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動物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越多效果越明顯

2020-12-22 快科技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的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

眾所周知,蛋白質常見於肉類、牛奶和雞蛋中,但在如花生、芝麻籽、豆腐、花椰菜和燕麥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存在。為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

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飲食與健康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在過去16年裡一直在收集50至71歲人群的飲食和健康信息,擁有179068名婦女和237036名男子的資料。

這些受試者的平均年齡是62歲,資料庫包含了他們的飲食信息,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測量他們吃了多少蛋白質,以及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

研究人員發現,攝入的植物蛋白超過平均水平的受試者,他們的死亡率平均降低了5%。並且當一個人食用的植物性蛋白越多,他們的壽命就越長。此外,如果將飲食中3%的動物蛋白換成植物蛋白,死亡風險降低了10%。

研究人員還發現,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食物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僅轉換3%的這種蛋白質,受試者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人數分別減少了11%和12%。

相關焦點

  •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哪個更有助於增肌?
    因此,若要選擇少肉又要吃得健康,關鍵點在於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增加預期壽命一項重大的新研究發現:用基於植物的蛋白質代替肉類,能顯著增加預期壽命。這項研究報告檢查了不同來源的蛋白質與健康之間的影響,發現只要使用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加工的紅肉,就可以將早期死亡風險降低34%左右。
  • 維維股份: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 公司相關飲料新品成市場追捧熱點
    來源:發布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7月15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16年裡一直在收集的50至71歲人群的飲食和健康信息,發現攝入的植物蛋白超過平均水平的受試者,他們的死亡率平均降低了5%。並且,當一個人食用的植物性蛋白越多,他們的壽命就越長。此外,如果將飲食中3%的動物蛋白換成植物蛋白,死亡風險降低了10%。
  • 美南加州大學發現「超級蛋白」:可延長哺乳動物壽命30%
    01 Humanin水平越高,動物壽命越長 研究人員對包括蠕蟲和小鼠以及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百歲老人的孩子在內的物種進行研究後發現早前,科學家就發現,這種蛋白有助於預防許多與年齡相關的症狀,如AD(阿爾茲海默症)等,這次實驗是首次證明它在延壽方面的作用。
  • 40萬人16年追蹤發現,多吃植物蛋白,可最高降低1/3死亡風險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 40%,各種堅果花生中蛋白質含量也超接近 30%。
  • 長肌肉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好?只要有這種胺基酸就都一樣
    第二,志願者在健身時的肌肉量和他們最常吃的蛋白質來源之間沒有關係。不過因為參加研究的都是中年人,因此如果將這些關研究結果應用於其他如老年人或青年,可能並不合適。因為他們總體上傾向於吃得很少,所以老年人也許會有蛋白質不足的問題。而中年人普遍達到或者超過蛋白質的吸收量這一前提。
  • 挪威研究人員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生產魚飼料
    挪威研究人員經過八年的努力,成功地利用植物源蛋白生產三文魚飼料,植物蛋白比例達50%,而三文魚的生長並不得到影響。眾所周知,植物中存在「反營養物質」(anti-nutrients),防禦昆蟲和其他大型動物的蠶食。因此,挪研究人員聚焦於如何消除這些「反營養物質」的影響。研究人員一方面試驗不同植物的混合,另一方面採用加熱和使用添加劑,使三文魚能以消化動物蛋白同樣的效率消化豌豆和大豆蛋白。
  • 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認知十分模糊,有的認為「植物蛋白飲料含有優質蛋白」,有的認為「蛋白質含量肯定不低」或「零脂肪,更健康」。  記者仔細對照了幾類植物蛋白飲料的營養成分表發現,其實,它們所含的蛋白質含量普遍不高,以一款植物蛋白飲料的配料表為例,順序為水、白砂糖、核桃、食品添加劑。而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配料表中順序是按照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
  • 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困擾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實際上,人們完全可以在不吃家禽、牛肉和豬肉等的情況下、通過吃素獲得每天所需的蛋白質。既然植物和動物都可以提供蛋白質,那麼到底是植物蛋白好,還是動物蛋白好呢?「蛋白質」一詞我們聽的多了,但你知道這裡面的具體含義嗎?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由胺基酸組成。
  •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不能互相取代
    單一吃某類食物不能替代牛奶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為4.6%,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均為3%左右,三大營養素比例較為合理。「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在3%左右,它本身並不是膳食中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我們膳食中的動物蛋白質主要來自畜、禽、肉類、水產品等,因此就近日蒙牛牛奶的黃麴黴毒素超標問題,衍生出植物蛋白取代動物蛋白的話題,似乎牽強附會。
  • 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用英語都怎麼說?關於蛋白你了解多少
    主要有兩種蛋白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動物蛋白 : animal based protein植物蛋白: plant based protein那麼哪些是屬於動物蛋白,哪些屬於植物蛋白呢?Animal based protein (動物蛋白)whey (乳清蛋白)casein (酪蛋白)egg (雞蛋白)beef (牛肉)
  • 植物蛋白飲料身價高 專家表示蛋白質含量有限
    蛋白質含量並不高   如此受歡迎的植物蛋白飲料,它的營養功效到底如何?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認知十分模糊,有的認為「植物蛋白飲料含有優質蛋白」,有的認為「蛋白質含量肯定不低」或「零脂肪,更健康」。
  • 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優劣,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皆由胺基酸組成,但質量不同(取決於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和比例)。,而植物蛋白與人體胺基酸有差異,植物蛋白的外層被一層薄膜所包裹,所以在消化過程中是相對較慢的。
  • 區分動物和植物蛋白的不同,讓你做出正確選擇,增肌效果更好
    眾所周知,增肌粉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動物蛋白粉,一種是植物蛋白粉。動物蛋白粉主要的來源於禽類、牲畜類、以及魚類,從它們身上提煉的營養最為人體能量的所需,最重要的是奶製品和乳製品。植物蛋白粉來源於穀類、豆類以及堅果類,其中米麵類和豆類是主要的營養來源。這兩種蛋白粉所含的胺基酸的含量有所不同。
  • 為什麼現在提倡吃植物蛋白?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感覺動物蛋白質要比植物蛋白質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與動物蛋白質相比,優質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對人體健康具有更顯著的關聯性,完全可以取代動物蛋白質。
  • 兩種「人造肉」,植物蛋白和動物細胞,你支持哪種?
    由活牛提取的幹細胞產生的牛肉漢堡人造肉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素肉」一樣,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比如9月份即將上市的中國「人造肉」月餅。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員以胺基酸、糖、油脂等物質餵養幹細胞,讓肉慢慢長大。今天,我們來談談動物細胞「人造肉」。美國、荷蘭和以色列的一些初創企業和科研實驗室正在實驗養殖動物產品,包括豬肉、雞肉、牛肉、魚、牛奶、雞蛋,甚至皮革。
  • Live Real Farms推出複合蛋白奶,動物+植物
    尼爾森研究發現,2018年中國快消品市場體增速達14%,其中新品銷售額對線下快消品增長額的貢獻率高達41%。而在《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研究方法》(2018年12月)中,54%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想要擁有最新或之前沒有嘗試過的消費體驗。在這樣動蕩的消費市場背景下,植物基仍然獲得了消費者長期的認可和購買,證明了這一品類並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符合消費者剛需的品類。
  • 抑制RNA聚合酶III可延長壽命
    2017年11月3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肯特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抑制一種所有動物都擁有的酶的活性可延長果蠅和線蟲的壽命。儘管已知它對蛋白產生和細胞生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此之前,人們從未探究它在衰老中的作用。這項研究發現在成年時,在Pol III活性發生適度下降後,酵母細胞的存活、果蠅和線蟲的壽命平均延長了10%。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天貓發布《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OATLY籤約加入「植物蛋白...
    本次論壇上,關於植物蛋白行業的話題成為熱點,引發產業鏈上下遊和大眾的討論與關注。  銷量猛增,植物蛋白飲品行業潛力巨大  據天貓發布的《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顯示: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上升900%,在飲料市場中成長貢獻15.5%,排名第三,成為飲料市場的高速增長引擎。
  • 植物蛋白飲料受到熱捧 補充蛋白質效果有限
    植物蛋白飲料受到熱捧  相較於可樂等眾所周知的健康「公害」,植物蛋白飲料的營養「內涵」受到很多人追捧。記者調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後發現,目前市場上植物蛋白飲料種類繁多,主要有核桃露、花生露、芝麻糊、椰汁等產品,主要以罐裝為主,還有一些粉糊類食品。
  • 植物蛋白飲料會誕生百億大單品嗎?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發現,當從全脂乳製品中攝取的卡路裡被全穀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所取代時,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28%[5]。 基於健康考慮,部分消費者可能產生品類遷移。天貓平臺的銷售數據也顯示出相似規律:國內植物蛋白飲料購買者的低溫乳製品、含乳飲料偏好比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