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
40年來,深圳大膽探索、快速發展,迅速從一個落後的邊陲農業縣蝶變成為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造了全國、全球範圍內的城市發展奇蹟。除了經濟體量、高新技術等方面的突出,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發展,也走出了「深圳特色」。
在2020年全國高考中,哈工大深圳校區投檔分數線已經連續第二年,在全國多省市超過哈工大校本部,創造了國內大學「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於分校區」的第一次。除此之外,還有深圳大學,即使是「雙非高校」,錄取分數線都超過不少211大學,錄取分數線常年穩居廣東省內高校前四。
在2019年高考中,深圳大學在廣東省外,理工類錄取分數線平均超出控制線108分,平均超過57%的雙一流高校;在浙江和上海,錄取分數線分別超過66%和52%的雙一流高校。
為何有大量的優秀考生會選擇哈工大深圳校區而不是校本部,會選擇深圳大學而不奔其他211大學的名頭去?密碼還是在於深圳的發展機會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的認可。
深圳作為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未來的發展與技術和高端人才息息相關。1983年,深圳大學批准設立,北大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人大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開啟高起點辦學。建校37年後,深圳大學已邁入全球進步最快高校行列,成為名副其實「後浪」大學。在QS2020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33位;在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首次躋身全球300強;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居亞洲第88位,內地22位。
深大校長李清泉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再過15年,深大力爭邁進世界前200名,也就是世界公認的一流大學的門檻……這個目標只會提前,不會落後。」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南方科技大學建校。這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投入巨資再次創建的一所高起點的大學。
在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第46位,超過十多所雙一流高校。在QS2021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323位,內地第14位。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吸引了全國4.3萬人報考,參加能力測試的也達到1.4萬多人,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除自辦高校外,深圳還大力引進名校在當地辦學,比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等。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宣布啟用,2346名學生將搬遷、進駐。深圳又迎來一所新大學。
在2019年12月,深圳官方發文明確,爭取深大、南科大等高校在下一輪雙一流評選中進入名單。同時,深圳還在加快籌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城市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深圳技術大學等新高校。可以清晰預見到,不久之後的深圳,將會成為下一個中國高等教育的新高地。