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是麵食中最常見的主食之一,不論是南方和北方,大多數人都吃過麵條,而且愛吃麵條。特別是北方,那是一日不吃麵條都想得慌。現在條件好了,不用自己擀麵條了,可以用麵條機代替手工擀麵條了,那麼麵條加鹽,加水和加鹼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小夥伴們都知道,每個地方的麵粉,每種牌子的麵粉,由於地方不同,吸收量都不太一樣,但是吸收鹽量和吸收鹼量都會一樣的,我們做麵條時為了口感勁道滑溜好吃,一般都會加鹽,加鹼就要看個人口味了。在那過去老人們做麵條時有句話,就是「夏鹼冬鹽」。就是說鹼一般只有在夏天做面的時候才比較常用,因為溫度比較高的時候,麵團容易會有酸味,鹼的主要作用是中和掉這種味道,而且幫助消化。而冬天溫度比較低,用不到鹼,就加點鹽增加勁道就好了。我們在家做麵條,一般是不會加鹼的,只有加工麵條店才會加鹼多些。
今天我們就用500克(1斤)的麵粉作為例子來做麵條吧
第一、加水,一般500克麵粉做麵條時,加200克水(如果壓完的麵條直接吃,可以加220克水,這樣麵條新鮮好吃),和好的麵團,一定要醒20分鐘左右,這樣做出的麵條比較乾爽,壓出來以後不會互相沾連在一起,撒少許澱粉或者玉米粉在上面,這樣可以用保鮮袋做起來,放在冰箱裡冷藏,可以存放一周都可以,煮的時候麵條特別的勁道。特別適合麵條店使用,因為麵條壓出來以後,不一定做完就賣出去。
第二、加鹽、一般500克麵粉,自己吃可以加1克鹽,如果是麵條店和口感比較喜歡吃勁道的,就可以多加鹽,可加2克鹽,要知道,鹽是麵條的「骨」,麵條的勁道全靠它了,特別是南方的麵粉,因為那些麵粉不和北方麵粉一樣,沒有北方有筋度,必須的多加鹽,增加勁道。如果是做賣麵條的還可多加點,可以加3克左右,記住一定要醒面20分鐘左右,這樣更加勁道了。
第三,加鹼,鹼在做麵條時被稱為「筋」,一般我們在家做麵條,不會加鹼的,除非想吃鹼面了才加,麵條店就不同了,必須加鹼,為了增加口感好銷售。那麼500克麵粉,可加1—1.5克鹼,這樣的量,可以用到麵條店使用,其實,加鹼可以幫助消化,更加使麵條更加的勁道好吃。鹼要放在溫熱水中溶化後才能使用,不能用冷水,因為冷水容易使鹼結成塊狀固體。
第四,加雞蛋或者蛋清,一般我們在家做麵條都會加雞蛋,麵條特別的勁道滑溜好吃。我就是愛加雞蛋,一般500克麵粉,可加1個雞蛋,一個雞蛋的重量一般就是20——25克左右,這就要把水的重量去掉一些,那麼就是1斤麵粉可1個雞蛋,180克的水就足夠了,要知道雞蛋特別的勁道,而且醒的時間久了,麵條就會軟一些,所以不能多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