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市房產已經開始貶值,新規"秋後算帳",房地產定位已漸漸改變
在短短幾天內,5個省市接連向樓市紛紛"開刀"。
據有關媒體報導,在本月安徽、海口、深圳、乳山以及浙江五個省市紛紛出臺樓市新規。在短短幾天內這5個省市做出一致的樓市調控政策,這意味著國家對待樓市的態度又再次轉變,樓市再次收緊。
明年要謹慎買房!畢竟房價與現金都在貶值並在逐漸成為人們的負擔。
對於高房價的增長速度相信大家早已有目共睹,目前高房價又與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婚姻教育等捆綁在一起,如果再一味的投資房地產只會不斷給自己增加負擔。有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全國監測100城樓市中商品房均價已經達到15000元/平。所以,目前的房價仍處於較高水平,人們買房則需要更多的首付與貸款,這無疑又給買房人增加了負擔。
但如果從另一角度分析,房價其實是在貶值。恆大在9月初率先開展"7折促銷"活動,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各大開發商紛紛效仿直至形成如今樓市房價的"鐘擺效應",由此使得開發商們進入了激烈的降價促銷博弈之中。在筆者看來今年的房價是樓市房價五年來的新低,開發商一直在下調房價。這也將意味著已經買房的業主可能會遭遇貶值的風險,所以大家以後要謹慎買房。
從貨幣角度分析,98年至18年M2貨幣供應指數從11.7萬億飆升至190萬億,漲幅接近17倍。這也就意味著當時1元錢可以買到現在17元的東西,如果按房價計算,當時1000元/平的房價相當於現在17000元/平,說到底這是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結果,其實也在表明人們手中的現金也已經貶值了。
在筆者看來,明年買房一定要小心謹慎,畢竟房子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的負擔。看似很高的房價其實開發商已經開始降價促銷,這就表明已擁房者要開始貶值。同樣存款利率也在發生改變,一年期是1.5%,而三年期卻僅有2.75%,與三年前的利率相比已經出現明顯下降。所以當錢不再值錢,房子又逐漸出現降價時,大家手中的房子與現金也就紛紛出現貶值的現象。
樓市秋後開始"算帳",新規落地後,房地產的地位發生轉變。
今年進入下半年後樓市迎來調控密集期,"秋後算帳"正式開始,7月份44個省市紛紛出臺新規,對"三限"政策再次做出升級,與此同時央行官方出臺"三條紅線",要求房企降低負債、降低房價。進入11月後,5個省市又再次頒布樓市新規。
隨著這一波緊鑼密鼓的調控,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將會再次被收緊,這次"秋後算帳"很有可能會使房地產的定位發生轉變。
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曾透露,房地產的定位可能會發生改變,概括來講就是越來越向利好的方向發展,同時讓房地產不再作為短期內拉動經濟的工具,逐漸改變樓市中現有的"高房價、高利潤以及高負債"的格局。
規劃中提到:
在規劃中提到,要促進住房消費的健康發展,"健康"二字顯然是對於房價而言,如今高房價已經嚴重擠壓社會消費,所以房價以後肯定會恢復到老百姓的承受範圍以內。可想而知,未來投機炒房推高房價的行為顯然是行不通的。
其次規劃中還提到,要保持實體經濟與金融及房地產樓市中的平衡關係。目前的市場其實仍是房地產拉動經濟佔比較多,如果讓金融業繁榮,弊端同樣也會顯現出來,例如泡沫加劇、次貸風險增大等。另外則是資金過於集中在樓市,流入實體經濟與高新技術及製造產業的資金相對較少。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壓制房地產與金融業的發展,實體經濟必然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規劃中才提出要均衡發展。在筆者看來,老百姓最受益的莫過於房企缺少充足資金髮展,高房價難以維持並持續下行,剛需買房會就更加便宜。
在筆者看來,目前多數人手中的現金與房產都已經"雙雙貶值",2021買房一定要小心慎重,在如今開發商的房價促銷下房產的貶值則會更快,房子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的負擔。隨著"秋後算帳"等規劃出臺,房地產的定位也已經漸漸發生轉變,
如果你支持作者的觀點,歡迎大家去評論區留言點讚,您的支持將是對筆者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