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在法律上有什麼效力?

2020-08-23 中顧法律網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上門「搶」公章將公章推上了熱搜,究竟合同公章對公司之間籤訂的合同效力的影響有哪些,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應當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註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籤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鑑。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籤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籤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籤約的範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係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籤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 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籤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籤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籤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複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籤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複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籤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複製件公章籤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籤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複製件或者複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複製件、複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複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籤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籤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相關焦點

  • 不備案的公章,有什麼法律風險?
    很多公司的章丟失了,又去找人隨便刻一枚,這樣的公章具有法律效應嗎?按照我國工商的要求,凡企事業單位行政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企事業法人私章和以單位銜頭冠名的所有印章,都必須入網備案。公章沒有備案的,都不具備法律效應。
  • 法定代表人籤字和公章哪個法律效力高?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一、在蓋有公章的文書與法定代表人意思表示不一致情況下,原則上應以法定代表人意思表示為準裁判要旨:公章是公司對外作出意思表示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一般情況下,公章持有者具有公司授權,蓋有公章的文書反映了公司的意思。
  • 不同的印章是否有法律效力大小的區別?
    法妞網友諮詢:不同的印章是否有法律效力大小的區別?趙子輝律師解答:實際上,沒有嚴格意義上法律效力大小高低的區別,只要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蓋章要求並且意思表示真實,印章均為有效。但是,由於印章的使用範圍大小不同,導致人們以為印章有效力大小之分。
  • 公章與私章,效力就是不一樣!
    條款中的連詞「或」表明,籤字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看了上面的法律規定,您或許會認為,只要是蓋了章,無論是公司、各類組織等作為籤約主體情形下蓋的公章,還是自然人作為籤約主體情形下蓋的私章,法律效力上應當一視同仁,而且這似乎是個不容置疑的常識。然而發生在重慶市的一件驚動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歷經四級法院十多年審理才算塵埃落定的一件看似普通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卻顛覆了上面的認知。
  • 領條和收條有什麼區別,領條有法律效力嗎
    領條——領條和收條有什麼區別領條和收條有什麼區別1、領條一般作為領取自己應得的費用或者為公私財務代領的時候就需要用到的憑證。而收條一般作為有法律依據的,或者幫助別人代為保管物品在得到物品的時候所留下的一種證明。
  • 什麼?這些合同蓋假章也有法律效力?
    有些公司法定代表人為了鑽法律的空子,有意刻制或者私刻多套公章,在雙方訂立合同的時候加蓋假公章,一旦發生糾紛,公司就以法人加蓋的公章與備案不一致,假公章不產生法律效力為由進行抗辯。那麼這種刻意加蓋假公章的合同究竟有沒有效呢?
  • 「搶」不走的公章:企業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印章?法律效力如何?
    ;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對於企業來說,電子印章相比「木頭」公章更為方便、高效以及安全,不會發生「當當網公章被搶」事件。那麼,企業該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印章?其法律效力又如何呢?
  • 二巡法官會議紀要:公司法定代表人以虛假公章籤訂合同的效力
    而且,合同成立的地點也因最後一方蓋章地點的不同而不同,因大陸法系採取到達主義,合同成立的地點影響著法院管轄權及法律的適用,更有可能影響著合同的效力。印章不屬於合同條款亦非意思表示本身,但解釋合同往往需要對印章進行核查和認定,解釋合同還需要綜合締約人的身份並就意思表示之間的關聯性進行說明和闡釋。因此,合同解釋寬於意思表示解釋。
  • 李國慶回當當網搶走公章,為什麼要搶公章?公司各印章有什麼作用
    李國慶在當當網張貼《告全體員工書》為什麼要搶公章,企業各印章有什麼作用?公司成立後,印章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物件,每個印章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都代表著公司的意志,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公司章主要有5枚,分別是公章、財務章、合同章、發票章、法人代表人名章。那麼,各自的作用是什麼呢?1、公司公章:公司效力最大的一枚章,是法人權力的象徵。
  • 加蓋假章的合同在一定情形下也有法律效力
    【蓋章行為的法律效力】司法實踐中,有些公司有意刻制兩套甚至多套公章,有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甚至私刻公章,訂立合同時惡意加蓋非備案的公章或者假公章,發生糾紛後法人以加蓋的是假公章為由否定合同效力的情形並不鮮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當主要審查籤約人於蓋章之時有無代表權或者代理權,從而根據代表或者代理的相關規則來確定合同的效力。
  • 電子公章在線製作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在第三方電子公章平臺還未興起的時候,這種方式是最為流行的電子公章在線製作的方式。優勢:電子公章使用方便,保存在電腦上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劣勢:電子公章在線製作的流程比較複雜,需對Word、Excel、PS使用熟練;電子公章圖片在使用時容易不小心拉變形;電子公章容易被人複製並盜用;製作的電子公章圖片的法律效力低、易被篡改。適合對象:手指靈活,審美感強,軟體操作熟練的人,以及有在線籤約需求的企業。
  • 藝術籤名具有法律效力嗎?
    藝術籤名具有法律效力嗎?在籤合同的時候籤藝術籤名或者個性籤名,籤名具有法律效力嗎?藝術籤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籤名,一般是指一個人用手親筆在一份文件上寫下名字或留下印記、印章或其他特殊符號,以確定籤名人的身份,並確定籤名人對文件內容予以認可。
  • 陳甦 | 公章抗辯的類型與處理
    單以代表權或代理權的確認結果來認定公章效力,忽略了公章效力與表見代理或表見代表之間的互證關係。因此,有必要對公章抗辯情形進行深入分析,以求在「九民紀要」第41條的基礎上,得出更為系統的公章抗辯處理規則。儘管在合同實務中,公章的使用是一個常見現象,並且公章使用發揮著當事人書面意思表示的確認效力,但是法律並未對公章使用及其效力判定予以系統明確的規範,系統深入的法理闡釋也尚付闕如。
  • 關於電子公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A:電子公章的使用均在線上完成,方便快捷。具體的使用流程如下:1)、登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申請企業帳號——實名認證——申請電子公章;2)、電子公章授權管理,添加代表人使用權限;3)、使用電子公章,對合同文件進行籤署。Q:電子公章生成器製作的電子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 最高法觀點:加蓋假章的合同在一定情形下也有法律效力(注意要點)
    【蓋章行為的法律效力】司法實踐中,有些公司有意刻制兩套甚至多套公章,有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甚至私刻公章,訂立合同時惡意加蓋非備案的公章或者假公章,發生糾紛後法人以加蓋的是假公章為由否定合同效力的情形並不鮮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當主要審查籤約人於蓋章之時有無代表權或者代理權,從而根據代表或者代理的相關規則來確定合同的效力。
  • 陳 甦:公章抗辯的類型與處理
    所謂「公章抗辯」是指,作為公章名義人的當事人聲稱書面合同上所蓋公章或者蓋章行為沒有法律效力,加蓋此公章的合同內容並非其真實意思表示,以此否認合同效力。《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以下簡稱「九民紀要」)第41條專就蓋章行為的法律效力作了規定,其中特別針對公章抗辯確立了處理規則。
  • 借條模板範本2018最新版 借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所以,我們在借款的時候,借條的書寫一定要注意,以避免造成損失,那麼借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正規合法借條範本是怎樣的?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借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按照一般的經驗,借條只要包括了出借人、借款人、借款金額、借款時間等主要內容即為合法有效。
  • 「真假」公章
    【網友提問】用假公章籤訂的合同一定不能約束公司嗎?【律師解答】《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四十一條就 「蓋章行為的效力」做出了如下規定:司法實踐中,有些公司有意刻制兩套甚至多套公章,有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甚至私刻公章,訂立合同時惡意加蓋非備案的公章或者假公章,發生糾紛後法人以加蓋的是假公章為由否定合同效力的情形並不鮮見
  •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籤訂一個合同或者協議很常見的,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想要籤訂一個合同的話,那麼雙方的主體必須是合格的,並且籤訂的內容和步驟都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這才是一個有效合同的籤訂過程,如果上文當中所提到這些條件有一項不符合,或者是出現了法律當中所規定的其他情況的話,那麼這個合同很有可能是成為一個效力待定的合同
  • 法定代表人,公章不在手的7大法律風險(7個案例講清楚)
    來源 | 法商之家 作者 | 齊精智律師,陝西明樂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法定代表人作為最基礎的公司意志代表機關,是法人意志的當然代表,能夠對外當然代表公司的人一般僅有法定代表人;而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其他人以公司名義對外為民事法律行為需要由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進行授權,齊精智律師提示儘管公章是公司對外作出意思表示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但法律並未規定法定代表人以外持有公司公章的人僅憑其持有公章的事實就能夠直接代表公司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