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來看,不同世界的國家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都在進行辦學體制的革新。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朱永新指出,多元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性的根本需求,這就需要探索出合適的體制。美國政府希望教育有百花齊放的局面,並給予家長更多的選擇權利,特許學校因此誕生了。
01
美國特許學校,特許了什麼?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曲恆昌提出,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是美國的一種公校私營的辦學形式,具體做法是地方教育委員會與某教育公司或個人組合籤定合同,將辦得較差、學生家長不滿意的學校委託它們管理運營,教育當局按當地生均費用為承包者提供辦學經費,並提出辦學的質量要求,承包者提出具體質量指標,並全權負責學校的管理運作包括選聘教師、確定課程、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日常管理等,其目的是提高公立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
在美國,特許學校是公立學校中一小批與政府籤署了公約(Charter)的學校,接受州立法律和所在學區的監管。美國特許學校被特許了完全的學校管理權,保留公立學校的性質、擁有私立學校運營的管理權。加上美國各州握有制定教育法案的獨立權,聯邦政府無權硬性制定統一條規,其中自主性、地方性以及多元性的精神也算是特許學校發展的社會文化基礎。
1991年,明尼蘇達州立法機關通過相關法律由此誕生了美國第一所特許學校。自此之後,特許學校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截止2011年,美國特許學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5300所。截至2010-2011學年,41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均通過了特許學校法律。
以聖地牙哥市為例,原先公立學區學校由14.5萬學生,現在縮減了42%,因為許多學生去了特許學校。而從美國全國來看,目前43個州通過了特許學校的法案,2017-2018覆蓋了320萬左右的學生,也有調查顯示約17%的家長會選擇把他們的小孩送入到特許學校就讀。
02
美國特許學校的特點
小型、自主。一般來說,美國中小學的規模本來就不是很大,但特許學校相對於其他公立學校而言,規模更小。特許學校可以根據社區的需求量身定製教學項目,還可以在現有的公立學校體制下自主運行。特許學校相對於一般的公立學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這在經費使用、教師聘用、課程設置等方面尤為突出。
績效責任。這一績效責任是指特許學校在獲得相當程度自治的同時,必須對學校的質量提高和學生的學業成績負有責任。特許學校在履行績效責任的過程中,主要有「報告」「監督」「評估」三大方面的責任。一是對教學實踐、學生成績、學生行為、學生到校率、學校任務的完成、學校管理、學校財政及與特許立法規定保持一致等方面實行監督;二是向相關機構或群體提出有關學校進展的報告;三是進行學生評估。特許學校的主要責任就是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為此對學生成績進行評估就成為辦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任務,而且大多數學校還使用了各種非標準化的評估手段。
錄取政策。特許學校相關法律要求所有特許學校在錄取學生時都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要招收本社區所有的學生。但當適齡學生人數超出學校招生計劃時,許多特許學校採用搖號或者列出候補名單的方法。
經費來源與收費。特許學校是公立學校,不能收學費。其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政府撥款和社會捐贈。政府撥款是指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學區共同提供教育經費。各個渠道經費來源的比例大致為:聯邦政府8%、州政府69%、當地學區18%、社會捐贈4%。
在美國,不同地區的生均經費有非常大的差異,聖地牙哥學區生均經費是每年9000-10000美元,紐約州每年大約18000美元,華盛頓特區每年大約27000美元,而在有的州可能就是每年5000美元。
位於美國聖地牙哥的特許學校HTH創始人兼CEO Larry Rosenstock指出,美國的特許學校是也公立學校,和從政府拿到的辦學資金和其他的所有公立學校是一樣的,都是依據當地學生人均的經費配置。但特許學校會因為一些項目會拿到某些個人或基金會的資助,另外就是學校畢業生會捐款,至於其他商業收入的比例非常小。
03
美國特許學校的成功案例
Achievement First是美國特許學校的成功典型案例,它是一個由優質,免費,公立特許學校組成的非營利教育集團。
Achievement First從康乃狄克州紐哈芬的一所中學開始,已經發展到三個州的 34 所 K-12公立特許學校,為 12600 名學生提供服務。
在集團管理等面上,各地區會專門成立地區學校管理董事會,對指定地區的成員學校進行績效管理;除此之外,學校還建立了整個教育集團的執行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發展委員會、家長參與委員會來對網絡內各個學校的發展進行管理。
在財務方面,學校辦學涉及多個州,每個州的辦學都嚴格遵守相關政策法規的。同時,新校開設也得到了聯邦特許學校計劃(CSP)的大力支持,紐約州的學校在政府資金資助上相對力度較大,這有利於對學校辦學資源或環境的維護與改善。
在教師的發展上,為教師建立了發展路徑,將學校教師分為五個梯隊,從低到高分別為:實習生,新老師,老師,傑出的老師和主任老師。同時伴隨著梯隊的升高,教師的薪酬會相應增加以及可以獲得更多的專業成長機會。
在招生方面,學校在辦學實踐過程中鼓勵不同種族、處於不同經濟環境、及已經畢業學生與在校生的相互交流,從而創造多元化的環境。
在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僵化、基礎教育學校系統缺乏競爭、教育質量低下和教育不公平等問題受到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的情況下,特許學校在教育市場化浪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產生了。
十多年來,特許學校在學生學業成就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特許學校系統的規模在逐年擴大,並且在為低收入家庭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和危機學生等提供服務上做出了努力,促進了教育公平。作為政府和市場共同提供基礎教育的一種新型的學校類型,儘管它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特許學校的發展為政府在基礎教育中的責任和教育責任共同承擔的方式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啟示。
特許學校在美國教育改革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它為美國教育注入了活力。美國特許學校已經受到我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我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今天,特許學校這種創新模式有哪些值得中國借鑑之處?
【參考資料】
1.李孔珍、普裡西拉·沃斯特塔、川·艾麗·庫辛:《美國特許學校的發展及其啟示》,中國教育學刊,2008;
2.項賢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美國教育改革》,比較教育研究,2003;
3.曾曉潔、蔣曦:《特許學校:美國公立學校制度變革的新途徑》,比較教育研究,2002;
4.胡慶芳:《美國新興特許學校的現狀研究》,外國教育研究,2002;
5.趙中建:《美國「學校重建」中的校本管理和特許學校——與美國學者之間的對話》,全球教育展望,2001;
6.趙中建:《近年來美國學校管理改革述評》,教育研究,2001;
7.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從美國『特許學校』制度探索中國多元辦學」研討會,2018;
8.劉永生:《美國特許學校經費來源研究》,科技信息,2009。
供稿:李仁 林玥玥
審核:方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