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海水產」非法集資2億元 吸引千餘人參與

2020-12-19 水母網

    水母網3月28日訊(YMG記者 孫朝軍 通訊員 周福基)以進出口貿易為噱頭,高於銀行利息幾十倍的分紅為誘餌,吸引1000餘名群眾參與、非法集資2億元……近日,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經偵大隊根據群眾報案,查獲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涉案的閆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目前均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註冊公司只為了「拉存款」

    2012年,51歲的閆某購買了蓬萊一家已經停產的水產公司,註冊成立了煙臺兆海水產有限公司,原本想做海鮮加工,但由於資金不足,無法更新設備,公司一時難以發展。閆某通過中間人認識了車某,中間人給閆某出主意說高息攬存是集資的好辦法,車某還可幫閆某拉到存款。

    2012年8月,閆某承諾給予車某月息10%,通過車某籌集資金。憑藉豐富的人脈資源,車某很快幫閆某散布出水產公司集資信息。車某向客戶承諾,每筆存款給予6%-8%不等的月息,對一些大客戶還有另外返點。從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車某就發展了500多人,拉來8000多萬元存款,自己則從中提點賺了300多萬元。

    除了車某,閆某又相繼找來尤某、吳某等人幫其集資,給骨幹人員的最高月息達到12%。55歲的尤某家住芝罘區,是正規單位退休的知識分子,她的生活圈層次較高。從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尤某發展了100多人,集資8000多萬。此外,吳某為閆某集資1200萬元。

    為繼續擴大集資,閆某從芝罘區機械大廈租了一間辦公室,由會計張某坐班發展集資。每筆投資都為公眾開借款收據,加蓋「兆海水產」的公章和閆某的籤名。

    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車某、尤某、吳某、張某等人,共幫閆某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億元。2013年12月,兆海水產融資遇阻,資金鍊逐漸斷裂。今年1月份,因帳戶結餘資金不足以支付返利,兆海水產負責人閆某消失在公眾視野,此後陸續有群眾到芝罘公安分局報案。2月24日,芝罘公安分局民警在蓬萊汽車站附近,將閆某抓獲。

    「有房有地有設備」令千餘人受騙

    據警方統計,閆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有1000多名群眾受騙,目前報案人員已達600餘人。據民警介紹,此案與其他非法集資案一樣,犯罪嫌疑人為吸收存款,會製造幾個吸引人的「噱頭」。

    閆某對外聲稱,公司在國外有進出口貿易,每年出口海產品價值數千萬元,他手下的骨幹也是這樣對外宣傳。實際上,閆某隻是有進出口貿易的設想,並沒有談成一筆生意。

    警方介紹,兆海水產在北京、西安、哈爾濱等地分別設立了辦事處,負責銷售魷魚絲等海產品和貨物的中轉。為彰顯公司實力,辦事處的業務也被閆某等人吹噓誇大。據介紹,兆海水產在煙臺市場並沒有銷售,而公司的產值每年約有100多萬,淨利潤約有幾十萬元。「從這個數字看,用工廠的贏利支付上千人的返利,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拆東牆補西牆』,才能勉強維持一段時間。」民警說。

    俗話說口說無憑,很多群眾都感覺「眼見為實」,只有親自到工廠參觀,他們才會放心投資。閆某用最初幾個月吸入的數千萬元資金將廠房翻新,又購進了一些新設備。在夏秋季工廠生意較好時,將有意向的投資者拉到工廠參觀。閆某還向參觀者出示土地產權證,證明自己已經買下了5000平方米的廠區。

    許多受害群眾正是看到該公司「有房有地有設備」,加之相信了被誇大的產值,投資到該公司。

    警方呼籲受害者報案獲利者投案

    據芝罘警方介紹,該公司吸收存款1萬元起步,上不封頂,投資從一兩萬元到一二百萬元。

    「不少投資者都或多或少有投機心理,想賺一筆就抽身。」民警說,在本案中,通過提點的「上層」和部分較早的投資者確實賺錢了,有的賺了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就將本金抽出全身而退。然而,絕大多數投資者沒有這麼幸運,他們不少人領到前期高額利息後,捨不得抽身,在公司的忽悠下甚至越投越多,還有的後來投資者,想投資幾個月就抽身,卻沒等到收回本金,而公司就倒閉了。「公司本身盈利甚微,閆某又將半數以上非法吸收的資金用於支付返利,獲利者前期的『高額利息』實際是來源於大多受害群眾後期投入的資金。」民警說。

    警方提醒部分通過高額返利賺到錢的存款客戶,其從中賺到的資金屬於非法所得,相關人員應主動到公安機關說明情況,如果不向警方澄清事實,這部分人就將涉嫌隱瞞掩飾犯罪所得罪被依法處理。

    據警方介紹,閆某在做水產生意前,曾因幹裝修工程賠了不少錢。這也是閆某通過非法吸收存款收攏資金的一個原因。據介紹,閆某共設立了10個帳戶,警方將其抓獲時,其銀行帳戶餘額總計僅有幾千元錢。非法吸收的公眾存款2億元,都去了哪裡?

    民警說,閆某將55%左右的存款資金,作為返利返還給了投資者。廠房翻新和購入設備,花了兩三千萬元,其餘資金則用來償還巨額的個人債務及用於日常的花銷開支。目前,警方已經查封了閆某在蓬萊的廠房及河北廊坊的兩處房產,正全力追繳涉案資金。

    警方呼籲更多非法吸存的受害群眾及時到公安機關來報案,提供相關線索,避免嫌疑人為掩飾犯罪,將一些借條、收據等證據毀滅,造成受害人更大的損失。

相關焦點

  • 煙臺兆海水產非法集資兩億元 千餘人上當
    因裝修生意賠了大筆錢,51歲的閆某開起水產公司,為籌集啟動資金,閆某開始向社會不特定群體非法集資。自2012年8月至2013年底,煙臺兆海水產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2億元。目前,涉案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拘。
  • 銀行女"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60多人遭殃…
    1.3%-3%不等的月利息,騙取集資參與人的借款。實際上,陳某賢收到集資參與人借款後,並未將款項用於辦理銀行「過橋」業務,而是大部分用於償還借款和利息,小部分用於收購、經營廣州市禺城水產有限公司。經審查,她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
  • 「三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非法集資案件集資參與人債權信息登記公告
    欒城區融媒體中心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官方微信公眾號證編號:13120190001「三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非法集資案件集資參與人債權信息登記公告為依法穩妥做好邢臺市「三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非法集資案件善後處置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59號)等相關文件精神,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對集資參與人進行債權信息登記。
  • 驚天大案:廣州農商銀行女"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 60多人遭殃
    1.3%-3%不等的月利息,騙取集資參與人的借款。經審查,她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
  • 非法集資187億元「蛙寶網」案一審宣判,兩被告人分別獲刑
    ,被告人孫文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千萬元,被告人高宇星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並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千萬元;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依法處置後,按比例返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二被告人繼續退賠。
  • 過年回農村,也要警惕非法集資!
    1、利用莊園開發設下非法集資「陷阱」  20世紀90年代後期,廣東省部分地區掀起一股果園開發的熱潮,由於預期收益十分誘人,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投資者。但人們很快發現,這只不過是美麗的肥皂泡。有的還在當地設立了分公司,採取向出資人出具股東權益證方式,承諾如投資果園開發,將獲得定期收益,從而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從1997年9月至2003年年底,共對外籤訂合作開發果園合同8600餘份,開發果園44000餘畝,集納人民幣4.5億餘元,其中境內集資3.2億元,境外集資折合人民幣1.3億元,涉案人數5200多人。
  • 廣州農商行一女副行長集資詐騙64人 涉案金額6億元
    收到集資參與人借款後,大部分用於償還借款和利息,小部分用於收購、經營廣州市禺城水產有限公司。 經審查,陳某賢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168.57萬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39.54萬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29.03萬元、港幣33萬元。
  • 公告| 劉奕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集資參與人權利義務告知書
    公告 | 劉奕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集資參與人權利義務告知書 2019-12-19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大愛城」非法集資10億元,4000餘人參與多為老年人
    2020年9月10日9時45分,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陳威洋、陸秀鳳、虞福民、黃慧娟、張菁等五人集資詐騙案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陳威洋於2013年8月起先後設立且實際控制上海大愛城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大愛城商貿有限公司,並陸續在本市及蘇州、揚州等地設立多家門店或分公司。
  • 非法集資7億元,潛逃9年的天津低碳大廈案主犯落網
    9年前,李某夥同妻子和朋友利用子虛烏有的天津「低碳大廈」項目,非法集資7億元。資金鍊斷裂東窗事發後,李某拋棄妻子捲款潛逃。幾人都有過被傳銷公司欺騙的經歷,便想著按「套路」共同開公司撈一筆。2010年6月7日,李某夫婦與李某宏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註冊成立「活立木」公司,共同認繳出資額50億元(實際上一分錢未出),公司主營業務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管理、投融資諮詢服務等。隨後,李某等人託人製作了公司網站,租用在美國的IP伺服器運營網站逃避檢查。
  • 江蘇南京:非法集資187億元「蛙寶網」案一審宣判,兩被告人分別獲刑
    ,被告人孫文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千萬元,被告人高宇星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並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千萬元;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依法處置後,按比例返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二被告人繼續退賠。
  • 非法集資案中,出借人不是受害人?出借人應是集資參與人和證人
    當集資行為人的集資行為被認定為非法集資時,作為出借款項的出借人,是否應當認定為集資參與人還是受害人,或者是訴訟當事人呢?一、首先看一下刑法中受害人的認定關於被害人,有刑法上的被害人和一般意義上也就是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的概念稱呼。
  • 關於海南恆宇非法集資案 集資參與人核實登記公告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 海南恆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非法集資案(以下簡稱「恆宇」案),已於2016年4月11日審理終結,判決現已發生法律效力。根據海南省《「恆宇」案集資人登記核實工作方案》統一安排,為方便集資參與人參加信息核實登記,定於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21日,開展青島市範圍集資參與人信息核實登記工作。
  • 白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登記公告!涉及集資參與人617人
    登記公告白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將於2020年8月18日召開第一次集資參與人大會。該案經(2015)杭刑初字第124號刑事判決書確認,共有集資參與人617人。請判決書內確定的集資參與人持有效身份證件,於2020年8月25日前到杭錦旗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信息登記,便於資產清退。
  • 警方公告:這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參與人可進行登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超12月22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發布關於對江蘇上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集資參與人進行登記的公告。江蘇上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 非法集資丨 非法集資超187億!「蛙寶」案一審宣判,這些「坑」要小心!
    公司成立後,被告人孫文招聘徐沛、餘磊(均另案處理)等技術人員,設計「蛙寶網」等網際網路平臺,在網上宣稱以玩遊戲可獲月收益率1.5%-5%左右的高額回報為誘餌,隱瞞集資款主要用於以新還舊等具體用途、誇大對外投資途徑與盈利狀況等,騙取集資參與人信任,在線上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
  •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 | 遠離非法集資 警惕這十大「危險」領域
    (二)網絡借貸機構非法集資一是一些網貸平臺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出借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出借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帳戶,形成資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二是一些網貸平臺未盡到身份真實性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臺上以多個虛假名義發布大量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
  • 廣州農商銀行「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64人落入陷阱
    不過,陳某賢收到集資參與人借款後,並未將款項用於辦理銀行「過橋」業務,而是大部分用於償還借款和利息,小部分用於收購、經營廣州市禺城水產有限公司。陳某賢在十年間共騙取鄧某文、王某權、何某萍等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
  • 曾以央行名義非法集資22億元 涉案逃犯落網
    本報記者 黎慧玲 北京報導五年前,深圳市金融聯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聯公司」)藉以人民銀行的名義非法集資22億元,牽連數百位受害者,案件轟動一時。案發後,深圳警方抓獲一人,另有三人跑路。直到今年,被通緝了五年的三名涉案人員兩人被抓獲,一人自首。公開資料顯示,金融聯公司法人代表劉衛龍被抓後,陳靖、柯力華、劉紀龍三人逃跑。
  • 什麼是非法集資?非法集資與民間借貸的區別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非法集資罪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罪風險自擔。公安機關在打擊非法集資罪犯罪過程中一直是非常慎重。在正確區分兩者界限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準確定性以後,構成非法集資犯罪的才實施打擊,對正當的民間借貸活動,國家法律是不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