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這幾個值多關注,對待胎兒監測大有幫助,可避免胎兒生長受限

2020-12-24 醉杏全球育兒樂園

孕媽這幾個值多關注,對待胎兒監測大有幫助,可避免胎兒生長受限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孕檢的相關事宜,孕媽一定要多上心,切記不可偷懶。但是如果你覺得只要按時做孕檢就可以放心的話,那你就錯了。孕檢只是輔助你檢查孕期的胎兒生長情況,但它畢竟不能做到隨時隨地的檢測,所以孕媽們一定要隨時進行自我狀態的管理,防止胎兒出現生長受限的情況。

有些孕媽總說自己不顯懷,已經到了孕中晚期了可是肚子卻沒有特別大。如果有類似情況,孕媽們一定要警惕了。多關注以下幾個值的增長情況,會對胎兒的監測有很大幫助的,可避免胎兒生長受限。

隨著孕期的增長,孕媽要關注自己的宮高和腹圍。與醫學的標準值進行對比,如果在標準值範圍以內就不用過多的擔心;如果低於標準值超過3cm,那麼就要懷疑胎兒的生長是不是受到了限制;如果低得超過了4cm,那麼就一定要去就醫了,這種情況發生生長受限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對於孕晚期的孕媽們,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檢測方式就是每天對自己的體重進行監測。一般在這個階段的孕媽每周體重增長1斤是正常的範圍。如果體重增長沒有達標的話,孕媽們就要去找一找原因了。當然孕媽們不要為了增長體重就狂吃,因為過量的飲食會給孕媽和胎兒帶來負擔的,而且暴食並不利於孕期指標監測的準確性。

除了以上幾個比較簡單就可關注到的值以外,孕媽們還可以參考胎兒的發育指數,指數在正負3之間為正常,這個就需要藉助醫學的手段來監測了。

孕媽們一定要記住,孕期遇到任何問題都不要盲目的通過進補之類的手段去解決,必須要通過可靠的醫學手段才能準確的判斷問題的所在。尤其是寶寶生長受限的篩查是一定要到醫院去確診的,謹遵科學孕育,不要害了自己。

相關焦點

  • 出現這3種情況,暗示胎兒生長受限,孕媽一定不能大意
    最近孕媽小暖非常苦惱,某天看見小區裡比自己孕周小的孕媽肚子居然比自己的還大,一沒事的時候就忍不住亂想,是不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寶寶在肚子裡會不會營養不良……有時候想著想著感覺自己都快神經了。孕媽的肚子比實際孕周偏小,有可能是胎兒生長受限。
  • 孕37周胎兒只有34周大,檢查說生長受限,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我聽了之後感覺比較驚心,因為胎兒生長受限多半都是因為胎盤功能出現問題,或者是胎兒營養不良所致,而且胎兒生長受限也是導致圍生兒發生危險的第二大原因(圍生兒指的是妊娠滿28周至分娩後一周的胎兒或嬰兒),所以,這種情況不能小覷。那麼,如何儘早發現胎兒是否生長受限呢?
  • 3個症狀,表明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快就醫
    FCR是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的英文縮寫,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是因為某些疾病因素導致孩子在子宮內身體生長、各器官、系統發育不完善,比相同孕齡的胎兒發育晚。這些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胎兒宮內生長受限主要是因為胎盤提供能量不足或母體缺氧導致,導致寶寶供血能力、供氧量跟不上,所以胎兒營養吸收不全,導致發育障礙。
  • 這些原因會導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孕媽要注意了
    有些孕媽媽們進行產檢時會發現宮高、腹圍、體重增加緩慢,實際上,這些情況很有可能導致胎兒生長受限!什麼是胎兒宮內生長受限?■ 2.胎兒因素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瘦素等調節胎兒生長的物質在臍血中降低,可能會影響胎兒內分泌和代謝。胎兒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先天發育異常時,也常伴有胎兒生長受限。■ 3.胎盤因素胎盤各種病變導致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胎兒血供不足。
  • ACOG:胎兒生長受限指南(2019)解讀
    由於缺乏相應的共識,胎兒生長受限相關術語、病因和診斷標準未完全確定,其最佳管理方法和分娩時機也存在爭議。同時,目前仍然難以區分本身生長發育較慢但已經實現其生長潛能的胎兒和由於潛在的病理狀況而未能實現其生長潛力的胎兒,即真正需要關注的生長受限胎兒。
  • 胎兒總偏小 小心生長受限
    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生長受限)又稱宮內生長受限是指胎兒大小異常,在宮內並未達到其遺傳的生長潛能。胎兒生長受限是指是指胎兒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表現為胎兒足月出生體重低於同孕齡平均體重的兩個標準差,或低於同齡正常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胎兒生長受限與多種因素有關胎兒生長受限的病因多而複雜,約40%的患者病因尚不明確。
  • 孕36周,孕媽多注意這幾個方面,也許對胎兒平安降生有幫助
    很多孕媽都認為,孕早期最關鍵,中晚期最安全,其實到了孕36周之後,注意事項才真正的多了起來,稍微鬆懈、不注意,就會釀成後悔莫及的後果。為了讓胎兒能夠平安降生,下面總結幾個孕36周之後,準媽媽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1、胎位。孕晚期,胎兒的位置逐漸進入正軌,就是俗話所說的「入盆」,醫學上稱「頭位」。
  • 胎兒生長受限有「硬核標準」,防治結合兩手抓,健康寶寶帶回家
    產檢時發現胎兒的大小和孕周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被冠上了生長發育受限的帽子?這可急壞了孕媽們,有的都要到預產期了,還是達不到正常分娩的標準,這該怎麼辦?需要及時引產嗎?其實大可不必著急,在第二次產檢時,如果胎兒的體重和大小還是達不到相應的標準,那就必須要採取措施,防治結合,以免延誤了最佳挽救寶寶生命的時機。
  • 胎兒生長受限怎樣補?
    而醫學上的胎兒生長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受母體、胎兒、胎盤等病理因素影響,胎兒生長未達到其應有的遺傳潛能,多表現為胎兒超聲估測體重或腹圍低於相應胎齡第10百分位的胎兒。
  • 若胎兒缺氧,會發出這幾個「求救信號」,孕媽可別傻傻錯過
    文|好孕姐懷孕後,孕媽們大多都小心翼翼,不敢胡亂吃東西、不敢太快走路、連手機和電腦都不敢多用,生怕胎兒出問題。尤其是,到了孕中晚期,孕媽們最擔心胎兒缺氧。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趕緊去醫院。其實,孕媽不用太過於緊張。
  • 懷孕期間,孕媽身體若有這4個「症狀」,可能是胎兒「缺氧」了
    ,所以說對於胎動這件事情並沒有當回事兒但是前幾天的時候卻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感覺胎動似乎少了一些,偶爾和朋友說說這件事兒的時候,朋友說也是出現胎兒缺氧的情況了,趕緊去醫院檢查檢查吧,結果去檢查的時候卻發現,確實是有一些缺氧的這種情況好在還不太嚴重,但是可被家裡人數落了一頓,自己也是十分的後怕,懷孕期間孕婦身體弱,有這幾個症狀的話,或許是太飽缺氧了,要多留心
  • 這4個階段胎兒成長最快,孕媽要重點對待,可幫助胎寶發育得更好
    懷孕時,胎兒在不斷發育,其實他不是保持慢慢地成長,而是有的時候成長很快,那麼寶媽們知道胎兒成長最快在幾月嗎?接下來我會告訴你,明白胎兒成長最快的月份,孕媽們要重點對待,這樣可幫助胎寶成長。胎兒成長最快的月份,在這幾個月,分為4個階段:孕2月(4~8周)、孕3月(9~12周)、孕7月(28~31周)、孕8~9月(32周~分娩前)。也就是孕4、5、6月胎兒成長速度平穩一些,這4個階段胎兒成長最快,孕媽要重點對待,可幫助胎寶發育得更好!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做對了對胎兒發育有幫助,做錯了適得其反!
  • 孕媽肚子大小和胎兒體重成正比?不一定
    懷孕了,孕婦每天都會關注自己的肚子變化。也會不自覺地跟別的孕婦比較一下孕肚大小。這種比較有意義嗎?是不是孕肚大,胎兒就大呢?不一定!【胎兒小,可能是這些原因】孕媽咪因素:孕媽咪的健康對胎寶貝影響最大,孕期營養不良、偏食、妊娠劇吐、攝入蛋白質及維生素不足、吸菸、吸毒、精神壓力大等,都會對胎寶貝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孕媽咪孕期宮內感染、接觸射線或有毒物質、子宮發育畸形,都易造成胎寶貝生長受限。
  • 胎兒在媽媽腹中「缺氧」,會有4個信號,孕媽最好時刻關注
    那麼,宮內缺氧究竟會對胎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孕媽們需提前了解胎兒缺氧,醫學上也被稱作胎兒窘迫,指的是胎兒在母體子宮中出現的缺氧而對胎兒的健康和生命產生影響的情況。在醫學上,胎兒窘迫可分為急性胎兒窘迫和慢性胎兒窘迫,兩者分別會對胎兒造成不同的傷害。
  • 孕媽身體有這幾個表現,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因為胎兒正在快速生長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懷孕的時候媽媽們通常在吃和不吃之間來回糾結,有的時候怕營養過剩造成胎兒過大,有的時候還會怕營養不足導致寶寶缺少營養,但是胎兒的發育也是有分階段的,每個媽媽肚子裡的寶寶都有一個迅速生長時期
  • 胎兒大小與孕周不符?別急,找找這些原因
    【孕媽咪故事】33歲的白丹,懷孕6個多月了,一直不太顯懷。最近一次B超時,醫生告訴她胎寶貝的生長數據略低於指標,屬於胎寶貝生長受限的邊緣,建議她一定要注意。這讓白丹很憂慮,擔心是否影響胎寶貝的健康與智力的發育。
  • 孕媽尿頻腰痛水腫,是胎兒發出的生長信號,包含了很多胎兒信息
    孕媽懷孕的時候,身體的一些反應,雖然有時候比較的痛苦,但是並不見的就不好,有些時候孕媽身體的反應正是肚中胎兒生長的信號,孕媽可不能掉以輕心。其實在胎兒快速生長的階段,會像孕媽投射出一些信號,只是有的孕媽不知道而已。
  • B超顯示胎兒長得小,孕媽多吃點好的就可以了嗎?
    每次B超檢查後,只要醫生提一句:「胎兒偏小……」,孕媽就會開啟瘋狂追問模式:  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發育?  出生後會不會發育不良?  是不是多吃點好的寶寶就能長大點?  ......
  • 指南速覽 丨2019 ACOG 胎兒生長受限指南解讀
    胎兒生長受限(fa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也稱為宮內生長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一類常見的產科併發症
  • 孕期有這幾個徵兆時說明胎兒缺氧了,孕媽別不在意
    2.觀察胎心孕晚期時,寶媽們去產檢時會增加一個項目,就是胎心監測,當時我也是很看不懂是什麼意思,只是從網上查找到一些資料,記得有一次胎心監測時,自己觀察那個數據好像不正常,感覺好像沒監測過胎心,護士就延長了胎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