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研】目標 評價 過程——基於標準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2021-02-19 上海教研

▲教學設計路徑

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設計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活動。根據學生知識掌握、問題表達、思維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教學進程,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落實教學目標。

聽課教師均認為這兩節課教學目標緊扣課程標準,並結合牛津教材和學生實際進行整合和細化,目標具體,活動形式新穎,效果明顯,特別是在教學目標的制訂和checklist的設計上用心到位,並在課堂使用上充分有效。注重了對學生語言發展過程的評價,使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更有信心,更關注學習過程。教學設計中亮點如下:

選擇評價任務,即「證明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最好途徑是什麼」,然後制定評價標準或開發評分規則,即「用於判斷學生表現的準則是什麼」,最後指導學生運用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兩節課中,教師都精心設計了學生活動的檢查列表,供學生自評和互評:

▲表一

▲表二

檢查列表能為學生在自我評估(self-assessment)和自我修訂(self-revision)中提供依據。它是一面鏡子,教師可以在完成任務前就把這面鏡子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過程中通過這面鏡子不斷地反觀自己,規範內容、結構和語言等要素,這樣不僅能提高任務完成的質量,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自學能力和學習主體意識。此外,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簡單易操作的checklist,激發同伴評價的熱情,互助提高,使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的課堂中真實有效地發生。教師評價是目前最常用的評價方式,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簡單直接,但弊端是容易置學生於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易得到激發。《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2004)提出「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並提倡「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團隊合作的意識」的育人目標。為此,我們提倡的多元主體評價模式,即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正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合作、交流和探索的學習方式,也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實際運用的體現。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流程

英語課堂中的教學首先應是為了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因此必定要有明確的語言教學目標作指引。如果採用的教學活動形式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麼再好的教學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英語課堂上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除了要達成顯性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目標之外,還應該注重隱性目標的達成。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語言實踐活動,不僅要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培養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還要拓展視野,發展良好個性,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遵循五個基本原則:(1) 真實性;(2)趣味性;(3)參與性;(4)操作性;(5)層次性。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層次性。一般來說,活動順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比如:活動一與活動二在對學生語言訓練上面是否有遞進的要求。通過連續的幾個活動,對學生的語言訓練或增大語言輸出仍舊是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提高?如果學生的語言訓練只停留在一個層面上,這對於擴充學生的語言知識,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不大。

例如,第一節課中讀前活動的設計是讓學生欣賞一段關於飲食的小視頻,展開關於最喜歡什麼食物的話題,目的是引起學生興趣,回憶並使用Unit 5 Reading中學到過的各種食物詞彙;讀中活動的設計:首先讓學生根據標題,猜測文章內容,訓練學生運用閱讀技巧推測信息的能力和從標題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其次通過對文本由淺入深地逐步展開,引導學生分析信息,了解信息之間的關係,讓學生了解到什麼是均衡的飲食以及均衡飲食的重要性;讀後活動的設計是,根據不同人群出現的問題和他們的飲食偏好,來提出合理的建議並給出理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對於文章的學習,能學以致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相關焦點

  • 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診斷評價和教學改進系統——九學科協同...
    當前,立德樹人及核心素養導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踐,需明確各學科學習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發展的貢獻,釐清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的構成及其表現標準;需診斷評價學生學科能力的表現水平及其發展現狀、探索如何評價學生學科能力表現的方法和策略;需解決如何實現核心素養和學科能力培養在學校和課堂中的「落地」問題。這對學科能力及素養的研究實踐提出了挑戰:需要使學科能力可界定、可測評、可調控、可培養。
  • 「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
    關鍵詞素養為本化學 課堂教學 評價標準「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基於新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國及時提出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從學科教學改革出發,新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重視開展『素養為本』的教學」和「倡導基於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的新課程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1],也為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開拓了新視野。
  • 《上海英語教研》選文 | 基於發展思維品質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任務,即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還要進一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教育部,201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
    包頭市教研中心"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小學英語專場講座活動於2018年4月12日在九原區沙河第四小學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各旗縣區的英語教研員、包頭市英語名師工作坊成員、三所市級實驗校的英語教師。沙河四小李美枝校長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
  • 「基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測試研究」課題立項
    「基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測試研究」課題立項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全基中心)2020年重點課題「基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測試研究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進一步對高考英語科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命題建議,並明確了考查內容及考試形式。2019年,為更好地發揮高考正向指揮棒作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國際化與民族化相結合、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從深化高考內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進行了頂層設計。
  • 基於閱讀能力(標準)指標體系的學科教學研究
    數字閱讀逐步成為學科閱讀教學的引擎,教育要面向未來學習力,同時要順應我國教育體系內分學科教學的大環境。本論文系統研究了融合數字素養提升的學科閱讀能力(標準)指標體系的構建,並提供了圍繞本套體系開展學科閱讀的教學設計模式。
  • 基於「情感過濾」理論的高中英語線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基於『情感過濾』理論提升疫情期間高中英語在線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YQJY499)階段性成果(二)。作者/課題負責人:孔倩倩  磐安縣第二中學成員:孔倩倩、朱張好、洪靈燕、胡淑雅該課題成果公報(一)詳見文末連結基於「情感過濾」理論的高中英語線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一、研究背景教育心理學認為,二語學習有別於母語學習,影響二語習得效果的最大因素就是學習者的情感因素。
  • 融通互協 教學與評價的「傳奇今生」
    ,共同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學英語學科教研員、特級教師祁承輝老師所做的主題為:Qi議「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專題報告,祁老師以在線教學視頻資源和教學實施為例進行了深度剖析。一番積極熱烈的互動之後,他終於揭開今天講座的「神秘面紗」---即「基於標準的教學與評價」是如何融通互協、相得益彰的。作為上小英的我們,在教學設計上需要認識到育人價值、課程標準、學科目標三者的關係以及重要性。
  • 漳浦達志片區英語教研暨市級課題實踐研究
    2019年3月22日,漳浦縣達志片區九年級英語教研暨市級課題《以英語閱讀教學為視角,落實核心素養》實踐研究在六鰲中學舉行,課題是仁愛英語八年級Unit3 Topic1《What’s your hobby?》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2、制定課題研究管理制度,確保研究任務實施:為加強對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管理,確保研究任務如期完成,課題組特制定了「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研究之管理制度」、「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組成員職責與要求」、「 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
  • 梅德明丨新時代的英語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
    新時代的英語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必須體現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回答「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三個核心問題,必須明確本學科的育人立場、育人目標和育人方法。基於此,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研究考綱,明確目標  全面、準確地領會和落實考綱的要求,直接決定了複習教學的方向和內容,是高考複習備考的關鍵。因此,教師要把握要求,明確目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考複習效率和效果。  2.
  •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 【文化高中 • 教學 • 英語】深入探討學科核心素養 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它是學科課程目標、教育理想、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操作化表述。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並發掘這些要素的內涵,並把這些要素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 包頭市教研中心舉辦「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12月28日,在包頭市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常久春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同頻互動教研活動如期進行。包頭市的各旗縣區組織老師們在線觀看學習。首先,由包頭市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常久春老師對「為什麼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結合小學英語教育現象做出了切實的分析,如:有的教師只注重對單元某個課時的教學設計,忽視了其在單元中的整體位置和推進要求;有的教師違背單元主題編排的這一特點,將每個版塊分割開,抓重點的單詞、句子、對話等單個點進行機械操練等,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基於CSE中小學英語能力AI智能測評研究與實踐》課題開題研討會
    10月17日,由NCET全國青少兒英語能力智考中心組織的「《基於CSE的中小學英語能力AI智能測評研究與實踐》課題開題研討會」在北京順利舉行,活動邀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學院院長韓寶成教授,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師傳寶老師,太原市杏花嶺區教研科研中心英語教研員
  • 資訊 | 新課程 新教材 新教學 新教研 新評價——虹口區2020年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和基於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的分層教學設計,從同一內容不同教、因材施教分層學、作業設計顯多元、課堂設問有梯度、評價方式不唯分等多角度展示數學教學因校制宜揚特色,以生為本教有方。最後,虹口區教育學院李家齊老師帶來了《教學學科過程性評價的區域探索》的主題報告。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與研究
    (二)實踐意義:合理有效的學生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教育作用,它既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狀況、了解自身教學得失並改進教學活動,也有助於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和調節學習過程。(二)研究內容1.通過研究學生學習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學校沿襲普通教育以「知識本位」考試為主評價方式,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式,使評價標準與學校培養目標相適應,既注重理論知識的評價,又注重實踐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學習質量評價。研究評價主體多元化,避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形式化。
  • 微語言中外雙師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標準專家研討會隆重召開
    中國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城市教育裝備工作理事會理事長、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高中與信息化處處長喬玉全先生;教育部義務教育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修訂組核心專家,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組組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張連仲教授;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重點子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雙師在線聽說教學模式建構》主持人、微語言創始人兼
  • 崇德尚文,兼容並蓄 ——北外附校初中英語學科建設簡介
    將新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中各個組成部分在日常教學中落地,是北外附校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基於具體的主題及語篇,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學習語篇呈現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理解主題意義並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思考、表達和交流,逐步發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