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沙坡圩:白話與客家話交匯的地方,有著不一樣的風情

2020-12-16 宗宗帶你走四方

在我的記憶裡,在廣西陸川縣,與補胎一樣聞名全國的還有陸川豬。陸川縣在我的心裡是佔據著一定位置的,因為我雖然是廣西北流市人,但是市區離我的家鄉很久,陸川雖然是外縣,但離我的家鄉卻很近,在玉林讀師範時,去玉林就是經過陸川的,自然也就經過陸川的沙坡圩了。

沙坡圩位於廣西浦北縣至廣東化州市寶圩鎮的二級公路旁,與同樣位於二級路的石窩鎮接壤。廣西北流市六靖鎮、石窩鎮是講白話的區域。從石窩鎮往陸川方向過來,口音就逐漸有了變化。廣西陸川縣大部分是講客家話的,客家話的口音與白話絕然不同的。而沙坡圩是處於白話與客家話交匯的地帶。

我們知道,一種口音過渡到另一種口音,是循序漸進地過程。比如在廣西北流市石窩鎮的華東圩一帶,如雀山村,它的口音既有廣西北流市六靖鎮的純正白話音,但是認真一聽,又帶有一些廣東化州市文樓鎮的口音。在沙坡圩也一樣,白話口音,已經有了一些變異,認真聽會聽到有些客家話的聲調。

或許沙坡圩因為屬於講客家話的陸川縣,所以總是給人一些神秘感。事實上,也真如此。首先,沙坡圩的圩期就與和它鄰近的鄉鎮,比如廣西北流市的六靖鎮、石窩鎮不同,石窩鎮、六靖鎮的圩期是農曆每月個位數字是0、2、4、6、8的日子,而石窩鎮的圩期是農曆每月個位數字是1、4、7的日子。類推過來,沙坡就應該是3、6、9了。但是居然不是。沙坡圩的圩期是每隔2天為一圩。

因為圩期沒有太多的規律,所以外地人想去沙坡圩趕集,必須向沙坡人問詢,否則可能撲空。我是六靖人,我也想趁趁沙坡圩,見識見識一下這個有些傳奇色彩的小鎮,但因為沒認識有沙坡的朋友,幾次到沙坡圩來,居然都不是圩期。我不是生意人,不覺得有太多不方便,但是對那些專門到各鄉鎮趕集做生意的流動攤販來說,就很不方便了。

據我向沙坡圩上的居民了解,沙坡鎮政府曾經想改圩期為3、6、9,但是因為沙坡圩的圩期由來已久,沙坡鎮的人們都習慣了,改了圩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趕集的人寥寥無幾。改圩期的事只好不了了之了。看來,沙坡圩的圩期得世代這樣下去了 。不過,這也讓沙坡圩有了一些區別於其他地方的特色。

沙坡圩的面積並不大,鎮上居民也不多,不過,沙坡圩的商貿輻射人口卻是很多的,廣西北流市六麻鎮南山村的人都是趁沙坡圩的。每到圩期,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叫賣聲,歡笑聲,音響聲,不絕於耳。商貿活動之繁忙,讓你驚嘆不已。不過,沙坡圩雖然商貿如此繁忙,但它的街道並不漂亮。與周邊鄉村相比,有點破爛,並且狹窄。街道兩邊的屋子一般在三層,並且有很多舊的房子,斑駁陸離,略顯滄桑。但圩上也有最靚的房子,那是學校的。可見沙坡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沙坡圩破舊的街道,並且有些狹窄,給人的感覺沙坡圩有些"小氣"。然而,沙坡圩的人卻有著很多美好的品質:豪爽、誠信、積極向上。特別是,給我體會最深的是樂於助人。有次我從廣西北流市的六麻鎮經過沙坡圩回六靖鎮,到六麻鎮南山村的鄰村沙坡鎮北安村時,不知從哪裡去沙坡圩了。路邊一個騎摩託車的少婦正好是沙坡圩上的人,她騎著摩託車在前面給我帶路。當我與她相距太遠時,她就停下車來,往回張望,直到我跟上才繼續往前走。就這樣,我跟在它後面,終於走到了沙坡圩。

沙坡圩有很多樸素的美食。如果你到沙坡圩,你一定要嘗一下沙坡的美食,比如羊雜湯,是用羊蹄、羊頭、羊內臟等熬製而成,營養豐富,味道可口。比如湯圓,沙坡圩的湯圓,湯汁是用姜來熬,甜中有辣,非常好吃。而且沙坡圩的東西並不貴,所以有些周邊鄉鎮的人跑一二十公裡,專程到沙坡圩來嘗嘗美食。

街也逛,小吃也品嘗了,你也可以到圩周邊走走的。圩的旁邊有一個烈士紀念塔。登上紀念塔,你可以一覽沙坡圩周邊的風景。沙坡圩往石窩圩方向不遠,有一個謝仙嶂,高800多米。謝仙嶂有古廟一個,沿山路而上奇石、奇峰、奇樹都可見到。冬天來,爬上山頂,或許可以見到山上下雪奇觀。如果陽春三月來,還可見杜鵑林開花紅豔豔。

廣西陸川縣在廣西內是有一些名氣的,陸川補胎、陸川豬,還有陸川鐵鍋都很有名氣。而其中的沙坡圩,由於處於北流市與陸川縣交界處,也就是處於白話與客家話交匯的地帶,因此沙坡圩的風情及景物,或多或少與周邊鄉鎮有些不同,而這種不同,是需要你深入裡面,才能有所體會的。春節假期,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不妨去趁趁沙坡圩,感受沙坡圩的不同。

相關焦點

  • 廣西方言之爭:白話、桂柳話、客家話、壯話誰是第一?你會講幾種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不像北方一帶地區,可能就一兩種方言,廣西地方方言特別的多,可能一個縣就有好幾種方言。而在廣西眾多的方言中,白話、桂柳話、客家話和壯話應該是最多的四種語言。那麼這四種方言中,最多人講的是哪一種呢?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跟廣州話幾乎一樣,你知道在哪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人叫做白話,流行於廣東、港澳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地區說得就不一樣,語音上有很大差別,一般公認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港澳一帶,別的地方說得不是特別正宗,有個別地方例外。
  • 廣府白話、潮州話、客家話,分別流行於哪些地方?各自人口多少?
    各地很少只講一種方言的,但東部潮汕地區和梅州完全不講白話,潮州話僅限粵東,其中澄海只講潮州話,至於客家話人群,除了廣州市區,幾乎各地都或多或少可見到。二、各方言人口對比:廣東省內各方言人口並沒有特別確切的數據,粗略統計,白話人群大約為6700萬,客家話人群約2300萬,潮州話人群約1500萬,從人數上看,白話人群確實佔多數,比客家話和潮州話人群總數都多。
  • 廣東省三大方言知多少,別再說白話就是廣東話了
    由於珠三角地區有廣東最為發達的城市群,所以成為外省人最先踏足的地方。而珠三角地區主要講的是廣府話,即我們說的「粵語」「廣東話」「白話」。所以在外省人的固有印象中,好像廣東人說的都是白話。其實不是這樣的,廣東本地還是有很多方言的,其中使用人口比較多的有三種:廣府話即白話,客家話和潮汕話。下面小編就大概說一下這三種方言。
  • 哪些地方講粵語?
    粵語俗稱白話,又稱廣府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但並非廣東唯一方言,也不僅限於廣東使用。一、廣東方言:廣東省內至少有三大方言,分別是廣府白話、潮州話和客家話,其中粵語僅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及粵西湛茂地區,廣東東部普遍流行潮州話和客家話,單就人口而言,廣東省內使用粵語據說有6700萬,但這些人群很多都同時會講潮州話或客家話。
  • 廣東有粵語,廣西有「桂語「嗎?哪一種語言能代表廣西話?
    那麼,廣東有粵語,廣西有「桂語」嗎?哪一種語言能代表廣西話?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廣東。廣東的粵語,其實就是兩廣通用的語言,白話的另一個稱呼,而且廣西的梧州還是白話的發源地之一。但是,不是所有廣東人都會說白話,廣東的主流語言除了白話,還有客家話和閩語。但是,由於講白話的廣府片區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比較強勢,最終白話成了廣東的代表性語言。
  • 粵語的起源,它是白話,古代周朝官方言語之一,是古漢語之一
    這一帶的人民說白話,特點在三郡的連線上,不難得出,就是古代的官方語言。為了人們經商、進出貨源方便,而統一使用的一種官方語言。開始廣東、廣西同為一省,而省會在現在的廣西梧州市。後來分為兩個省,即現在的廣東省和廣西省。
  • 客家話:一種廣泛而又「固執」的漢方言!
    它不但是海對面島上的公事語言之一 ,甚至還是南美一個擁有60萬人口叫做蘇利南國家的法定語言之一 ,是不是很神奇?在我們國內使用者達到了60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及廣西,海外有近3000多萬人,以東南亞各地區為主,這就是它的廣泛之處。
  • 閩南話和廣府白話各片區方言發音出現差異是什麼原因?
    廣東的粵語也不一定都能互通的,有些土白話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的,比如香山方言(包括中山石歧話、珠海澳門白話)就和廣州話有區別,東莞寶安方言以及四邑話(新會、恩平、開平、臺山)區別更大,而吳川化州人一開口就很有喜感,如同說相聲,也不太好懂。
  • 你知道70%的昭平人在使用的白話,跟粵語有什麼區別嗎?
    其中,最多人使用的方言就非昭平白話莫屬了。據調查,昭平白話的使用地區分布在富裕、文竹、五將等鄉鎮和馬江、古袍、木格、走馬、庇江等鄉鎮部分地區,使用人口高達28萬,約佔總人口數的70%。由於粵語中的「粵」是廣東省的簡稱,因此不少人認為粵語只是廣東地區的方言,實際上粵語還在澳門、廣西、海南等地通用。其中,廣州話被普遍認為是粵語的標準音。
  • 廣西人怎麼會說這麼多方言?
    廣西強勢方言還有平話、客家話(新民話)。平話分布於南寧至桂林的交通沿線,人口約500萬;客家話散布在廣西全境,人口約700萬。廣西客家群體散布全境,相互不連成片,被周邊強勢方言隔離開形成類似群島的方言島。散布各地的客家人多數以村落的形式組成,很少會形成客家城鎮。客家人進城需切換成當地的主流語言(桂北為西南官話、桂南為粵語)。
  • 大膽開麥:內娛男明星帥哥窪地是廣西
    廣西的山山水水秀麗無比,但是居然沒有一個壓倒性的地方方言區域,排名前三的方言是西南官話(桂柳分支等),粵語(白話),壯話。其中廣西有漢語方言中的六種分別是:白話(粵語)、西南官話(桂柳話。)、平話(不屬於七大方言體系,是獨立小方言體系)、客家話、湘語(湖南話)以及閩南語 。
  • 首領是客家人,太平天國的官方語言是客家話嗎?
    古代和現代完全不一樣,大規模推廣普通話是近現代,工業化時代的事情,以古代的社會組織結構,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是待在自己的家裡種田,哪會說普通話啊。太平天國早期主力都是貧困的山地客家農民所以,古代絕大多數人是只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的,少量受過教育的人,商人等才會通用語——明清官話,也就是現在普通話的前身。
  • 香港客家人:為什麼我還要堅持講客家話?
    『你為什麼還講客家話?』『我是客家人,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哎呀!這是香港嘛,全部都是廣東人的地方,講其他方言很異相!』『對,我也廣東人,而客家話也是廣東話的一種。』二戰後的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
  • 廣東方言對比,為什麼客家話和粵語如此相似?
    、「幾多」(多少)、「舊時」(過去)等,都通用於粵語與客家話。換而言之,客家話和粵語在詞彙上交集相當大,兩者很多東西的說法幾乎都是一致的,如粵語的「巴閉(baabai)」,客家話中是「巴貝(babui)」,意思完全一致,只是發音稍稍不同而已;部分詞彙說法不一致,但跟兩者共同詞彙比較起來,算少數。
  • 廣西4大語系,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廣西境內聚居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水、仡佬、彝、京12個民族。除了回族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在廣西人們日常口語交際中,主要有西南官話、白話、壯話和客家話。且看他們主要分布在哪個地區,你的家鄉話是什麼話?
  • 比粵語更古老的客家話:最不該消失的方言,卻是衰弱最快的語言
    客家話是七大方言之一,它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而如今,客家話卻淪為世界上衰弱最快的語言之一。客家話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四川等七省區,主要集中在廣東東部、中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地區。分布比較集中的客家話可以分為粵臺、粵中、粵北、惠州、汀州、寧龍、於桂、銅鼓八個片,包括梅縣、新竹、高雄、興寧、惠陽、韶關、和平、惠州、英德、長汀、寧都、龍南、於都、桂東、銅鼓、瀏陽等200多個縣市。
  • 客家話與英語
    客家話最早在唐朝是官方語言,唐朝也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因此客家話就成了主流語言。唐代開始日語很多就借鑑了很多客家話的文字,最後成就了日語的文字。而遠在歐洲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說英語的人,(現在的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他們語言----英語,繼續保持著音讀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