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8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585.71萬人,其中153.39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432.32萬人已完成學業;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4.46%。有一個數據又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66.21萬人,與2017年度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了5.37萬人,同比增長8.83%。
儘管出國留學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無論何種理由,出國留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必須遠渡重洋,不僅費用高昂,而且還有各種風險。如果給你一個選擇,就在國內就讀「國外大學」,你願意嗎?
請不要理解錯了。這裡所說的「就在國內就讀國外大學」並不是那種2+2的模式,更不是在職學位培訓的那種教育項目,而是地地道道的國外大學在中國境內按照其在本國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培養人才,等於國外大學在中國境內辦的一個分校,受的教育和拿的文憑與出國留學業差不多。
有的會問,這樣的事情有嗎?本號要告訴你的是,這種事情是可以有的,也確實是有的。2019年6月17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其中就這包括這種在中國的外國大學即中外合作高校7所。它們是:
上海紐約大學,學校標識碼4131016404,位於上海市;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校標識碼4132016403,位於蘇州市;
崑山杜克大學,學校標識碼4132016406,位於崑山市;
寧波諾丁漢大學,學校標識碼4133016301,位於寧波市;
溫州肯恩大學,學校標識碼4133016405,位於溫州市;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學校標識碼4144016409,位於深圳市;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學校標識碼4144016410,位於汕頭市。
許多人對這種中外合作辦學不太了解,也不太相信。這些年,中外合作辦學確實沒有搞出好的名聲,反倒是負面的東西不少,尤其是一些中外合作舉辦的教育項目,不是一般的水,只要把錢交夠,把時間混夠,寫有洋文的畢業文憑就如期到手。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批准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教外廳函〔2018〕39號),一下子撤銷了5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229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進行合作,在中國境內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包括三種模式,一是合作舉辦具有法人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二是合作舉辦沒有法人資格的教育機構,最常見的模式是「2+2」(國內讀書兩年,國外讀書兩年),三是合作舉辦學位項目,由雙方頒發學位證書。2018年教育部撤銷的234個教育項目,涉及是第二、第三種模式。之所以被撤銷,是因為中外合作辦學過多過濫,出現了諸如盲目開展合作辦學、管理能力跟不上、辦學水平不高、把合作辦學當成賺錢項目等問題。一些高校的所謂「2+2」最後被簡化為到國外轉一圈,確實有些蒙人。
但是,合作舉辦、具有法人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數量極少,國家控制很嚴,到目前為止也僅僅是上述七校,還未出現過一所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舉辦的高校被撤銷。被撤銷的都是沒有法人資格的辦學機構和教育項目。被撤銷的沒有法人資格的辦學機構,一般為在中國高校架構之下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卓越國際學院、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歐美學院、山西農業大學中德學院等。被撤銷的中外合作教育項目,一般是專業學位教育,如:北京大學與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合作舉辦的衛生事業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的體育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復旦大學與荷蘭戴爾福特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的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等。
那麼,中外合作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又具有哪些特點呢?下面以崑山杜克大學為例進行說明。
崑山杜克大學是美國杜克大學與武漢大學合作創辦的非營利性中外合作大學,旨在建設一所世界一流的以通識博雅教育為特色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在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中,杜克大學是唯一一所在中國創辦中外合作大學並授予學士學位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於 2013 年 9 月獲得中國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4 年起開設碩士研究生項目以及本科生第二校園國際化學習學期項目,並於 2018 年秋季迎來首批四年制本科生,正式開始本科學歷教育。
這就是說,中國學子不用出國,就可以接受外國高校教育。這幾所中外合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高校,具有以下特點:
1、英文授課——與到國外留學的學習環境是一樣的。
崑山杜克大學教學團隊主要由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及崑山杜克大學全球聘任的教授組成。本科課程設置採用美國杜克大學的通識博雅教育模式,入學時不分專業,學生可通過修習不同的課程來發掘個人學科興趣與方向,在大學二年級自主選定專業;各專業均採用了雙結構設計,在涵蓋廣義的跨學科核心內容的同時,更聚焦本專業的深度重點知識、技術和方法。崑山杜克大學採用英文授課。
2、將獲得三個證書——既有國外證書,也有國內證書。
崑山杜克大學的本科生將有機會在中美兩個國家學習和生活。完成四年學習的合格畢業生將獲得美國杜克大學學士學位、崑山杜克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和學士學位,並成為杜克大學全球校友網絡的一員。杜克校友網絡是全世界聯繫最緊密、最具熱情的校友網絡之一,目前在全球擁有 17 萬校友。著名校友包括美國第 37 任總統理察·尼克森、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蓋茨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梅琳達·蓋茨等名人。
符合畢業要求及學位授予要求的,將獲得三個全日制本科證書:(1)崑山杜克大學學士學位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監製);(2)崑山杜克大學畢業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監製);(3)杜克大學學士學位證書(美國杜克大學頒發、美國南方院校聯盟委員會認證)。
3、提前招生——招生模式與國外大學一樣。
崑山杜克大學招生是美國杜克大學是一個模式。它要招的學生是:學習成績優異,英語水平出色,對跨學科融合的創新型通識博雅教育有強烈的興趣,善於溝通,好奇心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領導力潛質,富有創造性思維,有理想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能夠適應國際化競爭環境,並且有志於成為世界範圍內各行業領軍者的優秀高中畢業生。
招生程序是:(1) 個人申請。申請人必須登錄美國大學本科入學在線申請系統,填寫「通用申請」,並於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1:00 前在網上提交,以獲得崑山杜克大學 2019 年本科錄取資格,需要提供完整的申請材料。
(2)材料審核。崑山杜克大學學生錄取與資助辦公室將對申請人通過網絡提交的「通用申請」及電子郵件發送的材料掃描件進行審核,並於 2019 年 2 月中旬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申請人初步審核結果。
(3)校園活動。通過初審的申請人將受邀參加在崑山杜克大學舉辦的「校園日活動」。學校將通過面試、小組活動、模擬課堂等方式考察申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領導力潛質、團隊合作精神、學習適應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素質。全程使用英語。「校園日活動」之後,確定綜合評估成績,並通知申請人並在學校官網公示入圍名單。
(4)正式錄取。崑山杜克大學於全國高考之後,在普通類提前批次錄取,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計分辦法是,綜合考量申請人高考成績(權重 50%)、學校自主綜合評估(權重40%,包括對通用申請和補充材料的全面評估以及申請者「校園日活動」表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權重 10%),進行綜合評分,擇優錄取。
4、學費高,獎學金與助學金也高——與出國留學差不多。
崑山杜克大學2019 年入學本科生學費:每年 17 萬元人民幣,四年將近70萬。不過,學校將根據對申請人的自主綜合評估成績頒發給符合標準的申請人不同額度的獎學金,最高可覆蓋四年全額學費,按學年發放。所有申請人都將自動納入獎學金的評估範圍,無需單獨申請。這對於優秀學生來講,實際上等於免費。
值得注意的是,崑山杜克大學對於符合學校錄取條件但家庭無法承擔學習和生活費用的申請人,在申請人按要求提供真實有效的家庭經濟狀況信息的前提下,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頒發不同額度的助學金,金額最高可覆蓋四年全額學費,按學年發放。這相當於對確實貧困的學生免費。不得不說,這項規定是相當不錯的。
5、招生數量少,所設專業多——每年招生300多人,所設專業卻有15個之多。
崑山杜克大學面向國內外招生,2019年招生本科生325人,包括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華僑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學生,其中在中國內地招生225人。在國內招生的範圍是18 個省/直轄市:江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遼寧、吉林和福建。
經教育部批准,崑山杜克大學目前已經設立的本科專業有:1.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物理學);2. 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數學與計算科學);3. 生物科學(分子生物科學);4. 化學(化學與環境科學);5. 全球健康學;6. 環境科學(環境科學與公共政策);7.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8. 歷史學(全球化中國研究);9.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0. 經濟學(機構和治理);11. 社會學(文化與社會);12. 世界史(美國研究);13. 哲學(倫理與領導力);14. 數字媒體藝術(媒體與藝術);15. 英語(全球文化研究)。
如果與國內大學對比一下,你會發現:(1)每個專業人數極少。平均一下,每個專業才20個學生左右,這與國內大學一個專業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的學生對比強烈。(2)專業名稱雖然與國內大學相同,但是學習方向非常明確。比如歷史學限於全球化中國研究,經濟學限於機構和治理,世界史限於美國研究,哲學則是研究倫理與領導力。
在國內就讀外國辦的大學,優勢是不用出國即可達到出國留學的目的,省去籤證、申請不便、路費太多等麻煩。但是也應該看到,中外合作舉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高校屈指可數,遠未形成規模,在國內名聲還不響亮,最終辦學質量能否與出國留學一樣,畢業證書能否被用人單位接受還有待實踐檢驗。如何權衡利弊,還得學子們自己拿主意。
(本文為原創,可以轉發;文中表格為本號製作;圖片源於相關高校網頁,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