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巖佃村: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造血」夯基拔除窮根

2020-12-22 多彩凌雲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凌雲縣玉洪瑤族鄉巖佃村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產業,逐漸形成了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的喜人局面,在海拔一千多米的瑤山深處書寫著特色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這是凌雲縣玉洪瑤族鄉巖佃村的茶園

巖佃村下轄7個自然屯,其中有6個屯都是土山區,以茶葉為主要的傳統經濟作物。黃傳勇曾經是一名茶農,以承包茶園賣茶葉為生。但村裡以前沒有加工廠,交通又不方便,人扛馬馱賣茶葉的日子著實艱辛。2012年,他和村裡幾個朋友合夥投資創辦了茶葉加工廠,就近加工鮮茶轉賣遠方客商。在黃傳勇的加工廠裡,妻子田彩燕就是茶廠的專業技師,她介紹,茶葉加工第一步是『殺青』,待茶葉冷卻後再揉捻,茶葉完全軟化,還需進行定型和烘乾,這樣整套工序就算完成。

【凌雲樂旺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加工廠員工 田彩燕:我們收上來的茶葉,經過兩次翻炒,兩次烘乾,那個香味就出來了。】

有了加工廠,巖佃的好茶也銷往了更遠的地方,不僅打開了巖佃茶葉的市場,也方便了更多村裡的老百姓賣茶增收,茶農們白天採摘的新茶傍晚便能送到加工廠進行加工,不愁運輸,不愁銷售。如今,巖佃村已有茶園面積3400畝,成立有專業合作社2家,加工廠2家,茶葉畝產值達4500元,年人均增收1650元,有375人通過發展茶葉實現了脫貧。

近幾年,村民還根據自身實際發展其他種養產業,逐步拓寬了增收渠道。

【記者 姚星宇:我們現在又來到巖佃村的一處小山頭上,這一片小小的山頭就種有好幾種經濟林,那邊是有柑橘,有一些柑橘樹上已經掛了小小的果實,旁邊還種有油茶和八角,這裡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片林採用了現在鄉村比較流行的套種模式,底下種茶,上面種八角,別看它是這麼一棵小小的八角樹,僅僅單棵樹就能有一千塊錢左右的收益。】

這是凌雲縣玉洪瑤族鄉巖佃村的田園風光

這片小小的土山包,就是巖佃村產業發展的縮影。駐村第一書記姚懿嫻告訴記者,近幾年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巖佃村以茶葉為主導,繼續拓展了八角、油茶、黃金冠雞、馬蜂、柑橘、杉木等7個特色產業,產業基礎不斷夯實,「造血」功能不斷增強,摘窮帽、拔窮根不再是夢。

【凌雲縣玉洪瑤族鄉巖佃村駐村第一書記 姚懿嫻:現在我們全村的產業覆蓋率是100%,群眾通過產業發展,年收入達到了1.5萬元到2萬元,人均收入是6500元到7000元左右,2019年我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是達到了8.49萬元,通過產業發展促進收入,基本上都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指標,都能脫貧了。】

圖文丨百色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凌雲:強基礎 興產業 巖佃村脫貧展現新變化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劉帥龍 牙宏威 袁永勇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帥龍 通訊員 牙宏威 袁永勇仲夏的巖佃村
  • 廣西凌雲縣巖佃村脫貧展現新變化 結束肩挑馬馱苦日子
    摘得八角一摞摞,磨平雙腳苦奈何……」曾經,一首流轉在巖佃村的山歌,道出了當地群眾生活的苦楚和無奈。基礎設施落後、缺乏產業帶動,一個個問題像繩子緊緊束縛住了巖佃村發展的「手腳」,要打開局面,就要儘快找到突破點。  挖窮根,首先要強基固本,徹底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讓鄉村的硬體「硬」起來。
  • 山西:交城縣產業扶貧助群眾拔「窮根」
    產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近年來,山西省交城縣產業扶貧工作聚焦群眾穩定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抓龍頭、帶產業、建基地,確保脫貧效果持續穩定。  據介紹,交城縣大力實施「6133」產業工程,重點發展「畜、遊、果、蔬、菌、藥」6大產業。
  • 開對「藥方」,拔掉「窮根」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推行「積分扶貧」舉措,把貧困群眾參與產業項目、參加技能培訓、整治人居環境等量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積分,貧困群眾憑積分可以到愛心扶貧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貧困群眾的脫貧參與度大大提升,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 修文縣第一中學: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
    會議以「高舉良知教育旗幟,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為主題,明確了學校的奮鬥目標,總結了2019年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科學謀劃和部署2020年的工作。會議指出,過去的一年,修文一中緊緊圍繞「修文第一、貴陽卓越」的辦學目標和「全國良知教育示範校」的特色目標,始終堅持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學校發展取得新突破,質量提升取得新進展,特色創建邁上新高度。
  • 「雲發布」全力拔「窮根」 文山2016年以來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67...
    發布會上,文山州長張秀蘭介紹,文山以窮地方辦富教育的氣魄,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用來辦教育,全力拔除「窮根」。2016年以來,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67.35億元,實現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22%。「文山州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動員一切力量、集中全部優勢、投入所有精力、採取過硬措施,全面完成各項硬指標。」
  • 高舉良知教育旗幟,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修文縣第一中學...
    高舉良知教育旗幟,為創建省級特色學校夯基固本  ——修文縣第一中學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成功召開2020年1月19日,修文縣第一中學全體教職工120餘人齊聚學校多功能報告廳,召開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5次會議。
  • 銅仁:「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新農民·逐夢路」振興鄉村
    搭「五橋」、建「五家」,「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  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的重大舉措,是「挪窮窩」與「拔窮根」的治本之舉,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具體舉措。
  • 產業興 收入穩!三穗長吉鎮特色產業「齊」開花
    自三穗縣實施「一鴨一漁、兩菜兩菌」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以來,三穗縣長吉鎮積極投向特色產業發展,產業不僅落地長吉鎮,還遍地「齊」開花,成為推進小康路的「金鑰匙」,促進村民增收的「發動機」。  近日,走進三穗縣長吉鎮千畝林下仿野生猴頭菇種植基地,一個個白色猴頭菇「探」頭而出,大小不一,爭著比生長速度,菌棒旁村民們忙著採摘。
  • 四川省公安廳助道孚縣凍坡甲村拔掉「窮根」走上致富路
    「公安藍」精準幫扶 藏寨盛開達瑪梅朵四川省公安廳助道孚縣凍坡甲村拔掉「窮根」走上致富路「我唱支山歌給你聽,黨的關懷暖我心。你帶領我們脫貧致富有保障,小康路上我們和你心心相印!」駐村幹部進村入戶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堅持「清單式+責任制」工作法,把脈貧困村致貧原因,問診建檔立卡貧苦戶情況,有針對性「靶向施策」,精準拔除「窮根」。「大家要堅定信心,用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四川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葉寒冰深入凍坡甲村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有關扶貧政策,在座談中這樣勉勵村民。
  • 甘肅慶陽扶貧產業「遍地開花」 多途徑引貧困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慶陽市依託本地資源優勢,把蘋果作為一項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圖為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白馬鋪鎮大面積栽植的蘋果園。與此同時,在精準識別幫扶政策推動下,慶陽草畜、蘋果、瓜菜、苗林、中藥材等脫貧產業正在『遍地開花』。」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慶陽市委書記貟建民7日在慶陽市委四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了如上表述。貟建民說,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慶陽人以農為主、靠地吃飯的傳統仍在延續,農業依然是慶陽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 廣西大瑤山區大力發展有機特色產業為脫貧造血
    梁玉橋 攝中新網來賓4月21日電 (梁玉橋)「目前,六段村正在創建國家有機認證扶貧示範村,以茶為主的『生態+』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為脫貧『造血』。」金秀瑤族自治縣六段村第一書記馬才勇說。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大瑤山區,受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是廣西深度貧困縣之一。
  • 蕭萬長:盼臺灣品牌遍地開花
    臺海網11月23日訊 蕭萬長今天表示,建立臺灣軟實力要靠品牌,品牌臺灣是一個母品牌,在這個公共財底下,每一個行業各憑本事,建立自己品牌,為私有財,儘量越多,遍地開花。
  • 閬中旅遊從古城核心走向「遍地開花」
    近年來,閬中市將旅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加快建設世界古城旅遊目的地。2019年,閬中市成功創建為全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旅遊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對外知名度不斷提升,閬中旅遊從古城核心走向「遍地開花。這裡坐落著大大小小的鄉村特色民宿,其中最有名的兩家「網紅」民宿叫「素清」和「芸楨」。這兩個名字源自房子的主人: 王素清和杜雲珍。2017年,五龍村徵得兩位老人同意後,政府邀請專業團隊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改造升級,相繼建成了五龍村第一批民宿,統一運營並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2020-10-03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溫嶺:數位化「飛地」科創平臺遍地開花
    原標題:溫嶺:數位化「飛地」科創平臺遍地開花   日前,浙江省首批30個數字經濟「飛地」示範基地公示名單出爐,溫嶺(杭州)產業創新中心和溫嶺(杭州)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等兩個平臺名列其中。溫嶺也是台州唯一有項目入選的縣(市、區)。   異地築巢引鳳來。
  • 民盟中央河北廣宗扶貧記:雙師課堂、科技小院拔「窮根」
    民盟中央河北廣宗扶貧記:「雙師課堂」「科技小院」拔「窮根」  中新網石家莊6月21日電 (李曉偉)「實心實意」,是河北省廣宗縣葫蘆鄉伏城村村支書李志成對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機關駐村扶貧工作的評價。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民盟中央發揮其在文化教育、科技領域的人才、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廣宗脫貧攻堅戰,開展教育、醫療、科技助農,利用「雙師課堂」「科技小院」等形式,扶貧扶智相結合,助力廣宗拔除「窮根」。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經。民盟格外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張紅全說。民盟中央扶貧幹部深入農田實地考察。
  • 餘慶縣構皮灘鎮扶貧扶到群眾心坎上:精準「澆灌」拔「窮根」
    扶貧不給力,措施不精準,「窮根」難拔除……  如何把扶貧措施精準「澆灌」在
  • 彭倫政: 斬思想「窮根」 謀產業脫貧
    彭倫政: 斬思想「窮根」 謀產業脫貧 發布時間:2018-08-28 10:59:38      來源:畢節日報   日前,在納雍縣鍋圈巖鄉土補村
  • 重慶「四面出擊」,商圈「遍地開花」,新興商圈如何脫穎而出?
    重慶這些年的發展可謂是「四面出擊」,從而導致重慶的商圈是「遍地開花」,到底哪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商圈呢?一、重慶傳統的五大商圈。重慶傳統的四大商圈是重慶直轄前就形成的老商圈,它們是渝中區的解放碑商圈、江北區的觀音橋商圈、南岸區的南坪商圈、九龍坡的楊家坪商圈、沙坪垻的三峽廣場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