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與寫作】鄰對 正反對 對聯平仄 馬蹄韻

2020-12-16 騰訊網

鄰對

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同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為對叫「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與數量等的關係。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為對,就是鄰對。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可以算是鄰對。

王力先生將鄰對分為二十類,這二十類是可以放寬的:

天文與時令;

天文與地理;

地理與宮室;

宮室與器物;

器物與衣飾;

器物與文具;

衣飾與飲食;

文具與文學;

草木花卉與鳥獸蟲魚;

形體與人事;

人倫與代名;

疑問代詞及「自」、「相」等字與副詞;

方位與數目;

數目與顏色;

人名與地名;

同義與反義;

同義與連綿;

反義與連綿;

副詞與連介詞;

連介詞與助詞。

正對

第一、的名對(又作正名對、正對、切對)

唐時期日本人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中說:「的名對者,正也。凡作文章,正正相對。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東,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遠,下句安近;上句安傾,下句安正,如此之類,名為的名對。初學作文章,須作此對,然後學餘對也。」

「或曰:天-地,日-月,好-惡、去-來,輕-重,浮-沉,長-短,進-退,方-圓,大-小,明-暗,老-少,兇-儜,俯-仰,壯-弱,往-還,清-濁,南-北,東-西,如此之類,名正對 」

這些意思相對,平仄正好相反,叫的名對。比如:

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

砌下花徐去,階前絮緩來。

又如:

雲光鬢裡薄,月影扇中新;

年華與妝面,共作一芳春。

釋曰:上有「雲光」,下遊「月影」,落句雖無對,但結成上意而已。自餘詩皆放,此最為上。

元兢曰:「正對者,若『堯年』、『舜日』。堯舜皆古之賢臣,名相敵,此為正對。若上句有聖君,下句用賢臣;上句用鳳,下句有鸞,皆為正對也。如上句用松桂,下句用蓬蒿,松桂是善木,蓬蒿是惡草,此非正對也。」

出句、對句的衣飾是同一方向並立的,相互補充,相互烘託,例如: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正對對仗雖然上下兩句意思同一方向並立的,但各具意義,內容並不相同。正對上下兩句的內容,須力避同義、近義。因為短小的近體詩中須包含豐富的內容,若出現重複內容,哪怕是一點,也會使詩作顯得臃腫蒼白。

反對

正對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在寫作中正對並不是最理想的。出句對句的意思有很多用反對,就是反向並立

出句、對句的意思反向並立,具有強烈的對比、映襯作用。「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這類對仗揭示矛盾尖銳,表達愛憎分明、形象對比強烈,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

短聯的基本平仄

一字聯:平-仄

二字聯:平仄-仄平

三字聯: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四字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上聯(或下聯)中,如果節奏點連續用平聲或仄聲,不作交替,稱「串聲」或「失替」;如果上下聯節奏點對應處平對平,仄對仄,就叫「串調」或「失對」,比如:

沃野千裡風光美,

良田萬頃稻花香。

「野」、「裡」皆是仄聲,串聲;「裡」、「傾」皆是仄聲,「光」、「花」皆平聲,串調。

又如:

梅腮吻雪香涵畫,

柳枝拂春翠吟詩。

「腮」、「枝」,「涵」、「吟」節奏點上平對平,串調;「吻」、「拂」在奇位上,可不拘。「枝」、「春」、「吟」均在節奏點上,均為平聲,屬串聲。

長聯的平仄

一般來說,上下聯各含三個以上句子的對聯稱為長聯

長聯的平仄和短聯一樣要符合聯律,平仄要和諧。每個句子的韻腳最好符合馬蹄韻。

馬蹄韻其規律如馬蹄走路,後腳總是踏著前腳的腳印行進,每個腳印要重複踏兩次。如果這邊踏兩次的腳印是平平,那麼另一邊重踏的兩次腳印則是仄仄。如此,其尾字平仄為: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薛時雨題揚州平山堂聯:

幾堆江上畫圖山,繁花自昔。試看奢如大業,令人訕笑令人悲哀,應有些逸興雅懷,才領得廿四橋頭簫聲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傳誦於今。必須才似廬陵,方可遨遊方可嘯詠。切莫把穠花濁酒,便當作六一翁後餘韻風流

注意:馬蹄韻不是指句子中的平仄,而是指每一句話結尾字的平仄。

長聯的第二種平仄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如裘恕之武漢晴川閣聯: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

繞欄尋勝跡,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

長聯的第三種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李吉玉四川望江樓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萬年,月井萬年。

相關焦點

  • 對聯的平仄格律和對仗
    (五)平仄相諧:即指上下聯中,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具體要求將在後面章節單獨講。(六)內容相關:即上下聯所表述的內容或表達的意思要相關聯,如同螺絲和螺帽,要相互吻合。一,先結合第四點「節奏相應」和第五點「平仄相諧」,來講講對聯的平仄和格律。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只要抓住全聯句腳的總體安排、聯句所在位置的句腳平仄、聯句字數的多少和聯句的節奏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解決了。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妥當這是第一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就是要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來安排。這就要求一副對聯在進行創作時,每邊寫幾句,每句句腳的平仄如何合馬蹄韻,都要有通盤的考慮。務必使寫出的對聯,句腳不打破馬蹄韻的平仄規律。
  • 楹聯詩詞知識 | 對聯的平仄
    平仄對立(平仄相對、平仄和諧)是對聯的六大基本規則之一,了解 並掌握對聯的平仄,是寫作、欣賞、品評對聯的重要條件。在平仄問題上, 聯界尚有不同的意見,這裡儘可能講主流觀點,有爭議的地方,也稍加說 明,目的是啟發讀者多加思考。 (一)什麼是平仄 所謂平仄,就是漢字聲調的兩大類型。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對聯寫作第九講:對聯格律及馬蹄韻一 .
    有沒有字數不等的對聯?沒有。有人舉了一副挽袁世凱聯云:「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我認為,這不是一副對聯,只是文人的巧妙構思罷了。字數上我們就不說了;而從格律上,千古對萬歲,也是失平仄的;那為什麼有人認為它是好聯呢?因為它的詞性是相對的,袁世凱,人名;中國人民,名詞;這兩個是人對人。千對萬,古對歲;另一個就是它的表達含義已經超越了對聯格律本身的約束了。
  • 詩詞學堂|馬蹄韻與聯句的層次性
    ○這副對聯,馬蹄韻是按兩段安排的。「南浦風光,西山白雪」為並列成分,聯合起來作「覽」的賓語,在「雪」字下標平仄,這樣上聯第二段的句腳便符合馬蹄韻「仄平平仄」的規矩。如果在屬於第二層次的「江」字下也標出平仄,馬蹄韻就會打破。「草」字下不標平仄,情形同此。這樣下聯第二段句腳也合馬蹄韻「平仄仄平」的規矩。
  • 【詩詞學堂】餘德泉《對聯格律·對聯譜》(之三)
    >五、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運用馬蹄韻的句腳規則,就是句腳的平仄交替規則。全合式全合式,就是「仄頂仄,平頂平」的規則在句腳一貫到底,對聯每邊都符合馬蹄韻者。每邊一句者,句腳的平仄為「仄,平」。這種格式單就句腳而言,因只有一仄一平,看不出「仄頂仄,平頂平」的特點,因此,只寫每邊一句對聯的人,是否真正懂得馬蹄韻,也是看不出來的。
  • 對聯寫作第七講:平仄 .
    現在及未來一定時期的以普通話的代表音系是【中華新韻】。而以普通話為基礎的今天,我們學習的以及按照格律寫作的古詩詞,確是按照中古音系的音韻標準的。今韻平仄和古韻平仄的區別就是:(1)因韻母變化而歸入今韻平聲裡的今平古仄的入聲字部分。(2)古音的單平聲分化成今音的陽平聲和陰平聲。1,鑑於今韻平仄和古韻平仄的區別,我們在寫作的實際運用中要注意兩點:A, 新韻平仄與古韻平仄在同一首作品當中,不能混用。
  • 詩詞學堂|對聯中的平仄格式
    只要抓住全聯句腳的總體安排、聯句所在位置的句腳平仄、聯句字數的多少和聯句的節奏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解決了。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妥當這是第一步。把全聯的句腳從總體上安排,就是要按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平仄運用規則和格式來安排。這就要求一副對聯在進行創作時,每邊寫幾句,每句句腳的平仄如何合馬蹄韻,都要有通盤的考慮。務必使寫出的對聯,句腳不打破馬蹄韻的平仄規律。
  • 詭神詩話:對聯平仄該如何判斷?特別有趣的對聯平仄能否放寬?
    小詭:經常看到有人說一副對聯平仄不符,什麼叫平仄?大詭:平仄是漢字聲調的一種分類,古代漢語和當代部分漢語方言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都歸入仄聲。小詭:那普通話呢?大詭:古典詩詞都有韻書參考,比如格律詩一般用「平水韻」,填詞則用「詞林正韻」,這些韻書都有平、上、去、入的分類。小詭:對聯呢?大詭:對聯也可參照「平水韻」。小詭:如此一來,豈不是會限制很多人創作對聯?
  • 對聯寫作第十四講:對聯格律及馬蹄韻五.
    詞類相當和結構相稱前兩節課我們介紹了對聯基本規則的關于格式方面的字句相對等, 內容相關和格律方面的平仄相諧、節奏相應四個基本要求。大家都知道,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了解其基本的格 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 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 其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他的幾個禁忌。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之一) 秦敬國 2.關於「通」字的選用 詩詞寫好後,過去對格律的判斷靠作者自己的知識積累,寫作經驗,對照韻書等方法,現在手機電腦上可以用檢測軟體
  • 對聯創作實戰之「平仄」運用
    年關已近,很多朋友會開始考慮自己創作春聯,創作春聯時「平仄」是困惑很多人的主要問題。那麼,什麼是平仄?對聯有什麼平仄要求?且聽六甲番人簡要介紹一二。一、什麼是平仄?平仄,是漢語詩詞對聯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平聲,「仄」指曲折,是指除了平聲之外的其它聲調。
  • 不懂詩詞格律韻字就不要寫詩詞,這種觀點對不對的文化誦讀
    不懂詩詞格律呢,也可以寫詩啊,只是不入流的詩啊。有很多朋友寫的詩,無論是用哪種平仄格律衡量都不合格。那麼為什麼不懂詩詞格律?還有激情去寫詩呢?這就要追逆到中華民族的詩源。在古老的中華民族中,雖然有很多人不會寫詩,但是他們十分喜愛詩歌,詩詞。
  • 詩詞學堂|餘德泉《對聯格律·對聯譜》(之三)
    >五、馬蹄韻在對聯句腳上的運用馬蹄韻的句腳規則,就是句腳的平仄交替規則。全合式全合式,就是「仄頂仄,平頂平」的規則在句腳一貫到底,對聯每邊都符合馬蹄韻者。每邊一句者,句腳的平仄為「仄,平」。這種格式單就句腳而言,因只有一仄一平,看不出「仄頂仄,平頂平」的特點,因此,只寫每邊一句對聯的人,是否真正懂得馬蹄韻,也是看不出來的。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古典詩詞的合法性與優先性,就建構在平仄格律的基地之上,平仄格律是舊詩最根本的形式依託,也是傳統詩詞精髓和特徵的體現。取消平仄格律,就是在徹底殲滅中國古典詩詞。中國詩中平仄格律,在擅長之人手中,不僅不是包袱,還是優越性的證據。也就是說,中國古典詩詞必有格律,舍平仄格律必無詩詞。很多人呼籲「舊體詩現代化」,其實不少就是在瞎搞。
  • 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細嚼慢咽學詩詞(一)
    平仄 所謂格律,就是寫詩詞的規律和規矩。格律詩詞講平仄,是格律詩詞的特點之一。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了。古風不講平仄,騷體詩不講平仄,漢樂府也不講平仄,現代新詩也不講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詩詞講平仄,它的音樂性就是其它不講平仄的詩所不具備的。當然,也不否定其它詩體也有其內在的音樂性。既然我們要學習格律詩詞,那就必須掌握平仄及其規律。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