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旗下傑瑞科技啟動混改 擬4.8億讓渡40%股權

2020-12-16 金融界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中國證券網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6月4日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將所持中船重工傑瑞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傑瑞科技」)40%股權公開掛牌轉讓,標的價格為4.81億元。這是傑瑞科技脫離上市公司體系一年後啟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年來,中船重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呈加速態勢。集團官網顯示,2017年,中船重工集團在已有五家上市公司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清潔能源、水中裝備、軍貿物流等產業整體上市,以資產證券化為重要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另外,2017年中船重工集團新設混合所有制企業佔比達56%。

傑瑞科技原本屬於上市公司中國重工,2017年7月,中國重工宣布將傑瑞科技100%股權以9.9億元轉讓給關聯方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江蘇傑瑞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個受讓方分別持股80%和20%。

資料顯示,傑瑞科技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是七一六所的產業投資平臺,其目標是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信息系統供應商和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集團。傑瑞科技註冊資本2億元,業務方向涉及五個產業板塊:一是電子信息產業板塊,包括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網絡系統集成、通信導航及定位系統、控制系統與設備、嵌入式系統及軟體等;二是機械與工業自動化裝備產業板塊;三是能源與能源裝備產業板塊,如石油測控與勘探裝備、電源、風電整機及變漿控制系統、LED照明系統等;四是建材與新材料產業板塊等;五是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板塊,如抗腫瘤藥品和原料藥等。

本次轉讓公告披露,傑瑞科技2017年的淨利潤為2863.46萬元。根據此前中國重工披露,傑瑞科技2016年的淨利潤為248.79萬元。

對於意向受讓方條件,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並未對投資方的所有制身份提出要求,只提出了幾條寬泛的條件,包括:意向受讓方須為依法設立且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意向受讓方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本項目不接受聯合受讓,不得採用委託或信託等方式參與交易;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3日,傑瑞科技母公司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曾到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進行合作交流。會上,信息中心有關部門分別介紹了智慧交通、北鬥系統應用等重點業務情況。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介紹了研究所基本情況和主要業務工作。雙方就北鬥、軍民融合、智能交通等業務進行了交流,並就項目實施、技術研發、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初步探討。

此外,今年3月份,中船重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胡問鳴在集團總部會見了來訪的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一行,雙方圍繞進一步深化相關合作、推進集團公司資本運作戰略部署等內容進行交流。胡問鳴表示,未來,中船重工將加快產融一體化步伐,推進專業化整合上市,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產業的功能,科學組合軍民融合產業板塊業務,多層次多形式實現產業經營和核心業務的優化配置。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網

相關焦點

  • 中國海防:重組標的擬為中船重工旗下電子信息資產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春香)中國海防(600764)6月14日晚間公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購買的資產,初步包括中船重工海聲科技等六家電子信息板塊公司股權。標的資產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簡稱:中船重工),但目前購買資產具體範圍尚未最終確定,交易對方也未最終確定,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 中船重工混改開跑:中國重工將承接科研院所資產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中國重工便開始涉及中船重工旗下的軍工資產,並於今年年初完成了對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大船集團」)及武昌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船集團」)的相關水面艦船資產的收購。而隨著中船重工「混改」的推進,更多的軍工資產也將逐步注入中國重工。
  • 「南北船」重組獲批 中船重工旗下中國海防迎新發展空間
    經報國務院批准,同意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10月25日晚間,中國船舶、中船科技、中國海防等多家南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公告披露了這一事項。在戰略性重組的背景下,「兩船」都在積極梳理集團旗下資產,體系內的平臺整合節奏明顯加快。
  • 南北船資產整合提速:中船重工整合中高速柴油機業務
    「北船」旗下的中國動力擬組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發動機有限公司,開展中高速柴油機業務整合;而「南船」加速對內部上市資產進行專業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及中船防務日前雙雙披露調整後的重組方案,前者擬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總裝資產,後者將置入船舶動力資產。
  • 中船重工資產整合大幕開啟
    8月31日晚,風帆股份公告,擬注入中船重工集團、中國重工等持有的動力資產,作價約144億元,並募集配套資金138.75億元。通過此次交易,風帆股份將成為國內技術最全面的動力業務龍頭企業,涵蓋七大動力系統,並確立公司作為中船重工集團動力裝備資本平臺的地位。  今年中船重工集團明確了「分板塊」推進軍工資產上市的思路。風帆股份此次重組意味著中船重工集團率先拉開了內部資產結構調整的大幕。
  • 中國重工將承接科研院所資產壯中國海軍聲威
    作為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正式開啟軍工企業混改的舉動,讓其迅速走到了聚光燈下,而且其坐擁的超2000億資產更是受到外界關注,而隨著中船重工「混改」大幕的拉開,更多的軍工資產及科研院所資產也會陸續進入中國重工
  • 擬轉讓兆豐鋁電40%股權 陽煤集團煤鋁電產業或再迎重磅混改!
    近日,山西國資委對外公布第二批41個騰籠換鳥項目,加上第 一批12個項目,共計53個騰籠換鳥項目,涉及七大煤企在內的多家重點省屬國企,除了所持股權的全部出讓之外,還包括兆豐鋁電等幾個頗具看點的混改項目。
  • 軍工啟動新一輪混改 科研院所改制先破局(附股)
    原標題:軍工集團啟動新一輪混改 科研院所改制先破局 摘要 【軍工集團啟動新一輪混改 科研院所改制先破局】對於軍工股的異動,業內人士表示,兵器工業集團的混改消息打響了軍工領域新年混改第一槍
  • 中船重工加快重組!中國動力逾百億收購中國船柴等7家子公司股權
    通過在重組過程中引入外部投資者資金,將集團及一致行動人的非上市股權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中船重工不斷加快集團資產證券化進程。6月26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動力,股票代碼600482)發布公告,公司擬逾百億元收購中國船柴等7家子公司少數股權。
  • 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戰略重組 旗下6家A股上市公司齊飆漲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 文/李萬鈞7月2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重組的消息終開始落地了,兩家央企旗下6家A股上市公司齊刷刷發布控股股東籌劃戰略重組的公告
  • 中國重工申請90億元貸款 用於重大軍工總裝任務
    中國重工10月13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向中國進出口銀行申請90億元的優惠利率流動資金貸款,用於下屬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六家子公司的重大軍工總裝及配套任務。此外,為推進科研院所科技產業的資產證券化進程,中國重工將對旗下的科技產業公司進行重組整合。
  • [關聯交易]中國動力:關於與關聯方共同設立中船重工(重慶)西南研究...
    (以下簡稱「七零七」)、中船重工海為鄭州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為高科」)、江蘇傑瑞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傑瑞科技」)、上海齊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耀科技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南京鵬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力集團」)等九家關聯人共同設立中船重工(重慶)西南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研究院」或
  • 安泰科技推「安泰版」混改
    模式有別於中石化「模板」,擬斥10億吸收合併民企天龍鎢鉬    【深圳商報訊】中石化混改已成央企混改模板,不過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在嘗試不同模式的混改。安泰科技 (000969)推出吸收合併民企模式的「安泰版」混改。
  • 上海電氣(02727)擬3.18億歐元出售安薩爾多40%股權
    公告 上海電氣(02727)擬3.18億歐元出售安薩爾多40%股權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上海電氣(02727)發布公告,於2020年4月15日,董事會審議及通過了相關議案,同意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電氣香港向電氣總公司(公司的控股股東
  • 科研院所資產注入漸行漸近 中國重工拉開軍企改革大幕
    開創中國軍品總裝業務進入資本市場先河的中國重工,近日整合動作頻頻。  中國重工表示,擬對旗下的科技產業公司進行重組整合。組建4家控股公司。
  • 中船科技:擬1.18億元向江南重工轉讓長興島土地資產
    來源:發布易發布易7月19日 - 中船科技(600072)晚間公告稱,為理順公司資產,進一步推進平臺建設,公司擬將長興島生產基地內15.55萬平方米土地(以下簡稱「長興島土地」)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江南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重工
  • ...劃轉19.4億股份,方式類似寶武鋼與聯通,旗下子公司迎混改提速預期
    中國石油6月7日晚公告稱,中國石油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9.7億股A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北京誠通金控投資有限公司,9.7億股A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從其他行業央企混改的經歷看,重大資產重組、股權轉讓往往是混改的前奏。
  • 貴州百靈參與國企混改項目落地 擬投7億元持雲南植物藥業40%股份
    貴州百靈擬使用自有資金約7.07億元向植物藥業進行增資,增資後貴州百靈將持有植物藥業40%的股權。貴州百靈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牛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增資的目的,主要是為發揮雙方的協同作用。貴州百靈對此表示,將深化雙方資本層面的合作,加速植物藥業上市目標實現。
  • 中船重工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參與首艘國產航母建造
    首艘國產航母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簡稱「中船重工集團」)設計建造。中船重工集團資產部負責人李嘉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中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擁有眾多研發建造實力雄厚的子企業。遼寧艦和此次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由集團公司旗下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國海防、華舟應急均參與航母建設。
  • 一商集團全部股權花落「方大」 天津混改成功市管國企增至13家
    津雲新聞訊:一商集團「招親」塵埃落定,最終方大集團以22.69億元受讓其全部股權,成功抱得「美人歸」。11月22日下午,天津津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與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方大集團」)共同籤署產權交易合同,自此天津混改成功的市管國有企業增至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