沒出門,這次趁著周末去朝陽公園附近的奶奶家看看老人家,回家路上看到甜水園這邊有一家護國寺小吃,想著好幾個月沒吃了,就進去轉悠轉悠。
  • 北京:護國寺小吃
    本集《文化京津冀》講述北京護國寺小吃的故事,以護國寺小吃製作技藝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秀雲的親身經歷講述老字號護國寺小吃的發展變化。護國寺小吃店面。網絡供圖 護國寺小吃是以清真京味小吃品種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種也有變化,有各種細餡元宵,清真湯圓,艾窩窩、豌豆黃、麵茶、奶油炸糕、豆汁兒、驢打滾、羊雜湯、焦圈、糖耳朵、糖火燒、杏仁豆腐等近百個品種。護國寺是北京八大寺廟之一,始建於元代,原為元丞相託克託官邸,初名崇國寺(北寺)。
  • 重陽遇上國慶紅色禮物當道 紅歌很時髦紅色菜餚很火爆
    京城老字號名店的「紅色菜餚」同樣受到關注。記者在鴻賓樓看到,不少顧客都打電話,甚至是專程前來在重陽節菜單上專門添上了「沙鍋羊頭」這樣的紅色菜。「不少顧客都電話來要添上『沙鍋羊頭』,」鴻賓樓藺經理告訴記者,「『沙鍋羊頭』的點擊率已經超過了往年。」
  • 北京護國寺老字號一家店艱難重生,其天際線卻已面目全非
    護國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屬於清真小吃店。護國寺阜橋店位於西城區阜成門橋東北角,也在阜成門地鐵的B出口處。該店與2017年10月份拆除,與12月份艱難重開。這是護國寺阜橋店的外賣窗口,原本東西側各有兩個外賣,在2017年12月9日,西側的已經開業,東側的已然空置。
  • 重陽糕作文(精選三篇)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 又見,葭沚重陽糕
    ,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早年,上杭客家人逢年過節都會製作「九層糕」,整個過程很有講究
    早年,上杭客家人逢年過節時都會製作「九層糕」的小吃。製作時是把粳米磨漿後一次性倒進鐵盤裡蒸,這種蒸法費時多。後經改進,把米漿分成幾次倒入,蒸熟一層再倒入一層,直至鐵盤疊滿,這樣蒸熟後每層之間就能剝開吃,這種多層糕點就被稱為「九層糕」,又名「層子粄」。
  • 福州過重陽濃濃虎糾味:登烏山,放風箏,吃九層粿
    東南網10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梅 實習生郭謐)在福州,重陽登高是希望家裡的孩子快快長大。除了登高,福州重陽還有不少獨特的習俗:烏山上放風箏,吃九層粿……昨日,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為大家細說端倪。
  • 【記憶】登高、吃重陽糕......今朝,聊聊重陽節的風俗由來
    《周易》把自然數的奇數一、三、五、七、九稱之為「陽數」,偶數二、四、六、八稱之為「陰數」。而「九」是自然數中最大的數,《周易》以為「九」是「陽之極數」。顧名思義,「重」就是重複、重疊,把「九月九日」稱之為「重陽」,就是兩個「陽數九」重疊的意思。在民間口口相傳的風俗中,登高、佩戴茱萸囊就成了這一個節日的主要風俗。
  • 古人過重陽:賞菊飲酒、聚會享宴、食糕佩茱萸
    原標題:古人如何過重陽?古人如何過重陽?考諸文字,各個時代的人過重陽的方式有所不同。東漢至三國時期,過重陽的方式是邀請友人聚會歡宴,有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為證。其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 護國寺小吃披上新零售外衣,豆汁要變「北京可樂」?
    護國寺豆汁走出小吃店,像可樂一樣擺上超市貨架;一碗藏在姑蘇小鎮50多年的八寶飯實現標準化,賣到了北上廣深;張飛牛肉插上新零售翅膀,「飛」出川渝地區……隨著餐飲和零售邊界的打破,人們可以輕鬆買到各地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