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閒談:法國女性的生活哲學真的存在嗎

2020-12-22 Twippo法國時尚

她們一邊吃奶酪和甜點,一邊保持著苗條的身材。 她們穿著最基礎款的單品,就被贊為effortless chic。法國女人為什麼這樣受上帝眷顧?9條來自法國女孩的建議,教你隨時隨地做個令人喜愛的女孩!

每當在微信裡搜索「法國女人」,總會出現一些看膩了的標題:

那些法國女人的優雅秘籍,到底是我們這些局外人總結的,還是她們自己說的?

不過當我們真的有機會問起她們怎麼做到的,她們只是淡淡回了一句「不用很刻意,順其自然就好。」

不過也沒錯,她們的生活哲學,就是順其自然。但她們的「自然」是什麼樣的?如果你也很好奇,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些法國女人是怎麼說的吧:

1. 試著愛上黑咖啡

「咖啡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經常會來一杯法式壓榨的黑咖啡,無糖無奶。」

——Emilie Durand,某雜誌專欄作家

咖啡確實是法國人最愛的飲品之一,也許你曾經嘗試過黑咖啡,卻因為酸苦的味道而放棄,那可能是你沒有嘗過優質咖啡豆經法式壓榨後的醇厚味道。無糖無奶的配方更有提神瘦身的功效。

在法國,街邊的餐廳一定不會沒有咖啡,飯點時就要一份plat du jour(今日主菜),吃完飯再要一杯2歐元的咖啡,跟朋友細品咖啡,在陽光中暢談一個下午。

2. 護膚比化妝重要百倍

「在法國,女生們更重視皮膚自然的光澤,所以只要做好護膚,素顏出門也沒什麼可怕的。」

——Mathilde Thomas,法國護膚品牌歐緹麗創始人。

美國女性大多覺得護膚的步驟很多很繁瑣,所以偏向於用化妝掩蓋肌膚問題。然而法國女人更喜歡用簡單天然的護膚品,從根源提升顏值。

法國著名影星瑪麗昂歌迪亞,即使不施脂粉,自然的皮膚狀態也很動人。

3. 儘可能選擇步行

「法國人真的很喜歡走路,他們不常去健身房做額外的訓練,因為日常的走路已經滿足了每天所需的運動。」

——Dr. Bindiya Ghandi

法國女人絕對不是懶女人,她們走去上班,走去超市,走去遊玩……穿著一雙芭蕾舞鞋每天走一萬步也不在話下。

這種看似簡單卻效果奇佳的有氧運動,恐怕就是法國女人保持身材的秘訣之一吧。

4. 有自己的生活節奏

「在巴黎,孩子們的周末要依照大人的時間來安排。」

——《跟女士們說你好:從巴黎到紐約的帶娃方式》

想必很多當了媽媽的女生會頓時覺自己一切都在圍繞孩子轉,接送上學、收拾屋子、準備飯菜……但是法國女性不會這樣。畢竟是女權主義發源地之一,她們的獨立精神是值得所有國家女性學習的。

即使有了小孩,也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找時間讀書、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才可以一直對生活抱有期待。

5. 擁抱歲月,不懼衰老

「現在來看,過度的整形手術只會讓你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更加蒼老。巴黎女人們不會試著去變成不該成為的樣子。只要在任何年齡段做最美的自己,就夠了。」

—— Caroline de Maigret《不論在哪裡,怎樣成為巴黎女人》

同樣的紅色上衣,同樣的深棕色長髮,歲月在法國國民女神蘇菲·瑪索臉上留下的痕跡,只是讓她更優雅了一些。

6. 不要委屈自己的嘴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法國人都很愛甜食,但他們犒勞自己的嘴的時候很克制。我想吃甜食的時候都只吃一點點:一塊巧克力、一小勺蜂蜜、一小塊蛋糕這樣。」

——Mikki Brammer旅法作家

甜食可以改善心情,但是不要貪多,讓自己的味覺得到滿足就好。

7. 逛逛樓下的小店

「巴黎人重視質量的程度遠超數量,所以超市的數量遠不及街邊的特色店鋪。大多數巴黎人每天都會採購新鮮的食材,去麵包店買剛出爐的麵包,去奶酪店選購奶酪,去甜品店買當天的點心……」

——Jocelyn Steiber,作家

專營某一類事物的店家大多對質量很在意,而且會保證食材的新鮮。這樣可以避免吃到含有過多添加劑的食物,這也是法國人苗條而健康的原因之一。

8. 放下社交軟體,聽聽外婆的美麗秘訣

「現在很多人對社交軟體上的美妝潮流趨之若鶩,然而法國人卻更依賴奶奶一輩人的建議。」

—— Delphine Lamandé-Frearson,記者

比起盲目地追隨流行,不如先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外婆掌握的美麗秘訣,往往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法國女人的優雅,可能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傳承下來的吧。

9. 保留令自己開心的儀式

「內心的愉悅是比外表的美麗更為重要的東西,泡澡、按摩、面部護理……這些都不是奢侈的東西,卻在生活中十分必要,不論你有多麼忙碌。」

——Rebecca Plantier,法國健康專家

一杯紅酒、一本書,在水中度過一段愜意的時光,是生命需要的儀式感。

也可以窩在沙發裡,享受陽光的溫暖,只要開心,時光就沒有被浪費。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合格的「巴黎女孩」,但那種優雅的生活哲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嘗試。在自己的世界活出獨立而精緻的樣子後,也就不必羨慕巴黎女孩了吧。

你對日常生活有什麼獨到的見解?評論發上來與我們討論啊!幸運的話會被Twippo選中送出隨機小禮品哦~

編輯:歆圓

原創文章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Twippo法國時尚

相關焦點

  • 法國大學哲學教育的必經之路 ——法國中學哲學教育
    我設想了幾個切入點,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討論課、哲學論文的寫作要求等,但是這些切入點都無一例外地將我引入同一個領域——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於是我不得不承認,只有先了解法國中學的哲學教育才能真正理解法國大學的哲學教育。事實上,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是哲學專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 法國大學哲學教育的必經之路——法國中學哲學教育
    我設想了幾個切入點,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討論課,哲學論文的寫作要求等,但是這些切入點都無一意外地將我引入同一個領域——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於是我不得不承認,只有先了解法國中學的哲學教育才能真正理解法國大學的哲學教育。事實上,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是哲學專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 「哲學」「活在」法國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命題的重點在「存在」,引起笛卡爾「懷疑」的是「存在」,他的哲學著力的地方也在「存在」,他是要千方百計地找出一條「維護」「存在」合法性權利的思路來,「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集中反映了這個思路的核心:「存在」的「根據」在於「思」。
  • 法國哲學年會:深嵌在法國學術傳統中的「自然」與「自由」
    (《啟蒙時代:自由的科學》)他敏銳地把握到了內在於法國哲學中的悖論,只有從自然中掙脫才能樹立自主,但自然-欲望對於每個在現實中生活的個體又擁有不可褫奪的權利。因此他筆下的思想家看上去沒那麼天真精巧,反而充滿著生命的脆弱與疼痛,也難忘對開闢進步之路的隱憂——在笛卡爾那裡,既有「我思」給予的確定性,又有來自肉身所帶來的偶然性;抑或是盧梭處,既渴求成為一個自由的公民,又苦惱於如何在文明中保留自然。
  • 法國的孩子為什麼要為哲學打架?
    「燈塔咖啡館」是哲學家馬克·索泰1992年創辦的,當時是巴黎第一家哲學咖啡館,這裡每周末聘請一兩位文化名流當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據了解,每次討論的主題都是客人投票選出的,比如「自由是無政府主義狀態嗎」「暴力有好壞之分嗎」「懶惰是否能算是一種權利」等。參與討論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知識分子,也有企業職員、工人,甚至家庭主婦。
  • 職場英語:閒談周末的的英語對話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閒談周末的的英語對話 2012-12-19 21:30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法國高考」哲學試題你會做嗎
    原標題:「法國高考」哲學試題你會做嗎  ■劉敏 景立燕   近期,被稱為「法國高考」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剛剛結束。根據法國國民教育部發布的最新官方數據,2015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報名人數總計68.47萬人,比2014年報考人數減少0.32%;其中社會考生(區別於在校學生)2.08萬人。
  • 藍江教授訪談|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學: 從當代法國哲學談開去
    特別是其中那種對人們日常生活境遇的強烈關懷,這些哲學家們似乎越來越關注生活中的那些生動的細節與現實的變化。您認為當代法國哲學呈現出的這種特點是因為它有著這樣一個傳統,還是它本身是其新的視角的發現?藍:應該說,這不是法國哲學本身的傳統,因為大概在二戰前,比如笛卡爾、斯賓諾莎,包括科學哲學的彭加勒,以及生命哲學的柏格森,其哲學都不是現在的形態。
  • 法國考哲學,試題很玄妙
    ▌人民日報法國分社記者 王遠是否應該懼怕他人或指望他人?對真理的追求是否擺脫了束縛?工作能使我們更人性化嗎?上面的三個問題,就是法國《巴黎人報》對將於本月17日舉行的第一門考試——哲學寫作題目的「押寶」。
  • 這些專業在法國真的存在嗎?
    Hello~大家好呀~前幾天丹丹老師無意中看到一篇介紹法國公立大學冷門小眾專業的文章,仔細瞧了瞧,這些專業還真的聞所未聞,那麼我們就去一探究竟,這些專業是否真實存在呢?小丑這個職業,大家一定是不陌生的,誇張的造型,幽默的肢體語言,再加上去年大火的JOKER這部電影(不對,已經2021啦,是前年啦),讓小丑這個形象在大家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讓人瞠目結舌的法國高中哲學教育(附2017、2018年度哲學高考題)
    我是個孤島,還是真的能夠與他人同情共感?奴役我的,是永不饜足的欲望,還是節制欲望的規範?存在需要理由嗎?沒有理由的存在是否值得繼續?在這裡,我們思考主體如何認識自己。我們討論主體如何運用知覺來掌握外界。我們探討他人的處境如何召喚我們,讓主體之間產生連結。
  • 法國哲學的中國視角
    自然和人是哲學的永恆主題。而和其他國家的哲學相比較,法國哲學更注重對人和社會的研究—— 愛爾維修注重人的靈性、強調人的精神性,把人作為一個文化的對象、教育的產物。存在主義哲學就是一種人學。而孔德直接就是近代社會學的奠基人。從涂爾幹到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他們都十分注重對於現代社會的研究。這些都應該看作是法國哲學對人類社會認識的貢獻。
  • 從克爾凱郭爾生存論存在主義哲學,看哲學的生活倫理化轉向
    克爾凱郭爾的生存論在存在主義哲學家當中,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作為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其學說直接從生活本身去入手,塑造出了審美世界,倫理世界和宗教世界等三種個體生活的方式。在克爾凱郭爾的一生當中,其本人並沒有思考對於傳統的形上學的清算,而是在以知識論作為特徵的傳統哲學當中,對於個體單純的知性生活表示了一定的不滿。並且希望,每一個個體都能過上一種完滿的,並且是符合人性的生活。
  • 兒童如何學習西方哲學?法國人寫了十本普及讀物
    這套給少年兒童製作的哲學普及讀物,主角是10位西方哲學家的故事和他們的哲學思想,分別是《神聖的蘇格拉底之死》、《第歐根尼的另類生活》、《伊壁鳩魯的笑》、《笛卡爾先生的小精靈》、《盧梭的歌劇》、《康德教授的夢幻一日》、《萊布尼茨的美好世界》、《馬克思的誓言》、《愛因斯坦的靈感
  • 2016年法國高考哲學作文題最新出爐:試試看你會寫嗎?
    中國日報巴黎6月15日電(記者 庹燕南 實習記者 崔荻)法國當地時間6月15日,2016年法國高中會考(Bac)拉開了帷幕。當日中午,在每年最引人注目的哲學考試結束後,走出考場的法國高中考生們有的大呼「簡直是一場災難!」
  • 《時間》,法國通俗哲學書之一,值得一讀
    這本書是法國通俗哲學書籍之一,以暖色調示人,給人慢慢悠悠之感。書是方便放進口袋的,整整8萬字的篇幅,濃縮了27本哲學著作的精華。讓我拍案直呼不過癮。為何我們要學點哲學,我以為在於看到赤裸裸的自己。如果我不看不也過得好好的嗎?
  • 為什麼選擇法國留學,法國真的很多美女嗎
    今天主要來介紹下法國作為留學目的地有何優勢。法國是留學大國之一,比起英美澳有很多優勢:首先法國非常浪漫,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巴黎也是每年吸引遊客最多的城市,沒有之一。而且法國的計量單位,距離溫度,公裡和攝氏度交通靠右行,生活上沒有阻礙。當你來這邊後查地圖熟悉城市都沒有阻礙。
  • 法國中學的哲學教育
    在法國,普通高中和技術高中的所有學生,只有通過哲學會考,才能畢業並有資格進入大學。(崇明/圖)在法國,哲學是高中生的必修課和會考的第一門科目,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的目的並非為了造就哲學家,也不是為了讓法國人掌握哲學,而是為了培養公民法國年輕人的成年禮很多年前,在一堂法語作文課上,聽外教談起她在巴黎高師預備班上的哲學作文訓練。她列舉的幾道作文題中,我還記得一道。
  • 解讀法國電影《將來的事》:成年人的世界一地雞毛,哪怕你懂哲學
    作者:甜沫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法國電影《將來的事》於2016年4月在法國上映,一舉榮獲當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高中哲學女教師的故事:人到中年的女主娜塔莉,原本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似乎毫無預兆,一系列的生活變故竟如暴風雨般向她襲來。經過不知所措,迷茫,思索和領悟的過程,娜塔莉開啟了生命中嶄新的一頁。01知識女性遭遇三大中年危機。影片一開始,展現了一個近乎完美的中年女性的形象:身為哲學教師的娜塔莉,具有深厚的知識素養和冷靜的理性思維,學生敬重和愛戴她。
  • 讓人瞠目結舌的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附教學大綱和全五冊目錄)!
    轉自:哲學園 2019-06-21相關閱讀2019年法國高考作文題目公布!有一種區別叫哲學思想…思考那不被思考的事情: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視野1.為了在公正的法律下共同生活2.人類活在社會中是為了交換3.為了學習共同生活問題2 社會是否控制其成員?1.社會決定其成員的生活條件,以及如何行動與思考2.各個個體能生產,並重複產出他們自己的社會問題3 社會能夠阻止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