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闌尾微創手術卻被開腹破腸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於金松的妻子正在病房裡對於金松進行護理。

     文/片 本報記者
  近日,臨沂一市民因腹痛到臨沂河東區人民醫院就診,被醫生診斷為急性闌尾炎,做一個小小的微創手術切除闌尾即可。然而,讓病人家屬想不到的是,在手術過程中,醫院又增加腸造瘻手術,讓病人開腹破腸,原本半個小時的手術持續了5個多小時。家屬諮詢其他醫生後認為是醫生誤診為闌尾炎,手術醫院表示可以承擔患者轉院後的治療費用,但診療過程是否得當需要醫療鑑定。

手術中不斷出意外,連籤三次同意書
  2月23日下午,臨沂市經濟開發區44歲的公交車司機於金松因腹部隱痛,且多日排便不暢,在休班時間就近來到臨沂河東區人民醫院普外科看病。在醫院進行完常規檢查後,醫生又安排他做了一個腹部彩超。
  於金松說,主診大夫當時告訴他是急性闌尾炎,需要住院並在第二天上午進行切除手術。因為疼痛感並不劇烈,而且公交車隊要更換新車輛,他當天就沒去住院,而是回單位交接後,第二天才在親屬的陪同下到醫院接受手術。
  於金松的妻子告訴記者,於金松是在2月24日上午8點45分左右進的手術室。進手術室前醫生告訴他們切闌尾採用微創技術,只是個小手術,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可醫生在手術室直到10點多還沒有出來,當時他們在手術室外都很著急。
  上午10點半左右,醫生走出手術室,告訴他們患者闌尾已經切除了,但通過腹腔鏡看到有腸粘連,需要在腹部切一道小口探查,並要求家屬再籤一個手術同意書。中午12點左右,醫生再次走出手術室,說刀口有點小,看不清,得再開大口子,讓親屬再次籤署了手術同意書。直到下午1點半左右,醫生第三次走出手術室,說患者腸子堵住了,懷疑有腸瘤,要切開清理,還要做迴腸造瘻。
  於金松的二哥於金和說,他們被嚇得六神無主,沒想到闌尾微創手術會發展成開腹破腸的大手術。為說服親屬們同意,醫生還把他帶進手術室。於金和看到弟弟躺在手術臺上,腹部被切開,腸子露在外面,家人當時沒有了主意,就遵循醫生的建議,第三次籤署了手術同意書。直到下午2點15分左右,手術才結束。

醫院同意承擔患者後續治療費用
  晚上9點多,於金松在麻醉昏迷中逐漸清醒,從親屬口中得知了整個手術經過。看著被切開露在體外的腸道,於金松和親屬都想不明白,一個切闌尾的小手術為何變得這麼複雜。他們仔細查看於金松的腹部彩超檢查單,發現檢查單上寫著「可顯區域未見明顯腫大的闌尾結構,其周圍亦未見明確的液性區」字樣。
  為了弄清原因,2月25日上午,於金松的親屬們找到主治醫生要求查看病歷,但遭到拒絕。他們隨後報警,在民警的協調下,院方複印了病歷等材料交給了他們。他們從醫院普外科辦公室拍下的手術記錄單上顯示,手術名稱為「腹腔鏡、闌尾切除中轉開腹+迴腸造瘻」。
  拿著這些材料,於金松的親屬們諮詢其他醫院的醫療專家,被告知闌尾炎的症狀通常伴隨發熱、血象指標異常等表現,這些在於金松身上都沒有體現,從腹部彩超和切除的闌尾照片上看,也能判斷出闌尾無明顯異常。有醫生認為,綜合病歷等各方面情況分析,於金松應該患的是腸梗阻,根據其症狀,可以先通過藥物治療,無效後再進行手術。 
  根據從其他醫生處得到的分析,於金松及親屬們認為,醫生在對他的診療手術過程中存在失誤。隨後,於金和等人先後找到醫生及院方要說法。因為不再相信醫院,於金松打算轉院治療,並要求河東區人民醫院承擔後續治療費用,並且賠償他的誤工、營養、護理等費用。
  3月9日下午,臨沂市河東區人民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院已經同意於金松轉院,其轉院後的治療費用可以由院方承擔,但診療過程是否存在失誤,需要由專門的醫療鑑定機構給出結論,家屬提出的賠償需要向院領導匯報後才能決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兒童益智玩具磁力珠,讓2歲的小朋友4處腸穿孔做了開腹手術!
    在今年的2月份,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接診了一位誤食磁珠的2歲男孩,分次食入的磁珠吸住了多處腸壁,形成4處腸穿孔。經過手術後,一共取出11顆磁力珠。據患兒父母描述,3天前,小明的奶奶做家務,讓小明自己玩。
  • 外科銳評:微創手術一定最好?
    相對於傳統開腹或開胸手術,微創手術只需要幾個小切口,用內視鏡將手術部位影像投射在螢光幕上,外科醫生看著螢光幕用微創手術專用儀器如超音波刀、血管夾、自動縫合器等進行手術,甚至可以用機械臂輔助手術,增加靈活度。微創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疼痛較少和康復較快,住院時間也可因而縮短。微創手術後器官之間的粘連也較少,因此微創腹腔手術引起腸道粘連梗塞的機會較低,如果日後需要再做手術時也會容易一些。
  • 「大醫說」殷響:這種手術,讓人體「絲襪」真的可以不破!
    額,幸福指數一旦「薄絲襪」被鉤破了人體的排尿或性功能就會受損生活質量有會——怎樣才能不勾破絲襪呢?在大慶油田總醫院微創腫瘤外科,利用基於神經層面指引的腹腔鏡全直腸繫膜切除術得到根治性切除。精氣神十足還能做些家務保肛成功,腹部切口僅如闌尾炎手術切口大小,3天拔除了尿管,7天出院。
  • 醫生手記|一名胃腸外科醫生的急性闌尾炎手術經歷
    經過手術治療我已完全康復,今天整理了闌尾炎診療經過與君分享,希望您對此病有了解。凌晨零點被臍周痛疼醒,開始並不劇烈,持續脹疼,大解少許後減輕。凌晨兩三點臍周持續脹痛劇烈,不能入睡,腹部沒有壓痛點,熱敷、慶大黴素普魯卡因口服不能減輕。四點再次查體,臍右下有壓痛,不重,能初步確定闌尾炎,且炎症不重,但闌尾脹力高能脹破那種,也初步判定要手術了,一旦脹破,是屬於全腹膿液情況。
  • ...腸漏、短腸症候群的早產新生兒終在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得到成功救治
    但在出生25天後,毛豆出現血便及一系列其他腸穿孔、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徵象,呼吸機支持下,毛豆轉院至武漢市一家醫院進行了急診手術,切除壞死穿孔的迴腸10cm並造瘻。但是術後僅20天,小毛豆又一次出現腸穿孔徵象,醫院再次開腹手術,切除迴腸10cm。兩次手術過後,小毛豆的小腸只剩下55cm。好景不長,毛豆再一次的出現腸梗阻和腸瘻。
  • 闌尾切除手術有神秘的「副作用」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炎症性腸病發病率不斷攀升。然而,您知道闌尾切除手術與此病的發作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嗎?接下來,為您揭開切除闌尾及其他生活因素會觸發炎症性腸病的原因。炎症性腸病是一類慢性特發性腸道疾病,有別於普通腸炎,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可能危及生命的消化道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這兩種疾病在發達國家的發病率都很高,尤其是北歐地區和美國,大約220萬歐洲人飽受炎症性腸病折磨 ;在發展中國家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
  • 剖宮產手術,可以合併哪一種手術同時進行,闌尾?肌瘤?吸脂?
    這天下午,姜醫生在給7床的孕婦做產前檢查,7床孕婦今年35歲,加上比較肥胖,有糖尿病,因此,在生產方式上,姜醫生選擇了比較穩妥的剖宮產。 當姜醫生給孕婦講述手術的注意事項時,孕婦提出了一項讓人啼笑皆非的請求: 「姜醫生,你能不能在做剖宮產手術時,給我做一個胃部縮小手術?
  • 創新微創技術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當天緩解三天後上班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周平紅教授完成了一項「第一」——首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內鏡下逆行闌尾造影、糞石取出、闌尾引流術,順利為患者解除闌尾糞石梗阻,保住了闌尾。而這一次的手術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 微創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
    #龐教授每日答疑# 龐教授,之前做孕前普通檢查。查出來左邊有硬塊,右邊有個小結節,醫生建議去做微創手術!兩側都做!心裡很焦慮,28歲!這種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嗎?【龐教授分析】:今天來回答一下「微創手術」和「傳統開刀手術」有什麼先進性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微創手術無須開刀,只需在病人身上開1-4個1釐米個小孔,就可以通過放入內窺鏡進行體內的手術了,病人術後疤痕小、疼痛少、恢復快。
  • 精準、微創、創傷小、恢復快,這樣的手術,邵逸夫醫院一月做了111臺...
    虞洪副院長如是說:「機器人手術,在我們科室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外科技術,它有腹腔鏡手術的微創性,更具備開腹手術的穩定性。」 據介紹,在普外科領域,絕大部分手術都可以進行機器人的輔助,比如胰腺手術,肝臟手術,胃腸道癌的根治手術。
  • 微創≠腹腔鏡 腹腔鏡未必就是「微創」
    11月9日~19日,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承辦的第六屆婦產科微創治療珠江論壇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及亞太地區微創婦科腫瘤協會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大會主席、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產醫學中心主任王沂峰教授介紹,婦產科微創治療珠江論壇舉行到第六屆,「傳承與創新」是本屆的主題之一。
  • 闌尾炎手術後依舊反覆腹痛 32歲男子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紅網時刻7月22日訊(通訊員 薛娟)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奇怪的患者,四年來,32歲的吳先生反反覆覆出現和闌尾炎一樣的腹痛,可奇怪的是吳先生四年前已經在某市醫院切除了闌尾。既然切除了闌尾,那為什麼吳先生會反反覆覆出現右下腹疼痛的症狀呢?
  • 微創專家會診報名火爆 備孕媽媽接受微創手術
    「通常患者都會擔心手術會不會影響生育,手術之後多久才能再次開始備孕,對此,我們會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治療方案,幸運的是,經過專家會診,周雲的子宮肌瘤可以通過宮腹腔鏡來進行治療。」李勵韞告訴記者,對於婦科臨床上常見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及婦科炎症都可以通過微創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前提是必須符合微創手術的指徵。
  • 腹痛20年不敢手術 郴州女子膽囊內「養了」258顆結石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微創外科團隊運用腹腔鏡技術,不開腹成功切除膽囊和結石。   61歲的李女士是湖南郴州人,1998年就查出膽囊結石,卻一直拖著不願做手術。原來,她在1997年因罹患胃癌做了胃癌根治術,2014年又因闌尾炎發作做了闌尾切除術,肚子上兩條長長的手術疤痕讓她不願再承受第三次開刀之痛,就這樣一拖就是20年。
  • 切除19cm×6cm大腫瘤,泰安岱嶽區婦保院婦科成功完成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倪方圓 通訊員 張曉 近日,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婦科成功實施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闌尾切除+大網膜切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為卵巢癌患者切除19cm×6cm大腫瘤。婦科主任孫繼民及其團隊術前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及詳細的評估,尋求最佳手術方式:即要達到標準的手術範圍又要防止腫瘤的種植播散:還要將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使病人術後儘快恢復,避免併發症的出現。這需要他們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對手術大夫的要求卻大大提高了。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微創外科手術不僅創傷小、併發症少,而且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在微創時代,醫學已不僅僅致力於治癒疾病,更要考慮到病人身心健康,將創傷降到最低,改善與保證病人的生活質量。即日起,本報推出「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微創』」系列報導,為廣大讀者全面介紹我市微創外科手術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
  • 微創還是傳統手術?膽囊癌中的世界性難題,浙江醫生給出了權威答案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及微創外科主任張成武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劉女士(化名)遞上一沓就診資料,急切地問,「70多歲,體質蠻差,當然是微創的好,但又怕手術視野等限制,影響手術效果。」張成武在專家門診張成武教授仔細了解患者情況綜合評估後,給出建議:微創手術,即腹腔鏡下切除膽囊癌。
  • 微創手術帶來宮外孕治療新境界
    自有外科手術以來,宮外孕的治療一直沿用開腹行患側輸卵管切除術,這種方法不能保留生育能力。對需要生育的患者,微創腹腔鏡技術成為主要選擇,該技術可以達到多數情況下保留患側輸卵管的理想效果。微創手術是將原來10-20釐米的手術切口縮小到幾毫米的微小開孔,大大地減少了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疤痕,是電子顯示系統與高科技手術器械以及傳統外科手術相結合的前沿技術,其具有明顯的優勢:  1.創傷小,恢復快宮腹腔鏡手術只需3個小孔即可完成,對腹壁及腹內環境損傷很小,大部分病人手術當天可以下床活動,術後第一天可以進食,術後第三天可以出院。
  •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手術直播「玩」出新高度
    女子患肝內外膽管結石10餘年,在湖南、美國做過多次手術,都未能徹底解除病痛,需終身帶著膽道支架引流管,聽聞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微創技術世界領先
  • 宮腹腔鏡聯合微創手術治療不孕不育
    為了解決不孕不育難題,海慈醫院婦科推出宮腹腔鏡聯合微創手術,目前已實施100餘例,受到患者廣泛好評。  本報記者 楊林聯合微創手術圓得子夢  島城的王女士結婚後兩年一直沒有懷上孕,求子心切的她來到青島市海慈醫院婦科。海慈醫院婦科主任孫選先為王女士做了輸軟管造影,發現她一側的輸軟管裡有積水,另外一側的輸軟管也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