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爸媽的焦慮你有嗎?勸你走出焦慮,育兒路上慢養娃

2020-09-03 寧老師說

焦慮,是這個時代的通病。育兒路上,你焦慮了嗎?

第一,焦慮的爸媽

鄰居家經常傳來哭鬧聲和喊叫聲:讓你練琴這麼費勁!手,你的手,抬起來,又塌下去了!接著聽到的就是「啪」的一聲,我知道,那是他家那把戒尺,打在了寶寶稚嫩的手背上。

這就是鄰居家的小寶每天練鋼琴的時候,我們家聽到的聲音。

除了二年級寶寶練琴時的聲音,還有寶寶寫作業的時候,他爸媽的呵斥聲。他媽媽尖利的叫聲的也順著她家的窗戶飛到我們耳朵裡「錯了,又錯了,說了三遍了你還不會呀!」

其實,鄰居家的這些場景並不罕見,這是現在幾乎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上演的場景。

一個家庭,夫妻兩個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本應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兒啊。

可是,怎麼有了孩子,家裡邊就雞飛狗跳,像打仗一樣的烽煙四起了呢?

怎麼有了孩子,家裡邊就雞飛狗跳,像打仗一樣的烽煙四起了呢?

2019年,據有關媒體報導稱,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結婚率出現五連降: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

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而2019年光第一季度,結婚率下降6.6%。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結婚率降到了近年來的最低。而離婚率卻大幅度上升。

問及未婚者,說,我們根本就不敢結婚了。錢不夠,無法結婚。

丁克家庭的夫妻說,夫妻兩人在一起是挺幸福的,但是有了孩子以後。太難過了,我們看了,周圍這麼多的同事。每天和他家的孩子搏鬥一般。看著他們那焦慮的神情,讓我們再不想要孩子。

對,這個詞用的好,就是,家長們都在焦慮

什麼叫焦慮呢?焦慮就是對於未知的生活確定性感到莫名的緊張。

我們看看爸媽各個時期的焦慮:

一,從懷孕的時候開始,就焦慮。

劉明妻子的同事,產下了一名男嬰。出生後,發現心臟有比較嚴重的問題,孩子在暖箱裡呆了一個月,渾身插滿了管子。最後還是沒留住走了。

劉明的妻子也跟著緊張起來。從懷孕的那天起就緊張,每次產檢的時候,都是不停地問大夫,你好好看看有沒有問題,看看孩子的四肢,再看看孩子的心臟。

每次都提心弔膽地能問大夫很多問題。最後孩子生出來,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健康女孩。

二,為上哪個幼兒園焦慮

給孩子選擇幼兒園,也是家長的一塊心病。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戶口所在地有公立幼兒園的。這算是吃了定心丸兒了。

無戶口的父母又是焦慮之極。在他們想方設法辦戶口無果以後,就開始給孩子選擇私立幼兒園,選擇過程中的曲折,也是讓年輕的爸媽們無奈了。

三,為上小學焦慮

家庭條件好的,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幾年前就買了學區房。家庭條件一般買不起學區房的,也是焦慮呀。

也有買了學區房的倒黴蛋兒。孩子要上學的時候,買的學區房,無效了。孩子被分到了學區房以外的學校,你說是不是很倒黴,更焦慮了。

四,為孩子學習才藝焦慮

就像我開頭說的那個寶寶,每天的練琴,成了他們家一場鬧劇。

送孩子上機構的培訓班,學英語,學數學,學演講,學跆拳道,又是焦慮。

每一個班動輒就是上萬元的費用。還要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幫忙,風裡雨裡,接孩子送孩子,等孩子上課。

五,為孩子完成作業焦慮

每次寫作業就像打仗一樣啊。

把養孩子的過程,養成了一個焦慮的過程。

說好的慢養呢?說好的幸福童年呢?

再看爸媽,挺好的小兩口,本來花前月下,詩情畫意的生活,就因為有了孩子,而變成了一首焦慮的樂章。

難怪許多人,不想要孩子,不敢要孩子了。

第二,如此焦慮的問題怎麼破?

首先,對於擇校。不要太過上心

有些事情,是你能夠左右的,有些事情是你左右不了的,對你左右不了的問題,你一定要去左右他,你當然會焦慮。

像我們剛才說的,前幾年本來已經買了學區房了,現在突然入學的政策變了,那對他來說不就是禍從天降嗎?可是這樣的事情你能夠左右嗎。

所以我倒是覺得。如果對於擇校的事情。不是太過上心,反而會好一些。是你的,改變不了,不是你的,你怎麼折騰也鬧不來。

其次,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情緒,施加到孩子身上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出現了問題,比如說作業沒有寫好,不夠專心,這些問題,都是他那個年齡很可能出現的問題。

為什麼家長就那麼的氣急敗壞呢,那麼壓不住心裡的火呢?

對孩子要求得太急了。總認為孩子應該會了,應該做得很好了。

不能允許孩子出現問題,不能允許孩子的名次排在後面。不能允許孩子練琴達不到老師的要求。

是我們自己在著急在焦慮,是我們自己把焦慮的情緒,傳給了孩子,也造成了孩子的焦慮。

孩子在焦慮的情況下,很難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其三,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實際上,龍和鳳畢竟是少數,是鳳毛麟角,成蟲的是多數。

也就是說,優秀的人才是少數。平凡的人是大多數。可是我們在違背這個規律,揠苗助長。

允許孩子做個平凡的人,接納孩子做個平凡的人,是我們每一位做父母要有的心理準備。

其四,對孩子要無條件的愛

你優秀,我就愛你,當你不優秀的時候,我就會把我全部怨氣都一股腦地發到孩子身上。

不少孩子就是在父母這樣焦慮的狀態下生活著。這種焦慮的狀態影響給孩子,就會形成孩子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會出現許多的心理問題。

比如說,有的孩子出現了強迫症,有的孩子形成了自卑心理。還有的孩子因為家長在情急的情況下,對他施加暴力,孩子也形成了暴力型人格。

比如在和同學發生爭執的時候。喜歡用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當他的暴力惹來了麻煩,家長面對這樣的局面,反過來又對他施加暴力,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家長更加焦慮,更加暴力,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焦慮的時間久了,對於家庭的氣氛沒有好處,對於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對自己的身體也沒有好處。

所以,但願焦慮的父母們請從焦慮中走出來。看開些,不要跟自己較勁,也不要跟孩子較勁。

放鬆心情,靜待花開。

我是寧老師,一生做教育,現在與兩個外孫朝夕相處,教育經驗豐富,教育對象跨度大(從零歲---18歲的孩子我都教過)歡迎您關注我,我幫您解決孩子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帶娃滿臉疲憊,一對黑眼圈,育兒路上為什麼滿是焦慮?
    表妹說: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擔心孩子,這種焦慮的心情讓我吃不好睡不好。育兒焦慮,是幾乎每個新手爸媽都會遇到的問題。曾有人進行過一項關於中國父母焦慮問題的調查,大多數父母都會有孩子的餵養、睡眠等生活習慣方面的擔憂。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但是有的時候,會出現相左的意見,讓你看了更加不知所措,依舊很焦慮。這個時候,最權威的應該就是去救助一名兒科醫生了。所以,當那天我看到這本書名為《你身邊的兒科醫生:0-3歲嬰幼兒健康護理全書》的書時,我簡直驚喜壞了,馬上買了一本。看完後就有一種感覺——相見恨晚。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作為一個新手寶媽,我對此深有體會。
  • 家長的育兒煩惱,至少有一半,來源於自己的焦慮
    家長非常著急,想去給孩子打生長激素……大家都是做家長的,愛孩子的心咱都能理解,只是三歲孩子就需要打生長激素了嗎?是不是過於焦慮了?家長育兒的煩惱,至少有一半來源於自己的焦慮!可是家長們,你們問過孩子的感受嗎?問過孩子的需求嗎?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看過的一本書《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敢於直面家長們的「養育焦慮」。什麼是「養育焦慮」?它是指育兒路上家長們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所有焦慮。比如: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孩子吃太多,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夠用功,怎麼辦?
  • 再見了,入學焦慮——送給「雞娃」路上的我你
    在這個疫情尚未宣告結束、洪水又泛濫成災的不平靜的暑假,如果一個女人很久都沒有聯繫你,很有可能是她的孩子馬上就要入學了。從四五月份開始,幼兒園家長群裡就開始相互打聽上小學的各種消息:我們這個小區可以上XXX小學嗎?
  • 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依舊帶不好孩子?深剖新手爸媽們的產後焦慮
    然而這樣的安心與寧靜只是片刻的,作為新手爸媽,你們的辛苦才剛剛開始。這個什麼都不會、離開你就無法的生存的人類幼崽,從此徹底改變了你們的生活,打亂了你們所有的計劃。儘管在懷孕期間,你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學習很多育兒知識,然而隨著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第一次做爸媽的你們,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還是會鬧得人仰馬翻。你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想盡全力做最好的父母,但也因此,常常陷入焦慮。
  • 慢養孩子 靜等花開——華人卡內基之父、慢養倡導者黑幼龍先生談慢養育兒
    當無數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緊張焦慮時,華人卡內基之父黑幼龍先生卻向我們喊「慢」——要我們「慢養」孩子。5月14日,黑幼龍先生受邀擔任「園長媽媽幼兒教育體系」榮譽總顧問之際,接受了「爸媽行不行」主持人——園長媽媽Frances和奶爸Chris的採訪,他以親身經歷講述了「慢養」的精髓。
  • 在這個焦慮時代,想佛系養娃有多難?
    就琢磨著是不是自閉症,成天就懷疑自己的娃有病,而且都往絕症上想。在雞娃界有句名言:雞娃先自雞!咆哮著,「我剛才不是念過了嗎?瞧瞧,你以為找到了共同奮鬥的墊腳石,有娃後才發現,你找的只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
  • 《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焦慮父母育兒路上的修行指南
    而雞娃,指的是各種才藝情商活動統統包含,什麼馬術、擊劍、鋼琴、圍棋、畫畫等等。現在的你,是不是有種滿滿的焦慮感?人家的孩子不只是贏在了起跑線上,連奔跑的過程都是以光速前進的。沒錯,焦慮是這屆父母身上烙印最深的標籤。
  • 都是新手爸媽,為何你比別人更焦慮?可能是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技能
    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超過60%的新手爸媽曾在育兒的過程中感到壓力和焦慮,可見,這份「工作」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這些原因很常見值此六一之際,我們也就此問題採訪了幾位新手爸媽,總結了一些初為父母常見的焦慮原因,看看你是哪一種。
  • 育兒路上,解決焦慮的最好方法是不斷地學習
    在育兒的路上,你有沒有經歷過一些困惑、焦慮?我家女兒兩歲多點。在這個加長版寒假裡,我幾乎天天在家陪娃。在帶娃的過程中,我享受到了很多樂趣,也經歷了不少困惑,甚至焦慮。有次,我和她在玩卡片識圖遊戲。我拿著兩張卡片,一張卡片上畫有一隻小鳥,另外一張卡片上畫有一輛小車。我坐在小寶寶對面,給她看這兩張卡片,她一眼便知道這兩張卡片一張畫的是小鳥、另一張畫的是小車。接著我把這兩張卡片貼在一起,變成了一張卡片——一面是小鳥,一面是小車,兩面也都再次展示給她看。然後,當我把小鳥的這一面對著她問:「小寶寶,你看到了什麼?」
  • 做不焦慮的新手爸媽,需要三個必備育兒技巧,看看你少了哪一個?
    有人說:進入一段婚姻,再生一個孩子,就可以讓人變得焦慮。事實上,只有過來人才能過真正體會焦慮的感覺是什麼。許多新手爸媽自從有了孩子後才變得焦慮,以往美好的二人世界已經不再,面對這個突然降臨的小生命,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 有育兒焦慮的你看過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因為對未來的期望和現實狀態之間的衝突,所導致的養育者的擔心,憂慮統稱為育兒焦慮,說白了這是養育者的焦慮。因為真心會覺得到了北京就萬事大吉,哪裡知道會這樣當頭一棒,而迷茫的結果是會跟風,可是後來慢慢的我開始有了自己的育兒思路…… 說首先,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 帶娃路上焦慮過嗎?這5本書讓你成為孩子的朋友
    親愛的家長們,教養孩子是一生的修行,育兒先育己,既然父母無需持證上崗,持書上崗還是很有必要的。提升自我,緩解焦慮,解決育兒問題,就從這5本書開始吧。,對你一定有所啟發。他又是怎麼發現孩子天賦帶娃堅持的?如何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答案都在書裡。
  • 找到育兒焦慮的五大原因,你就可以不焦慮了!
  • 看似有用的育兒方法,實則坑娃不淺,這4個育兒焦慮你中了幾個
    初為人父人母的你們是不是有這種體驗,寶寶剛生下來不敢碰,生怕碰壞了寶寶,有的爸爸想抱抱孩子,抱在懷裡的時候就不敢換姿勢了,累的要命卻一動不敢動。從來沒有想過寶寶拉了粑粑,自己會一本正經的看看寶寶粑粑是不是正常的,是不是有消化不良。寶寶一連兩天沒有拉粑粑了,自己會緊張的要命,為什麼兩天了還不拉粑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這些經歷你有過嗎?
  • 拒絕焦慮,新手爸媽C位出圈
    可是要hold住,別高興地太早噢,面對帶娃,各位新手爸媽可是有道道難關要過。上一秒吃飯走神,下一秒就開始上演你追我跑的餵飯大戰;上手抓,上嘴啃,就是不願意用餐具,一頓飯吃的還沒掉的多;此刻,爸媽內心的焦慮與苦惱泛起了波瀾。
  • 4個「問題」兒女被送進世界名校,他把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
    一次,一個親戚對他說:「表姐夫,我一點也不羨慕你的金錢、名望、學識,我就羨慕你有這4個孩子。可見,黑幼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將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他說:養育孩子不要著急,不要以一時的得失成敗來看待孩子。01.
  • 國外疫情持續惡化,你焦慮嗎?對比日常育兒我們更加焦慮
    對於這個數字不少人感到驚恐,面對國內形式趨於穩定,國外疫情持續惡化的情況,你焦慮了嗎?每天面對大娃高聲怒吼「當心,別碰!」面對二娃精疲力盡「餵奶,換尿布,洗澡,哄睡……」「我家的牆畫花了!」「我家的水杯碎了」「這都不是事,寶,麻求你了天都快亮了,你是不是該睡覺了?」
  • 你還在焦慮嗎?焦慮不可怕,走出焦慮的泥潭,重新擁抱陽光
    當你心累的時候,你就應該停下來,當然這個停下來不是指讓你的生活停下來,生活還得繼續。這裡是讓你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關於你的人生目標、自我預期、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等。有時候是不是逼自己太甚,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別人都去追逐的目標,自己也不加思考隨波逐流,這實際上就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前提下,調整自我預期,而不是隨大流,接納一個真實的自己,這是走出焦慮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