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537條債權人代位權的理解與適用

2020-08-30 陝西科澤律師事務所

民法典用五個條文對債權人的代位權予以規範,其中第537條:人民法院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債務人的相對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接受履行後,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相對人之間相應的權利義務終止。債務人對相對人的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被採取保全、執行措施,或者債務人破產的,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處理。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於債權人代位權行使效果的規定。

【條文理解】

關於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後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理解:

(1)債權人代為權行使的效果不宜直接歸屬債務人。針對這一問題,《合同法》未設明文規定,理論上亦存在爭議。根據傳統代位權法理,行使債權人代位權的效果歸屬遵循所謂的「入庫規則」,即相對人的給付應當加入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作為對所有債權人的共同擔保。然,「入庫規則」對於鼓勵債權人行使代位權並無助益,容易導致代位權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比較妥當的做法是,相對人的給付在扣除行使代位權之債權人的份額後歸於債務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即只有在債務人破產或在多項債權併案處理和執行程序中才須按債的清償規則清償債權債權的債權。如此安排在實踐中有助於鼓勵債權人積極行使代位權,也有利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債權人受領了相對人的給付,債務人與相對人之間的債權債務消滅,據此債務人不得再向相對人請求履行債務。

本條最後新增加的內容是:債務人對相對人的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被採取保全、執行措施,或者債務人破產的,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處理。這裡的相關法律是指《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解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解釋》及其他司法解釋中與保全和執行相關的規定,以及《企業破產法》中與破產財產分配的相關規定。換言之,保全的依照保全的法律規定處理,執行的依照執行的法律規定處理,破產的依照破產法律處理。實際上這裡仍然不夠全面,沒有說到構成犯罪的依照刑事法律規定處理。

【司法適用】

法律直接規定享有債權人代位權。債務人是否必須參加代為權訴訟?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16條第1款的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據此,人民法院「可以」而非「應當」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債務人並非必須參加訴訟。從理論上來看,雖然債務人與代位訴訟結果存在一定的厲害關係,但這種厲害關係僅涉及債務人的權利是否遭受損害,因而從遵循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角度出發,人民法院亦不宜強制要求債務人參加訴訟。接下來的問題是,債務人如參與訴訟,其身份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顯而易見的是,債務人對於債權人與相對人訴爭的標的並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不可能既不同意原告的主張,也不同意被告的主張,因此,債務人應以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司法適用】

法律直接規定享有債權人代位權。債務人是否必須參加代為權訴訟?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16條第1款的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據此,人民法院「可以」而非「應當」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債務人並非必須參加訴訟。從理論上來看,雖然債務人與代位訴訟結果存在一定的厲害關係,但這種厲害關係僅涉及債務人的權利是否遭受損害,因而從遵循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角度出發,人民法院亦不宜強制要求債務人參加訴訟。接下來的問題是,債務人如參與訴訟,其身份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顯而易見的是,債務人對於債權人與相對人訴爭的標的並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不可能既不同意原告的主張,也不同意被告的主張,因此,債務人應以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更多法律諮詢,請關注!

作者:科澤律所張旭東

相關焦點

  • 汪興平:如何理解《民法典》第700條規定的保證人的代位追償權?
    (注1)一、 對保證擔保,大陸法系民法典基本上是規定代償保證人全面享有債權代位權,並且該代位權適用法定的債權轉讓。德國民法典第774條規定,在保證人向債權人清償的限度內,債權人對主債務人的債權轉移於保證人。法國民法典第2029條規定,已清償債務的保證人,代替債權人取得其對債務人的一切權利。
  • 民法典︱最高院保證人代位權裁判規則是否會依據《民法典》調整?
    《民法典》第700條在《擔保法》第31條的基礎上,在規定了保證人對主債務人的追償權的同時,增加了承擔了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的內容。《民法典》的上述規定,從文字意思上理解,保證人承擔了保證責任後享有主債權人對主債務人的權利,應當是取得了主債權人的地位,本質上應當是保證人的代位權,但《民法典》並沒有明確表述為保證人代位權。
  • 我國《民法典》中的債總規範及其適用
    第515、516條對於選擇之債的新規定,當為《民法典》的一個亮點。不過,當事人經常約定由第三人在多項標的中作出選擇,《民法典》對此未予以規定。解釋上應認為此種情況下,第三人應當將選擇決定通知債務人和債權人。在第三人不能選擇或者不為選擇時,仍適用第515條之規定,即一般由債務人享有選擇權。
  • 民法典中的撤銷權與代位權
    的出臺,進一步細化了大家可能都非常熟知的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制度,那今天我們這個專題,主要是聚焦民法典當中,關於代位權和撤銷權規範的變化,特別是這裡面與擔保權有關的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第五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代位權制度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 債權人代位權有哪些法律特徵,債權人代位權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代位權是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的到期債權的權利,因此,它不是代理權。 (2)代位權是債權人的法定的權利,它的產生、行使條件和程序都來源於法律的規定。 (3)代位權主要針對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的消極行為。 (4)代位權並非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第三人的請求權,其在債務人的履行期到來之前也可以為保全債務人的責任財產而行使。
  • 民法典第702條「保證人拒絕履行權」的理解適用
    摘錄自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民法典合同編條文理解與司法適用》,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384-385頁。 【理解分歧】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官方釋義書中對民法典第702條中「撤銷權」的理解持不同態度,該書認為第702
  • 龍俊| 民法典中的債之保全體系 | 比較法研究202004
    內容提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第五章的「合同的保全」制度適用於整個債之保全領域,民法典對債權人代位權和撤銷權客體範圍的擴張符合實踐需求。《民法典》第535條的「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在解釋上不僅包括債權的從權利,也包括合同的從權利;第537條的第一句規定了代位權人的簡易債權回收規則,第二句意味著承認了限定性入庫規則;第542條明確了債權人撤銷權的理論構造應該解釋為形成訴權,從而僅僅發生撤銷法律行為的效果而不直接發生請求權的效果,債權人想要終局性地解決問題還需借道債權人代位權制度,從而可以適用代位權制度中的一系列規則。
  • 龍俊|民法典中的債之保全體系|比較法研究202004
    內容提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第五章的「合同的保全」制度適用於整個債之保全領域,民法典對債權人代位權和撤銷權客體範圍的擴張符合實踐需求。《民法典》第535條的「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在解釋上不僅包括債權的從權利,也包括合同的從權利;第537條的第一句規定了代位權人的簡易債權回收規則,第二句意味著承認了限定性入庫規則;第542條明確了債權人撤銷權的理論構造應該解釋為形成訴權,從而僅僅發生撤銷法律行為的效果而不直接發生請求權的效果,債權人想要終局性地解決問題還需借道債權人代位權制度,從而可以適用代位權制度中的一系列規則。
  • 《民法典》新規:債權人可以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
    就此情況,作為債權人的乙公司能否向次債務人丙公司主張權利呢?「在本案中,依據民法典規定,乙公司有權向丙公司主張權利。」針對這個案例,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律師段勁韜進行了分析。根據《合同法》第73條規定和《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看來,債權人有權要向次債務人主張代位權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債權是到期的。
  • 債權人代位權與撤銷權同時行使之質疑
    《法國民法典》最早規定了債權人代位權與撤銷權,其首創代位權制度的原因在於,「蓋法國民事訴訟法並無如德國民事訴訟法,設有債權人得依強制執行程序,對於其債務人之債權予以強制執行之規定,故有在民法中設債權人代位制度之必要」。可見,法國民法創設代位權制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彌補其民事執行制度的不足。
  • 【每日一「典」】不還錢又不收債,債權人可行使代位權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五百三十五條。債務人欠錢不還,債權人可以替他收債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
  • 《民法典》新規:債權人可以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
    就此情況,作為債權人的乙公司能否向次債務人丙公司主張權利呢?「在本案中,依據民法典規定,乙公司有權向丙公司主張權利。」針對這個案例,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律師段勁韜進行了分析。根據《合同法》第73條規定和《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看來,債權人有權要向次債務人主張代位權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債權是到期的。
  • 民法典第589條:關於債務人的權利和債權人的責任
    民法典第589條:債務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的,債務人可以請求債權人賠償增加的費用。在債權人受領遲延期間,債務人無須支付利息。【條文主旨】本條是關於拒絕受領和遲延受領的規定。【條文理解】合同目的之達成,不僅需要債務人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通常還需要債權人的配合或協助,包括積極受領債務人的給付,否則,債務的履行可能因債權人一方的原因發生障礙。這種障礙在理論上被稱為債權人遲延或受領遲延。在合同關係中,關於債權人受領給付,在性質上到底是權利還是義務,存在不同意見。
  • 每日一「典」丨不還錢又不收債,債權人可行使代位權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五百三十五條。債務人欠錢不還,債權人可以替他收債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
  • 【談「典」說法】稅收中的代位權與撤銷權
    ,《民法典》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下面,筆者繼續為大家就民法典熱點問題進行解讀。某市稽查局以B公司為被告人,A公司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法院決定,某市稽查局行使代位權符合法律規定,判決B公司將欠款給付稽查局。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試論債權人的代位權
    代位權是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的債權的實體權利,它不同於以他人名義行使權利,且行為的法律後果歸屬於他人的代理權,也不同於其他程序性權利,如代位申請執行權。  (三)債權人代位權的構成要件  根據《合同法》第73條及其解釋(一)第12條的規定,代位權的構成要件有:  1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務必須合法且確定。
  • 面對「三角債」, 債權人如何保障權益?
    日前,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了一例合同糾紛案,將「逕行支付」類判決與《民法典》代位權制度融合,保障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案例 遭遇車禍欠醫院費用,欠費該由傷者還是肇事者還?
  • 掌握《民法典》及《九民會議紀要》的精神和要點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405條中的「已出租並轉移佔有」?如何理解「連帶債權或者連帶債務,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民法典》第518條規定解讀。如何理解《民法典》第519條「並相應地享有債權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 代位權與債務人到期債權的執行
    而法國由於強制執行法沒有相關內容,因此在民法典中規定了代位權。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借鑑了法國法的內容,規定了代位權,同時其民事訴訟法也規定了對債務人到期債權執行的內容,因此在制度上構成了競合。 我國也同時規定了代位權和對債務人到期債權的執行,我國的規定是否也構成了制度競合呢?筆者認為我國是不存在競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