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房產已經開始貶值,新規"秋後算帳",房地產定位已漸漸改變

2020-12-08 北方網

  原標題:樓市房產已經開始貶值,新規"秋後算帳",房地產定位已漸漸改變

  在短短幾天內,5個省市接連向樓市紛紛"開刀"。

  據有關媒體報導,在本月安徽、海口、深圳、乳山以及浙江五個省市紛紛出臺樓市新規。在短短幾天內這5個省市做出一致的樓市調控政策,這意味著國家對待樓市的態度又再次轉變,樓市再次收緊。

  明年要謹慎買房!畢竟房價與現金都在貶值並在逐漸成為人們的負擔。

  對於高房價的增長速度相信大家早已有目共睹,目前高房價又與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婚姻教育等捆綁在一起,如果再一味的投資房地產只會不斷給自己增加負擔。有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全國監測100城樓市中商品房均價已經達到15000元/平。所以,目前的房價仍處於較高水平,人們買房則需要更多的首付與貸款,這無疑又給買房人增加了負擔。

  但如果從另一角度分析,房價其實是在貶值。恆大在9月初率先開展"7折促銷"活動,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各大開發商紛紛效仿直至形成如今樓市房價的"鐘擺效應",由此使得開發商們進入了激烈的降價促銷博弈之中。在筆者看來今年的房價是樓市房價五年來的新低,開發商一直在下調房價。這也將意味著已經買房的業主可能會遭遇貶值的風險,所以大家以後要謹慎買房。

  從貨幣角度分析,98年至18年M2貨幣供應指數從11.7萬億飆升至190萬億,漲幅接近17倍。這也就意味著當時1元錢可以買到現在17元的東西,如果按房價計算,當時1000元/平的房價相當於現在17000元/平,說到底這是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結果,其實也在表明人們手中的現金也已經貶值了。

  在筆者看來,明年買房一定要小心謹慎,畢竟房子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的負擔。看似很高的房價其實開發商已經開始降價促銷,這就表明已擁房者要開始貶值。同樣存款利率也在發生改變,一年期是1.5%,而三年期卻僅有2.75%,與三年前的利率相比已經出現明顯下降。所以當錢不再值錢,房子又逐漸出現降價時,大家手中的房子與現金也就紛紛出現貶值的現象。

  樓市秋後開始"算帳",新規落地後,房地產的地位發生轉變。

  今年進入下半年後樓市迎來調控密集期,"秋後算帳"正式開始,7月份44個省市紛紛出臺新規,對"三限"政策再次做出升級,與此同時央行官方出臺"三條紅線",要求房企降低負債、降低房價。進入11月後,5個省市又再次頒布樓市新規。

  隨著這一波緊鑼密鼓的調控,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將會再次被收緊,這次"秋後算帳"很有可能會使房地產的定位發生轉變。

  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曾透露,房地產的定位可能會發生改變,概括來講就是越來越向利好的方向發展,同時讓房地產不再作為短期內拉動經濟的工具,逐漸改變樓市中現有的"高房價、高利潤以及高負債"的格局。

  規劃中提到:

  在規劃中提到,要促進住房消費的健康發展,"健康"二字顯然是對於房價而言,如今高房價已經嚴重擠壓社會消費,所以房價以後肯定會恢復到老百姓的承受範圍以內。可想而知,未來投機炒房推高房價的行為顯然是行不通的。

  其次規劃中還提到,要保持實體經濟與金融及房地產樓市中的平衡關係。目前的市場其實仍是房地產拉動經濟佔比較多,如果讓金融業繁榮,弊端同樣也會顯現出來,例如泡沫加劇、次貸風險增大等。另外則是資金過於集中在樓市,流入實體經濟與高新技術及製造產業的資金相對較少。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壓制房地產與金融業的發展,實體經濟必然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規劃中才提出要均衡發展。在筆者看來,老百姓最受益的莫過於房企缺少充足資金髮展,高房價難以維持並持續下行,剛需買房會就更加便宜。

  在筆者看來,目前多數人手中的現金與房產都已經"雙雙貶值",2021買房一定要小心慎重,在如今開發商的房價促銷下房產的貶值則會更快,房子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的負擔。隨著"秋後算帳"等規劃出臺,房地產的定位也已經漸漸發生轉變,

  如果你支持作者的觀點,歡迎大家去評論區留言點讚,您的支持將是對筆者莫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2條樓市新規發布,明年3類房產可能下跌
    #說實話,以前買房賺錢是大概率事件;如今,不少投資買房的人已經開始出現虧錢的情況。現在,不少城市房價漲幅開始收窄,投資買房難度增加,一旦「衝動買房」很可能虧錢。數據顯示,過去10年買房投資總回報率超過250%,而且越早買房,賺錢的概率越大,賺錢的幅度越高。特別是,部分投資客加槓桿買房,年收益率甚至能夠達到20%以上,遠高一般投資產品的回報率。可是,如今「買房穩賺」的格局已經開始被改變。
  • 兩大新規下,房價會不會直降30%?開發商:3類房子或快速貶值
    房產專家馬光遠也曾言說,房價「普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各能級城市之間的房價分化會非常嚴重,通俗點說,經濟發達的城市房價亦可能繼續呈現上漲趨勢。部分三四線及其以下城市,房價面臨天花板,無經濟產業支撐,極大可能出現大幅下跌的現象。
  • 2020樓市新政下,這三類房產將貶值!
    一是國家大力整頓樓市,堅持房住不炒。二是調控政策越來越緊,尤其在一二線城市。三是投資樓市不僅不賺錢,甚至可能賠錢,連李嘉誠都開始規避樓市風險,我們個人在購買房子時有什麼?我們要注意的要真正讀懂樓市,需要了解當前的政策,通過國家近期的兩項政策,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未來有兩類房產不被看好。一。5月份發布的關於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新建超高層建築,這也就是我們理解的限高令,在未來三四線城市高容積率高樓層的建築物投資價值會降低,另外高層在未來拆遷難度極大,可以說拆除不如新建,所以說高層在未來不被看好。
  • 2020年房子開始貶值,未來房價趨勢如何,聽內行人怎麼說
    2020年一場無情的風波打破了很多行業的常規格局,而這其中房地產行業首當其衝,不僅如此,還牽扯到了房地產行業的多個上下遊產業,像建築、家具、鋼筋、水泥等等。不過好消息是現在已經開始陸續復工,生活終究還是要歸於正常。
  • 樓市「風聲鶴唳」,房價要漲?經濟日報連發3篇「雄文」表明態度
    與此同時,無錫、西安、天津、上海、南昌、杭州等十餘省市頒布了涉及房地產行業的「救市」新規。一時間,關於樓市的各種猜測和擔憂不絕於耳,連許多「老司機」都看不清、辨不明當前的市場走勢了。#部分人認為,開發商已經開始打折促銷,房價已經「撐不住」了,大概率將繼續下跌,買房人應該再等等。也有部分人持相反的態度,他們認為全國各地樓市調控有鬆動的跡象,未來房價很可能回漲。總體來說,上述兩種不同的看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那麼,買房人究竟應該聽誰的?是先等等再買房?還是抓緊時間上車?
  • 新規下,3類房或迎「貶值潮」?2021年起降幅或超過30%
    央行在《城鎮家庭資產和負債》報告中給數據,當前我國城鎮人均住房近30平米,戶均房產持有1.5套,任澤平也認為,城市存量房產早已突破3億套的大關,戶均房產超過1.1套以上,足以說明其實當前狀態下,已經是人戶基本100%匹配了,而且市場趨於飽和狀態。
  • 國家一錘定音,樓市新規下,這3類人要失望了
    國家一錘定音,樓市新規下,馬雲預言要成真從2016年9月份國家開始對房地產行業調控以來,在這4年多的時間裡,調控政策不但沒有放鬆,反而調控政策越收越緊。從2019年央行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開始,房價上漲的勢頭慢慢被遏制了下來。在今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共同劃定了針對房企負債率的「三條紅線」。
  • 黃金周樓市突然降溫 房地產市場要變天?
    事實上,為了摁住房價上漲的衝動,進入下半年後,各地樓市調控在持續增加,調控方式先從限購、限售、限價等限制性措施,發展到多部門聯手出擊,集中打擊投機炒房鏈條上各主要環節。在經歷過長期的調控之後,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對房價上漲預期在稍然改變。
  • 內循環開始「動手」,樓市大局已定!
    今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這意味著自4月20日以來,央行已經連續第四個月拒絕降息了!過量的貨幣流通實際上也在全球市場上輸出「通貨膨脹」,此舉無異於在割全球人民的韭菜,所以一般的國家也會跟著放水,減輕出口壓力和外匯貶值壓力。顯然我們國家「不一般」。在金融貨幣政策上,今年的重點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貨幣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
  • 馬雲「入局」房地產,樓市要變天?任正非一語「擊中要害」
    近日,看到幾篇自媒體文章:馬雲「高調」重返房地產……樓市要變天的題目,筆者認真閱讀後笑了。一些作者朋友們又誇張了!明明馬雲去年已經宣布退休,不再擔任阿里職務了,難不成馬雲要做房地產?實際上是阿里巴巴在近日宣布對易居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共同打造一家首期投資50億元的房產交易平臺,其中阿里巴巴持股85%,易居控股15%,雙方將在房地產線上線下交易、數字營銷、交易後的相關服務等領域合作。阿里巴巴這家企業我們很熟悉了,它是以馬云為首創立的,馬雲之前是阿里的最高領導人,這樣一來就有媒體說馬雲要做房地產了。
  • 樓市出現3大「反轉」?孫宏斌一句話提醒,買不買房有答案了?
    基於此,業內行家表示,樓市已出現分化局面。過去許多人對房價走勢的觀點是「只漲不跌」,如今這種觀點已經改變。 就在今年上半年,有機構作出調查,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購房意向者認為房價會下跌。 那麼2021年馬上要來,有意向買房的人,明年要不要出手呢?
  • 人民幣貶值 趨利避害才是王道!
    基金商城1折起購   人民幣貶值,意味著留學、海淘、出境旅遊都會付出更多銀子。對此,專家建議,短期內有使用外匯打算的客戶,可以找個相對低位入手,分批分段來分攤風險。至於大家憂心的房產市場,有業內人士則分析稱,對目前的一二線房地產市場來說影響不大。
  • 樓市三大「支撐」已經不靈,董明珠「看穿」了,馬雲也早有預言
    另外我想重點強調,董明珠所謂的樓市沒有「支撐」、房價未來「高位解體」,確實真敢說,但又絕非隨口一說,仔細分析當前的房地產形勢,我們會發現董明珠這個「外行」對於房地產的見解還是非常獨到的——昔日樓市的三大「支撐」均已日漸式微
  • 存款存銀行,等於「坐等貶值」?2020年「大手筆持房」,是虧是賺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國人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富裕了,手裡也開始有了一點閒錢。對很多人來說,手裡有點錢總想著能「錢生錢」,但又不想冒險炒股的時候,都會選擇保險穩定一點的方法,即將錢存進銀行。雖說銀行定期存款來錢比較慢,但是怎麼說也不會虧了本金。但是,早期將錢存銀行倒是沒什麼問題,可是現在將錢存進銀行,和「坐等貶值」沒有什麼區別。
  • 貨幣貶值,買房該貸款還是全款
    最近的十餘年,這麼多資產大類裡,我們看到了房產的漲幅相對較大,而且是穩步上漲,這和銀行貸款也有很大關係。開發商建房,需要貸款,購房者買房,依然需要貸款。也就是說,樓市裡大量的錢是銀行的錢。銀行擔心開發商和購房者不還錢,從某些方面給了樓市更寬鬆的貨幣環境。房產之所以能保值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流動性和交易屬性相對弱。很多人好奇,房產的交易屬性弱?資金流動性差?
  • 房產繼承新規要來了,父母的老房子無需再爭了
    在過去近十年中,樓市的發展幾乎沒有任何阻力,由於房價只漲不跌,所以大多數人都加入了炒房大軍,社會上的資金不斷流入房地產市場,這促進了樓市的繁榮,由於投機的人也很多,房價處於虛高狀態
  • 中國買家提前拋售美國房產後,至少12個城市的樓市或將進入雷區
    全球市場利率上升的趨勢已經不可能改變,同時,全球主要央行回歸貨幣正常化也已箭在弦上,這在當前美國逆全球經濟舉措興起、油價推動通脹經濟承壓、美債收益率暴漲(融資成本變貴,價格波動將會間接的傳遞到包括樓市在內的所有商品資產上去)及債務去槓桿等多因素重疊影響下,在過去受益於經濟全球化而對房價有利的因素都正在慢慢消失
  • 8城房地產投資超全省50%說明了什麼?難道樓市已「轉暖」?
    看到這組數據,小招不禁要問,樓市的春天又來了?提前進入「復甦期」?對於這個問題,招商銀行App【社區頻道】房產達人有自己的見解,大家一起來品品!其實,最近樓市出現投資、購買雙火爆現象,與前段時間各地積極開放、放寬落戶限制有一定關係。眾所周知,各地前期密集出臺放開、放寬落戶限制的政策,以此吸引更多人才進入城市就業和發展。
  • 地產巨頭王健林李嘉誠回歸房地產?樓市到底是什麼風向?
    房價到底還有沒有漲的可能性了,所以,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對樓市和房價抱有著一絲期望,觀察著房產的動向,有點風聲就認為房價要漲價了。王健林李嘉誠回歸房產什麼風向提起萬達集團,頭腦裡第一反應全球知名的企業,它是地產行業的領頭人,然而,隨著國內樓市的進入了供大於求的狀態,一度地產巨頭都逐漸退出地產行業,王健林2017年退出了房地產,萬達集團開始轉型,如今萬達集團已經向輕資產方向發展,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事,成功轉型的萬達集團,當前
  • 房產過戶新規具體內容?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
    [導讀]房產過戶新規2020正式實施,具有以下情況的,新規規定將不允許過戶了,快來看看是哪些情況。1、房產證存在問題 擁有一套房子的證明就是房產證,如果沒有房   房產過戶新規2020正式實施,具有以下情況的,新規規定將不允許過戶了,快來看看是哪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