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臉一白臉」的教育方式你真的理解對了嗎?步調一致很關鍵

2020-08-29 知伢

在中國有很多父母都選擇這樣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一個扮演對孩子嚴厲的紅臉,另外一個扮演溫柔對待孩子的白臉,認為在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下,孩子既不會因為缺人管教變得無法無天,也不會因為被過度嚴厲管教失去他的活力。然而這個教育方法你真的理解對了嗎?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三歲了,前段時間朋友打電話跟我訴苦說,現在帶孩子可真難,最重要的是遇到一個不會配合自己的老公,於是我就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她家女兒很調皮,總是把家裡弄的一團糟,朋友每天光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加上家務就已經夠累了,女兒還總是添亂。每次都耐下心來和女兒說要她放好自己的東西,但是孩子總不聽。最重要的是,孩子爸爸下班每次回來後,總是一邊抱著女兒陪她玩,一邊無所謂地對朋友說,多大點事兒啊,你收拾收拾不就完了。

每次發生點別的事情,朋友前腳剛教育完女兒,她老公後腳就「助紂為虐」了。朋友跟我訴苦說:我又不是後媽,我為了孩子好,他還一點都不配合我,現在孩子跟我都不親了。


聽完朋友的故事,我深深地為她掬了一把辛酸淚。想想現在很多家庭教育孩子都採用這種「白臉紅臉」的教育方法,一個太過於嚴格,一個太過於放鬆。有趣的是,有兒子的一般扮黑臉的都是爸爸,有女兒的一般扮黑臉的都是媽媽,這是利用了「同性相斥」理論嗎?實際上很多父母對這種教育方式的理解都是錯誤的,有時候不僅教育不好孩子,還有可能讓他養成「陽奉陰違」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要保持步驟的一致性,你可以選擇一個充當白臉,一個充當紅臉,但是方向不能搞錯,教育孩子的目的不能搞錯。

一、「一個白臉一個紅臉」教育方法的真正含義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將教育孩子比作蓋一間漂亮的房子,那麼唱紅臉的就是在打地基上磚上瓦蓋房子,唱白臉的就是用各種漂亮油漆和裝飾物品裝飾房子,這樣合作起來才能蓋出一間既穩固又漂亮的大房子。

1、紅臉教育是基礎

如果你的家庭選擇紅臉白臉的方式教育孩子,那麼紅臉教育就是作為基礎的存在。當發現孩子的言行舉止有不對的地方時,紅臉的一方就應該要先登場,「唱一齣好戲」,目的在於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如果紅臉教育有了初步的成效,那麼接下來白臉教育的摻和就能讓教育的效果更好。


2、白臉教育是彌補

紅臉教育過後,一般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但是面子下不去,所以死撐著不認帳,另外一種就是覺得紅臉的父母太過分了,出現「以後都不要喜歡爸爸/媽媽了」的這種心理。這個時候,扮白臉的一方就要充當潤滑劑的作用了,千萬不要把自己扮白臉所以孩子更喜歡你當成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二、為什麼說教育孩子,父母雙方步調方向一致很重要?

1、方向不一致,孩子即便做錯事也有底氣,因為他清楚自己「背後有人」

孩子很會根據父母雙方對待自己的態度來決定自己的行事風格。當夫妻雙方在就孩子某一方面的教育理念出現分歧之後,就容易反著幹,最終對孩子一點教育的效果都沒有產生。

就拿我朋友的案例來說,她們夫妻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明顯地採用的也是紅白臉的方法,她雖然每次都有教育女兒不應該亂放東西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但是女兒就是不聽媽媽的話,這個和孩子爸爸的態度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孩子爸爸一直在和媽媽唱反調,一直都是女兒的後盾。孩子的爸爸覺得媽媽有點太過於誇張了,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但是媽媽不這麼認為,這就是朋友和她老公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導致對待孩子事情時產生了分歧。

媽媽教育孩子,爸爸轉口就拆臺,孩子心裡會怎麼想呢?我就不聽媽媽的話,反正爸爸始終站在我這一邊。孩子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便她做了錯事,因為明白自己後面有人,有一個堅強的後盾,沒什麼可以讓她感到害怕的東西,這樣,即便面對一個再兇的媽媽,只要有爸爸在身邊,孩子就不會有聽話的時候,媽媽的紅臉教育等同於失敗。


2、方向一致,儘管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樣,但是最終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相信父母雙方不管教育理念相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把孩子教育好。夫妻雙方一個扮白臉,一個扮紅臉,方向如果保持一致,那麼取得的教育效果會是最好的。

再拿我朋友的案例來說,如果身為媽媽的她在教育完孩子之後,孩子的爸爸沒有用一種無所謂地態度去拆她的臺,而是用一種和媽媽相比輕柔很多的話語對孩子說:「媽媽的話你聽見了嗎,下次不要再在家裡胡亂扔東西了,不然就是爸爸我也幫不了你了。」這樣爸爸媽媽採取同一個態度,對「孩子亂扔東西搞得家裡一團糟」的這個行為都表示出了同一個態度,那就是不支持,孩子可能會不給兇兇的媽媽面子,但是對一直以來都很愛自己的爸爸,就會變得聽話很多。

同樣,對待兒子的方法也是一樣的。就孩子所做的一件事情,夫妻雙方只能用一種態度去對待孩子,即便一個是嚴厲的,一個是寬和的,只要不在孩子面前「臨陣倒戈」,而是「一致對外」,孩子只能選擇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接受父母的共同教育。


三、為了更好步調一致方向一致地教育孩子,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應該怎樣做?

首先,夫妻雙方要就孩子的教育討論好育兒方案,以防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兩套育兒理念,引起爭執,影響家庭和諧。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一樣,受的教育可能不一樣,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候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個家庭裡最好只保留一套教育理念,或許你們可以結合各自理念的優勢,博採眾長,但是不管怎麼協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雙方都必須要做到「一個鼻孔出氣」。

比如說你們決定了哪一方充當白臉的角色,哪一方充當紅臉的角色,同時也要約定好,唱白臉的那一方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一味順著孩子,幫著孩子和唱紅臉的一方對著幹,這樣是不會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的。當確定了教育方案後也不要輕易打破,總之,要用同一套理念教育孩子,不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孩子教育不好,夫妻雙方也會因為教育方式的背道而馳而爭吵,從而影響到家庭和諧。

教育孩子,關於方式和理念問題,夫妻雙方一定要提前約定好,這很重要。


其次,當一方教育孩子的時候,另一方不要在行動上唱反調。

當你們夫妻兩個約定好誰當白臉誰當黑臉的時候,就要盡職盡責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了。在這種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一個剛教育完孩子,另一個馬上就幫著孩子唱反調。

比如說在現實生活,爸爸媽媽還有可能因為該給孩子看多長時間的電視玩多長時間的遊戲產生爭執,會因為孩子不想吃藥大哭哄不住的問題產生爭執,也有可能會因為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多到家裡放不下產生爭執,更會因為夫妻中有一方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產生爭執……

能讓夫妻雙方對待孩子時產生爭執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但是教育的方法其實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爭執呢?爭執是因為一方在教育孩子,一方在「助紂為虐」。所以,夫妻中有一方在嚴格的教育孩子時,另外一方請不要唱反調,給孩子有人幫我撐腰不用怕的依賴感,不然孩子永遠都只會和扮紅臉的那一方對著幹,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最後,當一方教育完孩子,孩子情緒不對勁時,另一方就要及時充當「和事佬」的角色。

接下來就是白臉的爸爸媽媽任務的重中之重了,那就是當發現孩子被紅臉一方教育過後情緒出現了問題時,就要及時充當起潤滑劑和和事佬的角色,調節孩子和另一方的矛盾。

我們經常可以在家庭倫理劇裡面看到這樣的畫面:被紅臉的媽媽教育完的女兒哭著跑回自己房間,接下來白臉的爸爸就會來到女兒房間對女兒語重心長地說,「你媽也是為了你好,她也不容易」,或者反過來,「你爸都是為了你好,他一大把年紀了,你就別跟他一般見識了。」

這類的話語,實則就是在儘自己和事佬的責任,調節紅臉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擔當白臉一方的家長一定也要有這個調和矛盾的意識,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麼樣,爸爸媽媽始終都是愛他的。

教育無小事,在教育孩子方面,各位爸爸媽媽們應當採取一致的步調和方向,紅臉和白臉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不唱反調,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相關焦點

  • 紅臉VS白臉!教育孩子時,您家也是這個配置嗎?丨浙江家長學校㉓
    · 內在態度和教育觀念不一致家庭環境中,家長之間的觀念不一致是非常普遍以及難免的。但由於觀念不一致,當著孩子的面發生了爭執,出現了「紅臉白臉」的行為是不合適的。這種不合適最大的一個影響是不利於孩子「做規矩」!
  • 為什麼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的教育不可取!父母別再這樣做了
    通過這個對話,基本可以斷定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上,爸爸扮演的是紅臉,充當嚴厲的角色,而媽媽扮演的是白臉比較友善或者令人喜愛的角色。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樣肯定不好為什麼不好?1、對孩子教育態度和要求的不一致,會影響孩子是非觀的形成一個扮紅臉,採用打、罵、訓的態度和方式;另一個扮白臉, 採用哄、
  • 「白臉」和「紅臉」意見向左,聽誰的?
    在中國的傳統戲劇中,一般把忠臣或者好人扮成紅臉,把奸臣或者壞人扮成白臉。因此紅臉成了正直的象徵,白臉成了奸邪的象徵。但是他們配合得並不默契:每次紅臉放手鼓勵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白臉都會跳出來以「不衛生」等理由阻止孩子去做。於是,白臉和紅臉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孩子在一次次的爭吵中無所適從,對父母的信任感下降。並且懂得在媽媽管教孩子的時候,主動尋求爸爸的庇護。這種「1+1=-1」的教育,大家都不想要。所以,如何讓「白臉」和「紅臉」互為好隊友,在意見不統一時達成一致?
  •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問起原因,才知道原來每當閨蜜教育兒子的時候,孩子的奶奶總在一旁幫著打圓場,及時救孩子於「水火」之中。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庭中常常存在著兩個臉譜: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紅臉」負責打、罵、訓,「白臉」則負責哄、逗、護。
  • 夫妻育兒: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唱垮教育這臺戲
    白臉一般在戲劇表演藝術當中代表一些比較陰險狡詐的角色。比如說曹操。就是白臉。而紅臉扮演的往往都是一些比較忠勇果敢或者性格忠誠老實的角色。比如說京劇《二進宮》當中的徐延昭。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長輩經常觀點不同,出現「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現象。
  • 在家庭教育中,你是扮「紅臉」還是「白臉」
    我們會發現眾多的家庭中一個有趣的「分工」現象,即父親與母親、父輩與祖輩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兩個截然相反的角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或叫做「父嚴母慈」。「一嚴一慈」,「一軟一硬」,相互配合,軟硬兼施,一旦孩子出現問題時,都是父親先打罵,母親來庇護;有的家庭是父母嚴格管理,爺爺奶奶阻攔。這就造成了主觀和客觀上的教育態度的不一致。
  • 紅臉白臉教育,還適合低幼齡兒童嗎?不要讓孩子從小看臉色過活
    01紅臉加白臉的教育,並不適合低幼齡孩子1、細毛到了厭奶期細毛」3、紅臉加白臉的教育惡人一直是我和右右細毛爸做,好在大多時候我們夫妻是雙劍合璧,一起維持原則的。但長輩對低幼齡孩子的無原則寵溺,真的好嗎?
  •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中國式家長的智慧要不得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你們家唱戲呢?話說,很多家庭採取的是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孩子總得怕一個嘛!」「『一嚴一慈』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標配?」「孩TA爸/TA媽說的就不對,我糾正不行嗎?」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紅臉、白臉」模式,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好處?
    文/滕建躍 家庭教育的「紅臉白臉」模式就是作為教育方的父母兩人,一個人是紅臉角色,教育孩子是比較嚴厲的,孩子犯錯了要隨時指正批評;另一個人就是白臉角色,剛好和紅臉是相反的,就是和孩子做心理溝通,安慰和引導孩子的心靈成長; 紅白臉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出現在一個教育家庭裡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作用呢?
  • 家長教育態度須一致,一嚴一慈,一松一緊的教育理念傷害大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你們家唱戲呢?話說,很多家庭採取的是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孩子總得怕一個嘛!」「『一嚴一慈』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標配?」「孩TA爸/TA媽說的就不對,我糾正不行嗎?」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唱紅白臉」的那些事兒……學霸張曾組織過一期活動,是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
  • 家庭中的「紅臉」與「白臉」,教育孩子不能這樣分工
    「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歷史上這兩個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定想像不到在後來誕生的京劇中,他們的形象會因臉譜化的深入人心而廣為流傳。他們更想像不到,這種臉譜化會在現代社會中逐漸成為一種固定的家庭教育分工——媽媽唱紅臉,爸爸唱白臉。很多父親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我們家是典型的慈母嚴父的風格。
  •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另一個白臉,你覺得有效果嗎?
    在很多家庭裡,家長們當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認為唱「白臉」的一方對孩子嚴格要求,樹立規矩;唱「紅臉」的一方則對孩子表達關愛,拉近親子關係,達到關愛有加、一舉兩得的效果。這樣的教育模式是很多家庭的教育標配,可這種模式對孩子的教育有起到好的成效嗎?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紅白臉」,千萬要注意
    「紅臉家長」雖然通過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對孩子提供幫助等方式贏得了孩子的愛和喜歡,但也在其中失去了權威性。孩子會認為他們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因此會變得只聽白臉,不聽紅臉。如果「白臉家長」不在或者不管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失去約束力。
  • 真的只有「紅白臉」才能教好孩子嗎?
    許多人認為,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一定要一人扮白臉,一人扮紅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能夠「鎮壓」住孩子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教育孩子真的需要一個「白臉惡人」嗎?
  • 收到「紅白臉」教育的建議?建議退回
    有一次,在跟媽媽翻臉後,爸爸過來勸慰她,朵朵崩潰地喊道:「你們倆不要老是在我面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了,有意思嗎?」翻看後臺讀者的分享,有很多家庭都收到過關於「紅白臉」教育的建議: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一個負責打罵嚴格,一個負責哄護慈愛。
  • 還對「虎媽貓爸」紅白臉教育深信不疑?父母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這樣對辨識能力尚且較弱的孩子來說,會造成孩子理解上的難以消化。父母採用臉譜化的教育方式,其實只是想要其中的一方樹立威信,讓孩子有所畏懼,便於管教。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態度長期不一致,容易讓孩子混淆是非,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對是錯。
  • 家庭教育裡,父母紅臉白臉該怎樣分配?科學的解答跟你想的不同
    家庭教育裡,父母紅臉白臉該怎樣分配?科學的解答跟你想的不同在家庭教育中,夫妻雙方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很多家庭裡面往往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在一個家庭裡面,誰扮演嚴厲的角色很關鍵。雖然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這兩種組合看起來差不多,都是一個白臉和一個紅臉的角色分配模式,但其實對孩子的影響卻很不一樣。那麼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哪種組合更利於孩子成長?答案耐人尋味。
  • 教育孩子時,父母中誰唱「紅臉」誰唱「白臉」?效果可是大有不同
    所以家長迫於無奈,就商量著父母兩個人一人承擔一個角色,一個擔任紅臉一個擔任白臉,一個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予嚴厲的懲罰,一個在孩子受到了懲罰之後給予保護和安慰。按照中國傳統哲學來說,這叫做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當然了,有一種更通俗點的說法叫做:打一巴掌,給顆甜棗。
  • 心理趣解:為什麼白臉的是奸臣,紅臉的是忠臣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白臉一般代表著奸詐多疑的奸臣,如曹操;紅臉的一般代表忠誠正直的忠臣,如關羽。所謂的藝術雖高於生活,卻紮根於生活。白臉代表奸臣,紅臉代表忠臣,絕不是藝術家偶然的突發奇想,而是對其豐富的生活閱歷的一種抽象和總結。
  • 高圓圓趙又廷談論育兒觀:「紅白臉」教育要不得!最後坑的是孩子
    其實,趙又廷提到的「紅白臉」的教育方式在我們身邊很常見。「快寫作業,不然你媽媽回來看到又該訓你了!」「你就哭吧,看你爸回來不揍你!」「你媽不在,快吃點兒零食吧,奶奶不告訴媽媽!」在電視劇《小別離》中,方圓和童文潔,為了教育好女兒朵朵,兩個人開始了明確分工的「紅白臉」,媽媽童文潔唱白臉,嚴肅批評朵朵出現的問題,而爸爸方圓則唱紅臉、打圓場。其實這點小伎倆,孩子心裡都跟明鏡似的,而且十分反感。有一次,朵朵崩潰地喊道:「你們倆不要老是在我面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了,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