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問題,抓機會。 問題是成功的先導。 探究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難度適中,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問題設置精妙,才會探究成功。
2.重基礎,巧滲透。 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梯形、平行 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特徵, 經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積累了一些數學活動經驗,也了解了 劉徽用出入相補原理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使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成為可能。
3.多觀察,抓聯繫。 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是以長方形的面 積計算為基礎,以圖形的內在聯繫為線索,以未知轉化為已 知的基本方法展開學習的。 因而需要學生在機敏細微的觀 察圖形的特徵之後,通過豐富的聯想,藉助動手剪、拼、移補 等操作活動, 將梯形轉化成已知的圖形, 再進一步仔細觀 察、比較、分辨,轉化前後圖形之間的聯繫,什麼變了? 什麼不變? 師生認真傾聽,抓住一些關鍵問題進行質疑,學生在 思維的碰撞中,明白轉化前後圖形之間的聯繫,從而有根有 據的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比如方法四, 教師質疑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高為什麼是梯形高的一半? 」學生用反 證法思考,如果不是從梯形的高的一半分割,就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