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不走的公章:企業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印章?法律效力如何?

2020-09-18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目前全國多地進行規範和加強電子印章的管理,例如:

北京和上海分別於2020年4月28日以及2020年4月10日施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北京與上海都將在全市建立具有信息共享機制的電子印章系統;

並鼓勵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擇使用實體印章或電子印章,企業辦理政務時,所使用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在越來越完善的商業市場環境裡,電子印章的廣泛使用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趨勢。

對於企業來說,電子印章相比「木頭」公章更為方便、高效以及安全,不會發生「當當網公章被搶」事件。

那麼,企業該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印章?其法律效力又如何呢?

01

籤訂合同時,

電子印章所籤訂的合同有沒有效?

●《合同法》規定,企業籤訂合同時,自蓋章或籤字時生效。

《電子籤名法》規定,企業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可使用電子籤名或印章的,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電子籤名法》規定,電子籤名同時符合專有性、控制性、可被發現性的,才被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綜上,只要「可靠的電子籤名」,即具有法律效力。

02

什麼是「可靠的電子籤名」?

《電子籤名法》規定,電子籤名需要符合以下規定的,可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1 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電子籤名人專有;

2 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

3 籤署後對電子籤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 籤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這個規定太抽象,我們嘗試用技術性的手段來舉個例子。

//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電子籤名的實現方式有可能包括:

1 基於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即公鑰基礎設施)的公鑰密碼技術的數字籤名;

2 以生物特徵(手紋、聲音、虹膜)提取數據為基礎的籤名;

3 個讓收件人能識別發件人身份的密碼代號、密碼或個人識別碼PIN;

目前,上述第1種實現方式已經被司法實踐直接認定有效。

第1種實現方式的核心是數字籤名、權威認證機構(CA)和可信時間戳,該方式是利用密碼學成果,藉助技術手段保證電子籤名的可靠性,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廣為接受的電子籤名實現方法之一。

//

真實案例

在重慶某商貿公司與成都某塗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塗料公司(甲方)與商貿公司(乙方)通過第三方認證平臺以電子籤章方式籤訂銷售合同,其中約定:乙方應在當月月末之前在對帳單上進行電子籤章,雙方共同認可上述對帳單效力適用於本合同項下乙方全部的應付款

爭議焦點:商貿公司的案涉電子籤章是否合法有效。

法律分析:法院認為,電子籤名同時符合《電子籤名法》第十三條規定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首先 商貿公司與塗料公司之間存在實際履行的買賣合同關係,而蓋有案涉電子印章的對帳單內容與實際履行的交貨單內容一致,互相印證。

其次 案涉電子印章數據存證平臺的經營者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對案涉電子印章進行了查證,證實文檔中所有的籤名/籤章自籤署以來未被篡改,文檔自籤名完成後未被篡改,且商貿公司並未舉證證明公司的電子印章數據已經失密或者可能已經失密的相應證據。

審判結果:法院認定電子印章真實、合法,案涉合同成立並生效。

03

法律顧問指引

綜上,企業可以從如下方面完善電子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1、使用「可靠的電子籤名」。

(1)我們發現很多企業正在使用的「電子印章」並非正真法律意義上的電子印章,有可能僅是一張圖片,其圖片根本沒有上述的技術數據;

例如通過Photoshop等工具加上的圖形無法單擊得出「合同文檔是否被修改過」的信息;即使真的是「我們公司」自己用畫圖做出來的圖形也無法作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因為無法區分是否為擁有同樣畫圖技術的第三人做的,更無法認定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我們公司」專有、僅由「我們公司」控制。

當出現糾紛或者訴訟時,難以被認定為真實性和合法性。

//

(2)謹慎選擇第三方認證機構

發生糾紛後,法院往往關注電子認證服務機構是否已取得相應資質、電子數據是否已通過認證機構的認證等因素,審查判斷該電子籤名是否屬於可靠的電子籤名。

因此,我們企業在選擇第三方機構時,可以在企業信息查詢系統查詢該機構的相關信息,確認該機構具有為企業及個人提供在線電子合同籤署及託管的資質。

建議選擇比如權威第三方CA機構提供數字籤名服務或設置數字籤名專用口令等方式。

//

2、商業交易合同明確約定雙方可以使用電子籤名及電子印章作為意思表示。

3、妥善保管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和相關認證材料(如客戶開戶申請書、帳戶信息、電子合同、數字籤名認證書、認證機構資質證書、第三方證明等)。

當企業辦理了電子籤名證書,應當對其妥善保管,不隨意出借他人或者丟棄。當用以製作電子籤名的數據已經被公開或者即將被其他公眾相知曉時,應當及時告知相關各方,並終止使用。

4、及時關注當地最新政策。

及時了解當地政務實況,確定電子印章在當地城市開始適用的時間與當地政府對電子印章的管理規定,合法合規的使用電子印章,避免因印章無效給企業造成損失。

當然,發生這個問題時,及時諮詢法律顧問,也幫助企業以正確的法律手段以及救濟途徑去最大程度保護自身合法權利。

相關焦點

  • 公章在法律上有什麼效力?
    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註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籤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
  • 全國首批電子執照、印章在滬發放,與實體印章、執照同等法律效力
    不僅與紙質執照、實體印章同等法律效力,在申領、使用上,企業還可憑電子印章、執照在政務網絡平臺實現稅務、社保等業務的通辦。4月1日,上海三家新設企業使用手機一併下載領取了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無需領取紙質執照,也無需刻制實體印章,即實現了開展在線經營活動的許可辦理。這是全國範圍內首批同步申領電子執照、電子印章的企業。
  • 如何讓電子印章在企業中發揮作用?
    凡是辦公過程中需要使用實體印章的地方,都可以通過契約鎖平臺使用電子印章直接通過網際網路完成用印申請、在線審批用印。使用場景可以涵蓋企業中的財務、生產、採購等部門需要籤署的合同、紙質單據、發票等。蓋上電子印章即意味著企業或交易雙方對內以及對外的承諾、認可和證明。那麼如何使用呢?
  • 印章爭奪戰——企業印章法律風險及防範
    二、「搶公章」接公司是否有法律效力?能否贏得管理權之爭?關於這種方式接管公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多位法律專家紛紛表示,這要看股東會、董事會的決議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第七、個別企業不重視管理項目部印章,意識不到項目部印章對企業的重要性,項目部印章管理不規範,沒有限定項目部印章的使用範圍和使用審批程序,沒有設立項目部印章使用臺帳,形成了項目部印章管理的空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法律風險。第八、個別企業印章被仿冒後,未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放任風險發生,給企業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 北京市如何申請電子印章?電子印章製作有哪些規定?
    北京市如何申請電子印章?電子印章製作有哪些規定?一、電子印章如何申請?用章單位可在經公安機關許可且具備電子印章製作能力的印章製作單位申請製作電子印章。單位或者機構可申請製作法定名稱的電子印章一枚,同一業務專用電子印章可製作多枚,並用阿拉伯數字予以區別。
  • 電子籤章、電子印章、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結合上述規定,合法有效的電子籤署行為應該符合「真實身份、真實意願、防篡改」要求。  除此以外,各地政府出臺的有關電子印章的規定中對電子印章本身的規範性做了進一步要求,主要包括電子公章圖形化特徵需與實物印章保持一致,電子職務章及電子私章印需與真實姓名完全一致。
  • 公司印章管理 偽造印章加蓋合同如何確認其效力?
    ,如何購買的機器設備,又如何才發現工廠租賃給被告張某等事實,進行了詳細調查,查明:1、原告出租人和縣政府籤訂的《招商引資協議書》和被告張某向法院提交的《租賃合同》上的公章是一致的。2、經司法鑑定,《租賃合同》上的公章與原告在有關部門備案、正在使用的公章不一致。3、被告張某至今沒有向出租人、或者分公司支付租金。
  • 李國慶回當當網搶走公章,為什麼要搶公章?公司各印章有什麼作用
    公司成立後,印章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物件,每個印章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都代表著公司的意志,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公司章主要有5枚,分別是公章、財務章、合同章、發票章、法人代表人名章。那麼,各自的作用是什麼呢?1、公司公章:公司效力最大的一枚章,是法人權力的象徵。
  • 企業印章管理40問
    除了法律法規規定不適用電子文書的情況,都可以約定使用電子印章。企業名稱的變更並不影響變更後的公司承擔原公司的債務,蓋有原企業名稱印章的文件對變更後的公司依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對原企業名稱印章應當妥善保管,可以明確保管人,必要時可以對該印章進行銷毀並登記備案,以降低法律風險。 十三 如何識別印章的真假?
  • 印章管理的法律問題之公司管理權
    答:如果企業印章被盜(搶),則因該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首先因為公章在公安機關有備案,所以丟失後第一步應該由法人代表帶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複印件到丟失地點所屬派出所報案,領取報案證明。
  • 關於公司印章的23個法律問題
    04印章被盜、搶或丟失了怎麼辦?答:如果企業印章被盜(搶),則因該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答:除了法律法規規定不適用電子文書的情況,都可以約定使用電子印章。電子印章不適用於以下情形:(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係的;(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 「搶公章」不違法?這些法律規定你必須知道
    6月13日,當當網李國慶「搶公章」事件已結案,調查結果為李國慶方面沒有違法行為。當當網回應稱:朝陽分局的做法令人震驚,噹噹已經提請行政複議。相關律師稱:警方認為李國慶在搶公章事件中不違法,可能是因為沒有查到李國慶在搶公章的過程中存在打、砸、搶、奪等暴力行為,沒有造成財物、人身等損失,也沒有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等違法行為。
  • 重要 | 必知的23個印章管理法律問題
    答:如果企業印章被盜(搶),則因該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首先因為公章在公安機關有備案,所以丟失後第一步應該由法人代表帶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複印件到丟失地點所屬派出所報案,領取報案證明。
  • 必知的23個印章管理法律問題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廣的使用範圍,是法人權利的象徵,在現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審查是否蓋有法人公章成為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標準。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 重要|必知的23個印章管理法律問題
    04 印章被盜、搶或丟失了怎麼辦?答:如果企業印章被盜(搶),則因該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首先因為公章在公安機關有備案,所以丟失後第一步應該由法人代表帶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複印件到丟失地點所屬派出所報案,領取報案證明。
  • 必知的23個印章管理法律問題
    04 印章被盜、搶或丟失了怎麼辦? 答:如果企業印章被盜(搶),則因該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廣的使用範圍,是法人權利的象徵,在現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審查是否蓋有法人公章成為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標準。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 疫情期間辦公效率助推器——電子印章的使用
    二、電子印章的申請和使用如前文所述,我國國家及地方已出臺多項關於電子印章使用的法規與規定,電子印章已在我們日常生活得到廣泛應用,但仍有企業因不知曉滿足電子印章有效性的條件、如何申請電子印章或出於交易安全的考慮而無法放心使用電子印章。下文筆者將對何為有效的電子印章以及電子印章的申請及使用進行簡要介紹。
  • 【法務管窺】如何保障企業印章有效性?
    目前,我國印章管理制度仍不健全,存在私刻印章、偽造印章、多套印章等現象。同時企業啟用的印章種類繁多,部分企業用章極不規範、印章管理混亂。這些都導致金融機構對企業客戶提供的印章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查尤為棘手和繁瑣。但是印章的真假和效力問題在認定合同效力與責任分配方面的影響又不容小覷。
  • 關於電子公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電子公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Q:電子公章列印後有效嗎?A:電子公章如果是採用可靠的電子籤名則是合法有效的,並且我們採用電子公章的目的在於實現線上用章操作,滿足無紙化辦公的需求。如果將印章圖片列印出來,不僅違背了其初衷,同時列印出來的圖片也無法判斷是否遭到篡改,因此,並不具備法律效力。Q:電子公章如何使用?
  • 最高法院:公司不得對私刻(偽造)印章的法律效力進行選擇性認可
    為進一步驗證本案最高法院的裁判觀點,我們又檢索到了六個最高法院關於公司存在多枚印章時,如何認定使用印章對外籤訂的合同等文書的效力的案例,裁判觀點較為統一,均認為:如果公司對外用章不具有唯一性,不得主張使用公司印章對外籤訂的合同對公司沒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