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張照片,像不像我們的鄰家大叔,是那麼的親切。
脫下了軍裝,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王大叔,在河邊釣魚,享受著農村的生活。
如果不是在媒體的出鏡太多,瞭望君可能和許多人一樣,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是被媒體稱為「解放軍最牛」的「飛彈兵王」王忠心。
是的,他在5月15日光榮退休後,脫下軍裝,回到了千裡之外的老家——安徽休寧,歸於生活、歸於家庭、歸於平凡。
從34年前應徵入伍,到34年後退休返鄉,王忠心的這34年,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小夥,成長為全軍聞名的「飛彈兵王」。
1986年12月入伍以來,他愛崗敬業、精武強能,熟練掌握多種型號飛彈武器操作本領,精通19個飛彈崗位技能,成為所在部隊的「操作王」「排故王」「示教王」,先後圓滿完成近30次重大任務,幫帶出200多名優秀飛彈號手,先後被總部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優秀共產黨員」「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新聞人物」,被原第二炮兵評為「十大礪劍尖兵」「十大優秀士官」「十大好班長標兵」,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5年,王忠心被授予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稱號。2017年7月28日,王忠心同志被授予「八一勳章」。
從普通人到兵王,需要34年的奮鬥。
從兵王到普通人,只需要一瞬間。
回到故鄉,回到家庭,回到親人身邊,也許這是34年來王忠心的夢寐以求,但工作因素每一次休假可能都是匆匆忙忙,與親人的團聚也是離多聚少。
家,無論是兵王的王忠心,還是退休後的王忠心,都是最牽掛的港灣。
這34年間,兒子與母親成為彼此的牽掛,只可惜離家時的小夥子,如今也已經頭髮花白。
這34年間,父親去世,缺少陪伴也是他心頭的疼。
一別34年,53歲的王忠心再一次回到母親的懷抱,享受著常人都能享受的母愛。
只不過,這些年的分別千裡,親愛的媽媽對兒子的掛念無人能懂。
只不過,這些年的分別千裡,寶貝的兒子對媽媽的牽掛無人能知。
如今,像當年的孩子一樣能回到母親的身邊,這是最簡單的幸福。
也是太多當兵日子的夢寐以求。
一起生活、一起做飯、一起幸福……
炒一份菜。
倒一杯酒。
聚一次會。
洗一次腳
而替母親洗一洗腳,這也許是王忠亮許久的心願,自古忠孝兩難全,王忠心的34年奉獻給國家和部隊,餘生的孝順就留給敬愛的母親。
然而可惜的是,再也不能再見到父親
王忠心來到墳前,鞠個躬,再說說心裡話。
我們不希望有人去打擾王忠心的退休生活。
既然脫下軍裝,就應該讓他享受平凡,營造一份那屬於他自己的退休生活。
我們祝兵王全家幸福平安
願你縱橫沙場
歸來仍是少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