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生活最美的姿態

2020-12-18 微時區

在眾多文字之中,惟喜寧靜。寧靜,是一種雲淡風輕的情懷。

其實,「眼光」最高的人,往往是錯過幸福最多的人,而學會品讀寧靜,亦是學會了欣賞寂寞的情調。

要知道,歲月給予我們的,也不過是越活越明白,越活越真實,掠去那些個虛偽的天真,做塵世裡最樸實、善真的自己。

平淡的流年,看一些著色的記憶,在恢弘的天幕下奔湧而走,無需感嘆,那不是流失,而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旋律。

只要打開心窗,讓心靈與萬物交融,生命方能如詩如畫。

遙遠的天邊,多情的青鳥正銜來一枚天堂的橄欖,心意,沉醉進一抹綠潮暗湧的枝顫,隨風而過的清音如素箋,淡淡鋪開一抹遐念。

尼採大師說:「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一個群眾道德和個人孤立的年代。勇氣是一種必需品。」

因而,我們更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只有耐得住寂寞,忠實於內心,才能感受到平常的幸福。

墨,在心裡柔情地顧盼;

字,在文裡深情地呢喃;

詩,在情裡無字也纏綿。

人生的風景,若可以用這樣的一絲歡喜來讀懂,便可盡情的感受到眼前別致的美麗。

也知道,不甘寂寞的心,是跌落欲望之海的一片葉子,不是不想停下,而是身不由己。不如,尋個好日子,去看一程山水的清悠,聆聽一朵花開的嫣然,讓一顆心在寧靜中歸於雲淡風清。

生命,無需執意,虛虛浮浮的光陰終會將各種情緒沉澱;流光綻放的年華,也總會在磨鍊後做本質的還原。

且以初心,存一米陽光與心底,不迎合,不將就,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捻起一縷冬陽,默默編織夢想;

鋪開一方清墨,靜靜描繪心事。

凡塵之心,因為有了渴望,一些安守於眼底的時光,便可在靜默中以它獨有的姿態心無旁騖地流淌。

而一些心情斷章,可於阡陌上攤開,無需一一歸類,僅用淡墨素箋留下鴻爪雪泥。

不訴囈語,不嘆悲喜,只靜靜守候於文字之清歡。

待北風四起時,藉以修身,平心,養性。

縱使天微寒,身心在路上,亦是且行且暖。

心安,便是生活最美好的狀態。

相關焦點

  • 沉浸在教育最美的姿態裡
    沉浸在師生的相互信任裡,沉浸在教育的探索與發現中,沉浸在學生的幸福成長裡,沉浸在教育最美的姿態裡。在閱讀的世界中尋找教育最美的姿態。教師在工作之餘,常常沉浸在閱讀的世界裡, 默默吸收著書中的營養,享受著知識世界的旖旎風光,沉澱內涵、提升思想、升華靈魂, 這樣的場景難道不是教師最美的姿態?在舒展的自然中展示教育最美的姿態。
  • 【廣東】蘇煒翔《最美的姿態》指導教師:周恩偉
    鳳凰城中英文學校國際部(PYP)六年級 蘇煒翔生命的形式有很多種,生命的最美姿態也有很多。在我心中,當他們彎腰曲背時的姿態是生命的最美姿態。生命的最美姿態在外婆給我做美味的飯菜時。那天下午剛下課,我就直往家衝,沒辦法,肚裡的饞蟲已經受不了了。當我衝進家門後,便聞到一陣陣的香味,我趕忙來到廚房,看到外婆正站在柜子旁,手不停地揮舞著鍋鏟。外婆已經63歲了,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深,頭髮也越來越白。
  • 像李子柒,不爭不搶,是女人最美的姿態!
    不同於別的網紅,她用樸素典雅的東方生活元素,展現出詩意田園的生活畫卷。很多人都十分羨慕李子柒的生活,遠離都市的塵囂和忙碌,享受田間自然的清風,過著小橋流水、自由自在的慢生活,樸素的精緻讓人心生嚮往,這就是傳說中的詩和遠方吧。事實上李子柒也並非一直如此出塵。
  • 中年人,願你心安,祝你健康!
    時間匆匆,不知不覺間,我們已從意氣風發的青少年,慢慢走向中年,心態也漸漸地發生了變化,人到中年,難得的是心安,希望的是健康。守得內心一份安靜,人生才能越走越踏實。中年人,生活不容易,但也要讓自己過得去。中年人,願你心安,祝你健康。
  •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即是家!(收藏經典)
    其實生活是有它自己的一個流。是不是我們在很多時候,過多刻意地追求,刻意地安排,反而打亂了生活本身的自然流程?反倒是給自己增加了麻煩?放鬆一下,隨緣一次,得到自在。隨緣兩個字,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尤其是遇到困難,無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時,脫口而出說:「隨緣吧!」其實,隨緣並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辦得到。
  • 往後餘生,願你清風拂面淺笑淡然,願你忘卻喜歡只求心安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一個人一段情一生心疼》文/林明燕六月的江南最美不過一池蓮花在歲月的塵埃裡悄然落定你和我 僅僅是一夢之間無言的結局是這份愛情不可更改的宿命那祝福 是對你最大的成全流年與水的姿態
  • 原來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白居易最美的一句詩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白居易的一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雖然他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但在生活中卻是處處遭受到打擊,一度被貶江州,即為今天的江西九江。因為有著這樣的人生經歷,也讓他對現實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更為深沉。
  • 奮鬥是逐夢自貿港的最美姿態
    奮鬥是逐夢自貿港的最美姿態□ 魏燕近日,本報報導了海南「墾二代」宋海漫紮根農村、立志創業、艱苦奮鬥、銳意創新,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帶動家鄉紅毛丹產業發展的故事,讀來令人感觸頗深。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海南自貿港建設者可貴的精神品質。
  •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人生本無常, 心安即歸處。 無疑,人生最美好優雅的狀態,便是在懂得中淡然於心,自在於身,瀟灑於世。生命最極致詩意的境界,便是在悟透後依然活著,情有所寄,心有所期,魂有所歸。
  • 平凡是真,心安為淨 ——給女兒的一封信
    為此,市婦聯「幸福內江甜城甜女」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樹清廉家風·建最美家庭」廉潔家書展播專欄,對評審出的優秀作品進行展播,讓我們來感受不同家庭成員娓娓道來的廉潔家風。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還是會充滿荊棘,面臨很多困難,當面對生活中令人煩心的人和事的時候,要變化的不是自己所處的環境,而是自己的內心。
  • 閱己書屋 以最美姿態感受獨特閱讀氛圍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閱己書屋 以最美姿態感受獨特閱讀氛圍   書店之美,並非只在顏值,當書店經營者致力於為讀者尋找真正意義上的好書,當讀者沉浸於與書中偉大靈魂的美妙相遇,就已經定格了一間書店最美的姿態
  • 說說「掛礙」與「心安」
    但一個下午,「掛礙」「心安」兩個詞總縈繞在我的心頭,逼得我非寫點什麼不可。    記得,掛礙與心安好像都是佛教用語,二者確實有一定的關係,無掛礙方心安,有掛礙難心安,心安的前提好像與做人做事的好壞關係不大,只要能做到「放下」,只要能做到「無掛礙」就可享受心安理得。這些道理非參禪慕禪之人難以明了,更不要說隨便用之。我以為俗骨凡胎用此來表述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妥。
  • 順其自然,心安理得,心若旁鶩,心安,便是活著的最美好狀態!懂
    順其自然,心安理得,心若旁鶩,淡看人生,心態積極,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心安,便是活著的最美好狀態。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如果註定,定會發生。世事滄桑,內心無恙。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
  • 心安,即是歸處
    1、愛情:心安是陪伴人生這一輩子,其實無論在什麼地方,有一個自己相愛的人與自己相守在一起,與自己喜歡的人此生相隨,其實就是一種安心。這一輩子不會辜負自己,彼此兩人從青絲到白髮。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是歸處。自己不會去糾結,那麼自己就不會去尋找那麼多的煩惱。不會去尋找那麼大的擔憂,也不會去自己一個人有那麼多的痛苦。人生一輩子,其實一切也便是如此,。
  • 16句情話,比起心動,我更喜歡心安
    1.沒有依靠 只能驕傲2.比起心動,我更喜歡心安3.沒被寵壞 但兇我就是不行 吼一下也不行4.堆積了多少無可奈何與無能為力,才會想通和順其自然念舊的人 不會太壞7.能讓你活得最像自己的人,必然會是那個最愛你且你最愛的人8.要改變,就趁現在吧, 一點一點,重新來過9.得不到回應的熱情要懂得適可而止10.令你為難的事,越早拒絕越好11.一個定律,你姿態擺得越低
  • 聖嚴法師:心安生活就平安 三項安心的方法
    心安生活就平安(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隆煜)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聖嚴法師表示,現在社會普遍有種不安定感,這種不安定感是由每一個人所形成的。所謂平安,有心理的、生活和生命的平安。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環境牽動,一旦環境裡產生變動,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媒體上的一個訊息,自己的心馬上就跟著起伏;起初是心不安,接著影響生活不安,最後連生命也不安穩了。而這些不安,一樣一樣重迭起來,有點像漩渦一樣的,會一個帶著一個、一個牽動一個,導致結果愈來愈嚴重,愈來愈麻煩。
  • 面對疫情,莫慌、莫怕,寧靜或許才我們是最佳的心靈姿態
    #抗擊疫情#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世界,或許只有寧靜,才是最佳的心靈姿態,也是最美的生命姿態。《靜下來,一切都會好》這本書寫道:心靜,才是最美的生命姿態。病毒可以打破我們社會的生活秩序。當我們不能按往常一樣旅遊、上班、買菜時,我們應該意識到在這個複雜世界中不確定性是永遠存在的,並且會不時到來。
  • 心安,便是幸福!
    暖陽照在我的本書上,落進我的茶杯,不想關窗簾,也捨不得合上杯蓋:綠茶,檸檬,在空氣中令人心安的魔力,這是久違的初冬的氣味,端起來,且飲這一杯。諸葛亮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獨具匠心,方可【心安】理得
    問及原因,最後便歸結到了「心安」兩個字。聖人以為,做到自己的「心安」是人和人相處的基本辦法。可是這種「心安」的相處模式也只能適用於熟悉的人與物之間。這種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並且,這種熟悉也是超越契約的。「信任」的確能夠給人帶來內心的安全感。
  • 王陽明: 心寬皆是路, 心安即是家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是一種人生態度。身體可以漂泊,心靈必須沉靜。 當我們不停地奔波,捨棄了思考的時間,靈魂也如無根的浮萍,找不到自己的歸屬,這樣的生活是無趣的,也是危險的。 與當代人相較,古人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