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孕媽需要充足的營養
以供自身需求和胎兒發育
尤其是在胎兒發育及骨骼成型階段
需要大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那孕媽可以頓頓大魚大肉來補充營養嗎?
◆◆大魚大肉補營養?這可使不得!◆◆
不少孕媽怕孕期攝入的營養不夠,影響到胎兒發育,於是頓頓大魚大肉,餐餐大補,然而胎寶真的能吸收這麼多的「營養」嗎?
孕期一味的進補,往往會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反而給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埋下了隱患。孕婦營養過剩,不僅會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的風險,也會導致自身身體內蓄積太多脂肪。待到生產時,使得產道阻力增大。如果選擇自然分娩,產道因脂肪壓迫而彈性減弱,容易出現宮縮乏力、產後出血,還可能引起新生兒窒息等。
此外還容易導致胎兒體重超標,不易自然分娩。所以孕期盲目大魚大肉大補是不可取的。
◆◆孕期應該多補充的是這些◆◆
孕期想要營養均衡,即補充了營養,又不會營養過剩,要補充的是這些。
維生素A:
對胚胎的心臟發育影響較大,如果嚴重缺乏,嬰兒心臟畸形的風險將增大。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魚肝油、動物肝臟、奶類、蛋類、菠菜、辣椒、胡蘿蔔、莧菜、甘薯、橘、杏、芹菜、小白菜、韭菜等。
維生素B9:
也稱葉酸,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需要在備孕期間就開始補充。
富含葉酸的食物:
獼猴桃、各種蔬菜、動物肝臟、蛋黃等為富含葉酸的食物來源,豆類含量也較多。
維生素D :
有助於胎兒對鈣、磷的吸收,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健康,對骨的鈣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魚肝油、蛋黃、肝臟、乳類中所含維生素D 較多。
鐵元素:
鐵缺乏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不能給胎盤供給足夠的氧氣,導致胎兒宮內室息、早產。富含鐵的食物:瘦肉、豆類、蛋、綠色蔬菜。
鈣元素:
鈣是胎兒骨骼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富含鈣的食物:
乳類與乳製品、豆類與豆製品、海產品類、肉類與禽蛋等。
碘元素:
胎兒如果缺乏碘,出生後易患呆小症,個子矮且智力低下。
富含碘的食物:
海帶、紫菜、淡菜、海參、乾貝、龍蝦、海魚等。
總之,孕期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儘量先從食物中攝取,只有孕婦因某些情況造成食物吸收差、維生素缺乏時醫生才應考慮用藥補充。
遠東婦產醫院月子中心有遠東婦產醫院強大的醫療團隊作依託,孕媽可以樓下生孩子、樓上坐月子,不怕產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奔波在醫院和回家的路上。
★ 「六對一」貼心服務:多位專攻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為您和寶寶提供科學的產後恢復及新生兒護理服務,讓你坐月子不再手忙腳亂。
★ 月子餐定製服務:營養師與星級大廚強強聯手,針對產婦個體差異,為其量身定製個性營養月子餐及藥膳調理,讓媽媽恢復身體的同時也能兼顧奶水質量。
★ 新生兒健康護理:兒科醫生常規巡診,實時監測寶寶健康。更有新生兒遊泳、感統訓練、音樂早教等,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