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再唱大豆謠 ——蘭州創排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

2020-12-12 澎湃新聞

  12月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小力立穿越歷史,回到我們身邊。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應邀到場,含著熱淚觀看了整場演出。

  在獄中歷經苦難歲月的「小力立」,在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羅力立,同一個人,在同一時空,含淚「相聚」,令人感慨萬千。

  難忘的童年故事

  「觀眾朋友們、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就是劇中的羅力立的原型。謝謝大家一起分享我童年的故事。剛才劇中的情節又把我的思緒帶回到70多年前,我仿佛又回到那些苦難的歲月……」含著淚看完演出,羅力立又不禁熱淚滿面。

  與羅力立一樣,隨著兒童劇《大豆謠》的深情講述,觀眾也被帶回到70多年前:

  1940年6月,甘肅工委副書記羅雲鵬因叛徒出賣被捕,關進蘭州沙溝監獄。一同被捕的,還有羅雲鵬的妻子樊桂英和出生僅8個月的女兒小力立。小力立這顆小小的生命自此「與世隔絕」,開始了她長達六年多的監獄生涯,成了「西北小蘿蔔頭」。

  沒有小夥伴,小力立追著老鼠、螞蟻,自問自答,想和它們做朋友。

  從未吃飽過肚子,小力立不知道父親羅雲鵬口中說的,家鄉松花江邊的大豆、高粱是什麼東西,能不能吃,也不知道父親所說,監獄外面的黃河和黃河鐵橋是什麼樣的。

  ……

  「爸爸給你改個名字好不好?把伶俐的俐改成力量的力,把美麗的麗改成站立的立。」 年僅36歲的羅雲鵬在犧牲前,為女兒改名,希望她靠自己的力量立起來,有力量地站立起來。

  這部令人動容的兒童劇《大豆謠》,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創作,甘肅沐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蒲公英兒童藝術劇團演出,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大鬍子叔叔」

  小力立長到三四歲時,因為身材瘦小,能從送飯口鑽出去,可以到各牢房去串門。獄友們都教她識字、講故事,使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囚徒」,感受到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她還學會了第一個英文單詞「China」。

  對面6號牢房住著一位長著連鬢鬍子的叔叔,小力立叫他「大鬍子叔叔」。而他,正是被譽為「中國西北民歌之父」的著名作曲家、藝術家王洛賓。

  1938年,王洛賓和蕭軍、塞克等文化名人來蘭州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941年3月被國民黨逮捕。

  在獄中,小力立最喜歡王洛賓,常常鑽過牢門找他。每次去時,王洛賓就把她的頭髮編成許多小辮子,教她轉圈兒扭脖子、聳肩,跳新疆舞,還教她唱《半個月亮爬上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由他自己改編的歌曲。

  沒吃飽過肚子的小力立,不知道糖果、糕點、巧克力是什麼。有一天,她撿到一粒大豆,吃了便覺得大豆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不由地說:「真香!」媽媽聽見淚流滿面。王洛賓見此情景,也一陣心酸,滿臉悲憤化作音符和旋律,在囚室裡用牙膏皮捲成筆,在紙菸盒上,為可憐的小獄友譜寫了一曲《大豆謠》:

  「蠶豆稈,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牢房的俐麗誇大豆,世界上吃的數第一……小俐麗,有志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衝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你。」

  王洛賓寫了很多經典的歌曲,可這首寫給2歲小力立的兒歌,是一首絕無僅有的兒歌,一首寫給小囚徒的歌,一首催人淚下的歌。

  「全國唯一」

  「作為民營院團,創作如此打動人的兒童劇,難能可貴。」演出結束後召開的座談會上,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秘書長王瑤很是激動。日常看演出,出於職業習慣,她總是在「挑毛病」,可當天,她是流著淚看完演出的,「紅色題材劇不好寫,也不好演,容易說教,可看《大豆謠》,不覺得是演戲,被完全帶入其中。」

  「祝賀甘肅抓了個好題材。」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院長王麗虹都有點「嫉妒」。

  當天演出結束後,羅力立老人真情講述幼時故事,最後又動情地說:「我把《大豆謠》最後一段改一下,祝福小朋友們:『小朋友,有志氣,建設祖國齊努力,美好的未來屬於你』!」

  情真意切的一字一句,感染了觀眾,也讓王麗虹很激動,她興奮地說,「老太太出場,簡直是神來之筆;改的幾句歌詞在藝教方面,更是四兩撥千斤。」她說,這部劇可以走得更遠,因為它不僅屬於甘肅、屬於西部,它屬於全中國,更屬於一個時代。

  「又是『西北小蘿蔔頭』,又是王洛賓,這個題材在全國是唯一的。」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副會長車爾寧說,在藝教結合方面,兒童劇是最好的。

  這一個「好」字的背後,是汗水與淚水。

  2019年,鐵燕的女兒馬雨寧深情講述王洛賓創作《大豆謠》背後的感人故事,在第二屆甘肅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中獲得了志願組第一名。「西北小蘿蔔頭」讓無數聽眾感動落淚,也在鐵燕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她找到知名兒童劇編劇周芳說了自己的想法:創作同名兒童劇,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兩位編劇當即攜手,開始收集資料,滿懷激情地投入創作……

  9月初,兒童劇《大豆謠》的劇本改編得到羅力立老人的肯定和口頭授權;隨後,面向全社會招募演出團隊……

  中科院蘭州分院小學五年級學生孔一涵扮演「小力立」,撐起整個劇目,在當天演出成一大亮點;甘肅本土表演藝術家潘方、黨海軍、常川、李琳以及優秀青年演員劉承宙與蒲公英兒童藝術劇團的孩子們攜手登臺,再現70年前的真實故事,再唱一曲《大豆謠》。(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相關焦點

  • 再唱「大豆謠」——蘭州創排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獻禮...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12月6日下午,「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現身」蘭州——根據羅立力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小力立穿越歷史,回到我們身邊;已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也應邀到場
  • 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首揭面紗!
    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本土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金城大劇院舉行,為到場的專家、學者以及熱情的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感人的演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已81歲高齡的羅力立老人也欣然應邀到場,含著熱淚觀看了整場演出。
  • 紅色兒童劇《大豆謠》精彩上演,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的故事……
    「我真的很感動,看演出的時候一直在流淚……」被譽為「西北小蘿蔔頭」、《大豆謠》原型羅力立觀看兒童劇《大豆謠》演出後深情地說。12月6日,由蘭州文旅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和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攜手打造的兒童劇《大豆謠》在金城大劇院上演。
  • 蘭州推出兒童劇《大豆謠》 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獄中成長故事
    12月6日下午,根據「西北小蘿蔔頭」羅立力以親身經歷撰寫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創作的紅色題材兒童劇《大豆謠》專家匯報演出在蘭州舉行。 崔琳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7日電 (記者 崔琳)「蠶豆杆,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牢房的麗麗誇大豆,世界上吃的屬第一;小麗麗有志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衝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你……」伴隨著「西部歌王」王洛賓這首歌謠,講述「西北小蘿蔔頭」羅力立童年故事的兒童劇《大豆謠》劇情進入高潮,引得臺下觀眾瞬間淚目。
  • 河北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首演 一起get知識點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11月27日晚上,由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在省會石家莊天緣劇場首演。精彩的表演讓環境保護理念悄然滲入觀眾心中。
  • 「走近「網紅」蘭州人」點燃本土音樂激情 「野谷謠」把蘭州唱給你聽
    安肖,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野谷謠」廠牌的主理人,更是致力於打造蘭州本土音樂的行動者。「樂動金城·聲醉蘭州」2020年黃河之濱音樂展演上,安肖特邀著名本土音樂人張囂,繼續帶領著「野谷謠」音樂團隊,執著於「把蘭州唱給你聽」。
  • 【視點】精彩劇目亮蘭州——甘肅省話劇院成立六十五周年原創劇目...
    65年來,幾代甘話人把甘肅話劇創作數次推向高潮,幾度輝煌,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話劇和甘肅戲劇的成長、發展歷程,開創奠定了甘肅話劇在我國話劇長廊的突出地位和鮮明特色,成為我國大西北的一支話劇勁旅。從創團首部大戲《在康布爾草原上》,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西安事變》等一大批劇目,獲獎劇目之多,影響之大,都代表了甘肅乃至西北話劇的最高水平。
  • 用經典童話故事詮釋美麗與善良 甘肅省話劇院創排兒童劇《白雪公主...
    兒童劇《白雪公主》劇照 李超攝【本報訊】(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14日記者獲悉,由甘肅演藝集團大力支持,甘肅省話劇院根據同名經典童話故事新移植創排的兒童劇《白雪公主》於16日、17日在甘話60劇場精彩首演。
  • 紅色題材兒童劇《小兵張嘎》《紅軍的戰馬》將登臺
    原標題:兩部紅色題材兒童劇將登臺 兩部紅色題材兒童劇將相繼登臺,《小兵張嘎》的故事時隔60年後將以兩個版本回歸舞臺,由中國木偶劇院全新創排的《紅軍的戰馬》,則將用傳統木偶再現長徵精神。
  • 《守護》創排的幕後故事:最"燃"紅色題材話劇是怎樣煉成的?
    根據黨章守護人張人亞的故事改編的話劇《守護》首演以來,被廣大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認為是最「燃」的一部紅色題材話劇。一部主旋律話劇,如何讓觀眾覺得「燃」?該劇的主創人員講述了一件一件幕後故事。  重要題材是如何挖掘出來的  今天,黨章守護人張人亞的名字已經傳遍大江南北,在寧波更是家喻戶曉。
  • 兒童劇不是「小兒科」
    幾年前,我們劇院重新創排老舍先生的《寶船》,首演後一位觀眾在留言中說:相比現在的搞笑劇、畸形小品、暴力無聊傾向的動畫片,優秀的兒童劇能讓小朋友脫離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不完美,在心底留存一塊清澈的樂園。可謂一語中的!  然而,一段時間裡,兒童劇創作領域,卻存在著不專業的問題。一些人甚至把兒童劇當作「小兒科」,覺得兒童劇不過是逗孩子玩,沒啥藝術含量。
  • 追尋紅色足跡緬懷英烈豐功 清明我們一起聆聽蘭州的城市記憶(組圖)
    少先隊員在蘭州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本網記者 宋芳科 文/圖  一座城市的紅色記憶,一段永遠銘刻的精神豐碑,走進蘭州戰役紀念館,那段不能忘懷的光輝歲月被永久珍藏,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彌足珍貴清明,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屬於蘭州的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為攻克蘭州發起的一次大決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49年8月12日開始,經過營盤嶺、沈家嶺、狗娃山等戰鬥,最終在8月26日凌晨兩點,切斷黃河鐵橋,到中午肅清蘭州市區內敵軍,蘭州解放。  蘭州戰役紀念館講述的就是這段紅色歲月,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永遠熠熠生輝。
  • 蘭州理工大學全面完成《甘肅日報》等黨報黨刊徵訂工作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記者日前從蘭州理工大學獲悉,該校黨委將加強《甘肅日報》等黨報黨刊訂閱工作作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載體,全力推動《甘肅日報》覆蓋到所有教工、學生和離退休黨支部。截至目前,全校已訂閱《甘肅日報》318份。
  • 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挑戰賽甘肅選拔賽落幕
    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挑戰賽甘肅選拔賽落幕每日甘肅網7月3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7月26日-27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甘肅賽區選拔賽在蘭州舉行,來自全省40所高校的2490支項目團隊、14390名師生報名參加此次大賽,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
  • 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甘肅賽區選拔賽在蘭州舉辦
    原標題: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34;甘肅賽區選拔賽在蘭州舉辦 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 7月26日至27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34;挑戰賽甘肅賽區選拔賽在蘭州舉行,來自全省40所高校的2490支項目團隊、14390名師生報名參加此次大賽,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
  • 紅色題材音樂劇《焉支花開》首演獲贊
    紅色題材音樂劇《焉支花開》首演獲贊 2020-12-10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甘肅賽區選拔賽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4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日前,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甘肅賽區選拔賽在蘭州成功舉行,來自全省40所高校的2490支項目團隊、14390名師生報名參加此次大賽,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據了解,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納入學科競賽評估的核心賽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