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用戶使用率比較高的44萬款APP完成技術檢測工作
責令1336款違規APP進行整改
發布APP用戶個人信息使用保護規範
11家網際網路企業主要負責人現場做出公開承諾
在27日召開的「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上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前APP個人信息保護相關工作情況
並宣布明年初將繼續APP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
我國境內APP上架總量已超過350萬款 個人信息保護能力良莠不齊
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迅猛發展,與此同時,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權、頻繁騷擾用戶等侵害用戶權益問題突出。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在會上介紹,APP個人信息保護工作面臨兩方面挑戰:
一是商業模式變革的挑戰。我國網際網路產業普遍採用「前端免費、後端獲利」的模式,盈利模式從在線廣告向基於大數據的定向推送、精準營銷轉變。企業違規成本低,個人信息保護能力良莠不齊,為逐利違規侵害用戶權益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灰黑產業鏈也加速向違規收集使用甚至非法買賣個人信息聚集。
二是APP版本迭代頻繁的挑戰。我國境內APP上架總量已超過350萬款,頭部應用更新頻繁,幾乎每兩周都會進行版本更新,中小應用層出不窮,新技術應用更具備在線迭代「熱更新」功能,APP總量在不斷增加。龐大的APP數量,豐富的應用場景,需要加大監督檢查和技術檢測力量。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經對國內主流應用商店用戶使用率比較高的44萬款APP完成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336款違規APP進行了整改,公開通報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APP。
繼續開展APP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 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前期,工信部信管局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特別是今年7月以來,發布了《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通知》,加大APP整治力度。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將從明年年初開始,繼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
在完善政策體系方面:明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是其中重要組成。《個人信息保護法》也在加快推進,從法律層面,國家對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信部將推動《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工信部令第24號)修訂,為提升APP治理水平打下堅實的法治基礎。
在標準體系制定方面:當前,工信部針對性制定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範》10項標準,對於廣大用戶特別關心的「最小必要化」等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原則,也制定了《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範》11項系列標準,涉及通信錄、錄音、人臉、位置等信息收集使用規範。這些標準將為企業提供明確規範要求,為治理工作提供依據和支撐。
在運用新技術手段方面:工信部將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建設,提升對單款APP自動化測試項比例,提高APP自動獲取能力和批量處理能力,力爭2021年實現全年檢測180萬款APP的覆蓋能力。
11家網際網路企業主要負責人現場承諾,將嚴格落實APP侵犯用戶權益各項整治工作
在會上,蘇寧、小米、愛奇藝等11家網際網路企業主要負責人向社會做出公開鄭重承諾,將嚴格落實APP侵犯用戶權益各項整治工作,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總臺央視記者 李雯婷 孫薊濰 熊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