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每個人都應該是大俠(圖)

2020-12-25 鳳凰網讀書

(孔慶東 相關資料圖)

■演講者: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演講地點:廊坊市市民文化大講堂

■主辦者:廊坊團市委

■演講者小傳

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人稱「北大醉俠」。1964年生於哈爾濱,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要從事現當代小說戲劇研究和通俗文學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評。

語言駕馭出色,文章不僅生動有趣且憤世嫉俗。

著有《47樓207》、《誰主沉浮》、《青樓文化》、《超越雅俗》、《井底飛天》、《金庸俠語》、《空山瘋語》、《獨立寒秋》等。

編者按

這是著名學者孔慶東教授應邀作的一次關於「武俠與人文素養」的演講。按孔教授的觀點,中國武俠文化反映的是中國人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比如提倡內功勝於外功、仁者無敵、勤奮與覺悟相結合、最高境界是為國為民等等。孔教授以幽默而淺顯的方式解讀了這些武俠文化,並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發揚一種俠義精神。

我們開班會討論武俠小說,還要寫作文,通過武俠小說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讓讀武俠小說成為樂事,當年的學生還有人在回憶這件事情。

相關焦點

  • 孔慶東悼念金庸,曾稱金庸一部作品超過梁羽生古龍所有作品八倍!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金庸研究專家孔慶東深情發文感嘆:沉痛悼念金庸先生仙逝!今年上天不仁啊!孔慶東教授是國內研究金庸學的佼佼者,他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解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孔慶東教授對金庸大俠非常推崇。曾有網友稱:金庸最差的作品書劍恩仇錄在一般武俠小說中也屬於中下的了,然而,孔慶東怒懟:胡說八道!一部《書劍恩仇錄》的價值,超過梁羽生古龍所有作品總和的八倍!另外,孔慶東教授之前還著重講解了武俠世界裡的別有洞天,他曾提到:金庸筆下,不僅有高山大河般的英雄愛情,令人感佩,還有那些小人物的愛情、惡人的愛情,均不同尋常。
  • 孔慶東告主持人侵權敗訴 法院:未損害孔慶東名譽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名嘴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了上述評論,之後被孔慶東訴至法院,索賠20萬元。昨天,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案件,一審駁回孔慶東的訴訟請求。  對於這一結果,老吳昨天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判決挺公正」。而孔慶東的代理律師則表示「應該會上訴」。
  • 孔慶東的「華山論劍」
    沒辦法,既窮,又心疼錢……好了,閒話少說,先看下圖:幾乎每天都有一些人,想矇騙孔和尚。有的是隨機的,有的是預謀的。有的是見好就收,有的是死纏爛打。孔和尚淵深無比的社會經驗,有一部分就要感謝這些朋友。 ——引自孔慶東原博字句。
  • 高雅的人急眼了!北大孔慶東微博怒批嶽雲鵬春晚相聲誤人子弟!
    孔慶東是誰?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經常上網的朋友可能知道,這個人是網上有名的北大教授。在網上經常拋出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來博取關注度和眼球。有人戲言,孔慶東有一顆方舟子和崔永元的心,可惜水平不夠,能力不行,到最後畫虎不成反類犬。
  • 孔慶東,你這樣子的言論,純粹是在大言不慚,有辱斯文!
    因為歧義往往令孔慶東尷尬不已,他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罵人時讓人產生他也是雜種與畜生的想法,這,絕對是孔子第七十三代後裔的一大尷尬,也是北大的一大尷尬,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大尷尬。因為網友,可以是雜種與畜生,孔慶東是不可能成為雜種與畜生的。
  •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
    近年來,關涉此人的新聞不少,多為負面的,日前又添一例:孔慶東訴名譽案終審敗訴。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大教授孔慶東的一起案件進行評論,稱:「名氣是靠罵人罵出來的」、「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後被孔慶東以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一審敗訴後,他又上訴至北京一中院。終審為:維持原判。  孔慶東敗訴意味著什麼呢?
  • 孔慶東簡介
    孔慶東孔慶東,1964年生,祖籍山東,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中共黨員,哈爾濱三中和北大中文系畢業,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國現代文學。孔慶東擅長和媒體交鋒,語言幽默但常常出言不遜。孔慶東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經常發表時評,曾遭新華社點名批評和中聯辦不點名批評,但他始終擁有忠實的支持者。個人簡介孔慶東,1964年9月22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魯國沂蒙山區),自稱孔子第73代孫,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教授。筆名孔醉、醉嬰、周三、叢劍、孤島獨一郎等,自稱孔子第73代傳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學位。
  • 「孔慶東靠罵人出名」
    法院判孔慶東敗訴   「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涉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一起事件進行了上述評論,之後被孔慶東訴至法院,索賠20萬元。昨日上午,海澱法院通報稱,一審駁回孔慶東的全部訴訟請求。
  • 孔慶東訴主持人被駁回 「教授還是野獸」不算侮辱
    孔慶東資料圖  因認為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欄目中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將其告上法庭。孔慶東認為該評論未經調查,且其中使用了侮辱性言語對其進行了貶損和攻擊,要求法院判令吳曉平及南京廣播電視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20萬元。日前,海澱法院一審駁回了起訴。  涉案《聽我韶韶》是一檔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在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吳曉平評論了孔慶東罵人事件。
  •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該讀者以「萊卡」為名在網絡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就像是偷了人家一輛汽車,使用前重新噴噴漆。」【孔慶東其人】  孔慶東,1964年9月22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自稱孔子第73代孫。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現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紀中國文學,人稱「北大醉俠」。
  •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到底誰才是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到底誰才是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 在人們心中,北京大學是我國數一數二的高校,能考上這所高校的考生無一不是各自省份內最出類拔萃的學生,令人羨慕。同樣,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老師,也無一不是各自領域內最牛的「大佬」,受人尊重!
  • 孔慶東:北大應該錄取劉丁寧(圖)
    這件事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之所以被輿論熱議,成為新聞,是因為在內地敢於做出這樣選擇的人太少。內地環境下,人口基數大,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足,要想獲得優質教育資源,需要經過激烈的競爭,付出很大的代價,對多數人來說,一旦考上了名校,輕易不會放棄。 我對香港大學的教育環境不是很了解,但知道一些國外的大學是允許學生不一口氣念完的,允許學生有多種選擇。
  • 北大教授孔慶東涉嫌剽竊
    孔慶東著作 陶慕寧著作《中國青年報》昨刊出文章《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一位讀者對他的《青樓文化》一書與陶慕寧於1993年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根據引用的文獻材料、這些材料出現的次序、作者對於材料的總結都大致相同,認定存在剽竊行為。對於涉嫌抄襲事件,孔慶東教授竟回應稱:這是迫害。讀者爆料不是簡單照搬  而是改頭換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爆粗口,被網友告上法庭判賠200元
    2011年10月7日下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在自己的微博下面大爆粗口,用自以為幽默的有文採的「排比粗口」大罵《南方人物周刊》的記者。孔慶東的這一舉動讓圍觀群眾大跌眼鏡,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在人們一貫印象裡溫文爾雅的教授居然會大爆粗口。
  • 北大教授孔慶東,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質疑,這種素質如何當上教授的
    孔子的後人也在不斷的傳播孔子的思想,在孔子的後世子孫中不缺乏優秀的人。很多人都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國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孔慶東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傳人,曾經也是國之棟梁,為何後來他被網友謾罵,說他不適合當北大教授?
  • 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
    可是,好多人是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仔細一看,孔慶東的言論實際是發布於去年的5月,但引起熱議的卻是現在。罪狀和其他人一樣,三觀不正,言論不當。這罪狀後面實際有頂嚇人的帽子—不愛國。有人說,孔慶東終於帶出了好徒弟。
  • 北大教授孔慶東《青樓文化》一書被指抄襲
    主攻中國現代文學的孔慶東,最早於1995年在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了《青樓文化》,2008年改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全書10萬字左右。「萊卡」認為,兩部介紹青樓文化的作品,文字不完全等同,問題在於,兩位作者引用的文獻材料、這些材料出現的次序、作者對於材料的總結都大致相同,屬於竊取文義。
  • 孔慶東回應"間諜門":最卑鄙謠言 只當好玩而已
    孔慶東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語言駕馭出色,文章生動有趣。繼引起熱議的《正說魯迅》之後,孔慶東又推出新書《孔慶東評點魯迅小說》,本書對《吶喊》《彷徨》《故事新編》裡所有作品進行了隨文評點,實現了與魯迅這位偉人的一次跨越時間的碰撞。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發不當言論,引網友質疑:這素質也能當教授?
    這說明了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有一個老師,無論是古時候的人還是現如今的人,老師都對一個人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引導人們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開拓人類的思維,使得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而老師們的一些言論也是備受社會與媒體的關注的,因為他們為人師表,一言一行都有表率的作用。
  • 北大教授孔慶東變臉美粉,美國空氣很清香,出門不戴口罩沒人說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神聖的大學,近一個世紀以來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的國之棟梁,千千萬萬的學子們都以進入北大學習為榮。但是真的當他們進入北大學習後才發現原來北大也就那麼回事,裡面的老師素質可能還沒有學生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