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不能互相取代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國內營養學界普遍認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屬於優質蛋白。圖/Gettyimages

近日,蒙牛牛奶被檢出黃麴黴素而備受關注,甚至有網友發出不敢再喝牛奶的感嘆,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否真的不能缺少牛奶?一些乳業專家認為在目前國標中的蛋白質標準降低,奶製品原材料受進口掌控的情況下,應該採用「藕粉、蓮子粉」等傳統植物蛋白為主的食物來代替牛奶中的動物蛋白,認為以植物蛋白為主的飲食更適合中國人「乳糖不耐受」的體質。動物蛋白真的可以被植物蛋白取代作為人體的蛋白來源嗎?

人體並非不能缺少牛奶

「不喝牛奶行不行?當然行!」這是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之前對於「我們的身體是否真的不能缺少牛奶」疑問的回答。牛奶本身是提供優質蛋白和鈣的最便捷途徑。「牛奶中的蛋白質在胺基酸組成上與人體需求非常接近,消化吸收率又高,在食品科學上被列為優質蛋白——就是滿足人體胺基酸需求效率最高的蛋白質之一。」雲無心撰文道,「還含有豐富的、吸收率高的鈣,此外,牛奶中還含有相當多的錳、鉀以及某些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在西方國家,牛奶不是作為補充營養的高檔食品存在,而是人們的常規食品。」

單一吃某類食物不能替代牛奶

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為4.6%,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均為3%左右,三大營養素比例較為合理。「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在3%左右,它本身並不是膳食中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我們膳食中的動物蛋白質主要來自畜、禽、肉類、水產品等,因此就近日蒙牛牛奶的黃麴黴毒素超標問題,衍生出植物蛋白取代動物蛋白的話題,似乎牽強附會。牛奶中的鈣含量相對較高,牛奶中所含的乳糖也促進鈣的吸收,這是藕粉之類的食物無法替代的。」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孫桂菊教授說。她強調說,我國膳食指南中的第一句話就強調了「食物多樣性」,在保證食物多樣性的原則上,可以選擇藕粉、蓮子粉、豆奶、牛奶等食物,但並不是說單一隻吃這些食物來「替代」牛奶。對於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用豆奶。

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可從其他食物中獲得

沒有哪一種食物是不可替代的,雲無心舉例說,不喝牛奶,優質蛋白可以從雞蛋、豆製品、雞肉、魚肉和其它瘦肉類食品中攝取。牛奶中的可被人體吸收的鈣的含量很高,但人也可以通過菠菜、白菜、豆類中攝取鈣質,甚至早餐麥片、豆奶、果汁等配方食品中攝取鈣。「至於牛奶提供的其他營養成分,比如錳、鉀、維生素D、B2、B12等,都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比如錳、鉀和維生素B2,菠菜與牛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B族維生素,雞蛋中更加豐富。」在嚴肅的學術討論中,雲無心說,「牛奶遠不是一種完美食物。牛奶中的飽和脂肪、膽固醇等,對人體健康有『負面作用』,小部分學者甚至不認為牛奶是一種好的食物。」

■ 動物蛋白PK植物蛋白

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屬於優質蛋白

國內營養學界90%的從業者都認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屬於優質蛋白。而除大豆蛋白外的植物蛋白並不屬於優質蛋白,營養師顧中一解釋說。

「評價一種蛋白質是否『優質』,主要是看其『胺基酸模式』是否好、『胺基酸評分』是否高。如果食物中的胺基酸比例和人體中胺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說明其胺基酸模式好,胺基酸評分高,就意味著其進入人體中被利用率高。」孫桂菊解釋這幾個營養學上的專業術語道。「動物蛋白胺基酸評分較高,相對植物蛋白其生物價值和蛋白質利用率較高。但往往攝入大量動物蛋白的同時,會導致動物油脂和膽固醇攝入較高。」所以,孫桂菊強調說,不能籠統概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誰優誰劣,兩者不能互相被替代,不能因為其中一種而否定另外一種,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

動物蛋白消化率一般優於植物蛋白

「衡量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學評價,可以從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消化率、利用率來判斷這種蛋白質是否優質。」消化率方面,「為什麼說大豆要煮熟了吃,因為大豆中有抑制蛋白酶,會阻礙吸收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大豆粉的蛋白質消化率為87%。」顧中一說,一般以雞蛋白的蛋白質消化率為100分滿分,牛奶為95%,肉、魚類為94%,大米為88%,小米為79%。一般來說動物蛋白的消化率優於植物蛋白的消化率。

乳清蛋白利用率優於酪蛋白和大豆蛋白

從利用率來說,即蛋白質的被吸收利用程度,指標很多。相當於生物增加的體重除以攝入的蛋白質重量,來衡量攝入1克蛋白質後生物體重增長了多少。以牛奶中的動物蛋白為例,「牛奶中的蛋白質中80%為酪蛋白,其餘蛋白質為乳清蛋白,從利用率來說,優質蛋白中的乳清蛋白優於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因為乳清蛋白容易被消化,蛋白質的生物利用率高,可以有效減輕腎臟負擔,而酪蛋白雖然也富含必須胺基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和多種重要礦物元素,但是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緻密、極難消化分解的凝乳,對人體來說,過量的酪蛋白會產生較高的腎溶質負荷。一部分素食者僅僅通過動物實驗甚至認為牛奶中的酪蛋白易致癌。」顧中一說。

■ 熱點爭論

能否用豆奶、藕粉餵養孩子?

Q:有人認為用藕粉、蓮子粉中的植物蛋白來代替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為原材料餵給嬰幼兒,這樣可行嗎?

顧中一:給嬰幼兒餵藕粉太落後,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會造成嬰幼兒水腫或消瘦。

雲無心:牛奶、雞蛋裡的蛋白和經過分離純化的大豆蛋白已經是最大值1.0,基於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已經非常成熟,在替代母乳上跟用牛奶製作的相比毫不遜色。孩子周歲之後,更沒有必要使用所謂的「二段配方奶粉」。這個年紀的孩子,營養成分需要來自於全面均衡的食物,而不能指望某種「配方奶粉」。

素食者是否會營養缺乏?

Q:有人認為素食好,你怎麼看?

孫桂菊:發達國家的素食者多數經濟水平相對較高,有能力用植物蛋白(大豆、堅果等)乃至蛋白粉來替代、調整營養,以達到蛋白質的營養平衡,如果簡單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有可能產生蛋白質營養不良。素食主義者只要膳食搭配合理,也可以做到營養平衡。

範志紅:素食者通常吃豆類、蔬菜和水果較多,它們可以幫助維持酸鹼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減少了肉食後,膳食中必然會增加植物性食品的數量,從而增加膳食纖維、類黃酮以及其他植物化學物,對預防血糖、血脂的升高有益,也有利於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這些成分僅在素食中存在,肉類中是沒有的。

■ 飲食快報

原生態食品銷售連鎖店北京開張

本報訊 (記者趙子云)2011年12月28日,原生態食品銷售連鎖店「遙之泉」在金融街開業。據遙之泉負責人介紹,原生態食品就是指在相對封閉的原生態地區出產,採用最少加工環節的新鮮食品,目前銷售包括肉類、禽蛋類、礦泉水等。

每天達到膳食指南要求者不足三成

本報訊 (記者潘波)近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通過搜狐健康頻道開展的「中國網民營養知信行調查」顯示,網民中「營養盲」現象已得到改善,但知信行仍有斷裂,每天可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者不足三成。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 潘波

相關焦點

  • 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優劣,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皆由胺基酸組成,但質量不同(取決於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和比例)。> 動物蛋白和人體蛋白質很相似,而植物蛋白與人體胺基酸有差異,植物蛋白的外層被一層薄膜所包裹,所以在消化過程中是相對較慢的。
  •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哪個更有助於增肌?
    對於健身或運動人士,無論是攝入肉類或植物類來源都能補充所需的蛋白質。素食者的增肌效率會差嗎?一般來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蛋白質,其營養價值就比較高,例如動物性蛋白質裡所含的蛋白優於植物性蛋白,這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它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
  • 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用英語都怎麼說?關於蛋白你了解多少
    主要有兩種蛋白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動物蛋白 : animal based protein植物蛋白: plant based protein那麼哪些是屬於動物蛋白,哪些屬於植物蛋白呢?Animal based protein (動物蛋白)whey (乳清蛋白)casein (酪蛋白)egg (雞蛋白)beef (牛肉)
  • 為什麼現在提倡吃植物蛋白?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感覺動物蛋白質要比植物蛋白質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與動物蛋白質相比,優質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對人體健康具有更顯著的關聯性,完全可以取代動物蛋白質。
  • 長肌肉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好?只要有這種胺基酸就都一樣
    目前為止全世界食用的大部分蛋白質58%實際上來自植物,如大豆、穀物、豆類和土豆,其餘的42%來自肉類、魚類、乳製品和雞蛋。那麼對於健身人士來說哪種蛋白質能夠讓肌肉更有效的生長?乳清蛋白是典型的動物蛋白有一些證據支持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能夠更好的支持肌肉生長。因為如果以克為單位來說,動物蛋白源比植物蛋白源更能促進肌肉增長。
  • 飲食未來趨勢-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
    素食主義者多汁的漢堡和香腸的熱潮日漸盛行,甚至連傳統的肉類生產商都試圖採取行動。安吉拉·魏斯(AngelaWeiss)農業綜合企業正在開拓基於植物的肉類替代品,以嘗試利用新趨勢大型企業試圖借鑑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Burger等公司的產品成功經驗。
  • 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困擾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實際上,人們完全可以在不吃家禽、牛肉和豬肉等的情況下、通過吃素獲得每天所需的蛋白質。既然植物和動物都可以提供蛋白質,那麼到底是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呢?「蛋白質」一詞我們聽的多了,但你知道這裡面的具體含義嗎?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由胺基酸組成。
  • 挪威研究人員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生產魚飼料
    挪威研究人員經過八年的努力,成功地利用植物源蛋白生產三文魚飼料,植物蛋白比例達50%,而三文魚的生長並不得到影響。眾所周知,植物中存在「反營養物質」(anti-nutrients),防禦昆蟲和其他大型動物的蠶食。因此,挪研究人員聚焦於如何消除這些「反營養物質」的影響。研究人員一方面試驗不同植物的混合,另一方面採用加熱和使用添加劑,使三文魚能以消化動物蛋白同樣的效率消化豌豆和大豆蛋白。
  • Live Real Farms推出複合蛋白奶,動物+植物
    畢竟素食者佔少數,大多數消費者對乳品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口味和營養。植物基在熱鬧過後,該怎麼把故事講下去,讓大眾消費者願意掏錢?對於這個問題,美國的乳製品品牌Live Real Farms提出了一個新方向——「植物+動物」的複合蛋白奶。
  • 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
    蛋白質大家都很熟悉,蛋白質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蛋白質分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那麼這兩種蛋白質哪種會好一些呢?為什麼蛋白質那麼重要?我們需要多少蛋白質?蛋白質很重要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人類頭髮指甲等都是由蛋白質構成,人類肌肉生長是離不開蛋白質的,細胞的修復也需要蛋白。由於人類本身不能存儲蛋白質所以蛋白質只能從外部攝取,所以人類很需要蛋白質的補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公斤每天需要0.66G的蛋白質以此類推。那麼問題來了,蛋白質有兩類哪類比較好呢?
  • 少吃動物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越多效果越明顯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的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眾所周知,蛋白質常見於肉類、牛奶和雞蛋中,但在如花生、芝麻籽、豆腐、花椰菜和燕麥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存在。為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
  • 區分動物和植物蛋白的不同,讓你做出正確選擇,增肌效果更好
    眾所周知,增肌粉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動物蛋白粉,一種是植物蛋白粉。動物蛋白粉主要的來源於禽類、牲畜類、以及魚類,從它們身上提煉的營養最為人體能量的所需,最重要的是奶製品和乳製品。植物蛋白粉來源於穀類、豆類以及堅果類,其中米麵類和豆類是主要的營養來源。這兩種蛋白粉所含的胺基酸的含量有所不同。
  • 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一位正在購買植物蛋白飲料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飲料口感不錯,還富含蛋白,所以常買來給孩子喝。  數據顯示,植物蛋白市場正在變熱。自2010年以來,中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銷售額和銷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4.4%和21.3%。業內人士介紹,2015年銷量和銷售額的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1.6%和28%。銷售額增長率的提高,主要由市面上日益增多的高端植物蛋白飲料所拉動。
  • 豆花牛肉,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互補,讓營養更加全面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互補, 又讓營養更全面, 是老少皆宜的佳餚。想不想嘗嘗看呢?先來說下豆花吧,豆製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食品之一,而且價格不貴,營養有健康,正所謂: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來又滋補。豆腐除了營養外,還有許多要用價值。中醫學告訴我們,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又清熱·潤燥·解毒·補中·生津·寬腸等功效。
  • 植物蛋白飲料會誕生百億大單品嗎?
    作為與動物奶同樣重要的飲品,即使是豆漿、椰汁、核桃乳這些大眾品類,似乎風頭也不及動物奶。而事實上,養元集團曾在2015年銷售額高達91億元。我們不禁思考:面對全球植物基的浪潮,植物蛋白飲料能否乘風破浪,有創造百億大單品的可能呢?目前植物蛋白飲料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 維他奶搶佔植物蛋白市場藍海,開創植物蛋白飲料新格局
    眾所周知,植物蛋白是比動物蛋白更健康、更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據專業食品飲料調研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數字顯示,植物性食品的全球需求量在2013年至2017年間增長了62%,植物蛋白飲料正在不斷佔取牛奶的市場份額。
  • 植物蛋白飲品將是下一個健康消費浪潮
    新消費群體呈現敢於嘗鮮、追求品質及健康生活的特徵,消費轉變給植物蛋白飲品市場帶來非常可觀的入場空間。特別是養元植物蛋白飲品,正轉變成蛋白營養的第二補充。綜合來看,在市場利好的情況下,預計植物蛋白飲品顛覆牛奶的趨勢將很快到來。選擇一個品牌,不僅僅是選擇一款產品那麼簡單,更多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養元飲品始終提倡,喝植物蛋白飲品能對身體有益、對動物有愛、對環保有利。
  • 兩種「人造肉」,植物蛋白和動物細胞,你支持哪種?
    由活牛提取的幹細胞產生的牛肉漢堡人造肉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素肉」一樣,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比如9月份即將上市的中國「人造肉」月餅。它由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實驗室團隊與植物肉品牌合作研發,號稱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其口味與真肉接近,主要原材料來自於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8月13日也宣布,下周開始售賣包括大豆漢堡、肉丸、香腸和肉餡等一系列以大豆為基礎的素肉產品。
  • 天貓發布《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OATLY籤約加入「植物蛋白...
    本次論壇上,關於植物蛋白行業的話題成為熱點,引發產業鏈上下遊和大眾的討論與關注。  銷量猛增,植物蛋白飲品行業潛力巨大  據天貓發布的《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顯示: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上升900%,在飲料市場中成長貢獻15.5%,排名第三,成為飲料市場的高速增長引擎。
  • 優質的高蛋白和普通蛋白的區別?喝牛奶能補充蛋白嗎?
    需要關注的是,像牛肉和豬肉屬於紅肉,像雞肉和魚蝦屬於白肉,白肉比紅肉更適合易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第一名,黃豆。黃豆的蛋白質含量呢是今天所有食物裡最高的,它的含量呢是雞蛋的二點六倍。但是植物類的蛋白質呢消化吸收利用率呢比動物蛋白要低,像水果、蔬菜裡邊也是有蛋白質的,但是它們的胺基酸呢不完全,所以不能被我們補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