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畢業很遙遠,直到上完這最後一節課。
最後一節課好像沒有什麼不一樣,依舊有人逃課,老師依舊點名。平常到,我以為這只是我大學中的最普通的一課。這一節課,五個室友也只來了兩個。寢室關係總是分分合合,本來說好了的六個人,卻因為彼此性格與生活習慣成為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團體,有時候不是不想有一個足夠好的寢室關係,但是不相處永遠不知道能不能相處,可能誰都遇到過想要好好維持,卻沒有辦法真正的做到,關係遠不止你一個人就可以維持的。
大一:
軍訓、曬黑
加很多部門和社團
再談個男(女)朋友
似乎是大一的標配
忙碌的生活
不夠用的時間
還是要記得學習
大二:
漸漸找到了目標
退了很多部門
寢室關係越來越好
似乎是必經的大二
畫圖狗一不小心就來個通宵
理科生的高數讓人摳破腦袋
大三:
部門生涯結束了
專業課仿佛壓在同一個學期
讓人無法自拔
似乎學習是大三的主旋律
有人準備考研
有人準備工作
身邊的師兄師姐漸漸離開
大四:
出去實習
學校的課對於大四的我們已經結束
畢業照一輪又一輪
飯局也一次又一次
不舍離別
時間總是飛快,讓人不知所措,還沒好好看過一本書,聽歌一首歌,好好談一段戀愛,認真學一個技能,但是時間永遠不會告訴你它已經走了。
室友說:「以後還可能參加公司培訓會,各種培訓班。」
我說:「可是再也不能一起上一堂課了。」
室友說:「二樓真臭啊,絕對是人味兒。」
我說:「好好聞聞,這是最後一次能聞到了,不對,還有畢業典禮能聞到。」
走出了教學樓,結束了這最後一節課,室友們回了寢室,我回了家。
我們不會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也沒有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出現是一個結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如果沒有前事的積累,又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有人說,大四才是一個真正的分水嶺,實習的實習,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每個人的人生都將走向不一樣的道路。但其實我覺得因果之間,只需要自己開心就好,在某一個時間段,我們能做的就將它做好,能遇到的就抓緊,沒有什麼比活在當下更好。人生無常,最該感謝的是每天清晨的太陽能將你我喚醒。
從大學離開家中獨自去往另一個不熟悉的環境,就經常聽到父母說:你現在是大人了,要學會獨立了。就像《瑞克與莫蒂》中爺爺和孫子說的一樣,新的環境裡會感到不安,周圍陌生又嚇人,但是迎難而上才是成長。
成長總是伴隨著熟悉的失去和陌生的來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失去與得到。
所有的喜怒哀樂在這一瞬間似乎都灰飛煙滅了,仇視了很久的人,幫助過的人,喜歡過的人。似乎都可以在這個瞬間淹沒。在這校園中的花花草草,是不是在多年以後還會記得一個經常拍他們的人。這坐過的課桌是不是還會記得那年夏天畢業的那群人,食堂手抖的阿姨是不是會在我們畢業後不再手抖。
最後一節課,老師放了一部關於廣告的片子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現在是大人了」
「哪可能對人生毫無困惑」
對啊,我們再也不是那個抱著父母手撒撒嬌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的年紀了,好多東西都需要自己去學會得到。我們總想著長大,而真正長大了,又開始害怕。
「你現在是大人了,要學會妥協了」,「你現在是大人了,要學會考慮了」,「你現在是大人了,要學會不傷感了」……
我還沒有學會高數,我還沒有和室友好好吃過一頓飯,還沒有在實驗室認認真真地畫過一張畫,還沒有拿到一個一等獎,還沒有用心的做好我想要做到的自己。或許人,總是在這樣的生活吧。
如果未來有人問我,你的大學收穫了什麼,我一定會告訴他:收穫了一個更好的自己和一群朋友。
最後一節課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說好的自拍沒有拍成,只剩下那些回憶在胸腔中翻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