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是令人關注和矚目的一個問題,從科舉到現在的應試教育,考核的方式不斷在變,一直不變的是人們對於教科書的完全信任,並且人們也在前赴後繼地奮鬥著,但這真的是唯一的辦法嗎?
10月29日,一個10歲的成都男孩成功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用鋼琴獨奏了6首樂曲,並且兩首是他個人創作的曲子。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做瑞瑞!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把音樂會所賺的錢全部捐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這是一個很令人震撼的成就!在我們還是懵懂無知的十歲,他卻已經完成了普通人所不能做的很多事!
年紀輕輕的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意識到手中的教材已經是很久之前的教材了,在他的眼中,讀著這些「古老」的書籍,還不如在家裡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也很開明,共同決定了瑞瑞的「輟學」 。
瑞瑞對此事表示:「不是不上學了,只是換了個地方,在家裡上學。」
瑞瑞的父母都是德國的海歸,外國較開放的教育方式也影響著瑞媽和瑞爸。他們認識到了國內現在的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認為教育一個孩子就要從小用環境去影響他,而不是硬生生地灌輸乏味的知識。瑞瑞的媽媽說——「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有針對地引導,我們覺得這才是家庭教育的重點」,瑞瑞的媽媽在瑞瑞很小時就發現瑞瑞對音樂和語言有著高於常人的敏感度,要是放在普通家庭,或許這種才能會被漸漸埋沒,但在瑞瑞的媽媽眼裡,這可能將是她的孩子未來最好的發展方向。
對於瑞瑞爸媽的教育方式,可謂是兩個字——「完美」,為了讓瑞瑞接受更好的教育方式,他們將家搬到了成都定居,為的就是讓瑞瑞接受更好的教育。瑞瑞在成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甚至超額完成了他的學業,在他二年級的時候,他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五年級的水平,而且他的思維方式也遠遠超出了同齡的孩子,使得瑞瑞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讓瑞瑞的父母沉思了起來,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適合瑞瑞,最後在很久的思考後決定了瑞瑞的教育方式——既然他有更寬廣的天空,那就讓他飛得更高!
超高的自律讓瑞瑞在這種教育方式之下更好地成長著,他為自己定了嚴格的時間表,他的父母也大力支持著瑞瑞的學習。在我們眼中的瑞瑞,如果單看他的行為方式,你一定不會認為這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他規律的生活讓很多高才生都自愧不如——早上準時7點半起床,晨讀會讀記英語,德語,接近中午的時間練鋼琴,下午寫一個半小時的英文小說,然後看一個小時的書,接著在網上學習音樂,數學或者其他課程。晚上的話大多是他的獨立思考時間,用來迸發作曲的靈感。
在緊湊的時間安排下,他還會在家裡每天用英語記錄日記,並且寫出了兩本全英文的小說。獨自學習的瑞瑞英語水平甚至達到了六級左右,並且瑞瑞對德語也有一定的了解。對於寫作和音樂的狂熱讓他早早地脫離了稚氣,對於他來說,這可能只是一種簡簡單單的愛好。
很多人覺得瑞瑞是被上天眷顧過的人,用一句比較接地氣的話就是——被神吻過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瑞瑞就是我們口中萬年不遇的天才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年僅十歲的瑞瑞內心一定也嚮往著在陽光下蹦蹦跳跳,但是獨特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教育環境讓他認識到了同齡人所認識不到的東西——自律!他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自己該做什麼,知道如何約束自己,如何把自己的特長發揚光大。
目前國內的教育方式大多局限於語數外,隨著升學,伴隨著的是教育的更加應試化,很少有人會去發揚孩子課外特長,更有甚者,會認為課外的特長是錯誤的。瑞瑞的父母說過——希望兒子可以成為獨立思考的人。而且瑞瑞也會在忙碌的日子忽然不想繼續下去了,變得忽然煩躁!但是瑞瑞的父母會很好地引導他,讓他慢慢來,而不是一味地逼迫或者溺愛。這也就促成了瑞瑞天才般的童年,我認為並不是瑞瑞是天才,而是他付出了99%汗水,正好配上了他1%的靈感。
如果把瑞瑞和其他的同齡孩子放在一起,你就會明顯發現瑞瑞身上的不同,自然而發的氣質是和別人明顯不一樣的!不少網友擔心瑞瑞這樣開心嗎?這樣的教育方式會不會泯滅了作為一個孩子的天性?瑞瑞會不會成為00後的方仲永?
我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這一切也都是瑞瑞自己選擇的,他的父母對於他只是起到了一個跳板的作用。網友所擔心的,瑞瑞的父母一定也想過,萬事都有兩面性,有得必有失,也許在瑞瑞心裡,他早有了他自己的答案。我相信,瑞瑞的成長一定會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的記得點讚和關注小編哦!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高三美女學霸被比哈佛還難考的大學錄取,雖是白富美卻比你還拼!
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在過得怎麼樣
兒子差2分上清華,媽媽不信去複查試卷,卻發現兒子隱藏的秘密!
18年前她750分考入清華大學,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現在怎麼樣了?
清華大學學霸給食堂打差評:石鍋邊緣處處不可導!網友: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