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突然溺死之謎,是朱元璋蓄意為之,還是有人藉機謀取功名?

2020-12-19 青史奇談

公元一三六六年,朱元璋決定和鹽販子張士誠決一死戰。只有掃掉這個江南的最後一個對手,朱元璋才能專心致志的對抗元朝。但是,在決戰的前夕,朱元璋覺得有一件事情他必須做,那就是為了小明王的安危,必須將身在滁州的小明王接到自己的身邊來。於是,朱元璋派出自己的水軍大將廖永忠,前去滁州接小明王。

那麼這個小明到底是誰?竟然惹得朱元璋如此在意。更加離奇的是,被朱元璋如此在意的小明王竟然溺死在從滁州到應天府途中的瓜洲渡口。

小明王就是韓林兒,元末天下大亂的時候,紅巾軍的領袖劉福擁立韓林兒為皇帝,建立大宋政權,年號為龍鳳。朱元璋作為紅巾軍中的一支也接受了這個大宋政權,使用了龍鳳這個年號。韓寧兒不斷對朱元璋進行加封,最後朱元璋在大宋政權中官至江南宰相,這就表明韓林兒其實是朱元璋名義上的君主。

那麼小明王是怎麼會突然溺亡了?廖永忠一行人帶領著小明王從滁州輾轉走到瓜州渡口。船行至江心的時候,小明王的船突然翻了。船上的人無一倖免,小明王被溺死在江中。歷史上對小明王的是猜測紛紛,也都認為小明王之死並非意外,而是有人刻意為之。其原因有三。一 、為何所有的船都沒事,唯獨小明王的船翻了。二 、廖永忠這個水軍大將帶領著一堆水軍,竟救不了小明王一人。三、 廖永忠為何要捨近求遠?廖永忠從滁州繞去瓜州渡,那可是多繞行了幾百裡,從瓜州渡回到應天,又多走了幾百裡。最好的解釋是廖永忠是故意要繞去瓜州渡的,因為那裡是他的地盤,他在自己的地盤自然好下黑手。

那麼廖永忠為何要殺小明王?他與小明王之間並無私人恩怨。而且朱元璋讓廖永忠接回小明王,小明王卻突然死亡,廖永忠這個護駕大將軍自然是難辭其咎,但是所有的疑點都指向了廖永忠,那就說明廖永忠的背後其實是有人指使。

那麼那個人究竟是誰?第一懷疑對象就是朱元璋。等朱元璋打敗張士誠之後,大宋政權就會變為朱元璋的障礙,而這位小明王自然而然成為了不該繼續存在的人。事實上,在小明王死後的一年,朱元璋就取消了龍鳳年號,改用吳元年,不久就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種種歷史資料卻表明,朱元璋在當時是真的擁護這位小明王的。朱元璋曾經冒著被陳友諒和張志城兩面夾擊的危險,前去營救被張士誠攻打的小明王。然而這個危險差點朱元璋徹底完蛋,朱元璋後來自己也反思,說自己不應該去救小明王,但是他當時還是不顧一切跑去救下這個小明王。朱元璋若是真想殺這位小明王,他當時就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前去救他。

小明王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朱元璋的嫌疑被排除了,那麼還有誰呢。翻閱史書,我們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將很多功臣封為公爵,而廖永忠這個戰功顯赫的水軍統帥,卻只是被封為低一等的侯爵。朱元璋給出的理由是,廖永忠在鄱陽大戰的時候,戰功顯赫,「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所以才給了這個不公的封賞。朱元璋給出的理由中透露出了三點極為重要的信息,儒生,窺朕意,徼封爵。那麼廖永忠下黑手的動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那麼那個在背後謀劃的儒生到底是誰?

能「窺朕意」的人必然是朱元璋身邊信任的人,而那人又是儒生,最重要的是,他還必須跟廖永忠交情好,那麼到底是誰呢?通過層層排除,楊憲就這樣浮出了水面。楊憲他是朱元璋專門為朱元璋收集情報的,身為情報處處長楊憲本人心狠手辣,審時度勢,深得朱元璋信任。楊憲與廖永忠勾搭在一起,謀劃偽造了韓林兒意外溺死的事件,其目的就是徼封爵,也就是謀取更大的功勞和爵位。

相關焦點

  • 劉基去世之謎,兇手是胡惟庸,還是朱元璋?
    前言劉基是明朝的開國重臣,擁有很大的功勞,也很受朱元璋的賞識。但是關於劉基的去世,在歷史上卻成了一個謎。有人認為是胡惟庸除掉的劉基,持這種觀點的人的依據是來自於史書。在《明史》當中,對劉基的去世有過記載。
  • 朱元璋長子,太子朱標死因之謎
    那麼太子處理問題的方式為什麼會和朱元璋不同,這個矛盾為什麼會形成呢?造成矛盾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兩人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沒受過教育,其實他不懂什麼是儒家思想,可是他卻用儒家思想培養自己的兒子。其實朱元璋根本不認同儒家那一套,朱元璋卻讓太子接受儒家的思維方式,最後把太子培養成接受儒家思想標準。
  • 朱元璋置九大塞王,欲行尊王攘夷之事,卻不料死後不久江山就被奪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祖上皆是赤農,到朱元璋的時候,更是差點餓死,後來沒辦法送到寺廟裡去當和尚;以朱元璋的條件,無論是習文還是習武,似乎都是一個玩笑,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似乎天生什麼都會,無論是兵法韜略還是治國理政等等。
  • 他為何不提早禪位給朱元璋?
    小明王本身就是一個傀儡,理想狀態下禪位給他人,自己退居二線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不管他有沒有這個覺悟,還是自己能不能做得了主,他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因為還沒等到他想禪位的那一天,他就提早被朱元璋的手下做掉了。1366年12月小明王在瓜洲渡沉船死亡。
  • 將軍冒死替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為報恩,在抄家時給他留了個孫子
    將軍冒死替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為報恩,在抄家時給他留了個孫子 從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投奔了農民領袖郭子興起,到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朱元璋徵伐了16年,歷經險惡,其中也遇過貴人相助,在鄱陽湖之戰中還有名大將曾替朱元璋擋了9箭,這才留著條命,建立起了大明朝。
  • 朱元璋摯友,明朝開國六王之首,為何最後被毒死
    朱元璋見他們難成大事,帶著徐達等二十四將離開,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淮西二十四將。離開郭子興部後,朱元璋帶領徐達等人攻下滁州,又攻打和州,徐達在這兩場戰爭中初露鋒芒,一代名將就此登上歷史舞臺。朱元璋攻取應天后,身處四面包圍之中,北有元軍,南有陳友定、方國珍,西遊陳友諒,東有張士誠『。
  • 歷史最後一位丞相之死有何未解之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胡惟庸的生平以及死亡的未解之謎。胡惟庸的生平胡惟庸出生時間不詳,出生地是安徽濠州定遠,現安徽省鳳陽縣。從籍貫上而言,他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功臣之一的李善長均是同鄉人。在元末起義領袖韓林兒創立的龍鳳元年期間,在和州認識並投靠朱元璋。彼時的朱元璋與陳友諒正在鄱陽湖上大戰。
  • 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有1個未解之謎?時至今日還沒有解開
    元太祖朱元璋,相信了解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我們也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他,從歷史或者電視劇中了解他,朱元璋他出身在普通人家,剛開始還是乞丐,做過很多髒累之事,還能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成為一個最閃亮的人,也開啟的自己的時代,成了開國帝王,這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這和朱元璋的智慧是分不開的
  • 邢夫人的身世之謎,她是賈赦的嫡妻還是續弦呢?邢大舅的話有深意
    賈府是鐘鳴鼎食之家,亦是翰墨詩書之族,他們家的地位很高,所以他們家的兒媳婦地位都很高。榮國公的妻子賈母,她是史家的大小姐;賈政的妻子王夫人,她也是王家的大小姐;賈璉的妻子王熙鳳,也是王家的小姐。所以,榮國府的男子的妻子都是大戶之家的女子,那麼賈赦的妻子也該如此。
  • 一代傳奇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鐵血帝王
    朱元璋、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即為名太祖,濠州鍾離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相當傳奇的一生,縱觀古今,有誰能做到朱元璋這樣從一個要飯的背景做到皇帝的位子?又有誰能夠一字不識就當了皇帝?只有朱元璋一人是也。有人說劉邦也很厲害,也是農民出生。
  • 明朝開國六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
    朱元璋對有些大臣還是非常好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六王,他們是明朝的六大異姓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我們看一下這六個人分別是誰。第一個是徐達,徐達由於戰功顯著,被譽為明朝第一功臣。明朝建立後,徐達繼續北伐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 大明開國六王之一,朱元璋評價其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開國名將常遇春一生忠心耿耿,效命疆場,深受朱元璋器重明朝開國六王之一常遇春生於公元1330元朝末年跟隨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自己請求被任命為前鋒,常常說自己能夠以一人之力抵擋十萬士兵,因此軍中常稱他為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被封為鄂國公。到了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兵北伐,在軍中突然因病逝世,年僅四十,朱元璋下令追封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常遇春一生深受朱元璋器重,他的功勳被明太祖評價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 朱元璋謀就帝業:一秣馬厲兵,養精蓄銳緩稱王
    朱元璋謀就帝業:一秣馬厲兵,養精蓄銳緩稱王,朱元璋據有應天后,他的疆域以應天為中心,西起滁州,劃一直線到蕪湖,東起句容到溧陽。東南外圍則有元將石抹宜孫守處州今浙江麗水,石抹厚孫守婺州今浙江金華,宋伯顏不花守衢州,可以說朱元璋處於各種軍事矛盾的漩渦中心強敵環伺,敵友難分天下大亂形勢不明彈丸之地,舉步維艱;軍力單弱,進退無據。要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謀就帝業,絕非易事!然而,事物的存在總有其兩重性,此處此時並非一團漆黑,否則那些個為朱元璋謀就帝業者也太迂腐無能了。
  • 朱允炆詰問朱元璋,諸王造反怎麼辦?朱元璋為何默然良久
    文|小河對岸朱元璋是歷代帝王之中能力最強的幾位皇帝之一,而朱允炆雖很仁弱也丟了江山,但其為人卻甚為聰慧。朱允炆在為皇太孫期間,就深深感受到諸藩王對自己的威脅。而朱元璋卻對自己的封藩政策頗為得意,據史載:..太祖(朱元璋)語太孫(朱允炆)曰:' 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太孫曰:' 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不安分),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 明孝陵之謎:朱元璋臨死前布下迷魂陣,至今無解
    明朝作為最後一個以漢族人為主的封建政權,擁有著許多漢人的驕傲之處,其中朱元璋更是成為百姓們熱議的話題。貧苦出身的朱元璋,曾經過著乞討的生活,然而最後卻開創了明朝,成為了開國皇帝。但談論到朱元璋誅殺功臣一事,許多人卻認為他是暴君。
  • 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謎,出家為僧還是歸隱於山水
    朱允炆最後的真正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削髮為僧說。清代名人呂安世和近人蔡東藩等則認為燕軍破城後,建文帝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
  • 世界未解之謎系列之金字塔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在已經被發掘的近百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省沙漠裡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
  • 他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朱元璋革命領路人,開國功臣少數善終之人
    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他是一位比較特殊的人物,是淮西二十四名將之一,是朱元璋的革命領路人,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雖然並沒有位列開國六公爵之一,只被封為中山侯,幾年之後升為信國公,卻最終得以善終,他就是明朝開國名將-湯和。
  • 三大未解之謎:靈魂之謎,地球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
    哲學對於2000多年前的思想而言,那絕對是一種解釋自然之道的「科學」,但到了現代社會,它已經被真正的科學所替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身體之謎,地球內核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人的身體之謎關於生命的謎團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從小分子有機物到胺基酸,再從胺基酸到蛋白質,再到核酸以及單細胞生命的形成,每一步都是一個飛躍!
  • 她是中國美女的代名詞 被利用後突然消失 至今還是未知之謎
    說起美女很多人會想起古代的四大美女——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和西施,但是這四個人只有西施才是美女的代名詞,比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指由於有感情,不論對方如何都覺得對方是美女。那真實歷史上的西施是怎麼樣的人?為何會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