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蘇霍姆林斯基——我最佩服的人

2020-09-15 江海志

我最佩服的人是魯迅和蘇霍姆林斯基。

佩服魯迅是因為他寫出了最美、最深刻的現代漢語,是因為他為真正的知識分子樹立了一個標杆。短篇小說,至今無人能超越魯迅的《孔乙己》。中篇小說,至今無人能超越《阿Q正傳》。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只要看看他(她)對魯迅的態度就可以了。咒罵魯迅者一般都是偽知識分子,至少是缺少知識分子骨氣的文而不化者(即有知識,沒文化)。

佩服蘇霍姆林斯基,是因為他是真正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擔任校長的同時,長期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而且身邊還有一群其他教師認為無藥可救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親自教他們,而且教好了其中的一部分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被調到一所小學任校長。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天,學校按以往慣例掛出「愛祖國,愛人民」的標語。蘇霍姆林斯基要求馬上換掉標語。他認為,一年級的孩子不可能理解「祖國」和「人民」的概念,讓一年級的孩子看這樣的標語其實就是在無形中培養孩子說空話、說大話的不良習慣。他認為,一年級的孩子應該教育他們愛媽媽、愛勞動、愛學習。於是「愛媽媽,愛勞動,愛學習」的標語取代了「愛祖國,愛人民」。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故事,我才真正立志當一名老師!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要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當我想閱讀一些跟教育教學有關的著作時,我在網上搜索,很多人都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也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列為教師的必讀書。在讀《給教師的建議》之前,其實我讀完或在讀《寫在講臺邊上》、《做實幹、巧幹的教師》、《窗邊的小豆豆》、《做最好的班主任》、正面管教兒童系列(五本)等。決定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時因為網上的推薦;二是很早就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以及一些他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三是我在網上粗略的瀏覽書的內容之後,感覺裡面的內容切合實際。
  • 詮釋巴甫雷什蘇霍姆林斯基學校的校訓丨紀念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逝世50周年專題之七
    巴甫雷什蘇霍姆林斯基學校是書的海洋,書籍是孩子觀察、認識世界和自我的窗口。學校思想室購進幾本描寫遙遠的異國和自然風光的小書,五年級男孩尤拉看到其中一本高興極啦,他激動地問老師:「我讀完這本,還能給我別的嗎?」「當然行,就是每天讀一本也行。」老師回答。可是學校描寫遠方國家、海洋深處、熱帶森林和各種奇遇的書籍並不多。
  • 蘇霍姆林斯基:珍惜人的愛的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我幾乎沒有遇到過一個人說他不需要愛的,我也沒有遇見過一個人會嫌棄自己嫌棄自己擁有的真愛太多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富有的人還是貧窮的人,都渴望擁有一份愛,不論這份愛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還是朋友之間的友情,還是親人之間的親情,只要是真心實意的愛,我們都渴望擁有。
  •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致力於救國救民,寫出過許多的名言。現在,很多人愛說魯迅曾經說過,其實大部分並不是魯迅說的。魯迅真正說的,有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 蘇霍姆林斯基永遠照耀著我——答客問
    有的著作,雖然思想也很深刻,可語言也很「深刻」,老師們捧起來就頭疼,令人望而生畏,比如最近我讀的目前比較流行的《教學勇氣――教師心靈漫步》,說實話,我是讀懂了的,也同意書中的觀點,但這本書句法比較彆扭,甚至還有病句,當然,我估計是翻譯者的水平所致,因此我斷言這樣的書很難像蘇霍姆林斯基的書那樣長時間地流傳下去。
  • 李鎮西:蘇霍姆林斯基永遠照耀著我——答客問
    但總體上講,一個外國教育家的著作幾十年在我國中小學教師中如此暢銷不衰,蘇霍姆林斯基是唯一的!去年我去烏克蘭訪問,同行的有教育科學出版社一位編輯,就給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送去幾十萬元的稿酬,是該社出版的《蘇霍姆林斯基文集》中文版的版稅。可以這樣說,蘇霍姆林斯基著作的主要讀者,是在中國。答:我想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蘇霍姆林斯基不僅僅是一個教育理論家,更是一個教育實踐家。
  • 四年級作文:我最佩服的人
    我佩服的人有許多,有牛頓,有居裡夫人,有冰心,有周恩來等等,而我最佩服的人還是我的小夥伴李傲楓。他長著一個圓圓的臉,一雙大眼睛,不高不低的鼻子,一張大嘴巴,笑起來還有兩個小小的酒窩,十分招人喜歡。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家找他玩,發現他還在寫作業,我在門外叫他,他寫作業十分認真好像根本沒聽到我叫他,看見如此狀況我也只好回家了。晚上我又到他家去,我拍了拍門,他媽媽把門打開了,只見他又在看書,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一動也沒動,似乎看入迷了,進入了書的世界,看他那個樣子我真不忍心打擾他,也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
  • 紀念魯迅:100年來,最好玩的人,只有他一個
    在朋友們眼中,魯迅是最有趣的人。胡風回憶,有人曾告訴魯迅,有個留法學生S去見了羅曼·羅蘭,對羅氏講了伍子胥和浣紗女的故事,並說,其母就是浣紗女轉世的。魯迅聽罷說道:「不是的。我就是伍子胥轉世的,她不是浣紗女……」口氣很肯定,像是說真話,也不笑。
  • 魯迅八大金句:民國時期的段子手,最會懟人的文豪!
    魯迅八大金句:民國時期的段子手,最會懟人的文豪!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魯迅先生,我們熟悉他的文章熟悉他的為人和精神。他在文學方面的著作為我們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思想讓許多人覺醒,讓迂腐的人變得不再麻木不仁,讓自私虛偽的人變得真誠善良。或許大家並不知道的是,私底下的魯迅其實是一個「當紅段子手」,被圈內人稱之為民國時期最會「懟人」的文豪。那麼他到底說過怎樣的話呢?居然讓這麼多人都敬佩在他犀利的筆尖之下,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
    我一直期待有關他作品的電子書出版,卻是等了兩三年都還沒有等到,於是我在網上購買了他的作品之一《給父母的建議》。隨著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對家庭教育的興趣不減反增,因此,更想從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中吸收更多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
  • 為什麼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經久不衰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師範大學剛剛成立外國教育研究所,我就看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幾本書,我們組織翻譯的第一本書是《要相信孩子》。這本書原名為《要相信人》,但當時正是「文革」之後,人們對「人」的認識還受到批判「人性論」的影響,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們還專門商量,結果書名改為《要相信孩子》。其實,蘇霍姆林斯基的原意是「要相信人」。所以這本書一直到現在還是沿用當時的譯名。
  • 求解蘇霍姆林斯基的家教智慧
    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藝術》一書中所說的:「建立理想的家庭,建立父母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理想關係的時代已經到來了。我堅定地相信,家庭——這是海浪中美麗的神話般的浪花,如果沒有這種人類的美的神秘力量,學校的作用將會永遠停留在初級教育的水平上。」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蘇霍姆林斯基創造了輝煌的教育業績。分析其成長曆程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來自家庭教育的良好影響。
  • 蘇霍姆林斯基的花兒
    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係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一句話讓我們不禁會想,是怎樣的經歷讓他的行為和心靈一樣美麗。蘇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裡,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蘇霍姆林斯的啟蒙女教師叫安娜·薩莫伊洛英娜。
  • 教育大師:蘇霍姆林斯基 簡介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暫,但他卻持之以恆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寫作,奇蹟般地寫出了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約1200篇兒童小故事。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他把自己的思維、思索、建議和見解全部傾注在了他的著作當中,即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教師和父母應當歷經何等艱難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長為好學上進、聰穎、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 寫最狠的文字,做最可愛的人。——魯迅(這句話我沒說過)
    他的文章總是氣衝衝的,為當時腐敗的政府而氣,為沉默愚昧的大眾而氣,不了解他的我們總以為魯迅先生是一幅生氣的模樣。但,真正熟悉他的人知道,他並不是這樣子。除了民族魂,他還是朋友圈曬娃大師、重度甜食愛好者、平面設計師和一點都不兇的好玩的迅哥兒。
  • 胡適:他是我最佩服的人,也是阻止「漢字拉丁化」的人,他是誰?
    得到了在魯迅、和丁玲等享譽文壇的作家的響應與支持。而國民政府也頒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以支持用拼音取代漢字。顯而易見,拼音取代漢字已是大勢所趨,就算有部分群眾或者文人反對也只是螳臂當車。但是如果漢字被拼音取代會有多大改變呢,比如唐詩宋詞如果全是拼音寫出來的,我們能想像嗎?名字全部用拼音表達,會有多少同名同姓?
  •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說》首發
    自己在本科時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思想和教學思想,深受啟發,幾篇發表在《外國教育動態》和《外國教育資料》中的論文,都是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也大大激發了自己做研究的興趣,並走上了研究之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先生說,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與我們現在的教育方針相符合,都是為了培養和諧的人,教育我們如何愛人、如何愛孩子。
  • 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這幾天趁暑假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對這本終身受益的書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有的一以貫之,有些結合了新的模本和背景之後的新的體驗,經典之作永不過時。 在近四十的教育生涯中,蘇霍姆林斯基始終用心做教育,研究教育。
  • 從蘇霍姆林斯基著作汲取教育智慧
    張麗 攝  【蘇霍姆林斯基與中國教師②】  這些年,關於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聽得最多的就是那一句「我無限相信書籍的教育力量」,好像這麼一位大教育家只是個目下數不勝數喊著口號的「閱讀推廣人」,說著與閱讀、與書籍有關的大而無當的話語。  剝開我的閱讀經歷與教學實踐,總深切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我的影響很大,涉及的方面也多,絕不僅在閱讀這一塊。
  • 蘇霍姆林斯基:培養義務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人最核心的東西,人的精神賴以支撐他的一切思想、情感、行為賴以產生的主根,就是他的義務感。……義務感集中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它是道德的核心……」——蘇霍姆林斯基在這裡,蘇霍姆林斯基再一次體現了他純粹的理想主義: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有高度義務感的人。他認為:「只有具備高度義務感,人才能夠真正理解什麼是幸福,只有忠實於偉大的理想,人才能夠變得高尚,才能獲得幸福,人的精神世界才會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