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在倫敦,每五處房產就有兩處在降價銷售,越來越多的房主選擇打折來儘快賣掉自己的房子。
該報告由瑞士銀行集團(UBS)發布,是其2018年全球重要房地產市場研究的一部分,共分析了不同售房網站上超過10萬處倫敦房源。
研究發現,目前市場上的39%的在售房產都在降價,而兩年前同時期,降價的房源只有20%。考慮到近幾個月來倫敦樓市的激烈競爭狀況,房主們降價主要是為了使自己的房產更受歡迎。報告分析,導致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UBS稱,根據對10萬處房產的分析,倫敦地區的平均房價在過去一年整體下降了2.6%。
這波降價潮,使得「豪宅」購買者受益頗多。倫敦市中心的高檔豪華住宅降價幅度最大,範圍最廣。舉例來說,在以「豪宅密布」著稱的肯辛頓區(Kensington)和切爾西區(Chelsea),接近一半的在售房產都在打折,平均折扣超過4%,是全倫敦被迫降價最明顯的區域。
報告的研究團隊分析師Osmaan Malik認為,倫敦的房地產市場在2018年持續低迷,且12月的數據更新也幾乎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居民的購買力仍不足,豪宅市場存量巨大,加上政府不斷調整印花稅政策,更別提『脫歐』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因素,都使得倫敦樓市2018年一片低迷。」
2018已經是倫敦房價下降的連續第二年了
從整體來看,2018年是倫敦房價下降的第二年,且降幅超過去年同期。這一年,倫敦房價變化落後於全英水平,下降了5%。
即使拿出「跳樓價」,倫敦的房主在2018年仍很難達成交易。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現在在倫敦售出一棟房產需要花費兩倍的時間。在市場上,一所房屋的平均成交時間為128天,而2016年出售僅僅需要77天。
有專家認為,房地產低迷也許可以限制住經濟持續衰退。「根據過去的經驗,倫敦樓市的不景氣往往可以防止全國範圍內更大的經濟動蕩和消費者信心下降。」但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認為,這次可能與以往不同:「因為資產更容易受到國家印花稅變動的影響,也更可能受到脫歐的負面衝擊。」
萊坊數據顯示,倫敦市中心高級住宅自2015年來房價持續下滑
倫敦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景氣,這已經成為了去年年底各大房地產分析報告的共識。英國萊坊公司(Knight Frank)的一項報告也顯示,倫敦市中心的高級住宅區去年第四季度價格下降了2.8%,使得這一地區年降價幅度達到5.6%,同時,待售房產數量也持續偏低。
儘管如此,對於2019年,一些房產分析機構還是持樂觀態度。倫敦房地產中介公司SellMyHome的分析師就認為,在新的一年,倫敦樓市「改善」的機率仍很高。雖然有脫歐的一系列不確定影響,但倫敦的房價「可能會繼續上升」。也有經濟學家稱,接下來一年全英的房價增勢都會減緩,甚至「趨於停滯」。
去年12月底,英國中央銀行就警告,如果「無協議脫歐」通過,英國房地產市場將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打擊。在最壞最極端的情況下,房價可能在脫歐後下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