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裡,父母紅臉白臉該怎樣分配?科學的解答跟你想的不同

2020-09-03 伊伊育兒課堂

家庭教育裡,父母紅臉白臉該怎樣分配?科學的解答跟你想的不同

在家庭教育中,夫妻雙方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很多家庭裡面往往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其實在一個家庭裡面,誰扮演嚴厲的角色很關鍵。

雖然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這兩種組合看起來差不多,都是一個白臉和一個紅臉的角色分配模式,但其實對孩子的影響卻很不一樣。那麼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哪種組合更利於孩子成長?答案耐人尋味。


現實生活中,這種「分工」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在潛意識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令人憂慮的是,眼下有很多家庭竟對這種「分工」感到非常滿意和默契。家長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但根本缺欠就是把孩子放在了對立面上,並存在諸多弊端:


1、直接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享有較高的威信是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嚴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裡只怕一個人,只聽一個人的話。「紅臉」在家時,他會很老實,戰戰兢兢,唯唯諾諾,有話也不敢說,有理也不敢申辯,有事也不敢做。
2、影響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父母在家教中扮演不同的臉譜,對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作不同的評判,採取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



3、家庭教育失去了作用。充當「白臉」的一方經常在「紅臉」大發雷霆或大打出手之後出面打圓場,充當「滅火器」,負責收拾殘局、左右局勢,這在客觀上可以避免事情陷入僵局,但時間長了,孩子在掌握了「行情」。找到了「規律」之後,一旦犯了錯誤或有了缺點,就會非常自然地去找「靠山」。


4、影響教育的時效和效果。「臉譜化」模式的前提是教育孩子時雙方都在場,而孩子犯錯誤卻常常是突發的,做得快忘得也快,這就需要父母在他們「出事」的當時就立即進行相應的教育,告訴他們錯在哪裡?


為什麼會錯?以後如何改正?適時的教育不僅效果好,而且孩子也會心服口服,改錯率較高。

其實不管是嚴父慈母或者是嚴母慈父,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在教育上要講究因材施教,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決定教育的方法。另外,嚴格跟慈愛都要有限度,過分嚴格會讓孩子叛逆,甚至形成討好型的人格。


總之,對孩子寵愛也好,慈愛也行,一定要看情況來定,根據孩子性格了適當的調整。夫妻兩人一定要互相配合,及時的調整角色,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紅臉、白臉」模式,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好處?
    文/滕建躍 家庭教育的「紅臉白臉」模式就是作為教育方的父母兩人,一個人是紅臉角色,教育孩子是比較嚴厲的,孩子犯錯了要隨時指正批評;另一個人就是白臉角色,剛好和紅臉是相反的,就是和孩子做心理溝通,安慰和引導孩子的心靈成長; 紅白臉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出現在一個教育家庭裡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作用呢?
  • 在家庭教育中,你是扮「紅臉」還是「白臉」
    家長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但根本缺欠就是把孩子放在了對立面上,並存在諸多弊端:1、直接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享有較高的威信是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嚴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裡只怕一個人,只聽一個人的話。「紅臉」在家時,他會很老實,戰戰兢兢,唯唯諾諾,有話也不敢說,有理也不敢申辯,有事也不敢做。
  • 為什麼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的教育不可取!父母別再這樣做了
    通過這個對話,基本可以斷定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上,爸爸扮演的是紅臉,充當嚴厲的角色,而媽媽扮演的是白臉比較友善或者令人喜愛的角色。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樣肯定不好為什麼不好?逗、護的方式,對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父母給出的評判和採取的態度不同,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沒有原則,不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對是錯,或者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更為合理,不利於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
  • 教育孩子時,父母中誰唱「紅臉」誰唱「白臉」?效果可是大有不同
    所以家長迫於無奈,就商量著父母兩個人一人承擔一個角色,一個擔任紅臉一個擔任白臉,一個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予嚴厲的懲罰,一個在孩子受到了懲罰之後給予保護和安慰。按照中國傳統哲學來說,這叫做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當然了,有一種更通俗點的說法叫做:打一巴掌,給顆甜棗。
  •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庭中常常存在著兩個臉譜: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紅臉」負責打、罵、訓,「白臉」則負責哄、逗、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無非就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之間的默契約定,希望能夠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感覺到有人疼愛;一是父母自己潛意識裡「護崽」的本能反應。
  • 優秀的管理者,必定是個優秀的演員,紅臉白臉都能唱
    1眾所周知,紅臉白臉來源於中國傳統戲劇中的臉譜,唱紅臉代表做「好人」,唱白臉代表做「壞人」。在一些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會分飾紅白臉,一個嚴格,一個慈愛;在職場上往往也是一樣。紅臉白臉各有利弊,兩者合用起來才會更有利於管理。因此,企業的管理層有時會出現「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也有的管理者,能根據不同的場合,紅白臉切換自如。
  • 「一紅臉一白臉」的教育方式你真的理解對了嗎?步調一致很關鍵
    在中國有很多父母都選擇這樣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一個扮演對孩子嚴厲的紅臉,另外一個扮演溫柔對待孩子的白臉,認為在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下,孩子既不會因為缺人管教變得無法無天,也不會因為被過度嚴厲管教失去他的活力。然而這個教育方法你真的理解對了嗎?
  • 聯合家教,父母莫扮紅白臉
    綜觀眼下眾多的家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分工」現象,即父親與母親、父輩與祖輩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兩個截然相反的「臉譜」:一個演「紅臉」,負責從嚴管教、規範孩子的言行,具體實施處罰,以樹立威信,讓孩子害怕;另一個則唱「白臉」,負責周旋調節,中介說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溫馨和父母的親情。    現實生活中,這種「分工」可能是故意而為,也有可能是在潛意識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 夫妻育兒: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唱垮教育這臺戲
    白臉一般在戲劇表演藝術當中代表一些比較陰險狡詐的角色。比如說曹操。就是白臉。而紅臉扮演的往往都是一些比較忠勇果敢或者性格忠誠老實的角色。比如說京劇《二進宮》當中的徐延昭。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長輩經常觀點不同,出現「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現象。
  •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中國式家長的智慧要不得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你們家唱戲呢?話說,很多家庭採取的是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孩子總得怕一個嘛!」「『一嚴一慈』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標配?」「孩TA爸/TA媽說的就不對,我糾正不行嗎?」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紅白臉」,千萬要注意
    「紅白臉」在家庭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嚴父慈母」或者「慈父嚴母」。不少父母認為,家裡總要有一個嚴厲的,一個和藹的,否則孩子以後誰都不怕,那就管不住了。「紅臉家長」往往說十句話都比不上「白臉家長」說一句話管用,和藹的家長只能一直和藹下去,甚至會在孩子管教不聽後交給「白臉家長」管,之後就徹底失去了管教孩子的資格,從而變成家庭裡最沒有權威的人。
  • 「白臉」和「紅臉」意見向左,聽誰的?
    在中國的傳統戲劇中,一般把忠臣或者好人扮成紅臉,把奸臣或者壞人扮成白臉。因此紅臉成了正直的象徵,白臉成了奸邪的象徵。對應到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用「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比喻來描述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這也是很多家庭中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慣用的手法,爸爸媽媽一個和藹、一個嚴厲,互相配合管教孩子。然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白臉」「紅臉」若意見統一、配合默契,定能唱出一齣好戲,達到大家都滿意的教育結果。
  • 家庭中的「紅臉」與「白臉」,教育孩子不能這樣分工
    「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歷史上這兩個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定想像不到在後來誕生的京劇中,他們的形象會因臉譜化的深入人心而廣為流傳。他們更想像不到,這種臉譜化會在現代社會中逐漸成為一種固定的家庭教育分工——媽媽唱紅臉,爸爸唱白臉。很多父親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我們家是典型的慈母嚴父的風格。
  • 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到底該不該?
    生活中由於家長意見不一致,很多時候孩子會感覺到他到底該聽誰的,到底該怎樣做才好。 孩子年紀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面對不同的教育要求,孩子不知道該接受哪個,往往會無所適從。 同時,教育要求不一致,也會給孩子的不合理欲望、要求和壞習慣製造「防空洞」,使之有機可乘。
  • 父母忌扮「紅白臉」!這樣立規矩也許更有效
    「紅白臉」在家庭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嚴父慈母」或者「慈父嚴母」。不少父母認為,家裡總要有一個嚴厲的,一個和藹的,否則孩子以後誰都不怕,那就管不住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家庭中父母唱「紅白臉」到底會有什麼弊處?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統一戰線很重要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不能夠同時挑選(接受)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他必將陷入混亂。這放在教育孩子上也是一樣,父母兩個人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做似乎看起來父母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實際上會讓孩子搞不懂誰是對的,誰是錯的,究竟該聽誰的,會讓孩子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不不知所措的困惑中。
  • 心理趣解:為什麼白臉的是奸臣,紅臉的是忠臣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白臉一般代表著奸詐多疑的奸臣,如曹操;紅臉的一般代表忠誠正直的忠臣,如關羽。所謂的藝術雖高於生活,卻紮根於生活。白臉代表奸臣,紅臉代表忠臣,絕不是藝術家偶然的突發奇想,而是對其豐富的生活閱歷的一種抽象和總結。
  • 家庭教育中父母該不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在我們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會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如孩子放學回家要看動畫片,媽媽要求孩子必須寫完作業才能看,而爸爸看到孩子委屈,又會出來做和事佬,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再趕緊去寫作業。這種一方負責從嚴管教、規範孩子言行、給孩子立規矩,一方負責收拾殘局,緩和和維護親子關係的親子關係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能夠起到&34;作用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 望長城內外:楚劇中的紅臉與白臉
    與京劇等中國其他許多傳統戲劇一樣,楚劇中的人物造型也是通過化妝與臉譜圖案相互對應來處理角色特點,楚劇也有紅臉、黑臉、黃臉與白臉。往往正派人物被設計成高大形象,紅臉表示忠義,黑臉意味公正;反派人物則是醜惡形象黃臉與白臉,更多是表示奸詐與邪惡。
  •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究竟好不好?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