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輔分男女版,因材施教無關性別

2020-08-27 紅星新聞

日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材料,引發爭議。8月19日晚,出版社針對此事發布聲明稱,該套書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

據報導,該系列教輔的編輯介紹,系列教輔分為「藍色版」和「紅色版」,主要是基於出版社合作的在線教育平臺及學者研究反饋,針對男生、女生在各知識點的學習特點,做了差異化調整。但在遭遇輿論質疑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布聲明稱:因引起爭議,現決定該套書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

出版教輔讀物當然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創新探索,但任何創新探索都必須遵循基本的教育倫理。

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以此實施「精準教育」,這是近年來一些在線教育平臺的「賣點」,但也受到一定的質疑,大數據採樣規模多大?以哪些指標分析學生的行為習慣?這種分析本身靠譜嗎?基於並不準確的學習習慣分析,怎麼進行精準的教育?

由於在線教育平臺把這些作為商業機密,並沒公布算法,也就無從分析其科學性。一些學生家長認為,這就是噱頭,但也並不妨礙機構以此營銷宣傳,畢竟家長或多或少都有教育焦慮感。面對宣稱能進行精準訓練的大數據學習支持系統,不少家長難以抗拒。

出版社與在線教育平臺攜手打造《男生女生學數學》,顯然是利用家長的焦慮情緒。對於數學學習,不少學生覺得很難,家長也找不到好方法幫助孩子學好數學,焦慮之下,有時也會找性別原因。因此,從圖書選題策劃與商業角度看,出版社還是「把準」了市場的脈搏,但突破了教育底線,進一步刺激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會引發學科學習性別公平的質疑。

即便大數據分析顯示男生、女生在學習數學時有一定的群體性差異,但群體差異並不能代表個體差異。現實中,女生數學學得很好的不少,男生數學差的也很多。也就是說,按性別出版教輔讀物,並不能真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依據應該是學生的個性、興趣與能力,而非性別。試想一下,如果一位女生覺得男生版更合適,她該怎麼選擇?同樣,如果一名男生覺得女生版更適合自己,他會不會被同學調侃?

學科教學,不應該突出性別差異,這會涉及公平與歧視問題。假如教輔讀物分男生女生版是合理的,依此邏輯,是不是教學、考試也要按性別分班?這和追求教育公平是背道而馳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社會在學校教育教學、大學招生、專業人才培養中,一直推進性別平等,不再有刻板的性別認識,但網絡空間還是有很人販賣性別差異論。比如,考試中女生成績更為突出時,輿論就有「拯救男生」的呼聲;高考填志願時,就有女生不適合的大學專業發布。

其實,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對男生、女生的影響是相同的,都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培養。因此,不能把教育評價體系的問題轉變為性別爭議話題,而應該推進評價體系改革,給所有孩子公平發展、多元選擇的成長空間。

紅星新聞籤約作者 熊丙奇

編輯 黃靜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教輔推男女版,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輔導材料,引發了網友爭論。「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引起網民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教輔資料是否有必要區分男女的身份屬性」。對當前的教育來說,使用分性別教輔資料確實是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但是細究起來,卻不值得大驚小怪。
  • 學數學還分男女?數學教輔推出「男女版」,性別歧視or因材施教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紅版更簡單?已終止圖書的出版,不再發行教輔書分分男女的意義何在?不管所謂大數據男女是不是在數學學習能力上有區別,教育資源應該是平等的,不該為了迎合刻板印象,有意的引導。教育是根,是最不該出現性別對立和歧視的地方,從根歪了又怎麼能長得正?所以,華東師大出版社這波被罵,不冤。
  • 數學教輔還分「男女版」,打著「因材施教」幌子的性別歧視?
    同樣的數學學習,有必要分男女版來分類指導嗎?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 " 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 " 基於大數據的 " 男生女生學數學 " 系列圖書,引發網友爭議。基於大數據結果設計男女生版數學教輔據華師教輔ECNUP公號介紹,這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基於大數據分析,將初中數學各個知識點的學習分為不同的難度層次,設計了不同層面例題的展示、剖析以及進階變式,策劃了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數學學習的薄弱環節、為學習進步找到突破口。
  • 數學教輔分男女版是因材施教? 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創 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數學教輔書籍,因分性別設計教學內容、基於大數據定製 ,被網友們批評是性別歧視。
  • 數學教輔分男女版本,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同樣的數學學習,有必要分男女版本來分類指導嗎?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數學教輔書籍,因分性別設計教學內容、基於大數據定製「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引發廣泛爭議,被網友們批評是性別歧視。
  • 教輔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 專家:性別刻板印象削弱女生信念
    原標題:教輔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 專家:性別刻板印象削弱女生信念   ▲ 男女在思維上可能確實有差異,但這種差異在同樣性別的人之間也存在。   ▲ 分性別設計教輔所形成的社會文化的認知,會大大強化男女生在專業選擇上的性別刻板化。
  • 數學教輔分男女: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在「數學教材分男女」引發廣泛爭議後,8月19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布聲明,之前推出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材料,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在很多人看來,這大概是社會輿論面對某種「性別差異論」的勝利。據出版社介紹,該系列教材主要面向初中學生,基於大數據分析,針對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在講解及練習的設置上有所不同。
  • 數學教輔分男女版是因材施教?聽聽專家怎麼說
    8月19日、20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接連發布聲明,針對爭議教輔採取「終止出版,不再發行」的決定,並表示「深表歉意」,「反對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書籍雖然很快下架,但留下的疑問仍有很多:分性別設計教輔書籍這一做法是否有科學依據?教育教學領域為何出現影響教育性別公平的做法?如何杜絕教育教學中的性別刻板印象……這都需進一步深思。
  • 教輔書分男女,性別歧視還是因材施教?華東師大出版社回應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的女兒本來就對於數學學科有些「犯怵」,如此一來,是否會加劇這種情緒。「如果這樣分的話,她是不是會想,女生版的較為容易,更適合我?我是不是天生在學數學方面,就要比男生差一些?」
  • 學習還分男女?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前幾天小蘭醬看到一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數學教輔分男女版」的熱搜。據華師教輔ECNUP公眾號介紹說,這套教輔是基於大數據分析,以「性別」施教為賣點的。由於「數學教材分男女」引發了廣泛的輿論爭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布聲明,即日起終止出版《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材料。
  • ...教輔書分男女,性別歧視還是因材施教?華東師大出版社回應→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男版」「女版」引發爭議有網友表示,這樣的分類,在一定程度上比較「新穎」,或許能夠激發出一部分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熱情。不過,更多網友直言,教輔書如果按照性別來區分,實際上是一種變相和隱形的「性別歧視」。
  • 教輔書分男女,性別歧視還是因材施教?華東師大出版社回應→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剖析以及進階變式,策劃了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數學學習的薄弱環節、為學習進步找到突破口。
  •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教輔書分男女,性別歧視還是因材施教?華東師大出版社回應→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網上流傳著一則推文引起了不少爭論怎麼回事?據華師教輔ECNUP公號介紹:這套系列基於大數據分析,將初中數學各個知識點的學習分為不同的難度層次,設計了不同層面例題的展示、剖析以及進階變式,策劃了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數學學習的薄弱環節、為學習進步找到突破口。
  • 教材也分「性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男女版教輔,意指區分男女
    也就是說這本身應該是與教材同步的材料,對學生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的,但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了男女版數學教輔書本,在網上引發熱議。因為書本的意圖就是指,男生與女生之間學習數學是有差別的!男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強於女生的學習能力。這一時間讓很多網友紛紛議論,質疑聲很大。
  • 數學教輔分「男女版」網友:這不是性別歧視?
    數學教輔推"男女版"引爭議據華師教輔ECNUP公眾號介紹,這套系列基於大數據分析,將初中數學各個知識點的學習分為不同的難度層次,設計了不同層面例題的展示、剖析以及進階變式,策劃了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
  • 學數學還分男女?數學教輔推「男女版」引發熱議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教輔書分「性別」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表示,這樣的分類,在一定程度上比較「新穎」,或許能夠激發出一部分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熱情。不過,更多網友直言,教輔書如果按照性別來區分,實際上是一種變相和隱形的「性別歧視」。
  • 數學教輔分男女: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新京報專欄
    放在現實中,「男女教輔材料」的出現,很可能會強化社會上既有的兩性刻板成見。封面截圖。文 | 宋金波在「數學教材分男女」引發廣泛爭議後,8月19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布聲明,之前推出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材料,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在很多人看來,這大概是社會輿論面對某種「性別差異論」的勝利。據出版社介紹,該系列教材主要面向初中學生,基於大數據分析,針對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在講解及練習的設置上有所不同。
  • 夭折的性別教輔:​男女生學數學,因材施教還是「因性施教」
    「(當時的)總編輯就在編輯大會上說,我們能不能做男生版的和女生版的教輔?」 在過去,也曾有教輔類書籍打出男生女生版的噱頭,但多局限於設計、顏色等差異化,內容並無不同。 直到2015年,一家在線教育公司的報告引起了倪明的注意。
  • 學數學要分男女?上海一出版社教輔書籍推「男女版」,網友吵翻
    「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到底是因材施教分男女的意義何在?「如果這樣分的話,她是不是會想,女生版的較為容易,更適合我?「男版」「女版」,我覺得是很不合適的。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是否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將男女生分開?顯然不現實,更不科學。如果出版社為了營銷,推出「另類」的概念,能夠理解,但是需要三思。畢竟,這些教輔書面對的直接受眾是學生,會對他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 教育時評:教輔分「男女版」不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教育時評:教輔分「男女版」不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教育時評:教輔分「男女版」不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王營(特約評論員)2020-08-24 20:35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圖書引發了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