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朋友一貫的想法都是,孩子只要多鍛鍊就可以有助於長高,其實有以下的幾項運動,在16歲前做是「毀身高」的。
在膝蓋和關節上施加過大的負擔,做高強度的運毒是會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形成幹擾的。
孩子的身高問題是很多家長極為關注的問題,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腿長胳膊長的,自己的和一個小豆芽一樣,怎麼樣也長不高,這個時候的家長是極其憂心的。各種補鈣,長高的「靈丹妙藥」都想全部給孩子使上。
大夥都說,多鍛鍊就可以長高了,很多的家長就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去運動,畢竟這個比起吃很多的「靈丹妙藥」效果會來得更加快。
但是,你又真的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適合孩子的,有些運動在孩子不適合的年齡段反而會影響身高的發育。
大夥都知道多鍛鍊有助於長高,但是如果方法用錯了也是白搭。
鄰居家孩子小麗今年上6年級了,和同齡的孩子一對比,身高都少了半個頭,看起來就是4年級的孩子一樣的個頭,這可把其父母急壞了。都說運動可以長高,小麗媽媽對此很是相信,因為小麗外公外婆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個子就不高,但是小麗媽媽就有一米六八的高挑身材,全都是靠自己熱愛運動而練就的好身材,所以媽媽堅信,只要小麗堅持運動,也是可以和自己一樣逆襲的。
在媽媽的督促下,小米開始了高強度的鍛鍊,就為了可以長高。每天的晚飯過後,小麗都會在樓下小區跑上5-10圈,隨著小麗年齡的上漲,運動量也隨之增加。經常在樓下會遇到其他的鄰居家長,小麗媽媽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都會有幾分的得意的。有一天遇到一個新搬來的兒童健身教練在和小麗媽媽洽談中,得知小麗每天都要跑幾千米的時候,整個人就按捺不住了,急忙示意小麗停下來。
他當場就指出,小麗的跑步姿勢以及拉伸的方法都是不規範的,這樣子的運動量和小麗的年齡是不匹配的,不要說可以達到長高的效果,長期這樣子下去,很容易導致軟骨受損,以後要想長高就更加難了,小麗媽聽到後一陣後怕。
該兒童健身教練指出,處於生長發育的孩子,運動的前提是保護好骨骼。
現在隨著父母健康意識的加強,尤其在孩子的運動量是否達標這一塊都是很多父母關注的重點。畢竟很多家長都覺得運動是可以很好的有助於孩子的長高的,還有助於孩子的智力、身高、情商等多角度的發展。所以導致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個都成為了「小麗媽媽」。但是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而言,運動的前提是保護好孩子的骨骼,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孩子去做的,也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可以達到有助於孩子長高的。
下面我們說說,有什麼運動是不適宜16歲以下的孩子去做的。
1、長跑
適當的跑步是有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的,只是時間和距離過長的長跑對孩子來說是一項高強度的訓練,其對孩子的身體素質的要求極高。骨骼未完全發成熟的孩子,在進行長跑時候是很容易讓骨骼發生磨損的,很明顯是不適宜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去做的。
2、攀巖等高難度的運動
攀巖類的運動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體能 的,在孩子的骨骼沒有完全發育完善的條件下,進行該項運動,是會增加孩子的骨骼的壓力的,進而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幹擾骨骼的正常生長速度。因為在骨垢線閉合之前,骨骼末端連接處還是軟骨的狀態的,孩子的相對於成年人的骨骼會比較脆弱,經受不起高強度的運動。
3、舉重
舉重這一項運動會嚴重影響骨骼關節的發育,因為舉重這個運動在進行的過程中會對長骨的連接處的軟骨組織造成擠壓,經常進行舉重的訓練是不利於身高的發育的,對孩子的腰部也會增加負擔,導致肌肉 的勞損。所以,16周歲以下的孩子,是不適於舉重這一項運動項目的。
那麼,如果想藉助運動讓孩子長高,以下的運動是值得孩子參與的。
比如遊泳、摸高、打籃球,羽毛球等。這些項目對骨骼的承受力很小,也不需要孩子的身體有多大的承重量,都是非常適合孩子的一些運動項目。
遊泳可以做到很大限度的鍛鍊全身的肌肉和關節,而且在水中,重力對骨骼和關節的影響較小,可以很好的保護好孩子的骨骼。在水中,孩子的四肢可以充分的舒展,對的關節的擠壓力也很小,所以這是一項很不錯的運動項目。
摸高、引體向上等運動項目會有向上引體的動作,該過程中也是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很大的好處的,而且摸高可以鍛鍊孩子的自信心,不斷的設定高度,讓孩子找到樂趣,從中收穫健康和快樂,很是適合青少年的一個運動項目。
籃球,羽毛球,桌球等小型球運動,也是很適合孩子的運動項目。首先其危險係數較低,需要的場地容易提供,最主要就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對骨骼產生很好的刺激作用,給孩子的身高發育提供很好的激素。
當然,在孩子的運動前後,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提醒和帶動孩子做好熱身和放鬆的動作,避免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