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困擾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2021-02-12 吃貨一族

當聽到「蛋白質」時,你可能會想到雞肉或牛排。

據澳大利亞心臟協會(Heart Foundation)——肉是蛋白質的來源,但不是唯一來源。實際上,人們完全可以在不吃家禽、牛肉和豬肉等的情況下、通過吃素獲得每天所需的蛋白質。

既然植物和動物都可以提供蛋白質,那麼到底是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呢?

「蛋白質」一詞我們聽的多了,但你知道這裡面的具體含義嗎?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由胺基酸組成。

它佔人體重量的16%~20%,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kg。

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0多種胺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並在體內不斷進行代謝與更新。

而在這20多種胺基酸中,有8種胺基酸(嬰幼兒9種)是人體無法合成的,只能通過食物獲取,人們稱之為「必需胺基酸」。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在膳食中得到了這8種胺基酸,那麼身體就能夠生產各種蛋白質。

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之間的差異在於其中存在的胺基酸數量。

動物蛋白來源:肉、蛋、乳製品、魚等。

Cedars-Sinai Clinical Nutrition Services的行政營養師營養學家Stephanie Cramer表示:

肉、蛋、牛奶等動物蛋白是完整的蛋白質,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所有必需胺基酸。

植物蛋白來源:豆類、堅果、種子、藜麥、綠葉蔬菜、全穀物等。

Stephanie Cramer表示:

某些植物是極好的蛋白質來源,因為與動物產品相比,它們具有更少的卡路裡和更低的有害影響。

但大多數植物蛋白是不完整的,這意味著它們缺少至少一種必需胺基酸。因此,我們要吃多種食物以獲取完整的9種必須胺基酸。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會有疑問,究竟是動物蛋白好還是植物蛋白好?

接下來,就讓一項研究來告訴你答案~

最近,在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的流行病學與預防|生活方式與心臟代謝健康科學研討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食用植物蛋白最多的人因任何原因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了27%,而死於冠心病的可能性降低了29%。

該研究使用了從1999年到2014年的八個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周期的數據,研究了平均年齡50歲的37,000多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係。

在保持參與者攝入的卡路裡數量不變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估算出參與研究的人攝入的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數量,並將其與死亡風險進行比較。

最後,他們發現:

將動物蛋白中的每日卡路裡中的5%替換為等量的植物蛋白中的卡路裡,可使死於包括冠心病在內的任何疾病的風險降低近50%。

用等同量的植物蛋白卡路裡代替加工肉蛋白中每日卡路裡的2%,可使死亡風險降低32%。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Zhilei Shan, M.D說:

「堅果、豆類和全穀物等健康植物蛋白不僅包含蛋白質,還包含其他有益營養素,例如健康脂肪,抗氧化劑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植物來源的化合物),這些物質與慢性病的發生風險較低。」

人們應該考慮用健康的植物蛋白(例如堅果,豆類和全穀物)代替紅色和加工肉類等動物蛋白,」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Shanlei Shan告訴Healthline。

基於植物的蛋白質是最天然的蛋白質,在我們食用蛋白質之前不需要經過中間動物。」紐約市萊諾克斯山醫院心臟病專家Satjit Bhusri博士說。

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的Nathalie Sessions博士說:

小扁豆和其他豆類(如豌豆、堅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它們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營養素,另外,它們還富含抗氧化劑的多酚。」

2017年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的一項研究稱,這些多酚具有抗肥胖、抗癌、抗炎和抗糖尿病的特性。

鷹嘴豆是富含蛋白質、葉酸、纖維、鐵、磷和健康脂肪酸的豆類。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每杯½杯的鷹嘴豆含約7g蛋白質。

Shina Sussi Nutrition的創始人RDN Shira Sussi說:大豆含有所有9種必需胺基酸,是一種完整的蛋白質。

大豆是很多食物的根源,包括豆奶、味噌、豆豉和大豆堅果,這給了我們很多方法把豆製品納入飲食。同時,它也是豆腐的主要成分。

根據California Almonds的研究,杏仁提供的蛋白質最多,開心果緊隨其後,排在第二位。

據Mayo Clinic稱,除了蛋白質,堅果也是有益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的良好來源,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

由於有很多選擇——包括杏仁、開心果、腰果、核桃和榛子——很容易在你的飲食中增加多樣性。

藜麥是一種完整的蛋白質,因為它包含所有必需的9個胺基酸。

根據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每杯煮熟的藜麥可提供8克蛋白質和5克飽和纖維。

花生醬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的好來源,每2湯匙含有7克蛋白質。

除此之外,它還有其他關鍵營養素,例如有益於心臟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和某些纖維。

 點擊下圖了解3.17邀吃節

 也許你還想了解這些:

1、淘米水、鹽水能洗果蔬農殘?千萬別被這些方法忽悠了!

2、10歲小孩幫人畫畫從不收錢,酬勞只要狗糧、藥品,知道真相後的我哭了.

3、3.20世界無肉日:改變世界,從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開始!

4、迎接3.20世界無肉日:當你停止吃肉了,這些奇蹟就發生了真是不可思議!

5、健美教練素食5年,不僅治好了臉上的痤瘡,還成為了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

相關焦點

  • 長肌肉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好?只要有這種胺基酸就都一樣
    健身人士更關注肌肉的生長效率植物還是動物蛋白好?有研究觀察了大約3000名中年志願者,針對展開了在健身時六種不同的蛋白的攝入與肌肉的關係。這些小組是根據志願者喜歡的蛋白質來源來分組的,分為紅肉、雞肉、魚、低脂牛奶、快餐和全脂牛奶、水果或蔬菜。研究揭示了以下問題:首先,當然攝入多的蛋白質的人更有可能擁有多的肌肉。
  • 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優劣,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皆由胺基酸組成,但質量不同(取決於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和比例)。,而植物蛋白與人體胺基酸有差異,植物蛋白的外層被一層薄膜所包裹,所以在消化過程中是相對較慢的。
  •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不能互相取代
    圖/Gettyimages近日,蒙牛牛奶被檢出黃麴黴素而備受關注,甚至有網友發出不敢再喝牛奶的感嘆,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否真的不能缺少牛奶?一些乳業專家認為在目前國標中的蛋白質標準降低,奶製品原材料受進口掌控的情況下,應該採用「藕粉、蓮子粉」等傳統植物蛋白為主的食物來代替牛奶中的動物蛋白,認為以植物蛋白為主的飲食更適合中國人「乳糖不耐受」的體質。
  • 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用英語都怎麼說?關於蛋白你了解多少
    Hi大家好,歡迎來到MIA的英文課堂。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大家對於「蛋白質」聽到的也越來越多。那麼蛋白質用英文怎麼說?它主要有什麼分類,對我們的身體起到哪些作用呢?那麼主要有哪些不同的蛋白質,它們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There are two main categories of proteins - animal and plant based.
  •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哪個更有助於增肌?
    對於健身或運動人士,無論是攝入肉類或植物類來源都能補充所需的蛋白質。素食者的增肌效率會差嗎?一般來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蛋白質,其營養價值就比較高,例如動物性蛋白質裡所含的蛋白優於植物性蛋白,這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它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
  • 少吃動物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越多效果越明顯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的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為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飲食與健康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在過去16年裡一直在收集50至71歲人群的飲食和健康信息,擁有179068名婦女和237036名男子的資料。
  • 挪威研究人員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生產魚飼料
    挪威研究人員經過八年的努力,成功地利用植物源蛋白生產三文魚飼料,植物蛋白比例達50%,而三文魚的生長並不得到影響。眾所周知,植物中存在「反營養物質」(anti-nutrients),防禦昆蟲和其他大型動物的蠶食。因此,挪研究人員聚焦於如何消除這些「反營養物質」的影響。研究人員一方面試驗不同植物的混合,另一方面採用加熱和使用添加劑,使三文魚能以消化動物蛋白同樣的效率消化豌豆和大豆蛋白。
  • Live Real Farms推出複合蛋白奶,動物+植物
    植物基在熱鬧過後,該怎麼把故事講下去,讓大眾消費者願意掏錢?對於這個問題,美國的乳製品品牌Live Real Farms提出了一個新方向——「植物+動物」的複合蛋白奶。8月中旬,Live Real Farms推出了全新的牛奶系列,含有50%的牛奶和50%的堅果奶,共有五款,包括杏仁、燕麥、香草味杏仁(加糖)、香草味杏仁(不加糖)、巧克力味杏仁。
  • 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
    蛋白質大家都很熟悉,蛋白質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蛋白質分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那麼這兩種蛋白質哪種會好一些呢?為什麼蛋白質那麼重要?我們需要多少蛋白質?蛋白質很重要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人類頭髮指甲等都是由蛋白質構成,人類肌肉生長是離不開蛋白質的,細胞的修復也需要蛋白。由於人類本身不能存儲蛋白質所以蛋白質只能從外部攝取,所以人類很需要蛋白質的補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公斤每天需要0.66G的蛋白質以此類推。那麼問題來了,蛋白質有兩類哪類比較好呢?
  • 植物蛋白飲料是補充蛋白質的好幫手嗎?
    謠 言 很多人認為杏仁露、核桃露等標有「植物蛋白飲料」的飲品能起到補充蛋白質的作用。那麼,植物蛋白飲料真的是補充蛋白質的好幫手嗎? 真 相 GB16322《植物蛋白飲料衛生標準》對植物蛋白飲料的描述是: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經加工、調配後,再經高壓殺菌或無菌包裝製得的乳狀飲料。大家常見的杏仁露、核桃露和椰汁都屬於植物蛋白飲料。
  • 豆花牛肉,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互補,讓營養更加全面
    豆花牛肉,軟滑的豆腐, 入口即化, 加入鮮嫩的牛肉, 無論是口感, 還是味道,都更上一層樓。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互補, 又讓營養更全面, 是老少皆宜的佳餚。想不想嘗嘗看呢?先來說下豆花吧,豆製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食品之一,而且價格不貴,營養有健康,正所謂: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來又滋補。豆腐除了營養外,還有許多要用價值。中醫學告訴我們,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又清熱·潤燥·解毒·補中·生津·寬腸等功效。中醫常利用豆腐的清熱·解毒和生津的作用,來治療胃腸熱證和陰證。
  • 區分動物和植物蛋白的不同,讓你做出正確選擇,增肌效果更好
    我們走進超市,貨品架上的蛋白粉種類眾多,讓我們都挑花了眼,不知如何購買,況且有些廠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暢銷,在宣傳方面可謂做了很大的投資,採用明星效應進行吹捧自己的產品,造成許多健友們的盲目購買,小編要問各位,這種蛋白粉對你的健身效果好嗎?我想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小編的這個問題。
  • 植物蛋白飲品將是下一個健康消費浪潮
    特別是養元植物蛋白飲品,正轉變成蛋白營養的第二補充。綜合來看,在市場利好的情況下,預計植物蛋白飲品顛覆牛奶的趨勢將很快到來。選擇一個品牌,不僅僅是選擇一款產品那麼簡單,更多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養元飲品始終提倡,喝植物蛋白飲品能對身體有益、對動物有愛、對環保有利。這種健康又潮流的生活方式,何樂而不為。
  • 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無添加」、「富含植物蛋白」、「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營養健康」……如今,市面上各種植物蛋白飲料盛行,所宣稱的口號也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專家表示,植物蛋白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有限,人體日常所需蛋白質更多還應從食物中獲取,而非靠喝植物蛋白飲料。
  • 飲食未來趨勢-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
    「越來越有好奇心和動力去嘗試美味的替代蛋白質來源,例如植物性蛋白質,同時減少它們對動物性蛋白質的消耗。」無論是新趨勢的開始,還是過去的幻想,這些農業食品巨頭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他們不是針對素食者,而是針對95%吃肉的消費者。
  • 植物蛋白飲料:大風口下的「小食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能叔扯快消隨著素食主義的流行,以及國民對牛奶乳糖不耐受及過敏等原因,人們更青睞於比動物蛋白具有更加完善的營養結構,且原料來源更有保障的植物蛋白飲品。目前,市場上的植物蛋白飲品原料主要是以:大豆、花生、燕麥、椰子、核桃等為主。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國內植物蛋白代乳飲料市場已經形成了以核桃乳、杏仁乳、椰汁、豆奶四大品類為主的飲料細分市場。」
  • 吃米好還是吃麵好?困擾這麼多年終於有了答案!
    吃米好還是吃麵好?困擾這麼多年終於有了答案!大家好,我是小小雯,對於主食呢有很多種,有米飯、煎餅、饅頭、麵條、餛飩等等。不同地區的人他們的喜好也是不同的,特別是對於南方和北方地區的飲食文化來說,差異就是特別大的。
  • 維他奶搶佔植物蛋白市場藍海,開創植物蛋白飲料新格局
    眾所周知,植物蛋白是比動物蛋白更健康、更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據專業食品飲料調研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數字顯示,植物性食品的全球需求量在2013年至2017年間增長了62%,植物蛋白飲料正在不斷佔取牛奶的市場份額。
  • 為什麼現在提倡吃植物蛋白?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感覺動物蛋白質要比植物蛋白質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與動物蛋白質相比,優質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對人體健康具有更顯著的關聯性,完全可以取代動物蛋白質。
  • 植物蛋白飲料會誕生百億大單品嗎?
    作為與動物奶同樣重要的飲品,即使是豆漿、椰汁、核桃乳這些大眾品類,似乎風頭也不及動物奶。而事實上,養元集團曾在2015年銷售額高達91億元。我們不禁思考:面對全球植物基的浪潮,植物蛋白飲料能否乘風破浪,有創造百億大單品的可能呢?目前植物蛋白飲料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