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題:王忠心:無限忠誠在兵心
張選傑、李兵峰、李振華
元旦前夕,蜿蜒的山路上,一輛軍用越野車在大山深處飛馳。車子在一處隱蔽的飛彈陣地停穩,一身迷彩、肩扛共和國士兵最高軍銜的王忠心從車上跳下,直奔飛彈操作大廳。
見到他,火箭軍某飛彈旅營長李陳馬上說:「老王一來,大夥心裡更託底了。」
操作大廳,長劍靜臥,螢光閃爍。這個旅正在組織飛彈批次「體檢」,原本休假在家的一級軍士長王忠心,接到任務後急忙趕了過來。在一個操作平臺前,他和幾名官兵掃視著每一盞指示燈,一個個核實比對海量的數據,鏖戰到深夜才結束。
這樣的場景,對這名老兵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這些年來,在一次次駐訓演練、實彈發射等重大任務中,都活躍著王忠心的身影。
談起自己的名字,這名「飛彈兵王」時常對身邊的戰友說:「父母為我取名『忠心』,就是想讓我永遠有一顆忠誠黨、忠誠祖國的初心。」
30多年前,入伍時只有初中學歷的他,面對全飛彈武器系統中最難的測試專業,就是靠著這種初心,攻克了擺在自己面前的高等數學、高能物理、微電子技術、機械識圖等學習難題,理清搞懂了數十臺儀器設備、上千條操作規程和迷宮一樣的電路、氣路、液路圖。
勝任本職崗位後,他又向其他專業發起衝鋒,熟練掌握了近20個飛彈崗位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本領,成為旅裡第一個士兵測控指揮長,被戰友們譽為「操作王」「排故王」「示教員」。
當了一輩子的士兵,王忠心初心不改,依然保持忠誠本色。
那一年,所在旅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每天,他抱著厚厚一摞新型飛彈專業教材慢慢啃,把一張張圖紙「刻」進腦子裡。最後,他又成為新型武器全旅第一個「兵教員」、第一個士兵測控指揮長。
如今,他已經成為旅裡的「定盤星」。這些年來,在參與完成數十項重大任務中,他沒有下錯過一個口令、做錯過一個動作、按錯過一個按鈕,還幫帶出數百名優秀飛彈號手。
全國人大代表、「八一勳章」獲得者、「踐行強軍目標模範士官」……今天的王忠心,頭上光環很多,但他依然和連隊官兵一起參加操課,完成每一項訓練。
「他不僅是我們旅的名片,更是中國士兵的楷模。」旅政委鄧志良談起比自己還大幾歲的王忠心,流露出的滿是敬佩與自豪。
常年在部隊忙碌奔波,王忠心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人。那一年,王忠心馬上就要到了最高服役期,因編制體制調整,所在旅測控技術骨幹也被抽調走了一半,新裝備訓練又急需人才。
兩難之下,他又決定留下來,向組織遞交了延遲退休的申請。
延期退休後的王忠心,現在比以前更忙了。他一邊擔任大項任務技術把關,一邊悉心培養飛彈操作骨幹,還把多年來心得筆記進行系統梳理,編寫出了厚厚一本測控專業操作指南。
連隊官兵都知道王忠心隨著年齡增大、睡眠越來越淺,住在集體宿舍裡影響休息,便趁他休假時給他騰出一間單獨的宿舍。
誰知道,王忠心休假回來的第二天,就又把鋪蓋抱回來,笑著說:「離開了大家我心裡不自在,不管到什麼時候,我也還是那個忠心、那個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