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武漢四個月的高考生:餓到頭暈目眩,還好沒有放棄

2020-12-11 騰訊網

從5月至今,我做了3 次核酸檢測。第一次是從武漢出城,第二次是高考體檢,第三次就是7月1日拿高考準考證。

武漢夜景,遠處為武漢長江大橋。

我叫吳曉歡,今天18歲,是一名湖北籍的聲樂藝考生。疫情暴發前我在武漢集訓,遭遇了封城、食物短缺、找不到高考複習資料的窘境。在這裡,我度過了少年時代最難忘的4個月。

武漢解封後,我參加了大學校考,拿到了不錯的成績。通過突擊複習,把數學成績也提高了不少。高考在即,回想那段日子,我內心依舊百味雜陳。

滯留武漢,吃清水煮麵

在不少人的成見裡,藝考生大多來自富裕家庭,但我是個例外。

2003年,我出生在湖北孝感的一個小村莊,今年18歲。藝考生很花錢,但我的家境並不富裕,選擇藝考這條路,也意味著我將成為家裡最大的負擔。

高三這年我直接退學,選擇以「社會生」身份參加高考,因為這樣可以省好幾千塊錢。綜合考慮後,我把武漢音樂學院定為我高考的第一目標。

吳曉歡自拍。

1月7日,我在老家辦了第一張身份證,趕到武漢,參與聲樂專業培訓。那時關於武漢新冠肺炎的消息不多,沒有人能預料到,接下來幾個月將會發生的事。

培訓學校在武漢音樂學院對面,為期一個多月,收費一萬多。我和其他兩個同學通過培訓班老師租來一個三人間,每人月租1200元。

這個開銷是我能承受的最大極限。我不敢想像,如果考不上大學,我將怎樣面對家人。

我和同學租的上下鋪。

培訓的生活千篇一律,早上7點起床開聲練嗓,晚上11點結束學習。每個人都挺拼命,包括我在內的好幾個同學,晚上偷偷打手電學習,或者在宿舍熄燈後,到走廊上借光讀書。

1月22日,培訓班放寒假,同學們陸續返鄉過年。我買好了24日除夕的高鐵票,想在這裡多學習兩天,畢竟琴房就在隔壁。

1月23號,武漢宣布封城,關閉離漢通道。孝感離武漢很近,開車只有兩個小時車程,但我沒法回家了,只能留在武漢。

沒成想這一待就是四個多月,直到5月18日我才離開。

除夕夜吳曉歡與同學在武漢街頭漫步。

我的小區附近有三家醫院:武漢人民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和一所老年醫院,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醫生和病人出入,從醫生焦慮的神色和匆匆的步伐裡,我越來越明白事態嚴重。封城的頭兩天,人民醫院排滿了隊,候診大廳擠滿了人。

剛開始,「封城」只是不允許城際流動,武漢市內運轉正常,我能自由出入。恐慌是從封小區開始的。一月底,小區突然都不能出入,公共運輸停擺,街上空無一人,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死寂。

宿舍裡沒有廚具,只有一口小湯鍋。我用這口小鍋煮了將近一個月的清湯麵條,調料只有油和鹽。

吃到第10天,我的身體對麵條起了排斥反應,吃了就吐,不吃又餓。這是我第一次強烈感受到飢餓的威脅,起初每半個小時都會強烈地想進食,胃部灼燒,再往後餓的感覺消減了,只覺得乏力、暈眩。

後來,我看東西有了重影,同時開始流鼻血,照鏡子時渾身上下的靜脈看得一清二楚。全身上下都疼,後來疼到沒有知覺,走起路來飄飄然,像一隻提線木偶。

委屈、害怕、後悔的情緒一次一次湧來,我一個人在房間裡偷偷地哭,後悔當初留在武漢。孝感的疫情也很嚴重,村裡封了,家裡人跟我說那邊也沒有吃的,要靠鄰居接濟。

那段時間,我和家人的通話不算多,只是隔幾天互報一下平安。

社區志願者送來的快餐。

3月7日,我加入了小區物業群,講述了自己的境遇,社區立刻聯繫志願者給我送飯,那是我十多天來吃到的第一頓肉。我獲救了,毫不誇張,那種喜悅、感激交雜的感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又過了三四天,大概是3月11日的時候,外賣又恢復了,各種團購也有了,麵包、牛奶、各種熟食……我不用再吃白水煮麵了。我還買了一些維生素,因為知乎上的網友說可以補身體。

求助無門的「社會生」

音樂伴我度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

雖然吃不好,但專業課是我是每天都不敢落下的。手裡有聲樂教室的鑰匙,我每天都會去練聲,一天刷一份樂理的卷子。

武漢的聲樂教室。

培訓班裡還有一個滯留武漢的同學小何,他來自河南。小何住的房間沒有無線網,所以每天都會到我這上網課,我倆惺惺相惜,約定考上大學後,也要住同一個宿舍。

因為文化課基礎不太好,加上提前退學的因素,我跟不上小何的網課。3月中旬,他們已經上一個半月的網課,進入複習鞏固階段,我只能幹著急。

藝考掏空了家裡的積蓄,我姐姐剛考上研究生,爸爸不能幹活,一家人全靠媽媽在工廠打工支撐。預計2月份就能結束的專業課培訓,由於政策又要多上四個多月,又是好幾萬。媽媽的工廠還遲遲不復工,家裡也撐不住了。

有一天,武漢起了大霧。

我是找不著北的「社會生」,沒有老師的指導,沒有網課,沒有複習資料……我陷入一種掉隊的慌張,不知方向在哪裡,只能從網上海淘網課和電子資料,但匹配度都不高,效果微乎其微。

我把遭遇寫在了微博和騰訊新聞話題,希望有人能幫忙搞些高考複習真題,收穫了不少安慰和鼓勵,但大家對我的遭遇也愛莫能助。

傍晚的武漢長江大橋。

從我的窗戶往外看,能看見長江大橋,每天傍晚我都會在窗臺旁靜靜地觀賞它一會,天邊紅雲、夜幕初降、燈光璀璨……

那段時間,夢想仿佛離我越來越遠。潛意識告訴我,我考上大學的機率,正變得越來越低。

我在朋友圈寫下,「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校考順利,狂補數學

4月8日武漢終於解封,同學小何回家了,我沒有搶到票,索性決定留下等待武漢音樂學院的初試。

租給我房的培訓老師也離開了武漢,留下一隻貓讓我代為照管。有隻貓作陪,生活的孤寂也緩解了不少。

傷人的貓咪。

一天貓進了我的房間,我想把它抱出去,它卻受到了驚嚇,從我身上借力跳上了門框。這一跳在我肚子、胳膊、身上扒出了好幾道口子。

當天,小腿和胳膊上起了一些小紅斑, 第二天紅斑擴大變多,幾乎整條腿都紅了。我不得不去醫院打了狂犬病疫苗,一共四針,分不同時間注射。

第四針打完,我小腿肌肉開始疼痛。唱歌要用到肌肉和力量,不良反應會導致氣息不穩,好在趕在考試前慢慢恢復了。

4月20日,全國藝考出了新政策,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等多個專業取消了校考,按照高考分數錄取。所幸聲樂專業保留了校考部分,文化分過線以後還會按照專業成績排名錄取。

5月18日,我在線上參加了武漢音樂學院的校考初試。一同參加的有幾千考生,初試篩選到600多人,最終錄取幾十人,競爭很激烈。

我報了三個專業,過了聲樂和演藝兩個專業,而報考的省外學校初試都沒有通過。

我發現外省學校的通過名單中,湖北考生寥寥。比如,哈爾濱音樂學院800多個人通過初試的人中,只有兩個考生是湖北籍的。

縣城培訓教室。

5月18日考完,我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見過分別四個多月的親人,我馬上到縣城找培訓班,文化課學習不能再拖了。

培訓班受疫情影響,任課老師找不齊。沒有政治老師,也沒有語文和英語老師,文綜只開了地理和歷史。由於時間緊迫,我把英語戰略性放棄了,重心放在數學和文綜上。

吳曉歡寫的數學試卷,用紅筆寫比較警醒不容易犯困。

我有4年沒有怎麼學過數學了,基礎很差,但出乎意料的是,經過一對一輔導,33天高壓培訓、題海戰術後,數學竟然考到了104分!封城期間我一度感到絕望,數學的提升又給了我莫大信心。

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陰性。

從5月至今,我做了3 次核酸檢測。第一次是從武漢出城,第二次是高考體檢,第三次就是7月1日拿高考準考證。

最近幾天,我心態基本平穩了,我們在武漢一起培訓的幾個同學相互打氣,相約高考完一起參加複試。

困在武漢的4個多月,我終身難忘。但我相信,人總要往前走的,希望今年我高考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

《中國人的一天》第3783期

講述&供圖 | 吳曉歡(化名)

整理 | 銳圖 高一

編輯 | 小為

出品 | 騰訊新聞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長AIDA挨打教練班」 -一個武漢人的滯留記@菲律賓薄荷
    ,但完全沒有想到後面事態會發展的如此嚴重。 2020年1月23日一早7點就醒了,前幾天就傳來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消息,但我們一直都沒想到會嚴重到封城的地步。封城前幾天睡覺就沒睡踏實,天天擔心家裡的狀況。
  • 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已寫好了遺書
    疫情期間,一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員,以及返鄉武漢暫時無法赴外地復工的青年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成為一名志願者。 「我已寫好了遺書」「等武漢疫情由一級響應降到三級響應,我才能安心回家。」廣東籍志願者黃春明說。
  • 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想上學 想回家
    2020年2月15日,因武漢封城,約有20人被滯留在武昌火車站地下停車場。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強/攝封城前,出來旅遊散心的江西人張文,覺得武漢是個很治癒的城市。他去了黃鶴樓、漢正街,遊人很多,「沒有戴口罩的」「那個時候都沒有聽到什麼風聲,發生得太突然了。」
  • 滯留武漢,他們選擇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心手相牽,共克時艱武小青了解到一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員以及返鄉武漢暫時無法赴外地復工的青年都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那就是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共同守護大武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四名志願者的故事陳蘭芳:滯留不停工,
  • 社區工作者講述滯留武漢外地人生活:每人補助三千
    滯留武漢外地人每人補助3000元 為居民買奶茶照顧空巢老人 武漢社區工作人員講述武漢生活  據了解,武漢老百姓最近搜索排第一位的就是生鮮果蔬,這背後反映是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在3月2日的《新聞1+1》中,白巖松連線了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區黨委書記王涯玲。
  • 航班在武漢疑因高溫燒壞零件 旅客滯留29小時
    航班在武漢疑因高溫燒壞零件 旅客滯留29小時   零部件疑似被「燒」壞200餘旅客滯留29小時  武漢飛臺北航班熱「趴」了  昨晚9點,復興航空執行武漢—臺北GE3161航班載著200多名旅客從天河機場起飛,旅客袁小姐回想起來心煩意亂,他們在天河機場呆了兩天一夜,臺灣八日遊已在武漢用掉了兩天,更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飛機故障好像是高溫天將電源部件
  • 大連小夥:本來要去長沙籤項目,卻滯留武漢醫院做清掃
    大連有位小夥,本來想去長沙出差,不料在武漢下了車,從此滯留,到現在已經20多天了。好在小夥有著東北人天生的機靈、樂觀和堅強,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第一人民醫院找到了立足之地,成為一名義工、志願者。雖然一開始並沒想到「奉獻」「無私」之類的,但既然幹了就要幹好。小夥一天工作12個小時,用他的話說是把20年的家務活都幹了。憑藉勤奮樂觀贏得全樓人喜愛。
  • 滯留武漢外地人員臨時補助標準是什麼?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申請?
    滯留武漢外地人員臨時補助標準是什麼?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申請? 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武漢人民只能宅在家裡,出不了門,但是有一個群體比武漢人還要特殊,那就是滯留武漢的外地人。這些「滯留者」們因為各種原因在封城前進入武漢,有人來看病;有人來探親;還有人來旅行;也有人是在封城後下錯了高速被圍困在武漢。為了解決這部分群體的生活困難民政部決定給他們發放補助。
  • 滯留武漢兩個月的外地人:撿破爛為生、一顆藥掰成三片吃 | 回家的路
    我住的地方沒有熱水,洗澡又怕感冒,至今我兩個多月沒有洗澡了。 剛開始封城那幾天,武漢菜價很高,父母買不起,一天只能吃晚上一頓飯。那段時間,我太想吃肉了。 欣慰的是,政府出了一個針對外地滯留人員的政策,符合標準者可申請補助3000塊。
  • 2月7日,峇里島至武漢包機回國,滯留的湖北遊客趕緊報名
    自武漢疫情爆發以來,許多遊客滯留在外地,包括不少出境旅遊的更是滯留在國外。為此,國家包機接他們回武漢。此前,廈門航空有兩架波音737-800型包機先後從廈門起飛,分別前往泰國、馬來西亞接滯留海外的湖北籍公民回國。
  • 武漢痊癒了!我們期待你的到來
    馬上,還有不到十個小時的時間,武漢將要開始開放了,面對近四個月的封城,我們可愛的武漢,重要痊癒了!這是一件多麼慶幸的事。重啟後的武漢,必將恢復以前的美好,街道上車水馬龍,樓房中闔家歡樂,武漢經歷了我們曾經未曾遇到過的事,也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凝聚成鋼鐵的愛我們都為武漢祈禱,也為武漢感到高興,武漢人民在困難裡的堅強和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動著全國每一個人民,武漢,終於歷經磨難之後康復了。熱乾麵,站起來了!
  • 大陸協助滯留武漢臺胞返臺,蔡英文發文感謝了
    載運滯留湖北臺胞的班機昨晚順利抵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臉書發文稱,肯定「對岸」在臺灣人民返鄉過程中的協助,兩岸之間儘管有不同的政治主張,但疫情當前,人權與人道,應該優先於政治的考量。蔡英文稱,昨晚從武漢出發的班機,已經順利協助一批滯留在武漢的「國人」返抵臺灣。除了機上防疫外,全體乘客下機之後,隨即依照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劃,開始進行14天的隔離及健康管理。「對於對岸在臺灣人民返鄉過程中給予的協助,我們表示肯定。」對於蔡英文的表態,一些網友給予肯定,「總算說一句人話了!」
  • 從迷戀遊戲到考上985,四個月衝刺,他是怎麼做到的?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身邊一個孩子四個月衝刺,逆襲985大學的故事。小胖是我外甥,從小腦子聰明,學習還算不錯,但在初中時迷戀網路遊戲,和父親敵對逆反,導致中考成績考得很差,最後不得不上了一所縣區的三類高中。因為這個高中生源一般,競爭力不強,所以小胖在高中本班,成績還算中上,但考上大學的希望很渺茫,每年這所大學運輸的人才,最好的就是個稍好一點的二本。
  • 臺北航班在武漢疑因高溫燒壞零件 旅客滯留29小時
    7日晚9點,復興航空執行武漢—臺北GE3161航班載著200多名旅客從天河機場起飛,旅客袁小姐回想起來心煩意亂,他們在天河機場呆了兩天一夜,臺灣八日遊已在武漢用掉了兩天,更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飛機故障好像是高溫天將電源部件「燒」壞了。
  • 讓滯留湖北臺胞回家,是捨近求遠還是就近便利?
    從2月3日東航運送首批247名臺胞回臺至今,大陸方面一直積極務實為臺胞返鄉「開道」,民進黨當局卻以種種站不住腳的藉口「封路」,直到3月7日才同意由東航、華航於3月10日共同執飛臨時航班,運送第二批361名臺胞從武漢直飛臺灣。
  • 滯留在合肥的武漢人,給她們寫了一封感謝信
    火車停運,武漢一家三口滯留合肥付雪林是華中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的一名檢驗員,丈夫李培鋒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一名教師。1 月 22 日,在武漢封城的前一天,他們帶著 13 歲的女兒,一起戴著口罩,坐火車前往山東聲臨沂市沂水縣,準備回丈夫老家過年。
  • 肚子咕咕叫的你,有沒有想過為啥自己會餓呢
    我不餓,咕咕咕當小夥伴輾轉難眠又或忙碌了大半天肚子「咕咕」的當著眾人面提醒你注意身體時,小夥伴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為啥自己會感到餓呢?你還沒有這個感覺?為了能讓小夥伴身體力行的去感受小生下面的所表達的理解,請原諒小生的不厚道為什麼我現在這麼餓!
  • 滯留武漢的香港女模特分享溫馨日常,竟被網民惡語相向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香港女模特胡淽喬今年1月中旬陪男友回武漢過年,不料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隨男友留鄉生活至今。滯留武漢期間,她幾乎每日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當地的生活所見。1月23日,為了全力抗擊疫情,武漢史無前例宣布「封城」,胡淽喬被滯留在武漢,25日隨男友回鄉居家隔離,至今未能返港。這段期間,她幾乎每日都在海外社交平臺上分享當地百姓在疫情下的生活,展示著雖然嚴格防疫但仍不乏風情的鄉間日常,也有過對農村裡部分不文明行為的不解,更多的是對特殊時期鄰裡守望相助的感懷。
  • 乘風破浪的高考生們:「我沒有不夠努力的負罪感」
    似乎沒有一次高考比2020年的更有戲劇性。疫情、復學、網課、延期、我們或許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詞語去概括這場考試,但一定能找到恰當的短語形容這些成功赴考的高考生們——披荊斬棘,乘風破浪。高中三年從來沒有出過教室前四排的他,被安排到了倒數第二排,每天5點起晚上12點睡覺的生活,也讓他喘不過氣。最難的是,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卻考成這樣。一面是極不穩定的心理狀態,一面是如山襲來的壓力,這位十八歲的少年逃避過,趁著早自習的空隙跑進廁所裡,一邊抽菸一邊流淚,但同時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時候放棄更對不起自己,他該做的,是擦乾眼淚繼續奔跑。
  • 滯留武漢的香港模特:日本人都會說「武漢加油」,一些香港網友卻對...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28歲女模特胡淽喬(原名胡心諾),今年1月陪男友回武漢過年,不料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隨後到距離武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效外村莊居住。滯留武漢期間,她時常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當地的生活所見。然而這卻引起部分香港激進網民的惡語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