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推出兒童劇《大豆謠》 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獄中成長故事

2020-12-16 中國甘肅網

  12月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立力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蘭州舉行。 崔琳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7日電 (記者 崔琳)「蠶豆杆,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牢房的麗麗誇大豆,世界上吃的屬第一;小麗麗有志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衝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你……」伴隨著「西部歌王」王洛賓這首歌謠,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童年故事的兒童劇《大豆謠》劇情進入高潮,引得臺下觀眾瞬間淚目。

  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立力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蘭州舉行,已81歲高齡的羅立力老人亦應邀到場,含著熱淚觀看了整場演出。

  圖為81歲高齡的羅立力與兒童劇《大豆謠》演員們同臺。 崔琳 攝

  該劇講述了1940年6月,甘肅省工委副書記羅雲鵬同志因被叛徒出賣被捕,關進蘭州沙溝監獄,一同被捕的還有他的妻子樊桂英和出生僅8個月的女兒羅力立,小力立就此開始了她長達六年多的監獄生涯。由於獄中條件艱苦,小力立身材瘦小顯得頭很大,因此有了「西北小蘿蔔頭」這個綽號。

  從小就生活在監獄裡小力立,什麼都沒見過,每天吃的都是黑麵糊糊,直到有一天她撿到一顆蠶豆,向獄友王洛賓炫耀:「世界上最好吃的是大豆!」

  身處長、寬、高都是1.5米,像籠子一樣牢房內的王洛賓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牙膏皮上即興為小力立寫下一首《大豆謠》;在獄中,小力立還結識了能說流利英語、陽光帥氣的華僑青年胡潤寶,因為他經常陪小力立在獄中玩耍,被稱為「大朋友」。

  圖為《大豆謠》劇照。 崔琳 攝

  演出結束後,羅力立登臺表示,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劇中情節將她的思緒帶回到70多年前那個苦難備嘗的歲月。

  她寄語青少年說:「親愛的小朋友們,一個毛線球、一粒大蠶豆在你們的生活中一定算不上什麼稀罕東西了。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無數先輩的奮鬥犧牲、無數樸素勞動者的勤勞努力所開創的。最關鍵的,還有更加美好的未來,需要小朋友們快快長大、用你們的智慧和勤奮去開闢和創造。」

  現任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鐵燕,是該兒童劇的策劃、編劇。她表示,創排該劇緣起女兒馬雨寧在第二屆甘肅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中講述了《大豆謠》背後的故事,「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在鐵燕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於是萌發了將其打造成兒童劇的想法。

  2019年10月開始,鐵燕多方奔走開始策劃以「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為原型創作一部舞臺作品。2020年初,她找到了蘭州市知名兒童劇編劇周芳說了自己的想法,當周芳看到這本紀實文學《大豆謠》後激動不已,含著眼淚答應了鐵燕的邀請,決定共同創作這部同名兒童劇。2020年5月,蘭州市文旅局正式確定為該劇出品單位,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為創作單位,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為協作單位。

  「比起另一個小蘿蔔頭,我已經幸運多了。」羅立力告訴記者,她原本叫羅麗莉,在父親就義當天,為她改了現在的名字,希望她憑藉自己的力量站立起來。

  她坦言,童年的苦難生活是她一生用之不竭的財富,儘管自己沒有上學,卻結識了王洛賓、胡潤寶這些大人物,這讓她的童年教育得天獨厚。長大後的羅立力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她說:「戲劇我並不熟悉,但我希望能夠共同做好這件事。」如今,她將這部兒童劇的打造看做了自己作為革命烈士後代,可以傳承好紅色文化的全新途徑。同時,作為一名教育家,她認為這部劇可以更生動、更貼心地讓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在青少年群體當中生根發芽。

  據悉,兒童劇《大豆謠》正式立於舞臺之後,將被排演成兩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完整版專門為劇場正式演出準備,將擁有最豐富的角色配置和最完善的舞美設施。精簡版本,力求在保證舞臺故事完美呈現的基礎上,具備隨時隨地承擔、參與「戲劇進校園」「送文化下基層」等惠民文化活動的「機動」能力。(完)

相關焦點

  • 紅色兒童劇《大豆謠》精彩上演,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的故事……
    「我真的很感動,看演出的時候一直在流淚……」被譽為「西北小蘿蔔頭」、《大豆謠》原型羅力立觀看兒童劇《大豆謠》演出後深情地說。12月6日,由蘭州文旅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和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攜手打造的兒童劇《大豆謠》在金城大劇院上演。
  • 再唱「大豆謠」——蘭州創排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獻禮...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12月6日下午,「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現身」蘭州——根據羅立力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小力立穿越歷史,回到我們身邊;已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也應邀到場
  • 【甘肅日報】再唱大豆謠 ——蘭州創排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
    12月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小力立穿越歷史,回到我們身邊。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應邀到場,含著熱淚觀看了整場演出。
  • 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首揭面紗!
    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為到場的專家、學者以及熱情的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感人的演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已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也欣然應邀到場,含著熱淚觀看了整場演出。
  • 追尋紅色足跡緬懷英烈豐功 清明我們一起聆聽蘭州的城市記憶(組圖)
    清明,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屬於蘭州的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為攻克蘭州發起的一次大決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49年8月12日開始,經過營盤嶺、沈家嶺、狗娃山等戰鬥,最終在8月26日凌晨兩點,切斷黃河鐵橋,到中午肅清蘭州市區內敵軍,蘭州解放。  蘭州戰役紀念館講述的就是這段紅色歲月,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永遠熠熠生輝。
  • 烏魯木齊三部兒童劇講述「童話故事」
    5月30日,在新疆大舞臺,演員們正在表演兒童劇《寵物總動員》。(記者 蔣曉攝) 5月30日,「為孩子演好劇」六一國際兒童節兒童劇展演活動開幕。3部兒童劇《寵物總動員》《迷宮》《牙刷騎士糖豆洛》在新疆大舞臺連演3天。 烏魯木齊京演兒藝副總經理張秀芝說,作為六一的賀禮,烏魯木齊京演兒藝把這3部兒童劇獻給大小朋友們,希望度過一個童話般的兒童節。
  • 天津兒藝推出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 講述扶貧支教感人故事
    天津兒藝推出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 講述扶貧支教感人故事 2020-11-25 10:19:29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網天津11月25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5日從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獲悉,該團最新創排的原創大型音樂兒童劇
  • 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小蘿蔔頭的故事》:8歲小英雄後來怎麼樣了
    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小蘿蔔頭的故事》:8歲小英雄後來怎麼樣了?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在語文課本裡學過一篇文章《小蘿蔔頭的故事》,我對裡面的英雄小蘿蔔頭印象很深,即使過去多年,現在依然能清楚地回憶起書中小蘿蔔頭的堅強和聰明,他那小英雄的形象在當時看起來顯得尤其真實又偉大。
  • 85歲李碧濤含淚告別獄友:小蘿蔔頭,這是我最後一次來看你了
    時隔70年,在小蘿蔔頭的雕像前,她泣不成聲地表示,我老了,走不動了,小蘿蔔頭,這是我最後一次來看你了,再見了……這段含淚告別獄友的視頻感動了很多網友,也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久久無法忘懷的年代。生於監獄,嚮往自由小蘿蔔頭大名叫做宋振中,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希望下一輩可以振興中華。
  • 天津兒藝推出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講述扶貧支教感人故事
    中新網天津11月25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5日從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獲悉,該團最新創排的原創大型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正在緊張排練中,即將亮相光華劇院。該劇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支教老師們與山區孩子們從陌生排斥到相知相惜的感人故事。
  • 小蘿蔔頭「宋振中」:一歲入獄,九歲遇害,距離新中國成立僅24天
    ——高爾基江蘇省邳州市八路鎮,這裡是我國最小烈士小蘿蔔頭的故鄉,在山腳下有一座家鄉人民為紀念小蘿蔔頭而建的紀念館。在紀念館裡,陳列展示著小蘿蔔頭一家人被特務關押以後,在獄中受迫害的生活的照片,以及一些實物的展示。看過革命小說《紅巖》的人一定會對其中的小蘿蔔頭印象頗深,這位從小就在獄中長大的小戰士。
  • 85歲李碧濤老人哭著說:「小蘿蔔頭,這是我最後一次來看你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一位偉大兒童,他雖出生在獄中,生長在獄中,但卻成為了監獄中傳遞消息的小小戰士,他就是人稱「小蘿蔔頭」的宋振中。由於小蘿蔔頭身子小,又會說話,所以監獄裡的看守對他也不是很上心,對他也沒有「嚴加看管」,這樣一來,就給了宋振中站崗放哨和傳遞消息的機會。他的父親雖然也身處獄中,但是和獄友們一起建立了一個地下組織,依靠宋振中嬌小的身材向外界傳遞消息和接收消息。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生於亂世,不是默默無聞的死去,就是英勇無畏的犧牲。
  • 他8個月被抓,9歲犧牲,課本裡的小蘿蔔頭,如今家人怎麼樣了?
    中國小學生的語文課本裡,一直都有抗日英雄小蘿蔔頭:他是面黃肌瘦的「大腦袋」,手裡總是緊緊攥著鉛筆頭;他是站在鐵窗後,放飛小蝴蝶的孩子,渴望可以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事實上,小蘿蔔頭的歷史原型,比書中的要可憐的多:他8個月時就被關進了監獄,幾乎一生都在監獄度過,直到9歲壯烈犧牲。當時發生了什麼?
  • 天津兒藝推出原創大型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
    新華網天津11月26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近日推出原創大型音樂兒童劇——《奔跑吧少年》,該劇以支教為切入點,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可愛可敬的支教老師們與山區孩子們從陌生排斥到相知相惜的感人故事。  這部兒童劇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張博,懷著滿腔熱情來到苗寨山區的小學支教,但他奔放的教學方式遭到孩子們和校長的反對。
  • 兒童劇《熊貓的故事》即將上演 開啟溫暖的2018
    2018年1月2日——1月6日,兒童劇《熊貓的故事》即將登陸天橋藝術中心多功能劇場,這部兒童劇把手偶賦予生命,將開啟一段關於成長、關於離別、關於包容的故事。  故事主要講述了生活在鄉下的一對戀人偶然撿到了一隻小熊貓並打算撫養它,但是遭受到了父母的反對,於是他們決心離開村子,去城裡親自撫養熊貓。來到城裡的他們成為熊貓的爸爸媽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照顧著熊貓。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熊貓的身體越長越大,房子對它來說越來越窄。雖然他們搬過一次家,但是熊貓的體型仍舊在不斷增長。有一天,在城市生活的熊貓有了渴望,它開始想念草原。
  • 有好故事才有好兒童劇
    兒童劇《功夫喔喔》取材於童話《驕傲的大公雞》,但又在原故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升華。《功夫喔喔》之所以受到歡迎,就在於這部兒童劇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啟迪。  追求高品質才會有深度。兒童劇是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因而其品質優劣直接影響著兒童的三觀。高品質兒童劇說到底還是要講「好」故事。什麼是「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