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吃麵條嗎?拉麵、臊子麵、陽春麵怎麼來的?鹽筋鹼骨啥意思?

2020-12-19 彎逗歷史

如果說餃子是北方人喜歡的食物,那麼麵條就是全國人民都喜歡的食物,甚至東南亞,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國的人,都是愛面如命。本期彎逗歷史,我們就先講講中國龐大的麵條文化。前端時間網上出現了全國十大麵條的評選,排名靠前是熱乾麵、雜醬面、刀削麵……沒想到,全國各地的網友一下子就炸鍋了,一時間至少有幾百種各地有名的麵條,被熱烈討論!

有些人說,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重慶小面等,我幾乎天天都吃;還有人說陝西臊子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上海陽春麵等,才是自己的最愛;更多的人,曬出自己打小就吃的拉條子、燃面、跳面、竹升面、打滷面和媽媽的手擀麵,這些長在記憶中的麵條,才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

說起來,就是因為我國麵條種類繁多,歷史悠久。據說百姓每天食用的麵條就超過了一千兩百種,陝西山西地區的麵條就超過一百種。那麼麵條有過怎樣的發展歷史?今天彎逗歷史,就來說一說。

學術界一般認為,現代麵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中東開始種植的小麥,之後各地不斷出現麵條的雛形。真正跟現代麵條比較接近的,有陝西山西一帶的「落落子」,新疆甘肅一帶的拉條子等形式。有人會問,什麼是「落落子」?就是把蕎麥或小麥磨成面,但當時人們做面的經驗還比較少,面質沒有黏性和韌性,面稀稀的落在鍋裡一煮,就叫「落落子」。拉條子,是因為早期做面的工具還沒有普及時,兩隻手就能搓出來的麵條形式。

現在很多學者也認為,陝西臊子麵是比較早的麵條種類,那麼我們常見的陝西風味臊子麵,有著怎樣的故事?據說,臊子麵又叫岐山臊子麵,是周文王姬昌發明的,在素麵上澆上肉羹。因為大肉一般味腥臊,周公所做的臊子酸辣醇正,入口不膩,十分美味,因此而得名。

同時,民間還流傳另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叫來叫去就成了"臊子麵"。臊子麵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具有薄、筋、光、酸、辣、香等特點。

若說起蘭州拉麵的起源,有版本是這樣記載的。說1908年,馬保子在河南西峽縣做工,把一個麵團掉到草木灰裡,沒敢聲張,過些日子發現麵團融進了鹼蓬草的鹼性,從而更有韌性,繼而拉出了蘭州拉麵。

蘭州拉麵的特色以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子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為標準。現在,北京大飯店還有表演拉麵技藝的,老的拉麵師傅會講究鹽筋鹼骨,會拉出十三扣,而麵條粗細的名稱也很有意思。你比如,筷子頭粗細叫「個條」,七扣出的叫「蠟芯」,以後出的叫」粗帘子棍」、「帘子棍」、「細帘子棍」、「一窩絲帘子棍」最後的叫「龍鬚」。那麼,你如果到飯店點面,喜歡扁條的,從粗到細有燈草皮、柳條、寬韭扁、韭扁、一窩絲韭扁。喜歡吃勁道的,點三稜的,從粗到細有寬蕎麥稜、蕎麥稜、細蕎麥稜、一窩絲蕎麥稜,據說這都是古代達官顯貴的吃法。其實,小編我去點拉麵,也只是會叫「寬,韭葉,細,毛細、鴛鴦」等。

還有一些面,如陽春麵的傳說是這樣的,上海人稱十月為小陽春,而當時陽春麵為十文錢一碗,因售價低貧苦的人吃得多,還想叫一個光彩的名字,所以叫「陽春麵」。如今,麵條的形式多種多樣,沒有必要爭個高低,而且老祖宗留下麵條這個形式,就是可以「豐儉由人,適口為珍」。彎逗歷史,為您講述歷史故事,記得一定要點擊上面關注我,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80%的人對麵條筋道的理解是錯誤的,鹽和鹼的添加你選對了麼
    鹼能增加筋度是一個誤區另外一點就是,你問題中所提到的食用鹼,其實這也是大多數人的一個誤區把,即使有很多從事麵食行業的人也常常認為食用鹼的添加能讓麵條變得筋道,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確切的說食用鹼和麵條的筋道沒有任何關係。
  • 三月陽春時節,怎麼可以少了陽春麵,教你三分鐘做早餐
    面,是所有麵食裡面最養胃的一種,基本上每個地方的人都會把面當做早餐來吃,但其實一般早上人剛睡醒都會沒太有胃口,如果這時候弄一碗油膩的麵條來肯定會吃不下,麵條說到清淡那一定是陽春麵為首。首先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麵條的做法,麵條一般有兩種,掛麵和手拉麵,手拉麵是北方地區很多人特有的一種工藝,用麵團現拉的面吃起來很有嚼勁,而陽春麵用的是掛麵,掛麵便於長時間儲存,自己在家裡吃也很方便,隨時隨地拿出來都可以煮,三分鐘就可以做出美食來。
  • 和面做麵條,鹼和鹽的比例是多少麵條才筋道?
    麵條是麵食中最常見的主食之一,不論是南方和北方,大多數人都吃過麵條,而且愛吃麵條。特別是北方,那是一日不吃麵條都想得慌。現在條件好了,不用自己擀麵條了,可以用麵條機代替手工擀麵條了,那麼麵條加鹽,加水和加鹼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 和面時加入食用鹼製作的麵條更筋道,其實是錯誤的!原因是這樣的
    一,鹼能夠給麵條增筋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和面時加入適量的食用鹼可以增加麵條的筋道口感,完全是因為一句話的錯誤理解:鹼是筋,鹽是骨。而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鹽是筋,鹼是骨。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鹽是筋:鹽在麵條的製作中,起到增加麵條的筋度,提升麵條筋道口感的作用。
  • 陽春麵的做法及配料 高郵陽春麵的做法及配料
    陽春麵的做法及配料金槍魚意面主料:金槍魚(罐頭)、豆豉、意面輔料:芝士粉、橄欖油、蘑菇、洋蔥、鹽1、煮一鍋水,水滾後放橄欖油和鹽,然後把意面放入,煮約7分鐘。高郵陽春麵的做法及配料麵條是一種生活中人們常吃的食物,而且麵條的種類是比較多的,不同的麵條有著不同的味道,可以滿足任何人的胃口。當然了,麵條的製作方法也是比較多的,所以說人這一輩子很難將麵條所有的種類做法都學會,儘管如此,平時學幾樣麵條的做法也就足夠了。那麼,鹼性麵條有哪些?鹼性麵條適量吃可以中和胃酸,有助於治療消化性潰瘍,而過度食用會造成胃病。
  • 臊子麵,炸醬麵,熱乾麵等等,這7種麵條你吃過幾種?
    臊子麵,炸醬麵,熱乾麵等等,這7種麵條你吃過幾種?中國地大物博,就單單拿麵條來說都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吃法和做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有名的麵條,看看你吃過幾種!第一張:北京炸醬麵。炸醬麵做法其實很簡單,一般就是簡單的拿醬炒個滷子,然後煮好麵條澆上炸醬就可以了。
  • 「鹽是骨頭,鹼是筋」是啥意思?看看這款五香牛肉麵的傳統配方
    但以前我們只是關注工序和香料配比等,可今天這個配方裡,卻把做麵條的很多要點也提了出來,當然是傳統的手工做法,可以說是老手法老味道。我看了之後也是感嘆!原來做麵條也有這麼多的學問,看來牛肉麵這個技術原本是一個體系,香料配方等只是其中的一些環節,其他包括麵條、煮麵等等,每一步都做的一絲不苟,才會是我們最終要的那個效果。
  • 8種麵條的做法,保存起來慢慢學
    山西刀削麵、北京炸醬麵、蘭州拉麵、陝西油潑麵、河北撈麵、河南的燴麵、上海陽春麵、四川擔擔麵、揚州炒麵、岐山臊子麵... ...中國的麵食種類繁多,又營養美味,今天給大家介紹20種麵條的做法,愛吃麵條的朋友們福利來了,保存起來慢慢學!
  • 在家煮的手工拉麵不是斷了就是碎了,怎麼辦,看這裡在線幫你解決
    最常見的因素,麵粉的選擇,為什麼要說是麵粉的選擇呢,因為如果是用的家裡的普通麵粉製作出來的手工麵條,因為其筋度不高,所以在下入鍋中很容易出現碎條的情況,製作麵條無論是手工麵條還是機器面,最好選用高筋麵粉,高筋麵粉就是蛋白質含量在12.0以上的麵粉,因為高筋麵粉其筋度高,筋度高就意味著麵條柔韌性好,柔韌性好的麵條就不易斷裂。
  • 大叔家的成都菜譜:臊子麵,酸辣鮮香,口感勁道,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成都菜譜:臊子麵,酸辣鮮香,口感勁道,家人愛吃!關於臊子麵,我一直想寫,好幾次炒完擺在餐桌上,聞著它飄過來的香,就有一種想寫它的衝動。在成都,滿大街的麵館都有臊子麵,有幹臊面和湯臊面,唯一區別就在於碗裡是否加湯,而我喜歡做的,是芽菜碎肉臊子麵。大叔家裡有個習慣,家裡冰箱常備一些豬肉臊子,無論是做臊子麵,還是做肉末茄子、肉末蒸雞蛋,都能用得上,哪怕做陽春麵也加上一點肉臊子,馬上感覺不再是一碗素麵了。
  • 手工麵條和面是關鍵,教你一招,做出的麵條不粘不坨,勁道爽滑
    麵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主食之一。麵條的起源就是中國,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麵條製作起來簡單,食用方便,營養也十分的豐富。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很是受歡迎。現在超市和市場上到處都是賣麵條的,但基板上都是機制的面,很少有手工的,機制的麵條和手工麵條味道相差很多。平時自己在家可以試著自己製作手工麵條來吃。
  • 油潑麵、臊子麵、餄餎面,來看看陝西西安這些美味的麵條,你知道幾種?
    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陝西更是被被稱作「麵食王國」,那麼,在陝西西安,你能吃到哪些好吃的麵條呢? 油潑麵不是一般的湯麵,而是類似於乾拌麵的一種麵條食物。其實說油潑麵是拌麵也略有偏頗,因為常見的拌麵是用各種醬或滷來拌麵條,但油潑麵是把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堆在麵條上,再把熱油潑上去。
  • 5款「神仙級」麵條,蘭州拉麵沒上榜,最後一種才是重頭戲
    隨著交通的便利網絡的發展,各地不同風味口感的麵條滋潤了無數吃貨們的味蕾,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5種「神仙級」的麵條,蘭州拉麵意料之中沒上榜,看看有沒有你喜歡吃的。主料鮮麵條是由高筋麵粉、鹽、食用鹼製成俗稱「水葉子」,重慶小面之所以好吃全憑各式各樣的佐料,蔥花、芽菜末、榨菜粒、醋、香油、筒骨湯、豬油、油辣子等等,碗中放調味料,筒骨湯,然後放進煮好的麵條,用筷子挑拌幾下香氣撲鼻而來,味道麻辣鮮香。
  • 如何在家做一碗美味的日式豚骨拉麵?
    很多人比較愛吃日式拉麵,味道鮮美,想嘗試在家自己做,奈何對日式拉麵中的食材和做法缺少了解,今天小編就告訴你,怎麼在家做日式豚骨拉麵,比外面賣的還好吃。我們先來分解一碗最基礎的日式拉麵的組成:面+配菜+湯底+調味料一蘭的日式拉麵以一蘭拉麵為例,一碗日式拉麵就包含:麵條+豚骨高湯+叉燒肉+溏心蛋+蔥+調味料(鹽、芝麻、味噌)那我們就可以分別準備了。
  • 剩麵條不愛吃?加上菜和蛋做成中式披薩,簡單3步,全家搶著吃
    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北方有北京的炸醬麵、河北的龍鬚麵、河南的燴麵、天津的打滷面、岐山臊子麵、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新疆拉條子、陝西的油潑麵、「biáng」「biáng」面等等;而南方呢,安徽的板面、四川的擔擔麵、重慶的小面、武漢的熱乾麵、上海的陽春麵和蔥油麵、廣州的餛飩麵(有餛飩、面線合成)及竹升面、香港的撈麵還有車仔面和蝦子面、臺灣的擔仔麵和牛肉麵等等。
  • 陽春麵,做成醬油麵就錯了!教你正宗做法,面滑湯鮮,比牛肉麵香
    陽春麵,做成醬油麵就錯了!教你正宗做法,面滑湯鮮,比牛肉麵香 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陽春麵,做成醬油麵是「大錯」!大廚教你正確做法,面嫩湯鮮,比牛肉麵都香!』
  • 【麵食】手工麵條和面是關鍵,教你一招,做出的麵條不粘不坨,勁道爽滑
    麵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主食之一。麵條的起源就是中國,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麵條製作起來簡單,食用方便,營養也十分的豐富。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很是受歡迎。現在超市和市場上到處都是賣麵條的,但基板上都是機制的面,很少有手工的,機制的麵條和手工麵條味道相差很多。平時自己在家可以試著自己製作手工麵條來吃。
  • 陝西人最愛的「一口香」臊子麵(陝西臊子麵詳細配方乾貨收藏)
    但是陝西人骨子裡愛吃臊子麵的傳統依舊延續著。「臊子」這樣可以保存多半年多不壞,除了做麵條,炒菜,夾饃同樣是絕世美味。二、麵條的製作講究:【薄、筋、光】正宗的岐山臊子麵的麵條講究薄、筋、光。麵條最好是手工鐵棍壓出來的也可以是擀出來的,以壓出來的最好,大家都知道壓出來的麵條含水量少些沒吃上去更勁道。
  • 教你做12款拉麵做法,學會都可以自己在家做了!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紹興美食圈推薦語:我家大人和孩子都愛吃拉麵,這個可以學起來,自己做很不錯,收藏起來試試吧!用刀切成均勻的長條狀(我是先切十幾條,抻完再切),兩手輕拿兩頭向左右抻拉,同時上下彈起來,麵條的中心點打在面板上,反覆幾次抻拉彈起,拉到自己滿意的粗細,然後馬上扔進鍋裡(也可以想像一下蘭州拉麵館的師傅是怎麼抻的)。一條條反覆操作即可。
  • 乾飯第二期,臊子麵,看著就香!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臊子麵歷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