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IT行業一直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態,程式設計師也一直與高薪群體直接掛鈎,這些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在中國網際網路邁向下一個十年的過程中,市場對於程式設計師的需求也變得更加旺盛。
根據《2020年中國程式設計師薪資和生活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前端的JavaScript和後端java的程式設計師非常多,這其實也與現在市場的需求吻合——對於前端工程師和java工程師的需求一直是市場的重頭戲。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不可否認的是,在用人需求量大的同時,程式設計師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而一份優秀的簡歷,往往能讓程式設計師從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面試機會。
以前小渡也分享過許多次簡歷的寫法,但還有小夥伴不太清楚,今天小渡就來跟大家仔細聊一聊:簡歷到底應該怎麼寫。
一般來說,HR在每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十秒,但有時「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會得到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那麼,如何在這十秒之內點亮HR的眼睛呢?
基礎篇
一份簡歷,通常由五大部分組成:個人信息、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個人技能、附加信息(證書獎勵)等,下面小渡來詳細進行說明。
1、 照片
照片是給HR和面試官的第一印象,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會讓HR和面試官對你的整體認知產生影響,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首因效應」或者「先入為主」。
第一印象一旦產生,想要改變它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對於程式設計師們來說,照片不一定要多麼帥氣,但一定要乾淨清爽,穿個比較正式的衣服,好好整理頭髮,讓攝影師傅給你好好打個光,基本上就ok了。
最後記得,不要讓ps師傅修得太狠,和本人差距太大。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吳彥祖,不要試圖欺騙HR哈(狗頭)。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2、 模板選擇
說到吸引HR的注意,有些小夥伴就會靈機一動了——那我整一個五顏六色的簡歷模板,直接把經歷套上去不就得了嘛。
確實,這位同學很聰明,HR確實會一眼就看到你的簡歷,然後下一秒就會把它放到一邊。
不要輕信某些簡歷網站鼓吹的花哨模板,對於程式設計師們來說,項目經歷才是硬通貨,至於簡歷模板選擇最簡單明了的就好。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3、 基礎信息
在一份簡歷中,基礎信息的部分是必須要填寫的,主要是讓HR知道你是誰,應該怎樣與你取得聯繫。
在基礎信息中,必須要填寫的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微信、郵箱。
姓名和電話&微信,通常要寫在最醒目的地方。郵箱最好不用QQ郵箱,因為很有可能會被自動攔截或者歸入垃圾郵件,而且現在的公司一般都不用QQ郵箱,HR很有可能遺漏你的簡歷。用網易的126、163郵箱都可以。
至於聯繫地址、年齡(或出生年月日)、性別、政治面貌、籍貫、民族、婚姻狀況、身高體重、健康狀況等,如果公司沒有特殊規定或明確要求的話,是不必填寫上去的。
如果應聘的是實習崗位,可以備註自己想要求職目標、每周可以實習的天數,以及總共可以實習多久。需要注意的是,一份簡歷只能有一個求職目標。
進階篇
1、 教育經歷
教育經歷是簡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於學校比較好的同學,教育背景是一處優勢,而對於學校稍弱的同學,寫自己的教育經歷就成了一個技術活。
必寫部分:學校、學歷、時間、專業
選填部分:主修課程、輔修課程、GPA
在有多個教育和培訓經歷時,一般按照時間的倒序方法寫,最近的學歷放在最前面,然後做學歷時間上的銜接,教育經歷在先,培訓經歷在後。每段教育經歷都應該有起止時間,並且精確到月(20xx.x),讓HR能清楚的知道你的學習軌跡。
對於學校比較好的同學,可以直接在學校名稱旁邊註明(985)或(211),海外高校可以註明學校世界排名,妥妥吸引HR的注意。
對於學校稍弱的小夥伴來說,教育背景部分要選取一部分進行重點的取捨。
比如可以在所修的課程中,重點突出與計算機、編程、程序有關的課程;績點高的或者班級排名高的,可以特殊註明;在培訓經歷中,重點描述你做過的demo、項目,或者你拿手的模塊。
另外,如果是跨專業求職的小夥伴,可以不用在本專業所修科目那裡寫得太詳細,多寫一些跟編程有關的信息,如果有編程相關的證書也可以作為補充。
2、 項目經歷 & 工作經歷 & 實習經歷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了簡歷中最重要的部分——項目經歷&工作經歷&實習經歷。
先別著急填寫簡歷,跟著小渡三步走。
第一步:把自己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在白紙上羅列一下。
不管是在學校社團、學生會、組織的經歷,還是實習經歷、項目經歷、課題經歷,抑或工作經歷,統統梳理一下,就算在這個部分用不到,也有可能在簡歷的個人技能和特長部分用到。
第二步:目標與需求相匹配。
在投遞簡歷之前要想好,你想入職什麼公司,想要投遞什麼崗位,然後再針對性的撰寫簡歷。在確定想要投遞的公司和崗位之後,我們要學會分析公司和崗位的需求。
舉個例子,下面這份招聘信息來自字節跳動的【前端開發工程師—字節公益】崗。我們可以看到崗位描述和職位要求部分,除了最基本的前端開發之外,對有Android、iOS開發,以及複雜平臺開發經驗的人更有好感,同時也非常注重用戶體驗、交互、以及團隊溝通協作能力等等。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從全部的經歷中抽取一部分進行簡歷的撰寫了。
一方面可以在簡歷中寫上前端開發的經歷,另一方面還可以補充其他技術能力,或者在各類學生組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責任心與組織溝通能力。另外,如果有過支教、志願者、或者其他公益項目經歷的同學,也會是一個加分項。
總結來說就是:你想要的技能,我都有。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第三步:策略性地組織經歷
在這一步,STAR法則就派上了用場。
STAR法則,即為SituationTarget Action Result的縮寫,具體含義是——
Situation: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Target:你是如何明確你的目標的
Action: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
Result: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
簡而言之,STAR法則,就是一種描述自己經歷的方式,用行文的邏輯性,來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和條理性。
比如想要描述一次項目經歷,我們就可以按STAR法則的四個部分放在這裡,每個部分總結一句話——
項目背景: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系統出現了問題、需要優化、需要提升用戶體驗等等)
項目目標:比如根據我們業務、用戶的特點來涉及項目,其中考慮到整體系統的訪問量、承載量等等
具體行為:整個項目是如何推進的,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都做了哪些工作,主要寫出自己的執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果&收穫:一定要有數據支撐,比如我們的用戶留存從40%提升到了45%,系統響應時間降低了幾毫秒等等。
這裡要注意,不用嚴格按照工作時間來對經歷進行排序,要把最重要的、最貼近崗位需求的經歷放在最前面,同時注意措辭的嚴謹。
3、 其他信息(自我評價、獲獎情況、興趣愛好特長等)
這裡其實不是簡歷中最重要的部分,可寫可不寫,但可以在經歷的基礎上給你加分。
首先來說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就是對自己的描述,稱它為」自我推薦「或許更加貼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羅列各種的褒義詞,而是要拿出實例,自我推薦才有意義。
比如想要突出自己的思考、總結、復盤能力,就可以寫上自己在博客上發表的文章、反思等等。總之,簡歷中留給自我評價的部分並不多,每個字都要寫在刀刃上。
如果想寫下圖這種自我評價,那乾脆還是別寫了。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再來說證書、獲獎情況。
這裡通常要寫的是英語水平(四六級、專四專八、雅思託福等等),計算機證書,獎學金,跟編程有關的證書或者獎狀等等,如果拿到了駕駛證也可以寫上。
像上文舉例字節公益的那種崗位,也可以寫上跟支教、志願者有關的證書,總之就是一定要和崗位相契合,其他含金量不高的就省略掉吧。
千萬不要寫這種哈↓↓↓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最後來說興趣愛好特長。
這個部分就是加分項,或者展示自身能力與崗位的匹配度,另外就是給面試預設提問範圍。
關鍵就是要簡練且具體,用括號補充說明,比如:數據分析(百度數據/GA)等等,切忌無中生有,那純粹是給自己的面試挖坑。
這種就別寫了↓↓↓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設計篇
以上的基礎篇和進階篇已經囊括了簡歷中最最重要的部分,那麼設計篇就可以給我們的簡歷錦上添花了。
1、 排版
一份好的簡歷排版,需要強調三點:簡潔、工整、細節。
該對齊的對齊,該用標點的地方用標點。整個簡歷只使用一種字體,需要突出的地方直接加粗就好,千萬不要給字體弄背景色,那樣看起來很亂。除此之外,字間距、字號等都要統一。
簡單來說就是:讓簡歷更規矩,看起來不累。
做完一份簡歷之後,先給自己看看,再給朋友看看,問問大家的第一印象,找老師或者專業人士提提建議。
2、 紙張選擇
建議選擇雷射列印+高質量A4紙張,最好把所有內容都集中在一張紙上,如果有項目成果展示的話,多分幾頁也是沒關係的。
想像一下,HR觸及到簡歷紙的質感,就像在和你隔空握手一樣。如果選擇了質感很棒的紙張,HR會覺得你很用心,也會在心裡給你偷偷加分哦,不過這個部分不是很重要,小夥伴們可以自行選擇。
最後注意:簡歷作為你的門面,千萬不要出現任何錯別字、排版問題,或者錯誤信息。一定要多次檢查,再三確認之後投遞簡歷。
寫在最後
其實做好一份出彩的簡歷並不困難,只需要列出需要進行的部分,然後進行詳盡的填充就好。而在做簡歷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你更加明晰自己的能力,也更加了解自己的職業偏好。
和技術一樣,簡歷也是需要不斷優化的,不要想著做好一份簡歷就可以「通關」。要分析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在需求面前對應的崗位優勢,根據不同的崗位需求,對自己的簡歷進行適當的優化和調整。
最後,希望小夥伴們都擁有投遞簡歷的勇氣,也擁有沉下心來認真優化簡歷的耐性,最重要的是勝不驕敗不餒,保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