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陳靜)清晨,C4706次列車從清城站起航向白雲機場北站疾馳而去,歷時39分鐘後,列車停靠在廣州白雲機場t2航站樓。隨著首發C4706次列車的前行,廣清城際鐵路(花都站至清城站)、廣州東環城際鐵路(花都站至白雲機場北站)正式開通運營。
作為中國三大航空樞紐之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南中國連接世界的空港樞紐,也是亞洲乃至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廣州正在以白雲國際機場為中心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據報導,2020年1月至10月,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約3389萬人次,與全球主要機場公布的數據比較,該吞吐量在單個機場中位居全國機場第一名、全球機場第二名。
12月7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四跑道白雲區段首期用地順利移交,這意味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正式邁出重要步伐。
據悉,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544.2億元,主要建設西二跑道(第四跑道)、東三跑道(第五跑道),新建T3航站樓和T2航站樓東四、西四指廊,並在T3航站樓前建設綜合交通中心,引入地鐵、城際鐵路、高速鐵路等軌道交通線路。項目徵地總面積(含花都區)高達4萬多畝,其中涉及白雲區總徵地面積約18929畝,徵收房屋總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第四跑道白雲區段位於白雲區人和鎮,涉及徵地面積約845.85畝。
依託連結著全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核心城市地位,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不斷躍升。從2004年到2019年、從2000萬到7000萬,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了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千萬級」的跨越,這也對白雲國際機場承載的任務賦予了更高要求。
9月,廣東省發改委印發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整體交通規劃(修編)》,白雲機場再一次全面升級改造,建設多層級、一體化的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未來將實現與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通達,與珠三角各城市60分鐘通達。
12月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廣東試點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提升機場治理能力,構築綠色運營管理體系。強化空鐵聯運,加強機場軌道專線建設,建立空鐵聯運信息互通機制,創新「白雲機場—廣州北站」一體化空鐵聯運模式。
同時《方案》提出,完善綜合交通設施配套,推動廣中珠澳高鐵、廣河高鐵等高速鐵路,新白廣城際、廣佛城際等城際鐵路,高速地鐵、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引入機場。力爭通過3-5年時間,白雲機場服務效率顯著提升,綠色運營管理體系成熟完備,空鐵聯運體系基本建成,與主要鐵路樞紐站點實現直達軌道連接。
今年以來,除了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機場第二高速北段、花莞高速機場至金盆立交段陸續建成通車,新白廣城際白雲機場隧道成功下穿白雲國際機場飛行區,各項工程建設工作穩步推行。
作為我國民航機場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擴建工程,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對於加快推進廣東省「5+4」骨幹機場布局和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強化廣州國際航空樞紐、推動民航強國戰略目標實現、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動力源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建成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030年預計年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2億人次、380萬噸,較目前增長50%、52%,終端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