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仲裁與訴訟有啥區別?對「症」下藥解糾紛~

2020-10-10 富錦市普法

調解是什麼?

仲裁是怎麼回事?

訴訟又有什麼不一樣?

由於「人生經驗」不足,很多當事人面對糾紛,不知道哪種解紛途徑才是最高效 的,往往浪費精力又耽誤時間。那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下調解、仲裁與訴訟之間的不同~

概念區分

首先,要了解區別就要先從了解這三個解紛手段分別的概念是什麼。


1、調解 作為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一種,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願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


2、仲裁 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準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3、訴訟 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組織依法告訴(起訴),申訴、控告或司法機關依職責依追究他人刑事責任,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

從概念上可見,調解更注重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具有意思自治性、非嚴格的規範性等特點。

而仲裁是糾紛雙方在糾紛方式前或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糾紛交給第三者做出裁決的一種糾紛解決機制。

訴訟則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在糾紛主體的參加下,以國家公權力解決社會糾紛的一種機制。

適用範圍


調解、仲裁和訴訟都作為糾紛的解決機制,但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適用範圍。

1、調解 適用於發生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各類糾紛。

2、仲裁 適用於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它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3、訴訟 適用於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它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提起的民事訴訟。

從適用範圍上來看,訴訟範圍最廣,適用於任何一類民事糾紛。

而從我國目前對調解的實踐來看,調解的適用範圍相對比較廣泛,不僅適用於因財產關係而產生的糾紛,還適用於人身關係產生的糾紛。相較於仲裁僅適用於因財產關係而產生的領域來看,範圍更寬,可以和訴訟類比。

公開程度


下面,我們再從調解、仲裁與訴訟的公開程度來看下有什麼區別。

1、調解 一般不公開進行。


2、仲裁 不公開進行。

3、訴訟 一般公開進行,除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噹噹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且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那麼如果糾紛內容涉及商業秘密,或有「不可告人」的事情,不妨避免訴訟。


文章來源:人民調解欄目組

相關焦點

  • 仲裁與訴訟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仲裁與訴訟有以下的這些區別:一、兩者的管轄權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涉案的一方當事人向其當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當地法院對案件受理後,涉案的另一方是必須要去應訴的;但是通過仲裁委員會而申請得到的仲裁,也是要有仲裁協議的,就是說合同中雙方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者是糾紛發生前、發生後涉案的雙方當事人互相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
  • 聯合舉行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啟動儀式
    本報訊 日前,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仲裁委員會聯合舉行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工作啟動儀式。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洪武參加啟動儀式並講話,東營仲裁辦黨組書記、主任薛在山致辭。
  • 三種不同的糾紛解決方式——訴訟、仲裁、勞動仲裁
    我們平常說的打官司主要就是訴訟,仲裁、勞動仲裁其實也算是打官司,它們都與訴訟有關聯,但仲裁與勞動仲裁之間卻沒有什麼關係。跟大家普法普了這麼久,竟然沒有聊過這幾種機制。那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一下這三種糾紛解決方式。
  •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東營仲裁委員會聯合召開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工作啟動儀式
    12月16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仲裁委員會聯合召開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工作啟動儀式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洪武參加啟動儀式並講話,東營仲裁辦黨組書記、主任薛在山致辭。啟動儀式上,宣讀了《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仲裁委員會關於建立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機制的意見》,孫洪武、薛在山為東營仲裁委員會民商事調解中心成立揭牌。
  • 海南高院與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集中簽約 構建海南自貿港多元化解糾紛機制
    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舉行隆重的籤約儀式,構建海南自貿港公正、高效、便捷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與仲裁調解機構的工作合力,高效率低成本化解民商事糾紛。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陳鳳超出席儀式並講話。
  • 計量糾紛調解與計量仲裁檢定
    第三十八條 在調解、仲裁及案件審理過程中,任何一方當事人均不得改變與計量糾紛有關的計量器具的技術狀態。    第三十九條 計量糾紛當事人對仲裁檢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仲裁檢定通知書之日起 15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申訴。上一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進行的仲裁檢定為終局仲裁檢定。
  • 泰安市金融糾紛仲裁調解中心成立
    時間:2020-08-20 17:09:47 來源:消費日報網 消費日報網訊 (孫明閣 山東報導) 8月20日,泰安仲裁委員會聯合泰安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共同舉辦泰安市金融糾紛仲裁調解中心揭牌儀式暨泰安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人才庫培訓班。
  • 信陽:打造調解仲裁專家平臺 助力多元化解勞動糾紛
    ,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處理機制。先後下發了《關於建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專家庫的通知》、《關於聘任張衛東等36人為信陽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專家庫專家的通知》《關於開展調解仲裁專家與省、市基層調解組織示範單位結對幫帶工作的通知》三個文件。
  • 合同仲裁與合同訴訟的區別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因此,必須是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同意選擇仲裁作為解決糾紛的途徑。仲裁過程中當事人有較大的自由度,幾乎每一步驟當事人都能主動作為,如約定由3名仲裁員還是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是否開庭審理等等都可由當事人自由選擇。而訴訟則有一定的被動性,訟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受理法院、法官都不是由當事人決定的。
  • [訴訟]興源環境:累計訴訟、仲裁案件情況
    [訴訟]興源環境:累計訴訟、仲裁案件情況 時間:2020年09月20日 16:56:17&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興源環境:關於累計訴訟、仲裁案件情況的公告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興源環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全面自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已達到披露標準。
  • 一次性解決糾紛!「仲裁+法院+工會」讓勞動爭議解紛無縫對接
    為了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完善多元處理機制,充分發揮調解、仲裁等方式化解勞動人事爭議的作用,高效、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勞動人事關係和諧,近日,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室、自治區總工會辦公室三部門聯合開展的加強勞動人事爭議多部門「大調解」工作調研在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 市中級人民法院再籤戰略合作協議 助力訴前調解多元解紛
    本次籤約活動正是對其中「整合全市調解資源,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到調解行列」的具體落實,旨在以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仲裁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領域的獨特作用,優化社會資源與司法資源配置,促進我市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和諧化解、源頭化解,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綜合社會治理格局,為推進百年油田百年大慶建設、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更優質的司服務和司法保障。
  • 仲裁與調解相結合有關實務問題
    以小編親身經歷的一起車輛買賣糾紛為例,申請人的仲裁請求為解除《買賣合同》並要求被申請人返還購車款項。原本雙方對於合同的履行分歧較大,但經過仲裁員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合同繼續履行且被申請人配合申請人在30日內完成辦理汽車過戶手續的調解協議。
  • 關於民事糾紛調解程序
    協商解決民事糾紛需要雙方的當事人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前提下,通過溝通協商、友好表達各自的解決方法、互相達成共識、籤訂和解協議來進行解決民事糾紛的。(2)調解解決。調解解決民事糾紛,說明需要有第三方公證人的主導下進行調解解決的,比如可以通過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第三方公證人進行協商主持。通過調解員的帶領下,使民事雙發達成共識而解決糾紛。(3)仲裁解決。
  • 推進糾紛多元化解:青島中院委託網調委成功調解一起著作權侵權糾紛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涉網絡糾紛案件數量日益增長,為有效化解此類糾紛,日前,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將青島市市北區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北網調委)引入一站式多元解紛訴調對接體系。近日,青島中院委託市北網調委妥善調解一起某單位官方微信公眾號與某圖片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該案中,某圖片公司認為,自己享有相關權利的圖片被某單位官方微信公眾號轉載,涉嫌侵權。
  • 山東構建三大機制推動訴訟與仲裁銜接
    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在民商事糾紛化解中的優勢作用,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近日,山東省司法廳聯合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建立訴訟與仲裁銜接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交流共享、分流調解、監督保障三個方面,全面建立訴訟與仲裁銜接工作機制,打通制度落實「最後一公裡」。
  • 勞動仲裁是如何進行調解的?勞動爭議仲裁調解後還可以上訴嗎?
    在實踐中,如果發生勞動爭議,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商不成的話,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很多時候,在勞動仲裁時需要先進行勞動仲裁調解,如果能調解好,自然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接下來跟著找法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勞動仲裁調解的相關內容吧。
  • 跟公司發生糾紛,去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員卻使勁忽悠我跟公司調解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跟公司發生糾紛後,去申請勞動仲裁,立案的時候仲裁員卻這樣跟你說?「您好,我要立案!」一,仲裁的時候真的只能先調解嗎?千萬不要被仲裁員忽悠了,根據法律規定,調解不是仲裁的必經程序,你可以選擇調解,也可以選擇不調解,這個你是有自主選擇權的,這下你明白了吧!
  •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有多久,過了時效怎麼辦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有多久,過了時效怎麼辦呢?下面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 一、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有多久,過了時效怎麼辦  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三年。但由於合同的複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曾經有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人身損害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現在所有不足三年訴訟時效的都統一被規定為了三年。  合同超過訴訟時效後,當事人仍有起訴權。
  • 甘州區法院:全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甘州區法院被表彰為全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甘州訊(記者付聰林)近日,為鼓勵先進、激勵隊伍,深入推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甘州區人民法院等100家法院獲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