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養育內心強大的孩子?——《放輕鬆,慢慢養》書評

2020-09-10 心媽育兒

不久前,收到青豆君寄來的書《放輕鬆,慢慢養》,一有空閒時間就拿出來讀,越讀越是喜愛萬分。一頁一頁翻閱,作者姚莉和女兒相處的種種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在她們相處的細節裡,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和女兒相處的樣子,育兒路上的一些困惑也在書中找到了建議和方向。

很喜歡書中的三方視角,尤其是女兒的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以大人權威、個人想法獨斷專行,卻很難聽到孩子真正內心裡的話語。有時候是孩子表達不出來,有時候是大人忽略了小小孩子內心的敏感。

《放輕鬆,慢慢養》這本書獨特的三方視角,讓作為父母的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育兒路上遇到的那些問題,更好地理解孩子,幫助我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育兒衝突。

在這個快節奏、人人焦慮的時代,這本書的名字《放輕鬆,慢慢養》深深地吸引著我,作為父母,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可是,面對身邊人的比較、社會上的種種壓力,還有育兒路上的各種衝突,我們的心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焦慮、困惑撲面而來。如何輕鬆地養育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讓孩子自主、自信,獨立地面對這個世界?

這本書從家長認知、習慣養成和入園入學三方面入手,記錄了作者和她的女兒「貓」相處的27個日常生活育兒場景。

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所謂放輕鬆,並不是放鬆對孩子的引導,而是運用更多地智慧,去體察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和父母達成一種和諧自在的親子關係。

所謂慢慢養,就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著急,不要提前介入,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平心靜氣地等待孩子積累能量,給孩子放鬆的愛,終有一天,我們會等到花開。

孩子的安全感從何而來?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初接觸的就是父母,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與孩子的情感連結不是簡單地通過一種對的教育方法去體現,而是一點一滴的陪伴和關愛,是無數個畫面、細節和聲音。

三歲前是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積極、溫和的態度,與孩子的對視、互動、擁抱,對孩子需求的及時回應,及時發現並安撫孩子的焦慮,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珍貴的,世界是安全的。

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及時的體察孩子的內心,這份安全感是孩子心底對人的善意、信任和愛的源頭,是自信建立的基礎。

不要和敏感期的孩子擰著來

現在,一個叫「期」的詞被人們熱炒,蒙臺梭利把幼兒的敏感期歸納為9個,比如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細微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書寫敏感期等等,廣告宣傳「不要錯過孩子某某敏感期,否則就會……」

我特別喜歡書中作者的說法,別被各種「期」嚇壞了,參照就好,不要那麼多負擔。我學習了孩子的各種敏感期後,覺得最好的一點是可以讓父母大方向去把握孩子的發展規律,不和孩子鑽牛角尖。孩子自我、擰巴、固執、碎碎念、扔東西……每一個都是孩子必然經歷的階段,當父母意識到這一點,心態就放輕鬆了,不那麼較真,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輕鬆許多。

玩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狀態

對孩子來說,玩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個愛玩、會玩的孩子,學習能力必然不會太差。現在很多早期教育啟蒙都講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知識也是體現了這一點。

孩子通過玩遊戲獲得的掌控感、價值感和自由感是大人用其他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麼,究竟怎麼玩呢?到外面去玩,與大自然接觸,啥不值錢就玩啥,泥巴、沙子、花草樹葉子、紙盒子、瓶蓋子……

現在每個人家裡的玩具都堆成山,通常是新玩具兩三天熱度,然後就不想玩了。作者所說的一切玩的東西打開了一座回憶的大門,我們的童年時期就是玩的這些東西,沒想到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還是充滿了吸引力。

記得有一次,收拾酒瓶有兩個厚厚的紙盒子,女兒拿過兩個盒子,把腳放在裡面,一搖一擺地走路,玩得不亦樂乎。我們習慣了用錢給孩子買玩具,卻忘了那些不花錢的東西卻可以讓孩子解鎖無數種新玩法,需要創造力的新玩法更能獲得滿足感。

門風與規矩,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

培養好的習慣,懂規矩守規則,也就是做人要有底線和原則,這一點從小培養尤為重要,畢竟誰都不願意和沒有底線、漠視規則的人交往。

書中關於規矩說到的一點無比同意,「醜話往前說,別事後諸葛亮」,很多家長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不停地對孩子說,你不要做這個,你不要做那個,而不是提前和孩子說好規則。於是,很多規則變成了家長手裡威脅孩子的條例,「你沒有做到……所以你不能……」

孩子與大人之間的很多衝突,如果提前約定就可以避免。比如,提前商量,出門吃飯,只能在桌子附近玩,不能大吵大鬧,影響其他人用餐。比如,看電視可以一周多長時間,到時間了自動關掉……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點一滴的經歷中,父母看見了孩子,給孩子全心全意的接納和溫暖的愛,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如何養育一個優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
    父母究竟需要做到哪些事情,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培養出優雅、我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呢?《養育女孩》的作者是《養育男孩》那本書是同一個人——澳大利亞著名的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夫· 比達爾夫。他在本書中對女孩的成長特點做一個全面的介紹,讓女孩的父母能順手擁有一份女孩的成長地圖。這份成長地圖的範圍是從女孩出生開始,一直到女孩18歲長大成人結束。
  • 如何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這樣的煩惱。這是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呢?要怎麼做,孩子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來面對這個世界帶來的挫折和壓力呢?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前行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父母一定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呵護了孩子的安全感。
  • 如何養育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與父母做對這13件事息息相關
    看到小姑娘辛苦和委屈的樣子,網友紛紛為她打氣加油:「沒有強大的內心,如何登上巔峰?技能+強大的心理素質,造就不同尋常的你,孩子加油!」02 玻璃心的父母,永遠養不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在一場探戈舞比賽中,一個男孩的舞伴因故無法參賽,老師只能勸男孩退出比賽。在父母與男孩簡單溝通後,這個內心強大的男孩沒有退賽,當音樂響起時,他一個人從容地走進了賽場。
  • 看看紐西蘭媽媽輕鬆養育多個孩子的秘訣
    我通過這些年的觀察,也慢慢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1、媽媽的身體素質非常好我能看出Rita雖然在短短七八年之內生養了五個孩子,每次還不坐月子,但是她的身體依然非常健壯。這裡面除了中西方婦女的基因不同,還和生活習慣、養育方式相關。
  • 6歲前如何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可越是優渥的物質生活,就越需要培養孩子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同時在6歲前就需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為6歲以後成功脫敏。那麼,如何去培養?一切目標皆有途徑,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也有三種途徑。1.提升自我成長能力人生漫長,轉瞬即逝,父母給予總是有限,不能單靠父母培養。人必須有自我成長的意識和能力,學著嘗試自己培養變強大。
  • 養育孩子最容易陷入的三個誤區
    作為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養育孩子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候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明明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卻不領情《放輕鬆,慢慢養》是一本通過養育故事給予現代父母育兒方向的一本指導性書籍,書中通過講述作者與女兒之間的養育故事,告訴更多的父母
  • 《遊戲力養育》:心理學博士的育兒3基礎,解決養孩子99%的問題
    育兒之路就像打怪升級,走得越久怪物越大,還有沒有希望能輕鬆通關了?答案是「有」,就藏在這本《遊戲力養育》裡。這本《遊戲力養育》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勞倫斯·科恩的新作,他的《遊戲力1》和《遊戲力2》也一直是育兒圖書銷量領先的存在。那「遊戲力」是說做做遊戲就能讓孩子大變活人嗎?
  • 《養育女孩》:如何幫助女孩成長為內心強大、獨立堅定的女人
    現今社會大部分女孩兒是非常獨立的,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是積極向上的,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外界對於女孩兒的誘惑逐漸增多,我們要掌握必要的養育女孩兒的技巧,讓女兒健康的長大,並且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慢慢變成一位優秀的女性。
  • 《養育女孩》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獨立堅定的女孩
    看了那麼多如何照顧寶寶的書,你真的想明白,要給她什麼樣的生活和指引麼?她將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小時候在你身邊,你幫她處理,長大到別的城市讀書,離開了你的羽翼,她要怎麼辦呢?你要怎麼辦呢?如果你擁有的是一個女孩,那請你認真讀讀這本《養育女孩》,它會給你答案。 作者史蒂夫有3男1女,一共4個孩子。
  • 苦苦摸索5年的育兒難題,48小時卻被她輕鬆搞定
    她從親子關係的核心矛盾入手,告訴家長該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如何關照孩子的情感需求,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為人父母的許許多多,但深知如何去當父母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而不是自以為的去給他最好的,而這些並不是孩子需要的,他又怎能滿足呢?這時家長又反過頭來回擊孩子,用什麼不懂事、不聽話、不孝順等等這些喪氣的廢話劈頭蓋臉砸向孩子……這樣親子關心好才怪呢!第一點:養育孩子,愛字當頭。
  • 如何修煉出強大的內心,讓自己可以輕鬆搞定溝通?
    其中談到了能夠為別人提供情緒價值的前提是:你自己內心是否相信自己足夠好。今天我們就具體來講怎樣才能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上節內容發出來之後,評論區有人留言問:案例部分現在知道了怎麼做是不對的,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在跟大家講正式的內容之前,先跟大家講一下到底該如何做。
  • 0-18歲女孩養育指南 | 輕鬆養育女孩
    閱讀的過程中,你會了解、理解女兒在不同年齡段行為背後的原因,應該如何引導她,讀完你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你的內心會充滿能量,對養育女孩充滿信心。溫柔而堅定地教女孩紀律和規矩,這個過程應該充滿耐心和鼓勵,紀律和規矩確保她們能在自己內心找到支點,能在緊要關頭足夠強大。
  • 書評|如何「愛」孩子,《高情商養育》幫你揭曉
    《高情商養育》的作者徐婧英是一名記者,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這麼多年的採訪和治療經歷,讓她感嘆:中國父母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父母,無論為子女做什麼都無怨無悔。二、孩子到底需要什麼?作者總結多年心理治療的經驗,得出一個結論:養育孩子的核心是情感滿足。一個孩子只有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才能有良好穩定的行為。
  • 思匯雲彩幫助更多女性輕鬆讀懂孩子的內心需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據上海社科院做過的一個調查顯示:母親在孩子教育中負責的比例由70%上升到80% ,這意味著女性對子女的教育佔比越來越大。如果女性一旦停止學習,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在教育孩子時自己除了吼、體罰、利用母親的特權之外,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因為根本無法揣摩孩子的內心需求。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為啥孩子生得越多,養得越隨意?
    孩子偷錢怎麼辦?孩子喜歡浪費怎麼辦?堂姐都會積極地去學習,生怕沒有把孩子養好。但是,表姐家的老二去年出生後,到目前為止我看到了她養育兩個孩子的差異。真的是「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堂姐養二胎的時候,鬆弛很多。為什麼父母生的孩子越多,養孩子越隨意?
  • 「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你怕是活在夢裡……
    小白媽有個遠方親戚,她村裡有個女孩中學就輟學了,家長不咋管,這孩子又想自己賺點錢花,於是就選擇去當主播。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人氣、有錢賺的主播不是那麼好當的。這女孩一沒才華,二沒相貌,思來想去做起了賣肉主播。每天開個視頻,搔首弄姿一番,月入1w。這樣的薪資在她們村可以說是很可觀了,所以這女孩的父母不僅不加以阻止,還覺得有利可圖。這對父母養起來女兒來夠輕鬆了吧?
  • 汪涵馬雲育兒觀相似:「把孩子當強盜養」,野蠻體魄,強大內心
    天天向上主持人汪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提到,我要把我的兒子當強盜養,野蠻其體魄,強大其內心。一個父親對記者說,把自己的孩子當強盜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啊,汪涵的這個育兒觀與馬雲的育兒觀極其相似。現在的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啊,興趣班啊,時間排的那可是滿滿當當,孩子說想出去玩兒,出去打球,連時間都找不出來。長此以往,孩子的身體他能健康嗎?一個人最幸福的一生,不過是擁有一副健康的身軀。
  • 養娃越養越焦慮?抓大放小整體養育,讓你從容養育
    養娃三年,我常常聽到身邊很多父母感嘆,孩子小時候這個沒做好,那個沒做好,要麼就是不知道要這樣做,導致現在各種煩惱和焦慮。這說明,我們父母養育孩子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明白自己每個時期的著眼點在哪裡,而《整體養育》這本書恰恰給到這樣一個長遠的規劃。
  • 《童年之謎》:揭開養育孩子的三個誤區,養孩子事半功倍
    當過父母的人都知道,養個孩子不容易。 其實,當父母難也不難,只要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特點,便能輕鬆且事半功倍的養孩子。 書中,明確的告訴讀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幫助父母成長,也指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成長, 在這本書,有3個我們錯誤的認知
  • 女孩要「富養」?其實更要「狠養」,養女兒才是真的不輕鬆
    現今社會,「富養」已經遠遠不夠了,養女兒更要「狠養」,讓她們在物質的滿足外,還能擁有強大的內心,扛得起壓力經得起誘惑。畢竟,這個世界對女孩的惡意,遠比你想像的要多!內心強大,扛得起詆毀和挫折人這一生中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挫折,難的不是接受挫折,而是接受之後及時的站起來,不會因此亂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