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多地進行規範和加強電子印章的管理,例如:
北京和上海分別於2020年4月28日以及2020年4月10日施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北京與上海都將在全市建立具有信息共享機制的電子印章系統;
並鼓勵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擇使用實體印章或電子印章,企業辦理政務時,所使用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在越來越完善的商業市場環境裡,電子印章的廣泛使用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趨勢。
對於企業來說,電子印章相比「木頭」公章更為方便、高效以及安全,不會發生「當當網公章被搶」事件。
那麼,企業該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印章?其法律效力又如何呢?
01
籤訂合同時,
電子印章所籤訂的合同有沒有效?
●《合同法》規定,企業籤訂合同時,自蓋章或籤字時生效。
●《電子籤名法》規定,企業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可使用電子籤名或印章的,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電子籤名法》規定,電子籤名同時符合專有性、控制性、可被發現性的,才被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綜上,只要「可靠的電子籤名」,即具有法律效力。
02
什麼是「可靠的電子籤名」?
《電子籤名法》規定,電子籤名需要符合以下規定的,可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1 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電子籤名人專有;
2 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
3 籤署後對電子籤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 籤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這個規定太抽象,我們嘗試用技術性的手段來舉個例子。
//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電子籤名的實現方式有可能包括:
1 基於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即公鑰基礎設施)的公鑰密碼技術的數字籤名;
2 以生物特徵(手紋、聲音、虹膜)提取數據為基礎的籤名;
3 個讓收件人能識別發件人身份的密碼代號、密碼或個人識別碼PIN;
目前,上述第1種實現方式已經被司法實踐直接認定有效。
第1種實現方式的核心是數字籤名、權威認證機構(CA)和可信時間戳,該方式是利用密碼學成果,藉助技術手段保證電子籤名的可靠性,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廣為接受的電子籤名實現方法之一。
//
真實案例
在重慶某商貿公司與成都某塗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塗料公司(甲方)與商貿公司(乙方)通過第三方認證平臺以電子籤章方式籤訂銷售合同,其中約定:乙方應在當月月末之前在對帳單上進行電子籤章,雙方共同認可上述對帳單效力適用於本合同項下乙方全部的應付款
爭議焦點:商貿公司的案涉電子籤章是否合法有效。
法律分析:法院認為,電子籤名同時符合《電子籤名法》第十三條規定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首先 商貿公司與塗料公司之間存在實際履行的買賣合同關係,而蓋有案涉電子印章的對帳單內容與實際履行的交貨單內容一致,互相印證。
其次 案涉電子印章數據存證平臺的經營者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對案涉電子印章進行了查證,證實文檔中所有的籤名/籤章自籤署以來未被篡改,文檔自籤名完成後未被篡改,且商貿公司並未舉證證明公司的電子印章數據已經失密或者可能已經失密的相應證據。
審判結果:法院認定電子印章真實、合法,案涉合同成立並生效。
03
法律顧問指引
綜上,企業可以從如下方面完善電子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1、使用「可靠的電子籤名」。
(1)我們發現很多企業正在使用的「電子印章」並非正真法律意義上的電子印章,有可能僅是一張圖片,其圖片根本沒有上述的技術數據;
例如通過Photoshop等工具加上的圖形無法單擊得出「合同文檔是否被修改過」的信息;即使真的是「我們公司」自己用畫圖做出來的圖形也無法作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因為無法區分是否為擁有同樣畫圖技術的第三人做的,更無法認定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我們公司」專有、僅由「我們公司」控制。
當出現糾紛或者訴訟時,難以被認定為真實性和合法性。
//
(2)謹慎選擇第三方認證機構。
發生糾紛後,法院往往關注電子認證服務機構是否已取得相應資質、電子數據是否已通過認證機構的認證等因素,審查判斷該電子籤名是否屬於可靠的電子籤名。
因此,我們企業在選擇第三方機構時,可以在企業信息查詢系統查詢該機構的相關信息,確認該機構具有為企業及個人提供在線電子合同籤署及託管的資質。
建議選擇比如權威第三方CA機構提供數字籤名服務或設置數字籤名專用口令等方式。
//
2、商業交易合同明確約定雙方可以使用電子籤名及電子印章作為意思表示。
3、妥善保管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和相關認證材料(如客戶開戶申請書、帳戶信息、電子合同、數字籤名認證書、認證機構資質證書、第三方證明等)。
當企業辦理了電子籤名證書,應當對其妥善保管,不隨意出借他人或者丟棄。當用以製作電子籤名的數據已經被公開或者即將被其他公眾相知曉時,應當及時告知相關各方,並終止使用。
4、及時關注當地最新政策。
及時了解當地政務實況,確定電子印章在當地城市開始適用的時間與當地政府對電子印章的管理規定,合法合規的使用電子印章,避免因印章無效給企業造成損失。
當然,發生這個問題時,及時諮詢法律顧問,也幫助企業以正確的法律手段以及救濟途徑去最大程度保護自身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