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海底寶藏被發現!中船重工公開核動力巨艦喜訊,不止一艘

2020-12-11 巔峰高地

己亥新年剛過沒多久本月25日中海油就對外發布了一條激動人心的喜訊,我國在渤海發現了一座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優質高產氣田,該氣田經濟價值也將超過3000億人民幣

渤海海區海上鑽井設施

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的渤海海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是我國重要的海上石油生產基地,其中4.3萬平方公裡為可勘探區域。隨著近幾十年一批海上油田相繼投產,渤海海區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海上石油生產基地,被譽為「海上大慶」。但以往勘探多以石油為主,此次大儲量高產天然氣資源的發現尚屬首次。

隨著越來越多海上油田探明開採,油氣鑽井平臺的電力供應將成為頭號難題,在近岸海區還可以依託陸地電力供應,但隨著離岸距離的增加陸上電力供應就力不從心了,然而我們早已未雨綢繆想到了破解辦法!

海洋石油982平臺

早在三年多前中船重工719研究所著眼未來我國渤海海區鑽井平臺電力供應需求立項上馬了一款名為「HHP-25」的海上核動力平臺,該平臺為核能軍轉民技術。

眾所周知我國也是核動力潛艇大國,先後服役了091攻擊型核潛艇、092型戰略核潛艇、093攻擊型核潛艇、094型戰略核潛艇,在去年舉行的海上大閱兵活動中又首次展示了新一代093B攻擊型核潛艇。我國軍用水下核反應堆的發展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有著較為成熟的水下核動力潛艇運營經驗,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海上核能應用規範。

093B型核潛艇

但這些核動力平臺全部為水下潛艇類型,水上核動力船舶迄今為止依然為零,而中船重工719所的HHP-25項目就是要實現我國海上核動力平臺的零突破,既然是軍轉民技術自然也就是依託我國成熟的水下核動力反應堆為技術基礎進行相關改進工作。

作為一款民用核動力平臺HHP-25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公開亮相,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2萬多噸的巨艦,艦尾配置有直升機起降平臺。該平臺的優勢在於一次裝料運行時間周期長、機動靈活、同時核能也是公認的清潔能源,它可以為海洋油氣開發以及島礁提供電力能源供應,是發展海洋經濟不可或缺的關鍵裝備。

HHP-25海上核動力平臺

HHP-25作為一款核動力與船舶相結合的核能裝備將在我國北方某船廠進行總裝建造,立項3年多來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按照既定時間表該平臺將於今年進行試航調試並交付用戶使用。今年中船重工719研究所的新年獻詞中明確指出「海洋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進一步實錘確認HHP-25項目已經好事將近!

719所新年獻詞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HHP-25項目不止一艘,而是預計有20艘規模的產量,該平臺單價20億人民幣,這將是一個400億人民幣的龐大需求,國內應用成熟之後還可以推向國際市場。

長風破浪會有時

近年來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的發展猶如雨後春筍,HHP-25並非唯一,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也接連推出ACP-100S與ACPR50S兩大海上核動力項目,至於億萬國人更加期待的大型核動力載機水面艦艇也是喜訊將至,因為多年來在高技術戰略領域我們一直有優先保障軍用項目的優良傳統。

相關焦點

  • 中船重工集團亮出核動力巨無霸 惹人矚目 戰鬥力將不可估量
    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中船重工集團展臺出現了幾款惹人矚目的「巨無霸」。它們大多作為「民用核動力平臺」。(圖為「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模型。注意展臺下的「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字樣。)在中船重工分發的小冊子裡,關於核動力平臺的描述是這樣的:「五年內開始建造,平時固定在導管架平臺上,為其它海工平臺或島礁供電,自身也能在必要時自航。」南沙島礁的供電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而「該工程五年內開始建造」的描述也意味著,今後南沙島礁布設大型雷達站等設備將成為可能。
  • 中船重工資產整合大幕開啟
    此次中船重工率先將軍工科研院所核心資產注入風帆股份,其後續整合動作值得期待。  打造集團動力業務平臺  根據公告,風帆股份擬以17.97元/股發行7.72億股,向中船重工集團、703所、704所、711所、712所、719所、中國重工、中船投資、風帆集團發行股份。
  • 剛剛,中船重工719所突然一改常態首次公開這條重磅消息
    中船重工展臺展出的核動力綜合保障船模型近日,上海國際海事展上,中船重工719所展出了4種核動力平臺及船舶,從而清晰的向世界公開證實中國已經可以設計、建造核動力水面艦船。中船重工719所是我國核潛艇動力系統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而719所此次展示的核動力海上發電平臺,從技術難度來看相對較低,是一個合適的試驗平臺。
  • 劍指42萬億水下寶藏!中船重工上馬萬噸大船,億萬吃貨大飽口福
    長徵3號乙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南極洲除了有著得天獨厚的科考價值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漁業資源,尤其是蘊藏量達10億噸之巨價值42萬億的南極磷蝦資源寶藏,這是一種營養價值遠高於牛肉與對蝦的美食南極磷蝦為了滿足億萬「吃貨」們的美好願望,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近日剛剛與歐亞遠洋漁業公司籤訂了滿載排水量1.9萬噸的甬利號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就噸位而言甚至超越了我國海軍的
  • 南北船資產整合提速:中船重工整合中高速柴油機業務
    中國船舶(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中船集團重新定位資本運作平臺,中船重工整合中高速柴油機業務「南北船」資產整合動作頻頻。「北船」旗下的中國動力擬組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發動機有限公司,開展中高速柴油機業務整合;而「南船」加速對內部上市資產進行專業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及中船防務日前雙雙披露調整後的重組方案,前者擬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總裝資產,後者將置入船舶動力資產。
  • 中船重工又有大動作,719所將迎來新核設備
    就在近日,中船重工似乎又有了大動作,核動力航母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從《太原晚報》近日的報導得知,太原重工向核電領域進軍,邁出了實質性的腳步。在2018年成立的太原重工核電容器分公司,反應堆壓力容器製造許可的取證工作已經開始推進,這也就表示,太原重工在未來有望獲得國家核電壓力容器製造的許可證。
  • 海底發現大寶藏,花費3億巨資打撈,8萬件稀世珍寶重見天日
    相對於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的風險就比較大了,由於古代造船技術沒有如今發達,而且船的動力主要就是依靠風颳帆船,這樣就很容易沉沒。據不完全統計,自從宋朝和元朝以來,我國南海海域,就有超過2000多艘的各國商船(大部分還是中國商船)在此沉沒。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位於海底的沉船。
  • 沉睡海底300年,價值1424億,沉船界「聖杯」被發現,引多國爭奪
    2019-09-29 17:29:43 來源: 第一龍軍 舉報   1987年,在我國陽江海域發現一艘深埋水底
  • 這種船好多小國都有!中國卻只有一艘,還是進口的
    據美國海岸警衛隊2013年統計,目前全球破冰船隊中,功率超過1萬馬力的破冰船有78艘,在建4艘,計劃建造13艘,總計95艘。其中俄羅斯的核動力破冰船7艘,常規動力科考破冰船有24艘。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也擁有一支強大的破冰船隊。中國僅有一艘從烏克蘭購買的破冰船「雪龍」號。其他國家的破冰船就鮮為人知的了,本文為大家梳理一下。
  • 中船重工混改開跑:中國重工將承接科研院所資產
    2013年9月13日,中國重工就向10家特定對象發行22.08億股股份,募資總額84.8億元,並從中拿出32.75億元收購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集團、武船集團軍工資產,包括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的生產設計及總裝業務及資產。  中國重工作為整體上市平臺,中船重工優質資產的注入一直在穩步進行著。
  • 海底一艘古沉船,被盜墓賊盯上,撈出8噸黃金,專家:估價28億元
    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批殖民帝國,通過掠奪,他們積累了很多的財富,在1622年的時候,西班牙從他們的殖民地南美洲航船返回時,為了抵抗海盜,帶上了當時最堅固的護衛船「阿託卡夫人號」。從南美返回西班牙,這一路上被海盜盯上是必然的,當時對付海盜的手段極少,來往的船隻大多都會遭到海盜的威脅,阿託卡夫人號就成為了殖民者們的希望。
  • 中國核動力航母問世?能源局再次放出好消息:海軍戰力如虎添翼
    近期有消息稱,湖南省發改委已通過中船重工的海洋核動力示範工程可研報告評審,等待國家能源局批覆,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就可以正式開工了,這意味著我國已經攻破了核動力小型化的難題,中船重工在2016年啟動了海洋核動力平臺HR25項目,受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我國有關部門停止了後續對核電項目的審批。
  • 【工業澗西】中信重工、河柴重工再傳喜訊!
    【工業澗西】中信重工、河柴重工再傳喜訊!自主品牌新機型CHD316BV16首次應用於新船型13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船發河柴重工召開自主品牌CHD316BV16柴油機出廠質量評審會。
  • 中國最稀缺的一種船:目前只有一艘 還是從烏克蘭進口的
    而在南北極這種氣候極端、環境惡劣的地區,具備優秀生存能力的極地科考船破冰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這輪極地科考浪潮背後,諸如我國的"雪龍2號"這類嶄新的科考船面孔也開始浮出了水面。這標誌著該船已經度過了在船舶建造過程中施工難度最高一個階段,即將進入船臺機電設備安裝的流程。以目前來看,整個項目的進展顯得非常順利。按照預定計劃,"雪龍2號"將於2019年正式下水進行舾裝,並於2020年開始投入使用,以替換已經日益老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為我國極地研究中心提供科考服務。
  • 世界十大寶藏排行榜
    第九:霍克森錢幣英格蘭薩福克郡有一個名叫霍克森的小村莊,1992年11月16日,在這個村莊發現了一份寶藏,其中有14191枚銀幣、565枚金幣、24枚銅幣、一些工藝品、首飾和金塊
  • 日本發現大寶藏,卻因一技術被中國壟斷夢想破滅
    據統計,海底沉睡著無數的金、銀和寶藏,包括880億噸稀土、10億噸鈷、3萬億噸多金屬結核礦,因此海底的開發利用無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要獲得這些寶藏,就必須掌握進入深海、和在深海開採礦藏的技術。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最近日本在衝繩附近發現了「海底熱水礦床」,並且利用成熟的開採技術進行過多次試驗,首先將挖掘機投入水深約1600米的礦床,再將礦石粉碎成3釐米大小,然後用吸水泵吸上來。
  • 3000噸巨艦發射水炮!大陸漁船遭遇高雄海警船,現場畫面令人憤慨
    但是,臺「海巡署」近艦隊分署卻出動滿載排水量達3000噸的高雄艦前往,並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大陸船隻至澎湖所謂「限制水域」以外。事實上,此前臺媒報導大陸漁船所謂「越界」捕魚的消息時有發生。就在今年7月,臺「海巡署」還曾以「越界」為由,扣押一艘大陸漁船,將船員帶走調查。可以說,藉口「越界」對大陸漁船採取行動已成為民進黨當局慣用伎倆。
  • 中船重工旗下傑瑞科技啟動混改 擬4.8億讓渡40%股權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中國證券網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6月4日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將所持中船重工傑瑞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傑瑞科技」)40%股權公開掛牌轉讓,標的價格為4.81億元。這是傑瑞科技脫離上市公司體系一年後啟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打撈公司發幣,購幣就能刮分沉船寶藏!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估算,在全球的大洋海底共躺著300萬艘沉船殘骸,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探險家們發現了。而大部分還沉睡海底,等待有緣人。  千百年來,有不計其數的船隻載著無價珍寶和滿箱金幣沉入海底。從20世紀初至今,已有幾百艘沉寂已久的船隻被人們發現,就像打開了一個個海底的時空膠囊,讓這些金光閃閃的寶藏重見天日。
  • 軍迷們要失望了:渤船重工併入大船集團 跟核動力航母沒關係!
    利刃/東風破日前,一則自媒體所撰文的關於渤船重工併入大船集團的消息在很多軍迷圈兒中流傳,這則原本是關於股票和股市的消息,被很多不明就裡的軍迷視為大連造船廠在建造完首艘國產航母之後,下一步即將開工建設核動力航母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