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使用的宋體字是誰發明的?有一個名字真的不想提

2020-12-14 弱不禁風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892,閱讀約2分鐘

宋體字是現在人們用電腦打字時最常用的字體。無論是電腦字體還是市面上的印刷品,99%都是宋體字。那麼,如此適銷對路的宋體字是誰發明的呢?如果你在網上搜索這樣一個問題,「宋文字的發明者是誰?」

給出的答案往往只有一個,奸臣秦檜。然而,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宋文字並不是秦檜發明的。人們把宋文字發明者的帽子戴在秦檜頭上,不是沒有道理的。秦檜生前曾自嘲:名利不過是過眼雲煙,但秦腔人物萬代都不好做。

秦檜的「秦體字」被後世視為宋體字的原始版本,也有人稱其為瘦金宋體。除了秦檜的奸臣身份外,他的書法成就很高。後得到宋徽宗賞識,被破格提拔為御史臺左司監,負責處理御史臺衙門往來公文。

秦檜發現,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字體不一,不規範,溝通不暢。於是,秦檜潛心研究各種字體。他在吸收各種字體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新字體,橫平豎直,捲曲如葉,捲曲如刀。整齊劃一,簡單易學。

但以上只是傳說,其真實性如何很難說清。至於秦檜「發明」宋文字,正史上更是零記載。進一步研究發現,宋體字並不是宋朝人發明的。宋代出現的字體,後來被語言文字專家稱為「仿宋」。

我們今天使用的「宋體」是明代才出現的,所以日本人稱之為「明體」。作為印刷字體的首選,宋體的起源很可能是唐代的抄經體。著名印刷史專家張秀敏在《中國印刷史》中對宋體人物進行了解讀:

「其實它與真正的宋版本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筆者翻閱了現存近400種宋版本,從未發現如此呆板無效的方塊字,所以應該改名為『明體字』或『明朝字』才更名副其實。」眾所周知,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事實上,整個古代活字印刷術只是在小範圍內使用。

雕版印刷是古代廣泛使用的印刷方法。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術是唐鹹通九年(818年)的《金剛經》。隨著佛教的盛行,人們對經書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為了適應抄經人的需要,「抄經體」應運而生。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明白,宋文字的產生是一個過程,並不是秦檜發明的,但秦檜對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發明宋體字的人,據說是一個大家都不願提起的名字
    宋體字的典型特點是: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襯線字體(sans serif),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宋體是生而具來的印刷體。這文章從頭到尾,全是宋體字。但是宋體字,又為何稱為宋體字呢?
  • 不要再信謠言了,宋體字根本不是秦檜發明的好嗎?
    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人蹭秦檜的熱點,他們認為:書本上印刷的字體——宋體字,是秦檜所創,只不過後人覺得秦檜害死嶽飛,名聲不好,所以不以「秦體字」命名,而以「宋體字」命名。馬上就2019年了,怎麼還有人吹,還有人信?
  • 宋體字的由來
    有一種字體,卻不是創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來命名,這就是宋體字。  宋體字的創始人是秦檜。這個秦檜博學多才,在書法上很有造詣。宋體字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稜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在現代印刷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
  • 宋體字的發明人是秦檜嗎?宋體、明體和仿宋體,區別在哪裡?
    不過有些朋友也許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在我們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僅傑出的書法家層出不窮,而且各種字體流派也是百家爭鳴,既然我們國家的書法文化這樣多彩和普及,為何會讓宋體字獨佔鰲頭,成為出版界的規範字體呢?今天,我們就來從頭說起。有人認為,是大奸臣秦檜發明了宋體字。
  • 宋體字的中國文化特徵(附 宋體字筆畫特徵)
    宋體字的中國文化特徵作者:李喻軍(廣州美術學院)過去有說「字如其人」。意思是從一個人書寫的字體當中,就可以不見其人,但見其顏,但聞其聲,十有八九地能夠從字中看出書寫者的特徵來。一個人 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亦然。
  • 宋體字的前世今生
    這種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仿宋體」,也是「宋體字」的前身。因此,宋體字的演變過程是通過雕版印刷技術,從書法正楷到仿宋體,再到宋體的。中國宋代出現了雕版印刷,由於當時的書每一版印刷兩頁,使用的是長方形木板雕刻製版。木板具有木紋,一般都是橫向,刻制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但刻制字的豎向線條時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
  • 宋體字是秦檜創造的嗎?
    近年來,時不時地冒出「秦檜創造宋體字」的怪論,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杜撰了這樣一個故事:秦檜任太學學正期間,他看到全國各地刻印的書籍因字體不一而不便閱讀,就深入研究了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並把瘦金體和歷代楷書大家的書法融合,獨創新字體呈獻給皇帝。
  • 讀圖|今天的宋體字如何而來?
    左圖皇明名臣經濟錄十八卷為宋體字刻本,右圖嘉靖隆慶志十卷為楷體字刻本。自此,中國古籍印本的字體有了楷體和宋體分庭抗禮的兩途。左圖:皇明名臣經濟錄十八卷,明嘉靖二十八年宋體字刻本。右圖:嘉靖隆慶志十卷,明嘉靖二十八年楷體字刻本。 有心人不難發現,宋體字「橫細豎粗」。
  • 我們一日三餐都在使用的筷子是誰發明的?又都有哪些傳說?
    你知道我們每天一日三餐都在使用的筷子,是誰發明的?又有哪些傳說嗎?有人說是姜子牙發明的,在他70歲的時候,才跟著元始天尊學道,等他下山的時候,頭髮都白了,能幹啥呢?後來馬氏就起了異心,有一次在姜子牙回家的時候,馬氏一反常態,給他燉了一鍋紅燒肉。姜子牙拿起筷子剛要動,有一隻鳥飛過來,啄了他手一下,姜子牙就把它趕走。趕走完又剛要動,這鳥又過來啄他,這樣了三次,姜子牙覺得不對勁,所以就沒有再著急吃,而是把這雙筷子插到肉裡邊,不一會兒再拔出來,發現筷子的頭都是黑的,裡面下了毒。還有一種傳說,說是妲己發明的。
  • 黃油真的無益身體健康嗎? 人造黃油是誰發明的?
    黃油真的無益身體健康嗎? 人造黃油是誰發明的?時間:2017-01-24 11:53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油真的無益身體健康嗎? 人造黃油是誰發明的?在這個越來越注重健康的年代,人們對食物的選擇也越來越苛刻,很多以前我們經常吃的東西都在一夜之間被貼上了危害健康這樣的標籤,其中就包括黃油。很多養生專家煞有其事的說黃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無益身   原標題:黃油真的無益身體健康嗎? 人造黃油是誰發明的?
  • 到底是誰發明了抽水馬桶?由此我們發現了如廁的英文表達來源
    不過確實有一個叫託馬斯·克拉珀(Thomas Crapper)的人,在抽水馬桶發明兩個多世紀以後,對抽水馬桶做了許多改進。他因改進抽水馬桶和馬桶零部件,促進現代室內衛生管道的改良而聞名,此外,馬桶發明家的名字似乎總和如廁的英文表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using the john」和「crap」這兩種表達。
  • 電燈到底是誰發明的?不是愛迪生嗎?
    來源:美聯社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一提到電燈發明,我們第一個想到的科學家就是愛迪生。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1600多種材料,最後確定日本的竹絲作為「耐用燈絲」;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耗時數年孜孜不倦發明電燈……這樣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事實上電燈的發明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光明開拓者」。
  • 「宋體字」的產生:我國古代報紙,是怎樣印刷和發行的呢?
    也許有人會問,我國早在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9年),畢升已發明活版印刷,宋代出版的《毛詩唐風》內有橫置的「自」字,說明那時有的書籍已用活字印刷,為什麼當時邸報印刷不採用活版,而要待到明崇禎十一年,即畢升發明活版印刷後近六百年,邸報印刷才「方有活版」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 他本是宋體字的創始人,因造就一千古奇冤,宋體再與他無關
    大家對中國的字體了解都少,從文字類型,就有隸書,楷書,草書,現在電腦上的大多就是黑體,仿宋體和宋體了,李斯將小篆作為秦國統一的字體,他自然是做了很大的貢獻,在歷史上,這些字體當然是某個文學大師的字體,就像書法家顧愷之,王羲之這些,都是大家很崇拜的,一字千金,他們的字當然是當時的集大成者
  • 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都是誰發明的?
    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由於蔡倫在造紙上做出來巨大貢獻,後來當人問起造紙術的發明者時人們就會稱是蔡倫。在唐朝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後來,宋仁宗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 遺臭萬年的美國發明家,其中兩種發明禍害無窮,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可是如果我讓你說出來30~50個科學家的名字,你應該就頭疼了吧。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科學家發明出來了改變世界的東西,卻背上了千年罵名,他就是小託馬斯米基利。米基利的父親也是一個科學家,他耳濡目染,從小就非常善於思考。在大學畢業以後,他就開始鼓搗發明,他一生一共有100多項發明。
  • 古人發明的日常小用品,牙刷早就有了,慈禧最愛用的價值不菲
    古代人發明的日常小用品,工藝件件精美,有的卻已經失傳:古人多能工巧匠,發明出許多令人讚嘆不已的「奇技淫巧」, 所以古代人的大發明我們就不談了,古代人發明的日常小用品,工藝件件精美,有的卻已經失傳…魯班枕發明於春秋戰國時期,初看以為不就是個破枕頭,細看則發現可不是枕頭那麼簡單,魯班的這個枕頭可不是鐵板一塊
  • 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漢字,從古代發展到現代,經1994年修訂的《中華字海》共有八千七百七十九個漢字,而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武則天的名字,由於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一般也不會記載,而「武則天」這一稱謂,其實是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所賜。
  • 那些急需發明的日常生活用品 正午
    那些急需發明的日常生活用品文 | 淡豹幾年前,我曾在腦海中列過一份「急需買到的日常生活用品」清單。不僅適合那些我們熟悉的「起來晚了」、「就是不想洗頭」、「居然需要出門」的(大量)日子,還可以買來給病號用:臥床不起的老人、堅持「月子期間不能洗頭」的孕婦,噴一噴這種粉末狀噴霧,頭油一掃光,髮根清清爽。不過要注意,有些牌子的免洗噴霧是為發色淺的民族設計的,黑髮者使用後可能會留下粉末痕跡. 要仔細挑選。 這些都不算技術創新。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韓國有一架F-15K戰鬥機,上面書寫的八個字:,枕戈待旦,刻骨延坪。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